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86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86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话来,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说:“怎么,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个子矮,但他却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您这是

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挤得肩膀

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到我们堂堂的

楚国来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

规矩:对方要是个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的人去;对方要是个下等国家,

就派一个无能的人去;我就是个无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们楚国来。”几

句话说得楚王张口结舌。

    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又和左右的大臣们商量:“我想再

当众耍笑他一下,你们准有什么好办法?”一个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这般

地说了一番,楚王听了连说:“好,好!到时候咱们试他一下。”

    没几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只

见两个吏卒绑着一个犯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这个犯人是哪国人?

犯了什么罪?”吏卒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了看晏子,

笑嘻嘻地问晏子:“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

    晏子轻轻地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人家说,桔子生在江南

一带的叫做桔,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到江北一带,就变成枳了,又小又酸。

它们的叶子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可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因为两个

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

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啊?”

    楚王听了,脸羞得通红,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耍笑他,没想

到,反叫他给耍笑了。”



          弦高智退秦师



    公元前 627 年,春秋诸侯国中的郑国国君文公去世了,举国哀丧,穆公

刚刚继位。

    这一年冬天特别冷,二月里北风刺骨,寒气袭人。郑国商人弦高赶着 12

头肥牛缓缓走在通往洛阳的大路上,一边走一边算计着:快春耕了,牲口一

定特别抢手,再说天这样冷,大家也会吃点牛肉御寒,所以这 12 头牛肯定能

卖个好价钱。等拿到了钱,我就……

    还没等他盘算好,迎面就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等跑近一看,原

来是相熟的一个贩布同乡。那同乡一见弦高,一边抹着额上的汗水,一边气

喘嘘嘘地说:

    “弦高,大事不好啦!秦国派兵攻打咱们来啦!我亲眼看见秦国大将孟

明视率 300 辆兵车浩浩荡荡向这里急行军,真吓死人啦!我连布都不要了,

回去带上老婆儿子到别国躲躲。你也别卖牛了,快回去准备一下吧!”说完,

转眼跑得无影无踪了。

    弦高也大吃一惊,心想:“文公刚刚去世,丧事才办完,新国君也才继

位,哪有心情准备防御敌人偷袭呢?该死的秦国,太狡猾了,竟趁人家国难

时派兵进攻,不行,我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可转念一想,“兵贵神速,

秦军为了这次偷袭一定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我现在赶回去送信,恐怕话还

没说完敌人就到跟前了,想准备抵抗也来不及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忽听“哞”的一声牛叫,弦高扭头一看,不由计上心来,“有

了!就这么办……”

    再说秦国大将孟明视指挥着 300 辆战车日夜兼程,企图突然发动攻击,

攻下郑国。只见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下达命令:“全军听令,

飞速前进,不得停顿。攻下郑国,人人论功行赏;贻误战机,杀无赦!”

    雄雄铁骑卷起滚滚尘烟迅速向前奔腾,转眼就到了郑国边邻的滑国地

界,却见到前队先锋派人来报;郑国使者路旁相迎,前来奉旨犒军。

    孟明视闻报一愣,心中琢磨:郑国怎么会这么快知道消息,难道其中有

诈?于是他下令全军不得扎营,就在队列中接见郑国使者。

    原来郑国使者就是弦高,他急匆匆改道来到这里,赶着牛,买了酒,假

称是奉郑国国君命令前来犒劳秦军。一见孟明视,他镇定自若地先施一礼,

然后清清嗓音说明奉旨犒军来意,同时假装十分热切地说:“这只是国君的

一点小心意,算不得什么!等将军到了敝国,我们国君亲自要为您接风敬酒,

还要大宴三军将士。”

    孟明视仔细地观察着弦高,见他彬彬有礼,气度轩昂,没有一丝惊慌之

色,不由泄了气,心想:看样子郑国早就有了准备,居然跑这么远来警告我

一声;而我军连日急行军,又累又困,以劳待逸,非战败不可。于是他假意

说:“哪有此事?我们根本不打算去贵国。”

    “那怎么行!”弦高装出一脸急切的样子,“我们郑国大将军率全军正

在前面国界上等着欢迎您呢!您可不能不去啊!”

