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29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9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在思
想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后来中国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他少而好学,20 岁后游踪几遍全国。武帝元封元年(前 110 年),其父
司马谈死。三年后,他继父职为太史令,得读政府所藏“石室金匮之书”。

太初元年(前 104 年),正式着手撰写《史记》。五年后,他因李陵事被武
帝治罪下狱,处以宫刑。狱中仍继续从事写作。太始元年(前 96 年)被赦,
出任中书令。汉时中书令多由宦官充任,因此他深以为耻,忍辱含垢,发愤
著述,终于完成我国最早的通史,初名《太史公书》,后人称《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汉武
帝,首尾共 3000 年左右。全书有本纪 12 篇,表 10 篇,书 8 篇,世家 30 篇,
列传 70 篇,合计 130 篇。52 万余字。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正史,
以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为中心,描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
等重大事件。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写人物和事件。书是有
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辑,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军
事、文化等重要领域。世家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历史。
列传主要是人物的传记,也兼记少数民族,以及与我国互相往来的一些国家
和地区的历史,并包括作者的自叙。上述五种体例中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
各体例相互配合,这种体例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范例。《史记》内容丰
富,记事详实(其间也有某些失实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和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如详述了陈胜起义的经过,正确地肯定了汉灭秦是
“由涉首事也”。把孙胜列入世家,与历代王侯勋臣同列。《史记》对历史
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司马迁首创的传记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
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史学史上的《二十四史》,
总共有 3259 卷,虽在名目、门类上有所变衍,但都有“纪”和“传”,绝无
例外地沿袭《史记》体例。《史记》不仅是部历史著作,而且是部具有极高
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由于司马迁在历史学、文学上的杰出贡献,1956 年他被列入世界文化名
人的行列。
二十四史
    我国封建社会系列正史合称。清乾隆时,《明史》定稿,诏刊廿二史,
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
流行的二十四史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清末以来各种翻刻本大体以此为根
据。一为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集合各史较早刻本影印,原书刻误多据殿本
修改,但亦有误改之处。对二十四史简要介绍如下:
    《史记》如前述。
    《汉书》,东汉班固撰。100 篇,分 120 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创始于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班彪死后,其子班固整理补充,撰
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班固之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本书
体例大略与《史记》相同,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
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百官公卿表》
叙述秦汉官制沿革,并排比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简明扼要。是研究西
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今本 120 篇,分 130 卷。纪传体东汉史。
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
叙事喜以类相从,新立的类传有《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
《方术传》《逸民传》《烈女传》等,大部分专传也以类盯从,往往不论年
代先后。本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国志》,西晋孙寿撰。65 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
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经
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130 卷。纪传体晋代史。修撰者共 21 人,此
外唐太宗也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羲之两传后论,故旧本亦题“御
撰”。本书增立“载记”。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等十四国,皆入“载记”,
仅前凉、西凉入列传。本书词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鉴别取舍,不甚
注意,这是本书的缺点,但以诸家晋史已不存,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100 卷。纪传体宋史。本书选录诏令章奏等
文件甚多,虽嫌冗长,却保存了若干资料。入志内容,上溯三代秦汉,尤详
于魏晋,可补《三国志》之缺,惜门类不全(如无食货、艺文等志)。
    《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故
名,南朝梁萧子显撰。60 卷,今本亡失序录一卷。纪传体南齐史。有志无表,
各志亦不全,《食货》《刑法》《艺文》均缺。本书保留较多的原始资料,
对文学、思想、科学的情况也有所反映。
    《梁书》,唐姚思廉撰。56 卷。纪传体南朝梁代史。本书是现存梁史的
比较原始的记载,范缜、阮孝续、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思想、文化、医
药方面的史料。但全书无表志。
    《陈书》,唐姚思廉撰。36 卷。纪传体南朝陈代史。全书无表无志,与
所撰《梁书》相同。
    《魏书》,北齐魏收撰。130 卷。纪传体北魏史。受命修撰的虽有多人,
实由魏收独立完成。魏收从北齐统治者立场出发,以魏和东魏为正统,不为
西魏三帝立纪,称晋为僭伪,凡刘陪、石勒及宋、齐、梁、陈都入外国传。
本书中的《释老志》《官氏志》《食货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北齐书》,原名《齐书》,宋时加“北”字,以与萧子显的《南齐书》
区别。唐李百药撰。50 卷。纪传体北齐史。无表志。作者多采用王劭《齐志》,
文笔生动,并保留当时口语。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纪传体北周史,无表志,50 卷。今本多取
《北史》补入,已非原来面目。
    《隋书》,唐魏徵等撰。85 卷。纪传体隋代史。内容历叙梁陈齐周的典
章制度,详于隋代。基中《经籍志》创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
旧目当中书籍分类的标准。本书对隋朝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有所揭露,并显
示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威力。十志如《食货》《地理》《天文》《经籍》等,
综合五代,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南史》,唐李延寿撰。80 卷。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纪传
体,无表志。
    《旧唐书》,原书《唐书》,因与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区别,故称。
本书保存唐代史料,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即多据本书。
    《新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225 卷。纪传体通史。本书在史
料上对《旧唐书》有所补充,首创《兵》《仪卫》《选举》三志,并增撰各
表,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皆可供参考。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因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区别,
故称。150 卷。纪传体五代史。分梁、唐、晋、汉、周五书,故原称《梁唐
晋汉周书》。此书文献,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事实较详。

