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24部分

张辽新传-第24部分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糜竺还是很清醒的。”张辽说,“如果我们占领徐州,那曹豹家族和陶谦的势力不可避免的将衰弱和消亡,为了对付陈家,我们必须扶植起糜家,再加上我们在徐州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达到力量的平衡。”张辽可不敢说什么三国鼎立,要知道现在三国还没影子呢。何况有了他这个搅局者,是不是能有三国还是一个疑问。
    “这不是三方对抗吗?搞不好会出事的。”程昱有些担心。
    “如果一直对抗,当然会出事。”张辽说。
    “文远应当是胸有成竹了。仲德先生,让我们洗耳恭听吧。”郭嘉笑着说道。
    “利益!我认为只要把我们的利益和徐州世家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当我们的利益也同时成为他们的利益之时,他们才会主动的、不遗余力的维护这个利益。”张辽终于说出了他别了很久的利益论。虽然他也不知道如何详细的叙述共同利益的好处,但他知道,共同的利益常常比盟友更可靠。
    “高!实在是高!”夏侯渊的夸奖让张辽听起来很有些熟悉的感觉。
    “文远,你与徐州军交过手,你估计我军要攻下徐州需要多少兵力?”曹仁对之前的商人地位的议题没有兴趣,他关注的就是战争。
    张辽略略考虑了一下,说:“徐州军大约有三十万人,和我军不同,他们是战兵和辅兵放在一起计算的,而我军则完全是战兵。实际分为几个部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被徐州曹家控制,约十八到二十万,但他们的战力最弱,除少量精锐丹阳兵外,大部不堪一击。剩下的兵力则以现驻扎东海的臧霸为主,十万人左右,他们本是陶谦入主徐州时收编的黄巾军余部,战力颇为不俗,但近年来陶谦和他们渐渐疏远,我们可以拉拢,而且他们当中尚有大量家属,都为老弱妇孺,对他们战力影响极大。最后就是陶谦入主徐州时带来的丹阳兵,但这些人数量不多,大约三千人,且全部驻扎在治所,不会对我军进入徐州有什么影响。还有就是各个世家的家兵,只要我们不直接攻击他们,他们是不会主动对付我们的。就我和徐州军交手的经验来看,最少不能低于五万兵,不过这样留守兖州的兵力就稍显薄弱了。”
    曹操听到张辽的担心笑道:“这个倒无妨,现在附近也没什么敌人。”
    “主公,文远的担心还是有必要的。”郭嘉若有所思的说。
    “哦?”曹操听到或也皱起了眉头,连带这程昱也开始思考哪里出现了漏洞。
    “吕布!”夏侯渊突然大呼。
    “吕布?吕布!!”夏侯渊的提示顿时让曹操和程昱恍然大悟。
    吕布!这位猛将兄自从长安事变后被李傕、郭汜赶出长安,就率领残部逃出关中。投袁术,袁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后北投袁绍,袁绍与吕布联手供击常山张燕的黑山军,大败黑山军后,吕布自已得志,不但对袁绍将领傲慢无比,还纵兵抢掠财货,袁绍忌惮吕布军的战力,有恨吕布的傲慢,欲杀之。吕布查觉其意,弃袁绍而奔河内,投太守张扬去了。袁绍令众追之,众皆畏惧,莫敢逼近吕布。
    张辽则暗暗对在心里夸奖夏侯渊:好兄弟,不亏我常常向你提起吕温侯。
    “现吕布在何位置?”曹操既然知道了有威胁,自然不能忽视,严肃的问。
    “屯兵于汲县、获嘉二城。”郭嘉主管情报,对附近的情况十分清楚。
    “如此?奈何?”曹操抽了口冷气。吕布军靠的极近,渡过黄河便可进入兖州,威胁太大了。
    “主公,其实白日里众人全主公勿要轻动刀兵,主公完全可以答应。”张辽对徐州和吕布的问题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现在是和盘托出的时候了。
    “现在是八月,主公暂缓出兵,派出使者出使徐州,就老太尉遇袭一事让徐州方面给个交待,不要达成任何协议,吊着他们即可,这样能为我军争取数月时间。有了时间,我们可以加紧收集粮草,训练新兵。有三、死个月时间,我军最少能多出一万新兵,加上伤愈归队的老兵和收编的降兵,我军总兵力可达到七万多。除去出征徐州派出五万老兵,镇守兖州的士兵再加上各地的郡兵,总兵力也有三万。若真有事发生,三万守军只是守城,只要粮食充足,也能抵挡数月。何况各地屯民点还有民兵可以补充。
    另外,这段时间我们还能借糜竺的关系联络徐州内部心向主公之人,向各地安插我们的情报人员,将来我军出兵之后也能减轻压力。”
    用谈判的方式拖延战局,行缓兵之计,这本就是自古以来历代兵家的拿手好戏。张辽的前世中的国家和某大国在半岛进行战争时,该大国每到战局不利就呼吁停火谈判,暗地里却调兵遣将,准备再战。
    屋内几人都是熟读兵书之人,曹操、程昱和郭嘉更是算计人的好手,有岂会看不出这计策的用意,当下就表示同意。
    只有曹操还有些心有不甘的说:“原本我就想借前次徐州乘火打劫之事一举拿下徐州,可是文若和诸位都劝我,什么粮草不济,大军久战疲惫,这些都对,可我就是不甘心。如今徐州兵竟敢伤害我父一家,曹某必不与他善罢甘休!”
