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742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42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有个意大利人叫马可·波罗的,曾来过我国,当时我国处于元朝统治之
下。他回去以后,写了一本书叫《东方见闻录》,又叫《马可·波罗游记》,
极言当时中国之富裕、昌明,引起很大的轰动。许多欧洲人看了以后,都以
为中国是一个黄金遍地的理想王国,十分向往之至。后来,15 世纪末,哥伦
布发现美洲大陆,还是起因于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那时候,在西方人的
眼里,大约“月亮也是中国的圆”。这段往事也许可以为我们上述结论作一
个注脚吧。

        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说来又是广大农民的一段血泪史。1492 年有一个意大利人叫哥伦布,他
率领一支西班牙船队,带着到东方捞取大量金银财宝的美梦,从西班牙出发
向西航行,因为他相信地球是圆的,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东方宝地。结果
他没有到达东方,而是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洲。但哥伦布当时并不知道这
一点,他直到临死都一直坚持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美洲土著民

族被叫做印第安人,就是这么来的。几年以后,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
哥经实地考察,确认哥伦布所到达的是一块欧洲人以前不知道的“新大陆”,
于是后人就以他的名字把这块“新大陆”叫做“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从那以后,世界市场骤然扩大,因为不断地有人从欧洲前往美洲进行殖
民开发,美洲对欧洲各种产品需求量很大,并不断膨胀。这就带动欧洲,首
先是西欧,尤其英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若在中国古代,封建朝廷早就采
取有力措施,予以限制了。但在欧洲不同,早在奴隶社会,那里的商品经济
就已经相当发达了,整个中世纪时期又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中统一的封建
王国,所以,在那里商品经济就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了。当时由于毛纺织工
业的迅速发展,养羊特别有利可图,许多英国商人、贵族把大批农民从土地
上赶走,改为牧场,史称“圈地运动”,又叫“羊吃人”运动。这一运动从
15 世纪末开始,到 19 世纪上半叶,一直持续 300 多年,几乎所有的英国农
民家庭都因此而贫困破产、流离失所。正是由于付出了这样惨重的代价,英
国资本主义工业最早在世界上兴旺发达起来了。究竟当时是怎样一幅惨绝人
寰的图景,我们实在想象不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
件事实:19 世纪初,英国苏格兰地区有一位公爵夫人决定把全郡都变为牧
场。从 1814 年至 1820 年,短短 7 年时间,有 15000 人,大约 3000 户被赶出
了家园。他们的村庄全都被破坏和烧毁。有一个老太婆因不肯离开小屋,就
被活活烧死在里边。结果到 1825 年,原来这块土地上生活的 15000 人,变成
了 131000 只羊。而且还不只是英国农民遭此惨祸,在英国的遍布世界的各个
海外殖民地,普通的劳动群众都莫不到处血泪横流。马克思说:“资本来到
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就这样以广大农民的苦难为代价,英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崛起了。到 17
世纪中叶,暴发起来的英国资产阶级再也无法忍受封建王朝的统治了,他们
与封建王朝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了。于是 1640 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
命,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到 1688 年终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这
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又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酝酿,到 18 世纪下半叶,终于一场急风暴雨式的
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了。1733 年发明了织布机飞梭。1764 年发明了珍妮
纺纱机。1769 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随后,1771 年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工厂。
1779 年发明了一种新的纺纱机叫“缧机”。1785 年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纺
织工业的发展,对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 1784 年著名的瓦特发明了一种
新型联动式蒸汽机,宣告了“蒸汽机时代”的来临。蒸汽机很快就广泛应用
到了钢铁、煤炭等工业部门。1807 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问世,1814 年又
发明了蒸汽机车。最后,刨床于 1817 年,机床于 1836 年,蒸汽锤于 1839
年,陆续发明应用,实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从而完成了这场伟大的产业革
命。在大约 100 年左右的时间里,英国的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巨额财富。
    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也陆续在 19 世纪内完成了上述产
业革命。习惯上,“工业革命”就是指这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实际上,
“工业革命”是指从 15 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工业萌芽、崛起,直到取代农业
成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的整个过程,它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技术革命,也是一
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制度革命。


