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367部分

张辽新传-第367部分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心理问,别说是张辽、郭嘉,就算是将后世最资深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过来,都对曹操没有任何办法。别忘了,曹操本人就是一个理极其坚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疑心病极重的人。。***〕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曹操很可能有潜在的精神疾病,应该是一种强迫症。遇上这类人,一旦他们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除非将其人道毁灭,否则绝对不可能扭转他们的决定。用俗语说,这种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头不回”!
    若非如此,以张辽、郭嘉在曹操面前的地位,又如何会无法劝阻曹操?当所有人都无法劝阻曹操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只能私下里动一下手脚,来拖延出兵的时间了。毕竟曹操只是坚定了下,却没到所有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强行南下。
    “文远,你知道吗,根据我的计算,我军在不出兵的情况下,到了秋收时,军也只有两三个月的盈余。若是此时出兵,一旦受阻,军粮消耗就控制不住了。文若如今也有些坐不住了,若是我没有估计错,就在过年前文若便会赶到城。”郭嘉说道。
    张辽对荀要到城毫不意外。〕在他的眼中,曹操和荀的组合就像是楚汉争霸时的刘邦与萧何的组合,都是一内一外,配合默契。所不同的是曹操在各方面都超过了刘邦,而荀则是在智商上不逊萧何,却在情商方面远远不及萧何老练。这也是最终导致荀、曹翻脸的个人因素。
    对荀年末北上城张辽不抱任何希望,就连刚才说话的郭嘉也同样对荀此行毫不看,他们两人正是因为对曹操的了解才做出此判断。不过荀此行即便无功,也不至于会有危险,故而两人一点都不担心。何况他们心中还存着荀未必一丝希望都没有的侥幸心理,虽然明知可能性几乎为零,不亲眼所见,终究是不死心。
    想到此处,两人心
    的笑了笑,只是他们都在对方的笑容中看到了丝
    张辽和郭嘉虽然表面上都是潇洒不羁的人物,熟悉他们的人全都知道他们二人根本就是心思细腻,深沉老辣的家伙,同时也是善于自保之人。。〕郭嘉做事从不避开曹操,便是与张辽交往密切,也将一切放在曹操面前。而张辽虽然率大军在外,更是位高权重,却始终为曹操谋划着集中权力。于是,虽然有人弹劾张辽,却无法从从根本上动摇张辽和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对于荀与曹操的矛盾,郭嘉劝过,张辽也劝过,不过此时荀过来,两人打算袖手旁观了。
    理由只有一个,避免在曹操心中留下他们结党之嫌。
    郭嘉、张辽交人所共知,他们与众人关系和睦也是事实。但是和睦却不代表联盟,他们不想在这个时候让曹操有一种郭嘉、张辽与荀联盟的印象。要知道,曹操身还有个许攸,那家伙对投奔曹操后获得的地位早已不满,再加上他自己那让人难以接受的臭脾气,他在曹营几乎就没有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算是绝对的孤臣,加上他与曹操昔日的交情,在曹操面前还是很有些话语权的。〕若让他寻到什么把柄或者是缝隙,绝对是个会坏事的人。
    “看来目前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两人商量了天,对拖延时间一事就只有这么一个对策了。郭嘉不禁感叹,可是领导的权威势必需要维护的,即便他们认为曹操的决定再如何的有缺陷,一旦曹操明确下达命令,他们还是要无条件的执行。如今他们也就是接着曹操还要先解决朝堂上的问题,并未明确下达大军南下的命令,然后提前用整编军队的名义拖延时间。
    这件事只有张辽能做,不单单曹操将整编的事务全权交与张辽,也是因为张辽的动作不会让曹操认为他们在拖时间。
    郭嘉知道,张辽是要让先行整编并州军和青州军,然后将整编结束的这两支军队加上从幽州调回来的幽州军与豫州、徐州、宛城的曹军对调,然后再整编从前线调回来的军队。如此一来,整编并州军和青州军的时间加上军队对调的时间,只要稍稍懂一些手脚,就能够拖延大半年,那样一来,秋收也就临近了。郭嘉是极希望张辽能够顺利的将曹操出的时间拖延到建十一年的七月,到时候即便是曹操依旧不采用先取汉中的策略,大军攻克荆州时缴获的军也远远大于开春后南下。
    “虽然只有一条途径,也总比一点没有?”张辽始终在保持着他自己的乐观态度,虽然他也时常皱眉头,不过张辽始终认为乐观比悲观好,至少那样不会让自己太过于难受。
    “文远,你动作之时可要小心啊!切勿露出破绽!许子远可是对你相当不满的!”郭嘉提醒道。
    张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许攸张辽其实在一开一点视态度都没有,甚至还对他有些好奇。袁绍个帅哥,也是骄傲的世家子弟,他能让他认可的人不但要有真才实学,便是外貌也不能过于逊色。初次许攸,张辽确实证明自己猜测许攸是个帅哥完全正确,也就是当时自己正在走神的想着袁绍喜欢找帅哥是不是“寡人有疾”的时候漏掉了许攸的招呼,结果便引来的许攸的不满。再加上许攸和张辽之间权势的差距,也使得许攸始终在隐隐的针对着张辽。
    “呼!”张辽深呼吸,吐出一口气说道:“我整编军队,改革军制是奉了主公令。
    所指定的改革计划也绝对是严谨的,符合快速、稳妥的原则的,在这方面没人能从我制定的计划中找出问。许子远若要找麻烦,那就让他尽管来。不过若是他找不到真凭实据……哼哼!休怪我到时候翻脸无情!”
