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130部分

张辽新传-第130部分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鸭子外,水性是新兵训练的必修科目。
    过了长江,张辽就让全军明着打出了旗号,中军更是亮明仪仗,天子禁军的鲜亮衣甲更是引人注目。张辽也手持天子符节在全军前方,带着士兵向下雉前进,他要让这个黄祖的长江要塞出点血。
    天子仪仗地到来让下雉守将十分震惊,他能被安排在这个紧要的地方。本身就说明他是黄祖的亲信,但这不代表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出兵对付汉天子的使节,而且他手下不过五千守军。虽然人数占据了绝对优势,但这批护送使者的士兵一看就不好对付,他又如何敢造次。而张辽偏偏选择的又是大白天出现,皇家地仪仗让整个下雉城地百姓都看了个清楚。这也让下雉守将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时侯也不能过江去想黄祖请示。s下雉守将只能一面心中诅咒张辽,一面捏着鼻子满足张辽的要求。
    好在张辽也没有难为他,只是让他准备了不少食物和酒水,然后张辽命令所有的士兵将铠甲重新整理一新,就带着从下雉敲出来的补给向产桑而去。在全军出发之前,张辽还派出了十人的前导,为的是给孙策一点准备的时间,为此,还让下雉守将出了十匹军马。
    “将……将军。东西都准备好了。下面……”下雉守WAP。1  6  K。c  N将对张辽喏喏的说。
    “好了,没什么需要的了。至于你这次对我们地帮助,我会在回去后上奏朝廷和陛下的。”张辽说。这是他在开空头支票,但若是能借此收买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守将,他也不会介意的。
    下雉守将听到张辽的话。心中暗嘘一口长气。心中暗道:这次是被这位张辽将军逼得不得不答应地,若是能有时间准备。一定不会如此地。可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他对张辽的称呼已经是张辽将军了。
    张辽不会在下雉待得太久,毕竟黄祖是绝对不想看到孙策得到朝廷地承认的,即使不会当众对付他们,谁知道他会不会在野外下手,所以不能给江夏军又任何的反应时间。
    下雉到柴桑不远,曹军又都是精锐,半天的功夫就看到了柴桑的城墙,而这时柴桑的守军也得到通报后派出了迎接的队伍。
    “末将徐盛见过张将军。”柴桑的孙策军将领在马背上向张辽抱拳行礼道。
    徐盛,又是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张辽想到。
    “原来是徐将军。”张辽向徐盛点点头,拱了拱手道。
    “不敢,不敢。末将不过是我家将军暂时任命的柴桑长,当不得将军之名。末将表字文向,张将军如此称呼就是。”徐盛连连摆手。
    张辽一看,对徐盛的好感立时提升,他是知道徐盛未来不但官居将军之职,更是被孙权封侯的江东忠臣,而如今虽然地位不高,但为人如此谨慎,难怪将来能身居高位。
    张辽呵呵笑道:“文向过谦了。如今不是将军,可将来未必不能当将军。我几年前可也不是将军啊。”
    张辽的话让徐盛心中感激,没有一个从军的人不是以将军为自己的目标的,虽然他也得到了孙策的重用,但张辽能如此看好他也让他兴奋,毕竟张辽已经是个名声赫赫的将军了。
    “多谢张将军吉言,盛不胜感激。”徐盛有些微微激动。
    还显得有些嫩啊!张辽看到徐盛的样子,心中思量。不过他可没有挖孙策墙角的念头,虽然徐盛是琅琊莒县人,但他可是全家都搬到了江东,乡情是打动不了他的。
    “张将军,请带着这些兄弟们入城休息吧。我家孙将军前段时日回了丹阳,盛已经派人快马去报,还请张将军在柴桑稍待几日。”徐盛说。
    张辽一听微微皱眉,心中对孙策直嘀咕:这孙策也是的,已经打下了豫章,不在这里稳定局势,跑回丹阳干什么?难道是刘备不安分了?早知道我就不从汝南过来了,直接从徐州过江不是更好?
