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师传奇 >

第22部分

帝师传奇-第22部分

小说: 帝师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徐希宁的远房表哥,墨扬的保护态度其实不难理解。将心比心,青梵自然不会对这个骄傲惯了的年轻人有太大的不满——虽然,他已经在徐希宁心里留下了绝对深刻的恐怖印象。
    韩临渊则是相当的直接:你的武功很奇怪,我想和你切磋一下,然后就是没有任何先兆的剑拳掌飞刀暗器全套招呼,让一边尚未散去的人群看得心摇神曳大呼过瘾——当然这全是在韩临渊的目标不是他们自己的前提下。青梵很无奈地发现自己遇上了一个练武之人中极少见的武痴,除了硬着头皮接招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太极的精髓其实只在“圆转随心,后发制人”八个字而已。淡定自若、绵里藏针本是青梵历来奉行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保持的沉着稳定的心态是之前二十年严格的家族教育养成的结果,而之后十年的物换星移更是磨去了曾经在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自我厌弃的情绪,也令他真正触及了随心自然的境界。至于后发制人,或许是因为柳衍教导得太好,或者是因为这个身体的武学天赋过高,迷雾森林山谷五年的勤练不辍甚至远胜于旁人一辈子的苦修,高妙的武功使得他总是能够轻松地料敌先机攻其破绽,完全占据对手上风。不过也正因为此,青梵才可以从容地展示出太极奥义的妙用;只是,能够领悟多少,却是全看个人资质了。
    果然,一场历时不到一刻钟的“激战”下来,韩临渊惊喜交加地告诉青梵,他竟突破了数年来一直未曾有过任何动静的瓶颈!
    他体会到了青梵刻意为之的“卸”字要诀。
    而站在一边凝神观看的墨扬,也露出了若有所悟的表情。
    当下,墨扬、韩临渊决定再闯一次“北洛十阵”。其实是韩临渊突破了瓶颈决意再试一次,而习惯了与他处处针锋相对的墨扬也无法置身事外的结果而已。
    青梵只能无奈地苦笑:虽然阵法是抽签进入,并且每个人有三次闯阵的机会,但在一次武试中真的连闯两次的人,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看看一边和风司冥玩得高兴的多马,他选择了不出声打断那过于兴奋的两个“对头”。
    他还不至于傻到因为提醒他们“十阵”新添了机关而暴露了身份。
    ※
    抱着风司冥飞速地掠过承安都的屋顶,青梵的表情非常宁静。
    但熟悉他性情的风司冥却知道,这是他怒气集结的标志。
    青梵是个冷静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态。风司冥记忆中青梵从来没有失态过,虽然内廷总管的和苏告诉过他,两年前他被几位皇兄设计落水昏迷后青梵曾经大发雷霆,手段之雷厉狠决让擎云宫人至今心有余悸。
    而今天,他清楚地感受到那一向温柔的手掐进自己肩头时候的力度,更清楚地感受到从那只手上传来的微微的清晰的颤抖。
    “最重要的弟弟”,青梵是那样说起自己的。
    柳衍柳太医也曾经说过,请不要低估自己在青梵心中的分量。
    从青梵回到身边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了一切都要听青梵的话,遵从他的愿望,成为最完美无缺的皇子,不让他再有任何的失望和不快。
    可是,他今天非但没有克制好自己,还让青梵如此担心……
    抬头偷偷看着青梵沉静的面孔,风司冥不由将身子缩得更紧。
    即使带着人也一样轻松地跃过擎云宫高高的宫墙,几个起落之后,秋肃殿已在眼前。
    踏入秋肃殿的那一刻,风司冥的贴身太监、虽然只有十二岁却已经做到秋肃殿总管的水涵已经捧着宫衣迎了上来。
    秋肃殿里点的是青梵自己调制的水安息香,熟悉的味道让风司冥渐渐平静下来。看着大殿中高悬着的明亮的宫灯,风司冥微微地有些发呆。
    青梵出现以前,夜晚的秋肃殿从来都只有一支瘦得可怜的蜡烛。
    “司冥。”
    猛然回过神来,风司冥迅速站到青梵面前。
    这是他们的约定,当他叫他“司冥”的时候,他便是太子太傅,便是绝对的师尊。
    “司冥,”放下手中茶杯,青梵的面孔上流露出严肃的神情,“圣人言,从政者应尊五美、摒四恶。我且问你,何谓五美、何谓四恶?”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谓之‘五美’。”风司冥朗声答道,“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此即为‘四恶’。”
    听到他毫不迟疑的回答,青梵唇边钩起一丝微不可见的笑意。虽然西云大陆历代也传下许多名家政论,然而大陆长期信奉神道,于统御治国之术相对轻忽,反倒不及青梵所知诸子百家的系统。两年来他身当太傅教导皇子,只是偶然与藏书殿其他太傅大儒议论这些,却单独细细将诸子百家的思想一点点教给风司冥,除却这些本身便是最好的“帝王学问”之外,其实也颇有借此追怀的心思。少时的生活决定了他必须娴熟百家之术,博采众长广识强记;虽然不能说样样皆精,但各家基本的典籍却是如烙印一般记在心里,百家齐举贪多不餍的性情甚至每每连教授们也不得不惊叹他的博杂。只是各家之间的矛盾,却是全靠他个人的悟性和变通加以协调。对风司冥,儒法两家是素来讲论的重点,为人以儒家之宽厚仁爱,为政以法家之雷厉严谨,两者兼济便是中国千年统治之根本。风司冥年纪尚幼,多半听得似懂非懂,却能够尽数牢牢记住,让青梵欣喜不已。
    “法家所言的‘五蠹’之为何?”
