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304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04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弦,同时成为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重要象征与标志。
    布达拉宫的修建年代,相传始于公元 7 世纪的唐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
定都拉萨后,由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拜木沙公主,开始信仰佛
教,每天焚香静坐念佛。为了避免打扰和防御敌人,开始在他所住的山上修
建宫寨、高墙以及壕沟,后代又屡有加建。到 17 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
封后,由当时的总管桑结嘉木错主持,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参加的工
匠除藏族工匠 7000 名、画师 281 名外,还有清朝派的工匠 114 名,以及尼泊
尔等国的匠人。整个工程历经 50 年之久,最终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规模。
    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和宫前建筑三大部分组成,这三部分都布置在玛
布日山的南坡上。整个宫殿四周有几米厚的石墙和三座城门围绕着。
    从山脚开始,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白色阶梯延伸至宫殿底,从大阶梯到达
的白色大门到第 6 层房屋,全部涂着白色,称“白宫”。从第 7 层到第 13
层殿堂,正中刷着红色,叫“红宫”。为什么会有红、白之分呢?原来这是
根据喇嘛教义的规定,凡经堂和塔必须刷成白色,佛寺必须刷成红色,白墙
面上必须用黑色的窗框、红色的木门和棕色的饰带;而红墙面上则必须用白
色和棕色的饰带。屋顶和饰带上的重点部分必须镏金。
    站在布达拉宫的脚下赞叹、陶醉之余,如果我们走进这座宫殿,还会有
不少新奇的发现。在白宫的最高处,有一座日光殿,清晨它第一个迎来朝辉,
迟幕它最后一个送走晚霞,从早到晚,总是阳光灿烂。红宫内的灵塔殿可以
说是最神秘、而又最华丽考究的地方。几乎每世达赖死后,都要修一座灵塔,
存放在灵塔殿中。最高的灵塔是五世达赖的,有 14 米高,塔身全部用黄金包
裹,仅此一塔就用去黄金近 12 万两,此外还镶嵌有珍珠宝石一万五千多颗,
塔的上方还悬挂着华盖和丝绸纬缦,真可谓极尽奢华了。
    布达拉宫,是几千年藏族文化的缩影,就像那高原的雪山奇峰,就像那
阳光下灿烂的金顶和长明的酥油灯,闪烁着永恒不灭的奇光异彩。

           国外著名宫殿

    在世界各国有不少历代帝王营建的皇宫,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用
最为美丽昂贵的珍宝和艺术品加以装饰,极尽奢华之至。这些壮观华美的宫
殿,历经沧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令各国游人心驰神往。
    克里姆林宫:俄国沙皇的皇宫,莫斯科的主要建筑之一。克里姆林宫独
特的建筑风格和宫内丰富的藏品使它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和艺术宝库之
一。克里姆林宫是一个建筑群体,宫内拥有许多雄伟壮观的建筑,包括教堂、
皇宫、钟楼等,色彩缤纷而又十分和谐。宫内有 20 座塔,其中最漂亮的一座
叫斯巴基塔,塔尖上镶有红色五角星,下面有一座直径达 6 米的大钟。宫内
的教堂建筑很有特色,最美丽的教堂要数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的华
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它由 9 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最高的方形塔高
17 米。虽然这 9 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为整个克里
姆林宫增色不少。教堂广场上还有高达 81 米的伊凡大帝钟楼。钟楼的左侧有
重达 40 吨的“炮王”,右侧是著名的“钟王”,它重达 200 吨。这两个庞然
大物虽从未被用过,却显示出高超的铸造技艺。宫内沙皇的宫室中全以大理
石、孔雀石装饰,皇冠、神像、十字架、餐具等无不镶满宝石。仅福音书封
面就嵌有 26 千克黄金和无数的宝石。至于陈列的稀有的青铜制品、精致的瓷
器、镶金的家具和名贵的珍贵文物,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白金汉宫:英国王宫。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圣詹姆士公园西端,是一
座规模宏伟的四方形建筑群。英国历代君王都在此居住。宫前广场中心有维
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宫内有宴会厅、典礼厅、音乐厅、画廊等 600 多个厅室,
都是富丽堂皇、典雅华贵的。白金汉宫不对公众开放,但有三处例外:禁卫
军换岗仪式、女王美术馆和皇家马厩,其中换岗仪式最受游客欢迎。每天上
午 11 点在皇宫前院举行,参加的 5 个禁卫步兵团各有其多彩多姿的传统制
度,由禁卫军乐团伴奏,整个仪式宛如一出古装戏演出,非常吸引人。
    凡尔赛宫:世界闻名的法国王宫。它坐落在巴黎西部南郊的凡尔赛镇。
1624 年,法王路易十三在此修建城堡,路易十四当政时开始建宫。1661 年动
工,1689 年落成。建筑面积 11 万平方米,园林面积 100 万平方米。建筑以
东西为轴,南北对称,花园也呈几何图形。在长达 3 公里的中轴线上,有雕
像、喷泉、草坪、花坛、柱廊等。宫殿主体长达 707 米,中间是王宫,两翼
是宫室和政府办公处、剧院、教堂等。宫殿外观雄伟壮丽,室内都用大理石
镶砌,玉阶巨柱,装饰以雕刻、挂毯及巨幅油画。在众多的厅室中,最具特
色的是镜厅。它用巨大的镜子装饰四壁,将室内富丽堂皇的陈设反射出去,
更显出无与伦比的雍容华贵。凡尔赛宫被公认为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冬宫:昔日俄国沙皇的皇宫。坐落在列宁格勒宫殿广场上。冬宫呈封闭
式长方形,占地 9 万平方米,有厅室 1057 间。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巍峨壮
丽。宫内装饰豪华,用各色大理石、孔雀石、斑石、碧玉等镶嵌;以包金、
镀铜、嵌水晶装饰,以雕塑、壁画、天顶画、绣帷等装潢;珠围绣裹,极尽
豪奢。御座大厅的御座背后,有一幅俄国地图,用 4.5 万颗彩石镶成。宫内
回廊甬道,转折相通,花园苑囿,点缀其间,宫内还有一个“奇珍楼”,叶
卡特琳娜二世在位时,曾专门从德国购进 225 幅名画,藏于楼中。
    爱丽舍宫:拿破仑三世的皇宫。外形朴素庄重,宫内金碧辉煌,厅室墙
壁都用镀金细木装饰,墙上挂着著名油画或精致壁毯。宫内陈设着 17、18