           现代农业的产生

     紧接着上述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于 19 世纪下半
叶开始了,电力、电讯、内燃机、钢铁、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如雨后春笋般
地相继涌现,带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向前飞速发展。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
急剧增加。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可能,这就是用现代工业改
造传统农业。
     这一过程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因为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整个传
统农业几乎完全被毁灭了。在欧洲大陆,又有相当顽固的传统小农经济势力
和封建残余势力的阻挡,一时难以改造。只有美国近于白手起家,没有那些
传统包袱,可以一开始就立即应用现代工业提供的各种技术手段对农业进行
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另外,欧洲市场对产品的大量需求和美国本土地广人
稀,劳动力缺乏,则是其农业现代化的强大经济动力。
     1776 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其农业是相当原始的,基本上是靠人力耕作,
使用的工具也相当简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美国首先用 70 年左右的
时间,从 1840 年到 1910 年实现了农业的半机械化,人称“骡马革命”,广
泛推广应用了一批畜力耕作机械,如马拉二铧犁,三铧犁、四铧犁、马拉播
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割草机等等。甚至还有一种集收割、打谷、去秸、
扬场于一身的联合收割机,重达 15 吨,要 40 匹马才能拉动,后来又改为用
蒸汽机推动。
     1910 年左右,美国农场开始使用拖拉机。这一年美国农场拥有大约 1000
台拖拉机。但随后发展十分迅速,5 年以后,已经增加到 25 万台。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达到了 248 万台。与此同时,各种配套作业机具也迅
速增加。联合收割机也改为内燃机来推动,并得到广泛应用。1910 年大约有
1000 台这样的联合收割机,1920 年增加到 4000 台,1930 年猛增至 6.1 万台,
战后 1946 年初达 42 万台。畜牧业方面则出现了挤奶机,1910 年大约 1.2 万
个,1930 年增加到 10 万个,1945 年达 36.5 万个。此外,还有饲草收割机、
捡捆机,到 1945 年分别达到 2 万台和 4.2 万台。这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时,美国农业上各种主要的繁重农活,几乎都可以由机械来完成,基本上
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与农业机械化同时,农业化学化也在这一时期起步了。1840 年,德国伟
大的化学家,人称“有机化学之父”的李比希出版了他那本非常著名的《有
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这标志着农业化学的诞生,也可以
看作是农业化学化的开端。从 1845 年起,李比希开始从事化肥生产的研究,
他发明了一种把碳酸钾和碳酸钠混和在一起的钾肥,还发明了用硫酸处理骨
头的方法生产过磷酸钙。他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并把它们卖给了英国和德国
的工厂主们,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化肥生产。这些化肥应用于当时的农业生
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英国人甚至在整个欧洲到处翻挖古墓,平均每年用船
运回 350 万人的尸骨骨粉,以支持本国化肥生产。李比希痛斥他们是“寡廉
鲜耻”。
     不过,整个 19 世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农业化学化进展并
不大。这大约因为那时候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所致。美
国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使用矿物肥料的。1900 年,美国使用化肥(实物量)
247.7 万吨,平均每亩 1 公斤,1995 年增至 1846 万吨,平均每亩 9.5 公斤。

可算初步实现农业化学化。
    这样,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到本世纪 40 年代,美国经过大约 100 年左右的
时间,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农业技术又进一
步完善和提高,并迅速向各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推广普
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起来,没有现代工业,就没有现代农业,正是
现代工业塑造了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浇灌培育出的一朵美丽的奇
葩。