    张辽想问问徐盛,不过转念一想徐盛这种稳重的人也不会对他多说什么,干脆也不想了。但他不想在柴桑等着孙策,因为他还想着回家过年呢。
    “文向,既然令主不在豫章,那就烦劳文向派人领个路,陪我们直接去丹阳就是。”张辽说。
    “啊?”徐盛没想到张辽会如此说,在他看来,张辽身为天子使节,是应该摆摆架子,让孙策亲自前来迎接的。而且,张辽还是实力雄厚的诸侯曹操的爱将,有点架子是很正常的。“张将军,这似乎不太合乎规矩,还是等我家孙将军前来吧。”徐盛说。
    “用不着。我这次的使命就是将天子的诏书交给你家将军,早些完成使命,我也可以早些回去和妻儿团聚。”张辽无所谓的说。他如此做法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早些回家,他这样的行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削弱刘姓皇室在民间的声望。
    “这……”徐盛现在虽然被孙策安排独当一面,但还不WWW。1  6  K。c  N是那个能够统筹全局的将军,他被张辽的决定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文向,用不着犹豫了,你先派人通告你家孙策将军,我们今晚在超桑休息,明早出发去丹阳。就这么定了吧。”张辽不容徐盛再说什么,自说自话的将事情定了下来。至于曹军中的其他人,从许褚一下,完全都是为张辽马首是瞻,更不会有意见了。
    徐盛见此情景,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毕竟人家才是正牌的朝廷使节,他不过一个县长,哪里有资格来质询张辽的决定。
    “是,张将军。末将这就派人向我家孙将军报信。现在就请张将军入城休息。”徐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让他的士兵让开大道,请张辽和曹军先行。
    “好。今日就要麻烦文向了。走。”张辽手向前一摆,在徐盛的陪同下,带着自己的部下向柴桑前进。
    徐盛在张辽全军进城安顿好后就派出快马想正在丹阳郡宛陵城的孙策报信。张辽则在第二天在徐盛安排的一百士兵的陪同下前往宛陵城。2617
    徐盛的快马时刻不停,不过一天功夫就将消息送到了宛陵城的孙策处。孙策在得到消息后大喜,因为他正是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并集成了他父亲的爵位,立刻派人去请自己的好兄弟周瑜前来。
    周瑜赶来后就察觉除了张辽如此行为的不妥,他对孙策说:“伯符兄,这张辽的行为明显透着古怪,虽然文向所报的理由也可以成立,毕竟这位张将军对妻子的爱护在曹操的治下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但也不至于如此着急。”
    “呼!公瑾,你有何见解?”孙策疑惑的问。
    “呵呵。”周瑜想了想,笑着说:“伯符,如果瑜没有猜错,咱们的陛下虽然离开了李、郭汜的掌控,但却依然不能真正掌控朝政。曹操绝不会将手中的权利交给皇帝的。”
    孙策一听也笑了,“这是自然,就我而言,也不愿意将自己拼尽血汗打下来的基业拱手让人。何况曹操足有三州之地,数十万之众,又岂是区区小儿可以命令的。不过这与咱们无关,我们要的只是一个正式的名义罢了。至于曹操,我还是要感谢他的,毕竟他将父亲的爵位交给了我。”
    “那还要感谢这位张辽将军才是,人家可是翻山越岭的将天子诏书送到你这里哦。”周瑜见孙策心情大好,也调侃的说道。
    “正是。那我们要好好的欢迎这位张辽将军!啊!哈哈哈!!!!”
    第三卷 第一五三章
     更新时间:2009…1…4 20:09:29 本章字数:3495
    东汉建安元年十一月七日,丹阳郡宛陵城西十里地处,三千孙策军士卒以及宛陵附近的官员、将领在孙策的带领下早早的赶到此地,为的就是迎接代表当今天子来给孙策封爵的张辽一行。
    今天的天气十分的不错,清空万里无云,阳光直接照射在大地上,晒得人暖洋洋的。若不是在场的除了精锐的战士外大多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官,他们能够在这种让人感到惫懒的阳光中依然保持着严肃的神情和挺拔的姿态,那这个欢迎的场面就会变得让人提不起劲来。即使如此,孙策也被身后的那些文官的那种疲软的状态给气得不轻。但这种场合明显不是训人的好地方,孙策也只能将他的不满压制在心里,等着机会合适的时候在和这帮家伙算账。
    孙策是个年轻的武将,所以他不太会掩饰自己的表情,但总算他不是笨蛋,还知道在流露处不满的神色前将头转过来,反正他在最前面,不会有人看到他的表情。
    但一旁的周瑜将孙策的表情看了个清楚,他按捺着心中的笑意对孙策说:“伯符,你说这次当使者的张辽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周瑜的话很好的转移了孙策的注意力,“这……我不太清楚。只是知道他指挥打仗有一手,而且作战悍勇,当年敢以五十骑兵冲击数万西凉军。可是之后他似乎就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了,反倒是常常作为曹军牵制、震慑临近势力的力量,总是带着军队引而不发。而且后面更是让人差异,他不将精力放在军队上,反而不务正业的搞什么造纸和印书……呵呵,我看不透。”孙策想了想说。
