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227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27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边行驶,黄发现后面有车欲超行后,既让车又减速,一让再让,直到刹车。
这有现场勘验图标记的拖拉机的车轮在桥面拖擦印和压印痕为证。陈光弟是
处在可以超车的情况下,非但不超车,反而采用挤逼甩车的方法的。
    陈光弟虽未经驾驶培训,但他跟车、驾车历时两年左右,行驶过省内外
繁华城市和崎岖山区,并非鉴定书所称“未经培训,不懂超车规定,安全间
距掌握不够”等与事实不符。从案情全过程来看,事故不是由于陈光弟未经
培训而致。根据陈光弟驾驶室乘坐的苏某证言“陈在水电站门口快到大桥时
想超车,但陈的汽车喇叭声不大,农用拖拉机没及时让路,这时陈骂道:‘他
妈的!’”判断,显然,陈对此不满。据调查,“七·二○”车祸前两天,
陈光弟将汽车租给他人,在途经浙江境内某地超车未成时,陈坐在驾驶室里
就曾指使开车司机“干他一下”。“七·二○”惨案发生后,陈光弟逃离现
场,被公安机关追捕归案。对照本案具体事实,完全有理由这样认定——陈
在第一次超车未成时,对黄产生报复恶念,当两车同时开到洋口大桥时,采
用挤逼甩车的方法实施报复。
    ——黄月荣驾驶农机经培训考核合格。黄去领证时,因经办人不在,未
领到驾驶证这一点南平市交管站可以证明。这跟无证驾车有本质区别。黄三
证不全,超带二人,确系违章,但这仅违反交通法规,不触犯刑律。并且,
黄的上述违章和“七·二○”翻车事件没有内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实际上,
黄即使三证带全,也避免不了陈的犯罪行为。
    律师话音刚落,一个监理所干部立即提出:“黄月荣没有领到驾驶证和
超载两人,难道就没有责任?”
    林律师微笑作答:“我前面已讲到,陈是为了报复,故意去撞黄的车,
因此,即使黄带了三证,即使没超载二人,都同样改变不了陈犯罪的主观故
意性。黄的违章和陈的故意犯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监理所的另一个干部急忙转了话题辩解道:“律师说,陈光弟的犯罪是
故意的,但陈光弟与死者无怨无仇,世上哪来无缘无故的恨?”
    律师驳道:“这一观点也是错误的。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少被害者与罪
犯是无冤无仇的。有些罪犯行凶杀人,仅是为了对方无意间碰了他一下,或
踩了他一脚,或看了他一眼。这种突发性的犯罪是很难用事先有无宿怨深仇
来解释的。”
    主持会议的金站长急忙补充说:“黄月荣让车时只让车不减速,亦总得
负一定的责任。”
    律师立刻反驳说:“这与你们的现场勘测事实不符。你认定黄月荣没减
速,依据何在?黄月荣让车的车速多少?依据又在哪里?请金站长回答。”
    此时,全场鸦雀无声。在表决时,不少人沉默无言,鉴定意见书最终却
以“多数人同意”通过了。鉴定会草率收场。
    法律,不允许冤枉无辜,也不会放纵罪人
    熟知法律和富有经验的林律师心里十分清楚,鉴定会上“通过”的“七·二
○”事故的鉴定意见是错误的。在谬误和权势面前,林律师毫不退缩,他偕
同被害人亲属及山腰村村长、党支部书记先后控诉到地区监理所和省里有关

单位。然而,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引起了一些非议,
说什么“律师爱出风头”,“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满城风雨,议论纷纷。
    纸岂能包住火?律师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决心和行动引起社会上的强
烈反响,也引起了政法机关的高度重视。林银官的意见被监理部门否定后,
他又带领被害者亲属及村干部到检察机关控诉陈光弟的罪行,指出交通监理
鉴定中的问题。顺昌县检察院及建阳地区检察分院十分重视律师的意见,认
真听取了律师对全案经过的介绍和看法,感谢律师对全案的支持和配合。检
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的职能,排除办案中的干扰和阻力,听取和了解社会上
对陈光弟犯罪的各种反映,获悉陈光弟不仅交通肇事犯罪,平时还赌博、打
人、玩弄女性,倚强欺弱,恶贯满盈,民愤很大;犯罪后,还通过各种关系
网为其开脱罪责,有人为他说情,也有人为他通风报信……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调查核实,证实了律师提供的
证据和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支持了律师的控诉意见。建阳地区检察分院对陈
光弟以危险方法致人伤亡罪,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
判处陈光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不服,上诉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
院。省高院二审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使行凶作恶、造成多人死亡的陈光弟
瘫在了地上……