    张辽记得历史上的许攸是因为自恃取冀州他劳功高却不得重赏,于多次出言讥讽曹操,最终被杀。如今的许攸似乎是改变了|多,言辞间谨慎了。但是张辽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许攸的性格,他在袁绍麾下的毛病会一一出现的。那时候便是张辽出手之时,张辽是绝不会容忍始终有人在给自己找麻烦的。
    “奉孝,请放心。拖延时间不但是一种手段、策略,有时候也是一门艺术。正所谓大道三千,事事无不可涉及大道。我不会让任何人找到毛病的。”
    第三卷 第466章 荀彧来了!
     更新时间:2010…1…28 21:18:11 本章字数:1629
    走了郭嘉,张辽转身向自己的卧房走去。刚打开门,妻子的声音。
    “夫君,郭郭走啦?”
    这个对郭嘉特有的称呼是张辽在与郭嘉玩笑时叫出来的,曹清作为张辽的妻子,自然也是知道的。曹清这也是收到张辽的影响,否则她便是待字闺中时再如何“彪悍”,也不会如此称呼友人。
    “走了!时辰也不早了,他若还不回去,我可要担心他媳妇找上门了!”张辽在婢女的服侍下边脱外衣边笑着回答。
    他们夫妻间也无需要注意什么影响,这里也不会有别家的探子,两夫妻话语间常有这种玩笑性质的对话。张辽认为这样很能够调节夫妻间的感情,夫妻二人之间常常乐此不疲。
    当张辽刚换上女送上的卧室内穿着的便服,曹清便就手递上一杯刚沏好的香茗。
    “夫君请用茶!”
    张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夫人的手艺越来越好啦!”
    “还不是你教好!每日无所事事,天天练着,还能一点进步都没有?夫君不是说过《卖油翁》的故事嘛,妾身这也是手熟耳!”
    “哈哈哈!”张辽开心的大笑,刚才与嘉在一起时对曹操固执己见的那丝忧虑也荡然无存 虽然曹操决定要以张在幽州试点成功地例子将军事及相关制度地改革推广开来。但临近年末。再有需要也得推迟到年后开始。张辽也不会闲着。他将优先整编并州、青州两地地计划及理由洋洋洒洒写了数万言。这里就看出张辽早早地弄出便于书写、保存地纸张以及标点符号地好处了。没有沉重地简牍无需因为要减少文件分量而尽量凝练语句。张辽可以用完全地白话文来详细地阐述他地想法。不过鉴于张辽基本上照搬幽州军改万字也不过半天工夫就写完了。
    青州那边因为经过一次整编。而如今地青州刺史又是经历过幽州军改地臧霸。张辽直接就建议曹操下令。命臧霸做好军改地准备。待新年一过由臧霸亲自在青州照着幽州那般进行改革。同时曹操这边也会派出人手帮忙。以平衡解决地方和军方地问题。张辽只需要关注青州地消息并时不时地抽查就可以了。而并州那边张辽会亲自过去。和曹洪一起主持改革。
    同时~可是他十五年后第一次回家。
    张辽地计划在曹操面前没有任何地阻碍就通过了。|不死书库 |说实话。曹操还真地担心过张辽是否会借此机会继续劝阻他南征。然而曹操地担心显然没有了依据。张辽地计划怎么看都是最节约时间地此他甚至不惜在新年前地几天还要曹操追加命令让并州、青州官员提前有个准备。而两州一起进行改革。也看不出任何拖延时间地地方。至于张辽全盘计划中地调换前线军队回后方整编。更是不会影响到曹操地南征。这就是曹操心情愉快地大笔一挥。给予了张辽肯定地批复。并完全满足了张辽提前命令青州、并州官员做好准备地原因。
    其实对于这一次地军改扩大。张辽是准备直接将幽州地制度照搬地只不过有关服役年限张辽准备再做调整。这才有了要并、青两州官员提前准备地需要。原先幽州军改规定士兵地服役年限最少是三年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延长。事实上幽州军完全就是以延长服役年限来做地。这其中涉及到加入幽州军地很多胡人士兵并不愿意离开军队这个可以让他们吃穿不愁只需要付出血汗地地方。于是张辽在曹操决定再次推广军改后决定将普通士兵地服役年限最低定位五年。若是五年之后士兵依旧不能恭候晋升到士官必须退出现役。若是本人却有一技之长。而又愿意留下地。则可以申请成为志愿兵。一直服役到岁。并由军队安排退役。唯有立下战功地士兵可以申请提前退役。这是对立下大功地士兵地褒奖。也便于鼓舞士兵在战斗中奋勇杀敌而提前退出军队。同时还能够确保新兵及时地补充二对军队地更新换代。而士官地服役年限则根本就没有最低年限一说。张辽在征得曹操地同意后。直接将服役年限改成了退役年龄。根据士官级别地不同。最低一级地一级士官退役也要等到岁。然后两年一级往上递增。八级士官要到54岁才能够退役。至于士官长。那基本上只要是没有阵亡或自己不申请便直接服役到最高年龄60岁。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曹军能够拥有大批经验丰富地基层军官。从而保证军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证战斗
    第三卷 第667章 暗中手段!