世纪各朝代镀金雕刻家的约 2000 件作品,名贵挂毯  200 幅和  130 只精制
座钟以及其他大量珍贵艺术品。宫殿后部的花园,幽静、秀丽,遍植奇花异
草。
    各个国家的皇宫都各有特色,这里当然不可能尽数介绍。作为留传后世
的重要文物,昔日的王宫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

    在距今 19000 年的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的洞穴中,考古工作者
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同时发掘出了大量山顶洞人制作和使用
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其中的骨针代表了山顶洞人制作骨器的水平。
    骨针的针身部分保存完好,只是针尾的针眼残缺。骨针残长 82 毫米,表
面打磨光滑,针身细微,从残存的半个针眼可看出针眼是用细小尖锐的特殊
工具挖成的。这件骨针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细小的针眼标志
着人类在工具制作上又开始了新的创举。
    骨针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
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占卜吉凶的甲骨

    我国远古居民十分迷信,常用龟甲兽骨来占断吉凶。甲骨作为占卜用的
材料,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龟的腹甲,一类是牛或羊的肩胛骨。早在新
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占卜的风习,不过当时对龟甲和牛羊的肩胛骨未经
仔细地整治,只是稍加修整便拿到火上去灼烤,根据背面裂出的兆纹来判断
吉凶。到了商代,一般由专职的巫师主持占卜仪式,所用的甲骨刮磨平整,
而且为了使背面的兆纹更加清晰,又在甲骨的正面有规律地钻上圆窝,再在
圆窝旁凿一枣核状的深槽,然后拿到火上烧烤,根据兆纹的方位判断凶吉。
商代的甲骨上常有刻辞,这是对占卜所问事项和结果所做的记录,被称为甲
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以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数量最多。西周时期,占卜仍然流
行,在对甲骨的修整方面和商代有一定的区别。西周的甲骨在灼烧前先施圆
钻,然后在圆形的钻窝旁用坚硬的工具凿出方形的槽。西周的甲骨文与商代
相比,文字较少,而且字体纤小,需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表现出高超的刻划
水平。