           动物家庭

    动物大家庭

    一提到动物,我们立刻可以想到顽皮的猴子、可爱的大象、憨态可掬的
熊猫、俏皮的卷毛狗、凶猛的狮子和老虎、令人毛骨悚然的蛇和鳄鱼以及各
种美丽的飞鸟等等。在动物“大家庭”中,大约有 150 多万个种类。面对这
样多的动物,若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标准将它们区分开,人类对动物的认
识将陷于杂乱无章的境地,无法对动物进行调查和研究,更谈不上充分利用
动物资源和防治有害动物了。动物是怎样分类的,又分成哪些类群呢?
    各种不同的动物,甚至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都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但
同一类群的动物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动物学家则根据这些动物之间相同、
相异的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使用不同的等级特征,将动物逐级分成许多
类群。“种”是最小的类群,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此种分类法结论以动物
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基础,以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
解剖学上的许多结论为依据,基本反映了动物“大家族”中自然的类缘关系,
因此被称为自然分类系统。在此分类系统中,由大而小的等级有:界、门、
纲、目、科、属、种,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毫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等级
之中。
    目前,动物界一共分为 20 余门,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门:
    原生动物门,如草覆虫、变形虫。它们的身体十分微小,为单细胞动物,
一般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但它们的分布却很广泛。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如浴海绵、毛壶等。它们多数生活在海水
中,成体附着在水中岩石、贝壳、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上,是最原始的、最
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门,如海蜇、珊瑚等。它们有辐射对称的体型,体壁有两个分
化的胚层,有原始的消化腔、原始的神经系统及分化的组织,在动物进化过
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扁形动物门,如涡虫、血吸虫等。它们的身体不分体节,两侧对称,三
胚层,无体腔,背腹扁平。以自由生活(涡虫)或寄生生活(血吸虫)为主。
    线形动物门,如蛔虫、钩虫和线虫等。这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靠寄生生活或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兼有。身体结构显然比前面几门动物要高
等,有三个胚层,出现了原体腔。
    环节动物门,如蚯蚓、沙蚕等。它们都具有两侧对称体型,三个胚层,
身体分体节,具有真体腔等特征。软体动物门,如田螺、蜗牛、乌贼等。这
些动物与其他类群最明显的区别是:身体柔软,不分节,由头、足及内脏三
部分组成,身体外有硬壳或退化为内壳藏于外套膜下(乌贼)。
    节肢动物门,如虾、蜘蛛、昆虫等。节肢动物身体不仅分节,而且还分
头、胸、腹三部分。在身体两侧还有分节的附肢(足),体外有外骨骼,常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棘皮动物门,如海参、海星、海胆等。
    棘皮动物无头部、体部,成体呈辐射对称,而幼体则是两侧对称,这说
明成体的辐射对称体型是适应围着或不大活动的生活方式次生形成的。
    脊索动物门,又分为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尾索动物亚门(海鞘),
脊椎动物亚门(鱼、蛙、龟、鸟、兽等)。脊索动物门是最大最高等的一个

门。这类动物形态结构较复杂,生活方式多样,差异很大。它们最主要的共
性是身体背部都有支持身体的结构——脊索。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在胚胎期
有脊索,长大以后则被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所取代。
    随着现代化新设备、新技术、新观念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大大加速了分类学数据的处理,而通过学科的渗透,分类学中又建立了新的
标准。例如:根据某些蛋白质类型的不同来区别同种生物;根据决定生物特
征的遗传物质 DNA 的差异来区分生物;根据免疫学标准及行为学标准等,来
确定生物间相互关系。
    动物的不同类群之间亲缘关系有远有近,我们根据动物亲缘关系的远
近,把各门动物的关系排列成“系统树”,这就像动物界的“大家谱”,“树”
的下方的动物较为原始,“树”的上方的动物较为高等。
    动物的亲缘关系就是动物的演化关系,由此可见,动物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发展而成的。通过比较解剖学。胚胎学
的例证和生理、生化的例证都可以间接地证明这一点。但最直接的论证则是
古生物学——化石的例证。人们根据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化石遗骸,就可以
把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动、植物发展变化的历程基本查证清楚。
    “活化石”动物