    “嘿嘿!那不就是是文武双全。听文向传来的消息,这次他们是从汝南吕布那里,估计这次是和袁术有关。听说袁术已经忍不住向借着玉玺而称帝了。”周瑜说。
    “哼!袁术匹夫。若非我让其放松警惕,无论如何都不会将玉玺交给他的。”孙策愤愤的说。
    “伯符。故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曹操挟天子,若玉玺还在伯符处,刘备、刘表就会不顾一切的进攻我们了。现在矛头指向了袁术,刘备、刘表也不能再轻易的对我们动手了。”
    “或许吧!”孙策无奈地笑笑。
    这时候,就看见远方出现了一面军旗,渐渐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s
    “来了。”周瑜说。
    孙策抬眼望去,当先一面“张”字军旗,军旗下一员将领胯下青鬃马。手持天子符节,浑身流露着一股沙场悍将的气势。随后是一片天子仪仗,虽然规模不大。但在雄壮的士兵的衬托下,依然透出了一种的威严。
    “好精锐的士兵。”周瑜没有如身后的文官一般只关注仪仗,他地注意力完全被那数百名精锐的曹军士兵吸引了。
    “好强悍的将军。难道他就是张辽?”孙策地注意力则完全在那个手持天子符节的武将身上,那名武将让他身上的战士热血开始沸腾。
    周瑜转眼一看。对孙策说:“伯符。那个拿符节的不是张辽,据说张辽留得是两撇八字胡,而那个人则完全是络腮胡。”
    “哦?那张辽人在何处?难道……”
    “别瞎猜。就在那人地身后,你看,那个骑着胭脂马地应该就是张辽。不过这似乎有些……”周瑜看到这一幕心中觉得有些不对,这天子的符节应该是使者持着的,可张辽却将它随意的交给部下,在想到张辽屈身前来宛陵就孙策一事,周瑜心中有了点底。
    “公瑾。你看。那匹马真是匹难得的好马啊!”周瑜看到了张辽是想着的是张辽行为背后的含义,而孙策则看到的是张辽胯下的阿拉伯战马。他也是个将军,有着对战马地异常的喜爱。
    “嗯,嗯。”周瑜这时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思考中,只是嗯了两声作为回应。孙策也没有介意。他和周瑜的关系用不着恪守所谓的君臣之道。
    其实孙策看到得手持符节地络腮胡武将是许褚。张辽如此做法自然也是他那种落汉室面子地情绪在作怪,他希望有心人都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当然。他如此作为也只是借了个人的名义,反正不会让老板曹操吃挂落。而一方面他也借此机会好好地回忆一下丹阳郡到底有些什么宝贝,至少后世著名的马鞍山市就在现在的牛渚东北面,那可是丰富的铁矿产地。
    “将军,我们到了。孙策他们已经过来了。”张新看到迎接的人已经朝着他们迎了上来,赶紧在张辽身后提醒了一声。
    “嗯。”张辽得到张新的提醒后收回了四散的思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对面的人群上。
    对面当前的一人一眼看去就是个帅气的阳光男人,还带着征战沙场培养出来的英气。他身旁一人落后他半个马身,也是个帅哥,只不过他多了些俊美之感,脸上的微笑让人一见就有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感觉。
    张辽此时就已经知道了这两人是谁。最前面的肯定是孙策,落后半个马身的应该就是有“美周郎”之称的周瑜。
    这时候张辽也催动战马,越过许褚,迎着孙策过去。
    当各自的战马相拒六、七丈的时候,两边的人都纷纷下马,将马缰扔给身后的士兵,步行碰头。这时,张辽也接过了许褚递上来的符节,先接受了孙策等对天子的致礼。此时他也不再出什么幺蛾子了,凡事不能太过。
    接着就是张辽和孙策叙话,这时候张辽又借着他当年和孙策的父亲孙坚同时参加讨董联军之事在孙策面前充了大辈儿,但他诙谐幽默的话语却让孙策完全没有火气,只能哭笑不得的看着张辽。
    “张将军,我们还是回城说话吧。”周瑜虽然也被张辽诙谐的话语逗得嘴角上翘,可还是能够忍得住不笑。他看到孙策那无奈的表情,赶紧找了个机会打断了张辽那似乎没有完结的话语。
    张辽如此做也是在试探孙策和周瑜,而且他感觉孙策虽然会在将来成为自己的对手,但就个人而言,还是个不错的朋友人选。孙策的豪爽,周瑜儒雅,确有让人心仪的风度。
    见到周瑜如此说,张辽也就不再废话,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烦劳伯符、公瑾带路,咱们入城再说。”
    “请!!”孙策赶紧说道。接着他又在张辽身后悄悄的抹了一把汗,让他身后的周瑜看了心中径自暗笑不已。
    “张将军,此次多谢将军为策送来的好消息。”中午的接风宴后,孙策将张辽请入后堂叙话。周瑜作为孙策的挚友和部下在一旁作陪。
    张辽故作谦虚的说:“伯符,让你承袭令尊的爵位是我主孟德公的主张,毕竟他和令尊颇有些交情。在得知伯符起兵江东之时,我主还赞叹伯符不愧孙文台之子。我不过是借着此次机会见见南方的风情,顺便躲躲天子来后可能接踵而至的繁忙事务。当不得伯符如此感谢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