     更新时间:2010…8…9 11:25:15 本章字数:5509
    公州牧府的偏厢客房中。郭嘉与张辽相对而坐。“今日文远之举过于急切啦?”郭嘉面带忧色的说道。
    “是吗?我不认为。适才我所言却是直白刺耳,但对于一个素有
    “雄。名之人又能有多大的用处?虽然我不认为主公的面容有假,主公也不屑作假,但真正让主公心焦的依旧是家族与后人的未来。我所说的结果绝对不会出错,历代皇室有谁又能逃出这个怪圈?一个是眼前的利益,一个是长远的利益。究竟是辉煌过后便彻底烟消云散,还是让家族能够平平安安的永远存续在世间。这个选择可是要比主公当年毅然散尽家财,聚合义兵,会合诸侯。讨伐董卓要来的更加艰难!”张辽脸上带着微笑,可是这种微笑却似乎有所含意,让郭嘉又是好一阵寻思。
    “文远”郭嘉想了半天还是没能相处张辽的笑容究竟是何意义,于是干脆不再琢磨,转而向张辽问道:“你对此次劝说主公有几成把握?”
    “哈哈!”张辽笑道:“你郭奉孝可是长时间跟随在主公身边,要说对主公的了解,绝对在我之上。怎么你今日反而问我?”
    “谁让你张文远如今看人神准的名声已经远胜许子好了。况且你敢将议会内阁制向外抛,就得承受这份压力才是。”郭嘉眼一抬,反驳道。
    “呵呵!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名声大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啊!”张辽无奈的笑了笑。
    “行啦!别在那自夸啦,说说吧。”郭嘉也很久没有这样轻松的与人交谈过了,如今和张辽在一起。确实感到心情十分的愉悦。
    “奉孝,我问你。主公是笨蛋吗?”张辽说道。
    但是张辽的眼神却瞄向屋子的一角。那里有一架青铜制成的鹤型的灯盏。张辽看着灯盏的眼神中透出一股诡异的笑容,让郭嘉的目光也不觉瞄了过去。这时候郭嘉才发现这架灯盏做的非常的形象,鹤以单足站立,双翅微张,头颈昂起,长嘴微微张开。这里就是灯芯所在。可是郭嘉却发现青铜鹤站立的单足似乎和地面紧密的连了起来,与一般的灯盏完全不同。再联系着张辽诡异的笑容,郭嘉也似乎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翘起。
    “文远此言差矣!主公若是笨蛋,那如今偌大的基业又如何解释?”
    “不错!主公聪慧过人,所以我所说的那些理由主公绝对也不会想不到。可是聪明人却往往心存侥幸。而且权利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大的让人难以拒绝啊!”
    张辽的话语带着一股看破世情的沧桑,他的心里也在感叹,若非后世的种种官场内幕和权力斗争被一点点揭开,若非后人们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破解着历史上的那些宫廷争斗和官场内耗。张辽也不可能抵御得了如此的诱惑。而且后世的人因为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见多识广之后,往往会因为看得多了反而变的不愿参与政治,更会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绪,这也是后世年轻人往往会给人一种顾唐的感觉。张辽是没有这种奇特的经历,估计也是颓唐大军中的一员。
    “是啊,这种诱惑却是惊人。权力。毫无限制的权力,就是我也不见得集够拒绝。”郭嘉也心有所思的说道。
    “在荆州,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番话: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刘备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奉孝可知此言何解?”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