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那些事儿 >

第252部分

明朝那些事儿-第252部分

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尚书没说的,屁股一拍,走了。
    走是走了,只是走得有点慢,从京城到山海关,他走了十七天。
    这条路线上星期我走过,坐车三个钟头。
    张大人虽说没车,马总是有的,就两百多公里,爬也爬过去了。
    这还不算,去了没多久,这位大人又说自己年老力衰,主动辞职回家了。
    没种就没种,装什么蒜?
    相比而言,接替他的宣府巡抚就好得多了。
    这位巡抚大人接到任命后,连上三道公文,明白跟皇帝讲:我不去。
    天启先生虽说是个木匠,也还有点脾气,马上下达谕令:不去,就滚(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不想去也好,不愿去也好,替死鬼总得有人当,于是,兵部侍郎王在晋出场了。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2'
    王在晋,字明初,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这位仁兄从没打过仗,之所以让他去,是因为他不能不去。
    张尚书跑路的时候,他是兵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署部事),换句话说,轮也轮到他了。
    史书上对于这位仁兄的评价大都比较一致:什么废物、愚蠢,不一而同。
    对此,我都同意,但我认为,他至少是个勇敢的人。
    明知是黑锅,依然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去背,难道不勇敢吗?
    而他之所以失败,实在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因为他面对的敌人,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明朝最可怕的敌人,战场应变极快,骑兵战术使用精湛,他的军事能力,可与大明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名将相媲美。
    毫无疑问,他是这个时代最为强悍、最具天赋的军事将领,之一
    他或许很好,很强大,却绝非没有对手。
    事实上,他宿命的克星已然出现,就在他的眼前——不只一个。
    王在晋到达辽东后,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他日夜不停地勘查地形,考量兵力部署,经过几天几夜的刻苦专研,终于想出了一个防御方案。
    具体方案是这样的,王在晋认为,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为了保证防御纵深,他决定再修一座新城,用来保卫山海关,而这座新城就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八里铺。
    王在晋做事十分认真,他不但选好了位置,还拟好了预算,兵力等等,然后一并上交皇帝。
    天启皇帝看后大为高兴,立即批复同意,还从国库中拨出了工程款。
    应该说,王在晋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态度是值得尊重的,创意是值得鼓励的,而全盘的计划,是值得唾弃的。
    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因为一旦山海关被攻破,京城就将毫无防卫,唾手可得,虽说山海关沿线很坚固,很结实,但毕竟是砖墙,不是高压电网,如果努尔哈赤玩一根筋,拼死往城墙上堆人,就是用嘴啃,估计也啃穿了。
    在这一点上,王在晋的看法是正确的。
    但这也是他唯一正确的地方,除此之外,都是胡闹。
    哪里胡闹,我就不说了,等一会有人说。
    总之,如按此方案执行,山海关破矣,京城丢矣,大明亡矣。
    对于这一结果,王在晋不知道,天启自然也不知道,而更多的人,是知道了也不说。
    就在一切几乎无可挽回的时候,一封群众来信,彻底改变了这个悲惨的命运。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3'
    这封信是王在晋的部下写的,并通过朝廷渠道,直接送到了叶向高的手中,文章的主题思想只有一条:王在晋的方案是错误的。
    这下叶大人头疼了,他干政治是老手,干军事却是菜鸟,想来想去,这个主意拿不了,于是他跑去找皇帝。
    可是皇帝大人除了做木匠是把好手,基本都是抓瞎,他也吃不准,于是,他又去找了另一个人。
    天惊地动,力挽狂澜,由此开始。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
    这句话,来自于一个人的传记。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将权力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
    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
    因为这句话,出自于《明史》。说这句话的人,是清代的史官。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认定,在清代,这是一句相当反动的话。
    因为它的隐含意思是:
    如果此人一直在任,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
    在清朝统治下,捧着清朝饭碗,说这样的话,是要掉脑袋的。
    可是他们说了,他们不但说了,还写了下来,并且流传千古,却没有一个人,因此受到任何惩罚。
