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57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7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 30 日接纳中国羽协为正式成员。在当年 9 月举行的第 7 届亚运会上,中
国队初登正式赛场,取得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女子双打 5 项冠军。
     这以后,又是亚洲羽联带头,成立了与国际羽联抗衡的世界羽联,并于
1979 年和 1980 年组织了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单项)和第一届世界杯
赛(团体),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了 7 项冠军,再次显示了自己无可置疑的

冠军地位。
    迫于形势的压力,世界羽坛的明智之士开始寻求可行的途径,消除对抗,
走向合作,终于在 1981 年 5 月 20 日,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宣布联合,成立
了新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中国羽协成为正式会员。从此,“无冕之王”堂
堂正正地走上了世界羽坛的殿堂。

          中国羽坛群英

    中国羽毛球队正式参加国际大赛之后,立即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无愧于
此前人们赠予的“无冕之王”的称号。
    1982 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汤姆斯”杯的角逐,夺得冠军;
    1984 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尤伯”杯角逐,以无可争辩的优势夺杯;
    1983 年,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李玲蔚获女单冠
军,林瑛、吴迪西获女双冠军。1985 年韩健获男单冠军,韩爱萍获女单冠军,
韩爱萍、李玲蔚获女双冠军;
    1983 年,首届系列大奖赛,栾劲、李玲蔚包揽男女单打金牌。
    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在 60 年代和 80 年代,经过了两个“全盛时期”,
从“无冕之王”到“羽坛霸主”,涌现了不少贡献突出的世界级羽坛明星。
    在 60 年代,主要是侯加昌、汤仙虎、吴俊盛、陈玉娘、梁小牧等。这一
辈的运动员,包括他们的教练王文教、陈福寿等,大都是从印尼回来的归国
华侨青年。他们热心报国,潜心钻研,刻苦训练,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反攻为
主,“快狠准活”的全新打法,为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
献。
    80 年代,主要是韩健、栾劲、熊国宝、赵剑华、韩爱萍、李玲蔚等。这
一批新秀,在王文教、侯加昌等老一辈运动员的精心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
取得了比他们的老师更辉煌的成就,取得过所有世界大赛上的所有项目的桂
冠,多次囊括一次比赛的全部金牌,中国被国际羽坛人士称为“金牌富翁”。
中国队明星荟萃,人人有绝招,全面发展了羽毛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显示
了强大的实力。
    1989 年以后,中国羽毛球运动,从高峰跌落下来,逐步步入低谷,但仍
不失为世界一流强队。

        最古老的球种——网球

     网球是古老的球种之一。它的起源是以 12~13 世纪法国传教士在教堂回
廊里用手掌击球的游戏开始,后来逐步演变成用拍子击球,成为宫廷内供贵
族们消遣的一种室内活动。14 世纪中叶,这种活动从法国传入英国。16~17
世纪是英法两国宫廷内网球运动的兴盛时期。1873 年,英国人 M·温菲尔德
把早期的网球打法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一种夏天在草地上进行的活动,并取
名为“草地网球”。1875 年,英国板球俱乐部制定了网球比赛规则,并在温
尔顿举办了第 1 届草地网球冠军赛,也就是在今天仍享有盛名的全英草地网
球赛。此后,该俱乐部又对场地的尺寸、网高和记分方法进行了改革,1884
年,英国伦敦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又把球网中央的高度改为 0。914 米,并一
直沿用至今,1912 年 3 月 1 日,国际网球联合会宣告成立。
     1896 年,在雅典举行的第 1 届奥运会上,网球的男子单打和双打被列为
正式比赛项目,而且一连 7 届奥运会都设有网球比赛。后来,因为国际奥委
会和国际网联在“业余运动员”的定义上有分歧,网球运动从第 8 届奥运会
后被取消。
     在 50 多年后的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网球运动又重新回到了奥运大
家庭,但当时只属于奥运会表演项目,到了 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网球运动
才正式被列为比赛项目。
     目前,在一般的网球爱好者的心目中,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网球
比赛则是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美国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澳大利
亚网球公开赛,以及戴维斯杯网球赛和联合会杯网球赛。
     上述几项著名比赛中,前四项均为单项比赛,各设男、女单打、双打和
混合双打五个冠军,被称为世界网坛的“四大比赛”;后两项分别为男、女
团体赛。这几项比赛都得到了国际网球联合会的正式承认,每年举行一次。
不同的是,“四大比赛”以个人名义参加,设高额奖金,而戴维斯杯和联合
会杯赛则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参加比赛。