    亿万年来,地球的环境沧桑多变,一些动物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被淘汰,
埋藏在地下形成了化石;一些动物则在生存斗争中,改变了自己的形态、结
构和习性,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来;还有一些动物仍然保持了祖先的相貌,
成了地质时代动物界的“遗老”——“活的化石”。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
了许多属于“活化石”的生物,比较著名的有鹦鹉螺、鲎、大鲵(娃娃鱼)、
鸭嘴兽、大熊猫、文昌鱼等。
    四亿年如一日的拉蒂迈鱼
    拉蒂迈鱼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北的科摩罗群岛附近的海域里。首
次捕获此鱼是 1938 年 12 月 22 日。在非洲东海岸的东伦敦岛附近的海域中,
渔民们将偶然捕获的这条奇怪的大鱼送到了东伦敦的地方博物馆。这条奇怪
的鱼长 1 米半,蓝色的眼睛,青铜的身体,鳍很健壮,肌肉也结实,可惜它
出水后 3 小时就死了。由于当时没有防腐剂,此鱼送到博物馆后内部器官大
都坏了,最后只好将鱼制成了标本。当时它被命名为拉蒂迈鱼,是为了纪念
东伦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拉蒂迈女士。现在一般将此种鱼叫做矛尾鱼,直到
1952 年才捕到第二条,至今已捕捉到 80 多条。
    科学家们在研究了拉蒂迈鱼的头骨和标本后,惊奇地发现:它是被认为
早在一亿二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就已经绝迹的古总鳍鱼类(两栖类的祖先)。
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因为它不但在动物分类史上有独特的代表
性,更重要的是证实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是鱼类进化为两栖类的过渡类型,
是现存的总鳍鱼。
    拉蒂迈鱼与一般鱼类不大相同,它的支撑骨和原始两栖类的四肢骨相
似,胸鳍还能向各个方向转动和安置,甚至还能勉强爬行几步。这样,动物
的四肢是从鳍演变而来的推想,不但从“化石”得到启示和论证,而且从拉
蒂迈鱼的活的结构解剖和生态研究中,获取了强有力的证据。
    拉蒂迈鱼属总鳍鱼类,是现存的古老鱼类,首先发现于泥盆纪的淡水中,
三叠纪以后,海水中才有它的同类。从前曾认为这种鱼类早已绝灭。拉蒂迈

鱼的发现之所以珍贵和引人注目,就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化石”所无法了
解的一些情况。它与其祖先——古代总鳍鱼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非常
小,四亿年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做为生物进化史的一个活的见证,拉蒂迈
鱼有“活化石”之称。
     乌贼的同族——鹦鹉螺
     乌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它生活在远海中,属软体动物门头足
纲,游泳速度快,体内有墨囊,贝壳埋于外套膜内,形成内壳。
     鹦鹉螺与乌贼同门同纲,是乌贼的近亲。鹦鹉螺是头足纲中的原始种类,
属四鳃亚纲,贝壳在体外,被多个隔片隔成许多壳室,除动物体所在的最后
一个大壳室外,都充满空气。各室之间有一个通管相通,调节室内空气的分
量,可操纵身体浮沉。自石炭纪以后,四鳃亚纲已逐渐消失,目前仅余四种。
因此,鹦鹉螺在研究动物进化上具有一定价值,也有“活化石”之称。
     三叶虫的“后裔”——鲎
     鲎是节肢动物中体形最大的种类。生活于沙质的海底,以蠕虫等无壳软
体动物为食,昼伏夜出。鲎属肢目纲,其中中国鲎是本纲中唯一存留的常见
种。
     鲎的体形似瓢虫。身体分头胸部、腹部及尾剑三部分,色泽棕褐。头胸
部呈马蹄形,背面隆起,腹面凹陷,不分节,有附肢六对。鲎依靠其六对附
肢在海底沙土中挖洞、爬行和摄取食物。它的呼吸器官——书鳃,就位于腹
部的第 2~6 对附肢的内侧。腹部的第一对附肢左右连合,盖住生殖孔。
     鲎是卵生。雌鲎产卵后,雄鲎把精液撒在卵上而受精。初孵化的幼虫,
体长仅 7~8 毫米,腹部 8 节具 4 对附肢,没有尾剑,身体分为中央及两侧三
部分,与三叶虫的成虫极为相似。这说明鲎与三叶虫有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除鲎以外,本纲其他的种类均为化石种类,在寒武纪至二叠纪一度十分
繁茂,今已灭绝。因此,鲎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活化石”类动物。
     原始的陆栖动物——喙头蜥
     喙头蜥生活在新西兰周围的一些小岛上,量少而珍贵。它的样子有点儿
像蜥蜴,也像鳄,而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