    因为他们所说的,是铁一般的事实,是清朝统治者无法否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他们还用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人的崇敬。
    在长达二百二十卷、记载近千人事迹的明史传记中,无数为后人熟知的英雄人物,都要和别人挤成一团。
    而在这个人的传记里,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子孙。
    这个人不是徐达,徐达的传记里,有常遇春。
    不是刘伯温,刘伯温的传记里,有宋濂、叶琛、章溢。
    不是王守仁,王守仁的传记里,还搭配了他的门人冀元亨。
    也不是张居正,张大人和他的老师徐阶、老对头高拱在一个传记里。
    当然,更不是袁崇焕,袁将军住得相当挤,他的传记里,还有十个人。
    这个人是孙承宗。
    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在获得上述头衔之前,他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一个讨生活的教师,一个十六年都没有考上举人的落魄秀才。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4'
    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
    生在这个地方,不是个好事。
    作为明朝四大防御要地,蓟州防线的一部分,孙承宗基本是在前线长大的。
    这个地方不好,或者说是太好,蒙古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女真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后来改叫金国,也常来,来抢。
    来一次,抢一次,打一次。
    这实在不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别的小孩都怕,可孙承宗不怕。
    非但不怕,还过得特别滋润。
    他喜欢战争,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他读兵书。成人后,别人往内地跑,他往边境跑,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边界。
    万历六年(1578),保定府秀才孙承宗做出了一个决定——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孙秀才游历四方,努力向学,练就了一身保国的本领。
    当然,这是史料里正式的说法。
    实际上,这位仁兄在这十几年来,大都是游而不学,要知道,他当年之所以考秀才,不是为了报国,说到底,是混口饭吃,游学?不用吃饭啊?
    还好,孙秀才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老师,从此,他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而且越奋斗越好,好到名声传到了京城。
    万历二十年(1592),在兵部某位官员的邀请下,孙秀才来到京城,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
    但是慢慢地,孙秀才有思想活动了,他发现,光教别人孩子是不够的,能找别人教自己的孩子,才是正道。
    于是第二年(1593),他进入了国子监,刻苦读书,再一年后(1594),他终于考中了举人,这一年,他三十二岁。
    一般说来,考上举人,要么去考进士,要么去混个官,可让人费解的是,孙举人却依然安心当他的老师,具体原因无人知晓,估计他的工资比较高。
    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奇怪的决定,导致了他奇特的人生。
    万历二十七年(1599),孙承宗的雇主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大同巡抚。官不能丢,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丢,于是孙承宗跟着去了。
    我记得,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有一名罪犯说过:无论搞多少次普法教育,都是没用的,只要让大家都去监狱住两天,亲自实践,就不会再犯罪了。
    我同意这个说法,孙承宗应该也同意。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5'
    在那个地方,孙承宗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拼死的厮杀,血腥的战场,智慧的角逐,勇气的考验。
    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游戏。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大同的孙老师没有实践经验,也无法上阵杀敌。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足以证实,他已经懂得了战争。
    在明代,当兵是一份工作,是工作,就要拿工资,拿不到工资,自然要闹。一般人闹,无非是堵马路,喊几句,当兵的闹,就不同了,手里有家伙,要闹就往死里闹,专用名词叫做“哗变”。
    这种事,谁遇上谁倒霉,大同巡抚运气不好,偏赶上了。有一次工资发得迟了点,当兵的不干,加上有人挑拨,于是大兵们二话不说,操刀就奔他家去了。
    巡抚大人慌得不行,里外堵得严严实实,门都出不去,想来想去没办法,寻死的心都有了。