     温布尔登网球赛

     温布尔登网球赛以历史悠久而名列“四大比赛”之首。它创始于 1877
年 7 月,每年 6 月底至 7 月初举行一次,除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停办了十届
外,到 1989 年已办过 103 届。
     这项比赛创办时只有男子单打一个项目,后陆续增设男子双打、女子单
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每年有 300 多名选手角逐这五项冠军,其中英国
30 多岁的纳夫拉蒂娃是温布尔登网球赛史上耀目的明星,她先后八次获得女
子单打冠军。

     美国网球公开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在“四大比赛”中以奖金最多而闻名于国际网坛。它的
影响仅次于温布尔登网球赛,始于 1981 年,每年的 8 月底~9 月初在纽约举
行比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是 1891 年创办的。从 1928 年开始向世界公开,逐渐演
变成法国网球公开赛。到 1989 年,已举办了 59 届。每年 5 月底~6 月初在
巴黎西南郊的罗兰—加罗斯体育场举行。英国老将埃弗特·劳埃德已获得 7
届女子单打冠军。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澳大利网球公开赛是“四大比赛”中的“小弟弟”。它于 1905 年创办,
每年 1 月底~2 月初在墨尔本举行。开始时只设男子单打。直到 1922 年才增
设女子单打,现在还设有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

    戴维斯杯网球赛

    戴维斯杯网球赛始于 1900 年,是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年轻的网球运动
员德怀特·菲利、戴·维斯倡议举办的。为此,他捐赠了一只比赛奖杯。后
来,人们便把这座奖杯称为“戴维斯杯”。
    戴维斯杯是国际网坛声望最高的男子团体流动奖杯,每届的冠军队和队
员名字都刻在杯上。到 1989 年已举办了 78 届,有 60 多个世界网球协会派队
参赛。其中美国队战绩最佳,荣获了近 30 次团体冠军。
    中国运动员在解放前曾参加过 6 次比赛,解放后从 1983 年重新加入比
赛,最好的成绩是 1987 年取得东方区小组赛第 2 名。

    联合会杯网球赛

    联合会杯网球赛与戴维斯杯网球赛一样,代表了当今世界网坛女子团体
的最高水平。它自 1963 年创办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其中也以美国队的成绩
最为突出,共获 12 次冠军。
    中国队从 1981 年开始参加这项比赛,曾有过进入前 16 名的好成绩。

                     展示人体美的运动——体操

    体操运动项目包括基本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运动、辅助体
操和团体体操等。竞技体操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和项目上,完成复杂、协调
的动作,并根据动作分值或动作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给予评分的竞赛活
动。
    体操是从原始舞蹈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身体“按一定规律的操练”,近代
体操起源于欧洲,开始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学校里出现,从 18 世纪直至
19 世纪的后期,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先后在欧洲形成了四种体操流
派。它们是似雅恩为代表的“德国体操”;以林格为代表的“艺术体操”;
以布克为代表的“丹麦体操”,以及以笛尔什为代表的“天鹰体操”等世界
著名的体操流派,并为构成“现代体操”的完整概念创造了条件。德国体操
主要是借助器械的练习来达到发展力量、增强意志的目的,形成了杠子运动
的流派,如单杠、双杠、跳马等。瑞典体操,以及与瑞典体操同出一源的丹
麦体操,是以军事、教育、医疗为目的的体操流派。“鹰派”体操的诞生,
使体育运动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竞技体操才成为独立分支发展起来。
    由于各流派之间交流活动的频繁,1881 年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体操组
织,即“欧洲体操联合会”。1896 年,世界性的体操组织正式被命名为“国
际体操联合会”。同年 4 月在希腊召开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竞技体
操作为正式项目进行了首次比赛。
    体操最初只限于男子参加,而女子则在 1928 年第 9 届奥运会上才开始出
现。当时的体操,无论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和现代体操比赛有很多不同。1952
年前,历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内容经常变化,一度曾把 100 码跳远、撑竿跳
高、举重等也作为体操比赛内容的一个部分。直到 1952 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
第 15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才正式确定为目前的男子六项(自由体操、鞍马、
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女子四项(自由体操、平衡木、高低杠和横跳
马)。以后,女子的艺木体操也成为竞技体操项目。
    体操比赛的魅力在于健、力、美、险的统一。下面就各项单项跟大家谈
谈。
    自由体操是把徒手操和技巧的若干不同动作,在规定场地和时间内完成
的男女共有的项目。自由体操是在 12 米见方的险技毯上进行的。男子比赛时
间 50~70 秒,女子为 60~90 秒。男女动作由跟头、平衡、倒立、滚翻、立
足空翻和舞蹈动作组成。在历史上,形成以技巧动作为主的自由体操比赛,
是在 1930 年的第 9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当时只限于男子参加。女子自由体
操比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作为团体徒手操形式进行的,直至 1952
年才有女子个人项目。到 1958 年第 14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时,女子自由体操
比赛规定要有音乐伴奏。比赛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为 8 平方米,以后
改为 12 平方米。
    鞍马相传源自罗马帝国时代,是男子六项中最困难的项目。从上马到下
马完全靠两臂支撑,在马和环上,交叉、摆越、全旋,重心不稳或手出汗稍
一滑就会掉下来,古时这项运动是作为训练罗马骑士的一种活动,开始仅在
一木制模型马上做各种支撑移动和跳上、跳下动作,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自
己特点的体操练习项目。
    吊环是体操比赛中男子项目之一,起源于古代的秋千,相传是罗马帝国