    一听这话,孟明视越发相信郑国军队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决定马上收兵

撤退。可他又十分好面子,只好装模作样凑近弦高耳边故作机密地说:“不

瞒您,我们此行是要攻打滑国的。”

    弦高离开秦军队伍后,急忙火速赶回郑国,把情况报告给国君,集合军

队作好一切战斗准备。而孟明视根本没料到这个郑国使者是冒牌的,只好灭

了滑国后垂头丧气地领兵回国了。

    郑国百姓躲过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无不奔走相告,称赞弦高是一个机智

爱国、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孙叔敖锄打两头蛇



    春秋时候,楚国斯思(今河南淮滨东南)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个

叫孙叔敖的少年。他敦厚质朴、聪明能干,又很乐于帮助他人。

    有一年盛夏,天热得叫人透不过气,毒辣辣的太阳烤得人头晕眼花。许

多村里人干了一天农活回家后都中暑躺倒了。听着大家痛苦的呻吟声,孙叔

敖心里难过极了,怎样才能帮帮大伙儿呢?对了!他突然记起一本药书上讲

到,有一种草药煮了可以解暑,村边山上正好就有这种草药,自己何不去采

一点回来试试。

    想到这儿,孙叔敖马上戴上斗笠,扛起长柄药锄,急匆匆向村外的高山

跑去。

    山势崎岖,孙叔敖顺着山脊的背阳处,踏着高低不平的山路搜寻着。突

然,他双眼一亮,前面大石旁正长着一些要找的草药。孙叔敖心中一喜,急

忙往前迈步。突然,“嗖”地一声,身边灌木丛里窜出一条蛇,昂着两只三

角脑袋,嘶嘶地吐着舌信。

    “啊?两头蛇!”一股凉意一下子浸透了孙叔敖全身,耳边响起村里老

人的话:双头蛇是阎王爷的坐骑,见了它的人准活不到第二天。

    孙叔敖顿时乱了方寸,扭头就往回跑,可是跑着跑着,他慢慢停下了脚

步。想“自己反正是要死了,跑有什么用?如果别人再看到这条蛇,不也活

不成了吗?不行,一定得打死它!”想到这儿,他定了定神,用力攥了攥手

中的锄把,坚定地走了回来。

    那蛇还在原处盘着,晃着两只脑袋逞威风。孙叔敖一个箭步冲上前,抡

起药锄狠狠地打下去,一连几锄,两头蛇便送了命。他又马上刨了一个深深

的土坑,把死蛇埋了起来,然后飞快地采下一大捧草药,向山下跑去……

    喝了草药汤,大伙儿都感觉好多了。可孙叔敖想到自己已活不到明天,

不由得闷闷不乐。细心的母亲马上注意到了,经过询问,孙叔敖把白天发生

的事一口气讲了出来。

    孙夫人听完慈爱地笑着说:“傻孩子,你做得对!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

替别人着想。你的担心是多余的,谁听说过看一眼什么恶物就会死人的?你

细想想就明白了。”

    听了妈妈的话,孙叔敖这才恍然大悟,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外黄小儿说服项羽



    外黄小儿,是秦朝末年外黄且(今河南省杞县南)的一个 13 岁的少年,

由于他机智勇敢地说服了项羽,从项羽的屠刀下救出了全城的百姓,一直被

世人传颂,可惜的是,他没有留下姓名,后人只称他是外黄小儿。

    秦朝末年,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互相争夺天下。

    一天,汉王刘邦派大将彭越等人袭击了楚军的运粮队。并乘机接连攻下

了外黄等 17 座城池,还住进了外黄城,给楚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项羽听了大怒,立即吩咐一位楚军大将守住成皋,自己领兵去攻打彭越。