    “主公,还请息怒!!!”众人又是同声劝说。
    而张辽无意中还注意到了曹操眼中那意思的狡黠,暗中嘀咕道:“这个曹老大,形象工程也做的不错嘛!”
    “也罢!让那陶谦小儿暂时多活些日子。”曹操也顺着众人给的阶梯下了台。
    “这段时间,我军任务极重,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我等愿助主公平定徐州!!!”屋内的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5:53 本章字数:5135
    “文远,正事差不多了,我们谈谈商人吧。我很想听听你的高见哦!”程昱满脸笑容的说。
    “对!还有什么海西西秦之地的事。”郭嘉唯恐天下不乱的插了一句。
    “正是!”这会是曹操和程昱两人同时开口了。
    “你们……唉……”张辽无可奈何,“说就说吧。不过我有言在先,我这也之时一家之言,别给我上纲上线成吗?”
    “说!!!”程昱、郭嘉异口同声,曹操则含笑不语,而在一旁的曹仁和夏侯渊也很有兴致的看着张辽。
    “那我就先从所谓的商人惟利是图说起。”张辽打开了他的话题,“追求利益,这不单单是商人的行为,应该说避祸趋利是每一个正常人人都会不自觉的去做的事情,如果有人要放弃利益,那么,一定是还有更大的利益等着他或者这利益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害处,没有别的其他的可能。所以,惟利是图不是商人的本质,而是所有人的本质。我这么说,主公和诸位能接受吗?”
    对于张辽的问题,曹操点了点头。接着,其他人也点头表示同意。没办法,张辽说的都是实话,没有正常人会傻到自讨苦吃的地步。
    “好!我们再来看商人惟利是图的说法。商人是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说,不是商人惟利是图,而是商业行为惟利是图。换句话说,任何人,只要他去做生意,其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因此,天下只有商人惟利是图的说法我们可以排除。”
    “纵观西周至今的历史,但凡是国家富强的时候,都是商人活跃的时候。”张辽在“富强”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可孝武皇帝时国家强大,而商人可是没落了。”程昱反驳了张辽的话。
    “对,可是为孝武皇帝的强大军队做出贡献的正是商人,是他们缴纳的赋税、制作的兵器武装了强大的汉军,最后连他们的家产也搭进来了。当孝武皇帝掠夺性的行为让之后的国家民不聊生,国库空虚,连武帝本人都下了《罪己诏》。就我个人而言,武帝建强军,攻匈奴这都正确。甚至为个彻底打击匈奴的力量而抽空国库和民间的财力,我也能够表示理解,毕竟国家的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武帝战后的处理就很有问题。”
    “孝武皇帝雄才大略,北逐匈奴,保我大汉北疆数百年安宁,如何有问题?”曹操对汉武帝的强盛武功是极为佩服的,对于张辽对汉武帝的诘问立刻就提出了反问。
    可是张辽是什么人?他在后世的网络上早已看了不知多少的关于汉武帝的分析文章,后人的结论也林林总总的一大堆,他只要从中挑选自己合用的就行了。
    “其实战争并不单单只是消耗钱粮,战争是完全可以赚钱的。”后世的张辽对于“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之类的话早已不知听过多少边,在他的心中,战争跟赚钱在就画上了等号。
    曹操等人对张辽提出的如此“崭新”的理论十分好奇,“战争能够赚钱?文远此言何意?”