    关键时刻,他的家庭教师孙承宗先生出马了。
    孙老师倒也没说啥,看着面前怒气冲冲,刀光闪闪的壮丽景象,他只是平静地说:
    “饷银非常充足,请大家逐个去外面领取,如有冒领者,格杀勿论。”
    士兵一哄而散。
    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基本素质。
    孙承宗的镇定、从容、无畏表明,他有能力,用最合适的方法,处理最纷乱的局势,应对最凶恶的敌人。
    大同,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孙承宗看到了战争,理解了战争,懂得了战争,并最终掌握了战争。他的掌握,来自他的天赋、理论以及每一次感悟。
    辽东,大他三岁的努尔哈赤正在讨伐女真哈达部的路上,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精通战争的将领,他的精通,来自于砍杀、冲锋以及每一次拼死的冒险。
    两个天赋异禀的人,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进入了战争这个神秘的领域,并获知了其中的奥秘。
    二十年后,他们将相遇,以实践来检验他们的天才与成绩。
    相遇
    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承宗向他的雇主告别,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他的目标,是科举。这一年,他四十二岁。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6'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秀才、落魄秀才,教师、优秀教师、举人、军事观察员,目睹战争的破坏、聆听无奈的哀嚎、体会无助的痛苦,孙承宗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道路。
    他决定放弃稳定舒适的生活,他决定,以身许国。
    于是在几十年半吊子生活之后,考场老将孙承宗打算认真地考一次。
    这一认真,就有点过了。
    放榜的那天,孙承宗得知了自己的考试名次——第二,全国第二。
    换句话说,他是榜眼。
    按照明朝规定,榜眼必定是庶吉士,必定是翰林,于是在上岗培训后,孙承宗进入翰林院,成为了一名正七品编修。
    之前讲过,明代朝廷是讲出身的,除个别特例外,要想进入内阁,必须是翰林出身,否则,即使你工作再努力,能力再突出,也是白搭。这是一个公认的潜规则。
    但请特别注意,要入内阁,必须是翰林,是翰林,却未必能入内阁。
    毕竟翰林院里不只一个人,什么学士、侍读学士、侍讲、修撰、检讨多了去了,内阁才几个人,还得排队等,前面的人死一个才能上一个,实在不易。
    孙承宗就是排队等的人之一,他的运气不好,等了足足十年,都没结果。
    第十一年,机会来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4),孙承宗调任詹事府谕德。
    这是一个小官,却有着远大的前程,因为它的主要职责是给太子讲课。
    从此,孙承宗成为了太子朱常洛的老师,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无比光明的未来。
    光明了一个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即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去世。
    但对于孙承宗而言,这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学生——朱由校。
    教完了爹再教儿子,真可谓是诲人不倦。
    天启皇帝朱由校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就好做个木工,所以除木匠师傅外,他对其它老师极不感冒。
    孙承宗是唯一的例外。
    由于孙老师长期从事儿童(私塾)教育,对于木头型,愚笨型、死不用功型的小孩,一向都有点办法,所以几堂课教下来,皇帝陛下立即喜欢上了孙老师,他从没有叫过孙承宗的名字,而代以一个固定的称谓:“吾师”。
    这个称呼,皇帝陛下叫了整整七年,直到去世为止。
    他始终保持对孙老师的信任,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挑拨、中伤,都无济于事。
    我说的这个“何人”,是指魏忠贤。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7'
    正因为关系紧,后台硬,孙老师的仕途走得很快,近似于飞,一年时间,他就从五品小官,升任兵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为东阁大学士。
    所以,当那封打小报告的信送上来后,天启才会找到孙承宗,征询他的意见。
    可孙承宗同志的回答,却出乎皇帝的意料:
    “我也不知如何决断。”
    幸好后面还有一句:
    “让我去看看吧。”
    天启二年(1622),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来到山海关。
    孙承宗并不了解王在晋,但到山海关和八里铺转了一圈后,他对王大人便有了一个直观且清晰的判断——这人是个白痴。
    他随即找来了王在晋,开始了一段在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谈话。
    在谈话的开头,气氛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