    项羽带兵攻打了好些日子,才把外黄城攻下来。城攻破了,彭越逃走了,

可城里的老百姓却面临着一场灾难。

    原来项羽对外黄城里的老百姓帮助彭越守城十分恼怒,进城后下了一道

命令,要把全城 15 岁以上的壮丁全都抓起来活埋,以发泄自己的愤怒。

    消息传开后,外黄的百姓非常惊恐,城内一片哭声,谁都想不出解救亲

人的办法。就在这时,一个 13 岁的少年,挺身而出,走进楚军军营,要求拜

见楚霸王。

    项羽听说有个少年要见他,觉得很奇怪,就吩咐卫兵领他进来。

    项羽见他眉清目秀,举止大方,便很喜爱地摸了摸少年的脸,柔和地问

道:“你小小年纪,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吗?”

    那少年对项羽说:“外黄城的百姓,受了彭越的欺压,敢怒而不敢言,

天天盼望着大王来救他们的性命,他们的心都向着你啊。哪儿知道,大王进

城没有几天,城里纷纷传说,大王要把 15 岁以上的壮丁全都活埋。我以为大

王是个非常仁慈宽厚的人,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而且,如果活埋了全城的壮

丁,对大王你只会有坏名声,不会带来好处。所以请大王撤回这道命令,以

安定民心。”

    项羽一听,不由得发起火来,说:“彭越压迫外黄老百姓,那完全是真

的。可我领兵攻打外黄,老百姓为什么还帮助彭越打我?我就不信杀了城内

的壮丁,会有什么坏处!”

    少年又机智沉着地说:“大王,外黄城的老百姓要是真的帮助彭越守城,

那么你至少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城。哪能彭越一走,就立即进城呢?可见,

老百姓并不是要和大王作对。但大王要是活埋全城的壮丁,老百姓还有什么

好讲的,只好等死了。不过,外黄城以外,还有许多城池,那里的老百姓听

说大王活埋投降的百姓,都会引起惊恐,今后谁还敢开城门迎接你。即使你

本领再大,攻占这些地方,也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和代价。这难道不是对你没

有好处,只有坏处吗?”

    这些话真的讲到了项羽的心里,他担心外黄城以外的老百姓要是都把他

当敌人,和刘邦一起来反对他,那样,他也就很难取胜了。

    想到这里,项羽打消了活埋百姓的念头,笑着说:“好孩子,你放心吧。

我就算有一肚子的气,见了你这样伶俐的孩子,气也没了。我这就派你去传

达我的命令:楚军赦免老百姓,不再伤害他们。”

    外黄城的老百姓听了这个消息,奔走相告,都非常感激这个机智的少年。

赞扬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替老百姓讲话,说通了项羽,救了全城的百姓。



       诸葛亮妙施空城计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 2500 军士驻守在

西城县。

    忽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引大军 15 万,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

诸葛亮当即传令道:“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

棚,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杀!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 20

个军兵,扮作百姓,打扫街道。魏兵到时,不可乱动,我自有计谋对付。”

传令下去后,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

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演奏。

    魏兵的前哨急忙将这个情况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命令军队停止前

进,自己飞马向前观望。果然见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左

面一个少年,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少年,手执麈尾。城门内外,仅有二

十余名百姓,低头打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

部队撤退。

    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有多少兵力,故意这样的?父亲为

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板着脸说:“诸葛亮平时一向十分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

门,必定有重兵埋伏。我们若是冲进去,一定中计。你们懂得什么?还不快

退!”

    诸葛亮见魏军远去,哈哈大笑起来。

    众官员问他说:“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今统率 15 万精兵来到这里,见

了丞相,慌忙撤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见我们这样镇定,怀疑有

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险,只因为不得不这样啊!”

    大家敬佩地说:“丞相的计谋,鬼神也不能预料啊。如果我们来指挥,

必定会弃城而走了。”

    诸葛亮说:“我们只有 2500 人,如果弃城而走,必定走不远,不是很快

就会被敌人追上吗?”



         曹冲妙计护库吏



    曹冲是三国时期魏王曹操的儿子,他聪颖过人,有许多像“称象”等表

现他聪明才智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