    《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宋欧阳。74 卷。纪传体五代史。列传皆
用类传。本书间采小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有一特殊史料价值。
    《宋史》,元脱脱领衔,欧阳玄等编撰。496 卷。纪传体宋代史。首创
《道学传》,以道学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辽史》,元脱脱等撰。116 卷。纪传体辽代史。
    《金史》,元脱脱等撰。135 卷。纪传体金代史。
    《元史》,明宋濂等撰。210 卷。纪传体元代史。保存了较多的史料。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332 卷。纪传体明代史。本书取材颇富,历
经三次订正,有一定史料价值。

         祖国的名胜古迹

万里长城
    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
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
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
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 6700
公里,约有 1.3 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
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
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
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
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
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
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
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
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
方巨龙一样。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
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
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
储备粮食和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
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
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
把消息传到京城来。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 10 余公里处建造一
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
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
是建筑在北京西北 50 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 20 公里的深山峡谷
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
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
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
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
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种力量。在门洞里面有大量

的石刻像,还有用汉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种文字雕刻的佛经。这些雕像、
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一部分,
它海拔 1000 多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由于八达岭一段长城特别险峻、雄
伟,距离北京较近,所以解放后对这段长城进行了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内外人民经常来这里游览的胜地。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
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
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
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
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这时,你也许会想:我们空
手攀登长城都会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建筑机械情况下,是怎么
建造这样雄伟的长城呢?难怪人们赞誉,长城是人类活动的奇迹,是人类文
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
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
北京故宫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区,有一组红墙、黄琉璃瓦的宫殿群,这就是举世闻
名的北京故宫。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朝代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朝
永乐年间(公元 1406 年),先后经历了 24 代帝王的朝政和居住,至今已有
560 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
上最大的皇帝宫殿。过去这座宫殿属于封建帝王的宫殿,而今已成为我国最
大的博物院,称为故宫博物院,是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著名名胜古迹。
    故宫从天安门和端门开始,一直沿笔直大道向里去,不远就是午门,这
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也叫五凤楼。紫禁城的城池东、南、西、北四面各有
一座城门,南面就是午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是西华门,北面是神武门。
在紫禁城的城池四角,各有一座造型奇巧的角楼。整个皇城为一长方形城池,
周围宫墙长约 3 公里,墙外有宽达 52 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
森严壁垒的城堡。紫禁城内宫殿重重迭迭,布局严谨,造型各异,各式宫殿
约有 890 座,房屋 187 万间,建筑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
    过了午门,经过太和门就是紫禁城的中心,这里就是著名的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两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
分为三层,每层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台基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