    “蠹者,害虫也。”黑亮明净的眸子一转,风司冥不疾不徐的回答:“五蠹一词,出自韩非子,指的是儒生、说客、游侠、近侍之臣、工商之民这五种人。”
    “司冥可知为什么韩非以为此五种人为国之蠹虫?”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的难度。《韩非子》言语简洁,意蕴深刻,相对于《论语》、《孟子》在帝君为政一道上要精细繁难许多。而且之前青梵也只是先拣了《外储说》的几则故事讲给他听,并没有真正开始全书的讲解。问这个问题,其实只是想借此来看风司冥自行读书能够读到哪种程度而已。
    “太傅曾经说过韩非所生在的战国,是个逐智谋、争力气的乱世,所以他提倡耕战之策,奖励耕织、注重军功。而以上这五种人,都无益于耕战,故被他视为国家社会的害虫。”
    青梵身子微微一震,黑色的眸子对上孩子清亮的眼眸。风司冥的回答相当简洁,却是一针见血。虽然生在皇家的孩子远较常人早熟,更知道风司冥的聪明,但这样的年纪有这样的见识,实在令青梵惊讶。心念电转,随即沉声问道:“那么,若以韩非之言来看,天下所以乱,出于何因?”
    “简言之,就是‘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天下所以乱之根源。”
    “司冥可知道为师为何要问这个?”
    风司冥微微一怔:“因为眼下我西云大陆的情形,与太傅所描述的春秋战国颇有相似?”
    青梵轻轻摇了摇头,“不,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嘴角扬起一抹灿烂的笑,“知道么,司冥,这是今次策论最后压轴之题。”
    风司冥顿时呆住了。
    “‘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司冥殿下,请记住,这是天下所以乱的朝堂之源,是为政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可以克服的问题。但,有些东西,却是在朝堂之外,君主无法控制却可以给予影响的。”青梵微笑了一下,“那便是所谓的江湖。”
    回过神来的风司冥凝视着微笑从容的青梵:“比如……通过武试这样的形式?”
    “还有,通过像您今天那样的形式。”
    风司冥顿时红了脸:“太傅……”
    青梵微微地笑了起来,一边温柔地抚上他的头。“虽然是非常冲动的行为,却获得了很好的结果不是吗?徐希宁并不是什么坏人,而墨扬则是相当温和的大哥哥。韩临渊那种脾气看似难以相处,其实最容易得到他的认同。江湖规矩原本简单,强者并不仅仅是武功本事上的高强,人们更看重的是心性上的坚韧与刚强。而殿下今天的举动,正好展现出了您绝不输给他们任何人的坚强。”
    风司冥的脸红得发烧,一双眼睛却是熠熠有神。“真的么?你……不怪我?”
    青梵微微点头:“是的,不怪殿下。殿下今天做得非常好,比青梵想象得更出色。”
    “可是我的太极剑……”想起多马的评语,风司冥激动雀跃的心渐渐回落谷底,“真正临敌的时候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如果不是因为徐希宁根本不想杀我,我根本支持不了那么久的。”
    青梵的脸色严肃起来。“殿下,还记得青梵在教您剑法前说了什么吗?”