        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

    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所穿的用玉片编成的殓服称做玉衣。玉衣根据编织
时所使用的金丝、银丝和铜丝的不同,可以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
玉衣三种。据有关文献记载,汉代皇帝死后穿有金缕玉衣,其他贵族依地位
高低分别穿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迄今为止,在我国共发现 9 件金缕玉衣。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 1968
年在河北满城县陵山汉墓中出上的两件。满城汉墓出土的玉衣是西汉汉景帝
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穿用的。金缕玉衣外形如同人体,分为
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 5 部分,全部用玉片拼成,再用金丝加以编缀。
刘胜的玉衣长 1.88 米,共用了 2498 片玉片组成,共用金丝 1100 克,脸盖上
刻制出眼、鼻和嘴。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银缕玉衣仅发现 1 件,是 1970 年在徐州市东汉彭城刘恭后裔墓中发现
的。玉衣长 1.70 米,共用玉片 2600 块,银丝 800 克左右。现存于南京博物
馆。
    铜缕玉衣到目前为止共发现 12 件,年代均为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东汉
灭亡后,魏文帝于黄初三年(公元 222 年)下诏禁止使用玉衣,所以自曹魏
以后就不再使用玉衣随葬了。

            曾侯乙编钟

    这是 1978 年由湖北省博物馆在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的曾侯乙
墓中发现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套编钟。
    编钟共 65 件,包括钮钟 19 个,甬钟 45 件,还有椺钟 1 件。其中最大的
一件重 204 公斤,高 153 厘米;最小的一件重 2.4 公斤,高仅 20.4 厘米。整
套编钟总重量达 2500 多公斤,按照形状和大小不同悬挂在三层钟架上,钟架
旁有演奏编钟的木锤和长木棒。钟架由 245 个构件组成,设计精巧,可以拆
卸。编钟上都刻有铭文,共计 2800 多字,记载了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春秋战国
时期楚、晋、申、周等国各种音律名称、音阶名称和变化音名称。
    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通用的 C 大调七声音阶相同,总音域包括五
个八度,中心音域的十二个半音齐全,音域较宽,音质优美,至今仍能用它
演奏中外名曲。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为研究古代音乐史及乐器铸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宋瓷孩儿枕

    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寝具。瓷枕是隋朝开始烧制的,到唐代已大
量生产,宋代和宋以后广为流行。
    以小孩做为瓷枕主体的孩儿枕,在江西的景德镇窑、陕西铜川黄镇的耀
州窑、河北曲阳县涧磁材的定窑都有发现。在耀州窑发现的孩儿枕设计巧妙,
一男孩闭目侧卧于椭圆形的床榻上,面庞圆润,两腿自然交叉,右臂枕于头
下,左手握一灵芝,以灵芝作为枕面,上刻划有精美的图案。在河北曲阳县
涧磁村的定窑出土的孩儿枕釉色白中微微泛黄,给人以恬静柔和之感。瓷枕
雕塑一男孩俯卧于床榻之上,双臂交叉于身体前部支撑着微微抬起的头部,
双腿前屈,两足上翘,面部丰满,神态自然。
    这些神态各异、造型别致的瓷枕,反映了我国古代瓷器烧制的高超技术。

            狮形柱头

    公元前 273 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统一南亚次大陆北部和中部广大地
区后,下令在各地立柱刻石宣扬王法,崇奉佛教。19 世纪初考古学者在印度
著名的佛教圣地鹿野苑发现了阿育王石柱的狮形柱头。阿育王石柱高 70 余
尺,系用整块石料雕刻而成,柱身可能毁于 12 世纪阿富汗人入侵之时,于今
所能见到的只是石柱的柱头。
    柱头上部刻有四只合体雄狮,中部为圆盘状,分别刻四个法轮和马、牛、
象、狮四兽浮雕,下部为莲花座。柱头上的四狮图案和柱顶结构有明显的波
斯风格,但法轮和莲花又是印度佛教的象征,反映了印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
化的融合,柱头经过精工雕凿,四兽形象生动,气势雄伟,堪称印度古代雕
刻的杰作。其造型图案今已被用作印度国徽。

     我国古代建筑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墙,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公元前 7 世纪开始建筑,秦
始皇时代进行重建。从山海关至嘉峪关这段长城,是明代重点保存下来的,
长达 6000 多公里。
    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全长 2700 公里。它是苏联伏尔加—顿河运河的 20.67 倍,为白海—波罗的海
运河的 12 倍。
    世界上第一条越岭运河,是中国秦始皇时兴修的灵渠。
    世界上高原地带最伟大的建筑布达拉宫。它始建于唐朝初年,既是藏族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藏汉民族团结友谊的象征。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占地近 600 亩。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始建于 18 世纪初清康熙年间,占地 5000 多亩。
其规模与世界各处园林相比,是最大和最宏伟的,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
典范”。
    隋代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奇巧坚固,甲于天下”,比欧洲最早建成的
同类拱桥要早 1200 年。
    山西应县城里屹立着距今 900 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塔高 67.31 米,
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我国四川乐山凌云大佛,总高度为 71 米(未计脚底
莲花座),头长 14 米多,眼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