    “战争的本质就是争夺!”张辽说。
    “争夺?好想有点道理。”程昱说。
    “我曾经观察过动物,它们之间的争斗基本上是围绕着雌性、领地、水源、食物而发生的。这就是争夺交配权和生存权。”这张辽纯属胡诌,他从来没什么闲工夫去观察动物的行为,他所依仗的仍然是源于后世的庞大的资讯信息。
    “交配权?呵呵!文远说的很形象。”曹仁说道。
    “我们人类的战争也一样,有为了女人而发动的战争,也有为了领土发动的战争,和动物不同的是我们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生存权。就像当年匈奴进攻大汉,是因为匈奴之地冬季环境严酷,为了生存,他们就到我大汉境内抢我大汉百姓的财物,掠我大汉百姓为奴。再说我大汉的那些为了皇帝的面子而发动的战争,也实际上为我大汉的百姓增加了生存的空间,土地多了。”
    听到这里,众人都不住的点头。
    “其实战争也有另一种打法,以较小的成本发动战争,快速将战事推进到敌人的领土,用敌人的物资来支持我们的战争。”
    “就食于敌!霍嫖姚北伐匈奴时用过的战术!”夏侯渊叫道。
    张辽点点头:“对。《孙子兵法》早就讲过这个战术了。可是总有人抱着不分敌我的仁义在指责这个战术。他们明知道六国亡于贿秦,可偏偏还要做这种实际上的资敌行为。唉!”说道这里张辽有些郁闷,历史上的灭亡的汉人国家的异族都曾在弱小时接受过汉人的帮助,可反过来他们却用学到的知识消灭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不是因为汉民族自身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未来的中国早就不再是以汉族为主了。
    一贯铁血的程昱这时表示了支持,“此等人皆为腐儒,对异族怎能心慈手软!”
    屋里的曹操是有着死后能在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铁血人士,郭嘉也是个对异族残暴行为没有好感的人,曹仁和夏侯渊根本就是武将。他们对程昱的观点也极为赞同。
    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张辽接着说道:“在孝武皇帝对匈奴的战争中虽然消耗了大量的钱财,但是战争后的缴获也是及其丰富的,大量的战俘、金银珠宝、牲畜和土地。但是皇帝对战利品的处置出现了错误,他将战争所得利益,除留给自己的外,其余的都赏赐给了功臣和贵族百官,而为战争贡献了财产和生命的百姓、士兵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正是这些人,才真正支撑了整个战争。没有他们,再厉害的名将也不过是一个光杆。正是因为战争得利的分配不均,导致百姓和士兵渐渐丧失了战争的热情,除了很少一部分苦大仇深的人外,其他人再也没有热情去参与皇帝的战争了。”
    “文远之意莫非是说战争所获要平均分配?”曹操等人都是当世的人杰,很快就清楚了张辽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历史的局限让他们一时半会还没什么解决的办法。
    对于他们的疑问。张辽是很乐意解答的。“不!不是平均分配。”张辽从来就不赞成平均分配,何况现在的他也是属于特权阶级的一员,又怎么会去损害自己阶级的利益。
    “我从来不赞成品均分配,那样只会培养出懒人。我的意见是,利益均沾,按劳分配。”张辽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就看曹操他们是否接招了。
    “利益均沾,按劳分配?作何解?”
    “就是战争所获,一部分上缴皇室,一部分赏赐功臣以外,剩余的按照对战争贡献的大小比例进行分配,上至朝中官员和军中将领,下至普通士兵和百姓,有一个算一个,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保证战后分配要高于战争的付出,必要的时候,皇室应该减少自己的份额,也要保证下面人的利益。这样就能让人们始终保持对战争的热情,始终保持对皇室的尊敬和爱戴。而且,适度保持持续的对外战争,有利于保持国家、民族的血性,有利于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利于转移国内的矛盾,最终是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文远大才也!”张辽刚刚说完,曹操就一脸震惊的喊道。
    程昱也兴奋的说道:“不错!不错!此法甚妙!妙啊!”
    郭嘉则是不住的点头,嘴里喃喃自语。曹仁也是衣服若有所思的表情在自己思索着张辽话中的意思。
    “哎!等等!我怎么觉得文远说的跑题了。明明是商人嘛,怎么又跑到战争上来了?”夏侯渊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众人略一思索,好像正如夏侯渊所说,一时间相视大笑。
    笑声暂歇,张辽对众人说:“不好意思,我的确跑题了。”
    “不算跑题。文远开始就说利,人人都逐利。后来是战争得利,到利益分配。通篇头围绕着利,不能算跑题啊。”曹操说到。“而且,文远这一段话分明是一篇治国之策,虽然单纯讲利有些偏颇,可不乏为治国的良好补充。”
    “主公此言甚是!单纯讲利确是偏颇,因此,国家律法必须执行,道德教化必须推广。”虽然张辽在心中腹诽老曹的虚伪,可嘴上还是开口赞成。他也知道单纯提倡利益至上是会让国家和百姓陷入疯狂的境地的。
    程昱听到张辽的话缓缓的点头,“不错,以道德教化人心,以律法规范行为,以利益……咳……咳、咳、咳……”
    程昱的样子让屋内的众人都忍俊不止,张辽和郭嘉这两个人更是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