    风司冥微微一怔,随即抬眼凝视着他。
    “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术。即使是为了修身养性的太极剑,也有其至锋至利的一面。但,这不是您需要专精的剑。”说到这里,青梵顿住了,目光炯炯地凝视着渐渐露出晓悟之色而顿时显得成熟了许多的风司冥。
    您要专精的,是天子之剑。
    天子之剑,平天下,安万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身当剑,血溅五步,是为天子所不取——
    青梵说过的话,一字一句,都像用最锋利的刀深深地刻在自己心里。
    风司冥笑了。
    有的时候,一天中学到的东西,足以让人受用一辈子。
    统一了西云大陆、开创了前所未有盛世的天嘉帝,永远地记住了这个特别的日子。
第十八章 漫卷风流(上)
         策论属于文试。
    但如果说文试便是策论,那就大错特错了。策论确实是文试最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
    北洛三年大比的文试策论考试其实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考生需要完成两部分试题。第一卷有四道大题,限定时间为三天;第二卷只有一个问题,限定完成时间为两天。在两部分试题中间空出一天让考生们修养调整,所以文试考试一共需要六天。真正的策论其实是第二卷,但因为这一部分的成绩比重之大直接决定着考试成绩,所以人们通常只说比试策论,而对第一卷部分则是忽略得相当彻底。
    所以,当考生们陡然发现今次的第一卷试题将会作为评定成绩的直观标准,而自己关于律法地理文艺职官四方面的具体细节内容却几乎全无所知的时候,其慌乱程度也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是第四天,本该是考生放松和调整的时候。但此刻颐情园中仍然保持着悠然自得的几乎不见,放眼望去尽是愁苦颜色。
    东华门外颐情园作为文试的考场,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宗容帝风翰轲将自己的潜邸作为试场的举动,引得无数士子心甘情愿追随效忠。这也是身为帝师的宰辅大人君离尘最后的进言。将亲手教成的孩子送上至尊之位,经历了三代风氏帝王的君离尘终于放心而去,风翰轲哀恸之余,随即下诏凡风氏子孙为帝,必以颐情园为试场考较天下。
    依照北洛律法,凡参加文试的考生当在考试开始的前一天下午进入颐情园。由专门官员审定身份后发放号牌,到指定的地点、桌位对号入座参考。考场设在园中四十四座的偏殿房宇,每间都用木屏风隔出一个个隔间,每个隔间内置着一桌一床,并有被褥和便桶。考生须自带干粮,水却由朝廷供给。先交卷者固然可以在园中活动,但在考试的六天中却是不得离开颐情园一步。
    颐情园占地极广,又经历代整修,虽然容纳了三千考生却不至于拥挤;事实上,有心之人更可以轻易地避开他人打扰。当然,大部分考生都会充分利用两场考试中那一天的休息时间,为最为重要的策论考试做好准备,也难得有人真的会去打扰他人。
    但此刻,颐情园中却完全不同往常的宁静肃穆,颇有“哀鸿遍野”的意味。
    “青梵啊青梵,做读书人的眼中钉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啊。”远远看着几个咬牙切齿的考生,风司廷不由喃喃说道。
    “三殿……青宁怎么会在这里?”
    陡然冒出的声音吓了风司廷一大跳,看到方才念着的人一张同样错愕的面孔,却又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青梵微微皱起眉头。
    风司廷顿时敛起笑容:“太学生与普通士子一同参考,皇子……不正是太学生中最特殊的那一部分么?”
    青梵的眉头依旧拧起:“藏书殿里的一同参考,与颐情园的一同参考有什么不同么?竟然跑到这里,白龙鱼服……殿下真是太胡来了。”
    风司廷微微笑了,随意似的将一块小石子踢进平静如镜的大湖:“我只是想真正体会一下普通士子们参加科考的感觉。何况,父王也常说身为皇子,是一定要体察世情的。作为一个即将成年的皇子,为父分忧,为君解愁,正是司廷职责所在。”
    青梵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下。目光一转,看着远处三三两两的考生道:“既然如此,殿下何不真正与民同甘共苦,与士子同乐呢?”
    风司廷眼中精光一闪,随即苦笑道:“青梵,你是真的生气不放过我了?读书人最是耿直单纯不过,到时候金殿面圣知道我们的行事,还不知道会有如何反应。你竟还要我去……”
    “林间非、蓝子枚、宗熙,皆国士也,殿下真的甘心放过?”
    轻笑一声,水色的身影一晃,眼前顿时恢复初时的沉静冬日,仿佛是从没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一般。风司廷呆了一下,转过了身子,却愕然地发现林间非和宗熙正向这边走来。
    原来如此……风司廷不由苦笑,用最快的速度调整好表情,向两人迎上前去。
    ※
    离开颐情园,青梵直接向奚山校场而去。
    其实这才是他出宫的目的所在。
    得到墨扬、韩临渊以及一个名叫司徒雅臣的人三次闯阵的消息,青梵大大地震动了一下。虽然武试将武功和兵法分别安排在上下午,而且只要求考试在六天内完成自己的考试,但普通武功兵法两项皆参试的考生通常都更偏重于兵法的部分。何况闯阵虽然没有时限,但一一破阵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