的一种杂技表演,曾称为“古罗马的戒指”。后经德国人施比斯的倡导,发
展为体操练习项目。
    跳马是从古代骑马训练发展演化来的。男子跳纵马,女子跳横马,纵马
高 1。35 米,横马高 1。20 米。到了 19 世纪中叶,才作为正式体操练习项目,
并在法国、意大利盛行。
    双杠动作以摆动为主,由支撑、挂臂、悬垂、回环、空翻、转体、倒立
等动作组成,是体操比赛中男子项目之一。相传为德国体操之父雅恩于 1811
年首创。双杠原先曾作为鞍马练习的辅助器材,后来逐渐发展为具有自己特
点的体操项目。
    单杠是男子体操比赛中男子项目之一。是雅恩于 1812 年创造的。它的前
身为水平横圆木,直径为 5。85~6。5 厘米。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摆幅的增
大,木棒改为铁芯木杠,最后发展为今日之铁棒。
    高低杠是女子体操比赛项目之一,是由双杠演变而来的。利用两条铁棒
的高低错落,成为很有特色的体操项目。
    艺术体操又称“韵律体操”,起源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欧洲。艺术
体操最初是瑞士日内瓦声乐学教授达尔克罗兹设计的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和
音乐相结合的体操来培养学生的乐感,把音乐节奏用人的身体运动表现出
来。经过德国生理学家德梅奈和瑞士舞蹈教师冯拉班、德国的体操家博德和
梅道的发展,逐渐形成为艺术体操。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艺术体操就成为
女子特有的竞技项目。1928~1956 年第 6 届奥运会及 1954 年的世界体操锦
标赛上,都举行过每队 6~8 人的轻器械团体比赛。1963 年举行了第一届世
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1975 年正式确定球、
绳、圈、棒、带五种轻器械为国际性比赛项目,1980 年国际奥委会宣布艺术
体操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艺术体操从本世纪 50 年代传入中国,但由于种种
原因,开展比较缓慢,直到 70 年代后才逐步发展起来。艺术体操是徒手或持
轻器械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身体运动,动作的选择着眼
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主要由各种走、跑、跳跃、转体、平衡、摆动、
屈伸等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吸取了技巧运动的个别动作组成,在音乐的伴奏下
进行操练。操练要求节奏明快、自然协调并具有艺术表现力。经常进行艺术
体操训练,可以发展柔韧、协调、灵巧等身体素质,锻炼成健美体魄,培养
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也是进行美的教育的一种手段。
    竞技体操作为年轻的运动项目,近年来发展很快,表现在动作难度的加
大,编排的创新,技术的多样化等方面。随着世界性比赛项目的固定,国与
国之间、洲与洲之间比赛和技术交流的增多,竞赛制度和评分方法也日趋完
善。

           中国体操的崛起

     竞技体操在我国是开展较晚的运动项目,在 1948 年旧中国的最后一届全
运会上,只有单双杠两个体操项目。直到 1953 年,前苏联国家体操队来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