             市场的魅力

    如上所述,在历史上,正是市场经济创造了现代农业。15 世纪末以后,
欧洲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使简陋的手工业脱胎换骨,变成了现代工业,然
后现代工业又着意装扮,使传统农业换了新貌,成为现代农业。在这里,市
场就好比是上帝,他首先创造了现代工业这个亚当,然后又用这个亚当的肋
骨塑造夏娃——现代农业。基督教《圣经》上说,上帝造人,那是胡扯;不
过用来比喻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诞生倒是十分贴切。依靠市场、服务市场,
与市场共命运、同生死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根本性特征。
    首先是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例如,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农场,二三个
人,种地一万多亩,每年生产粮食二三百万公斤。即使这一家都是巨人,也
吃不了这么多。当然几乎百分之百地都要往市场上销售。80 年代,美国一般
年销售额在 4 万至 20 万美元之间,其中有一些特大型公司农场,农场年销售
额达二三千万美元之巨。1978 年,美国就有 370 个农场,年销售额达一千万
美元以上,平均每个农场每年销售 2300 万美元。2300 万,如果把这么多钱
一张一张摞起来会有多高呢?一千米,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不是因为粮食打得多了,自己家吃不了才销售,而是一开始生产,就打
定主意往市场上销售。这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封建小农经济截然相反的一个特
点。
    不言而喻,市场信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书报杂志来获
取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话、电视迅速普通。最近 10 多年来,电脑、
卫星也应用于农业市场信息服务,正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1981 年美国农场
大约 1%有个人计算机,1985 年已上升到 8%。利用电子计算机为农业提供
信息服务的商人在美国已达 300 多家。其中有一家全美国范围的农用视频电
报系统,用户可以从中获得当前市场价格、天气、新闻和其他农业信息,其
中市场价格信息每 15 分钟便更新一次。没有这样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农业
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代市场农业,除了产品向市场销售外,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所需要
的各种资源都要从市场上购置。机器、化肥、农药、种子、信息甚至各种服
务,都要从市场上购置。还在 1940 年时,美国开办一个农场就平均需要 6200
美元,到 1972 年更猛增到 10 万美元。据统计,1982 年,美国农场主用于购
买化肥和农药的开支为 126.7 亿美元,用于购置农业机器设备和农用汽车的
开支为 100.3 亿美元,两项合计 227 亿美元,平均每个农场 9500 美元左右。
    特别奇特的是,还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种农业服务。例如,农场主只要
打个电话,就会有专门的为农业服务的公司派飞机来帮助播种、施肥和喷施
农药。上万亩农田,只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再如,养鸡场

的卫生防疫工作,也有专门的公司负责。只要事先订立合同,以后每过一段
时间,防疫公司就自动为农场主喷药,根本不用农场主操心。此外,还有种
种其他名目繁多的服务,只要肯出钱,出得起钱,什么活儿都会有人来替你
干。
     这里关键就是资金了。那么,钱从哪里来?也是从市场上要。例如,美
国有一套所谓农业信贷体系,包括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和合作
社银行 3 个系统,专门向农场主提供优惠贷款。1950 年初,美国平均每个农
场债务总额为 2205 美元,1983 年猛增到 9 万美元,大约占农场资产总额的
20.6%。有的农场主欠债竟达几百万美元,每年仅利息就要支付几十万美元。
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有人称美国农业是“债务农业”。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

     我们已经知道,现代农业是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农业,这是现代农业技术
的两大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农业技术在这两方面又有许多新的
发展。如美国拖拉机功率不断提高,50 年代平均为 30 马力,70 年代为 70
马力,80 年代则为 100 马力。80 年代美国有一种四轮驱动拖拉机,功率达
214 马力,能牵引 10 个犁铧,每小时前进 8 公里,一天耕地 180 亩。这还不
是功率最大的拖拉机。最新发展的拖拉机功率高达 525 马力、650 马力,甚
至 750 马力。
     在机械功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农业机械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例
如,10 多行的播种机,在驾驶室内设有电子监视器,能自动监视播种机精确
地播种下去,哪一行发生毛病,都能及时报警。再如,西红柿收获机,能自
动辨认出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并把它们清除出去。此外,更有一种全自动化
的“农业工厂”,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在“厂房”里生产蔬菜瓜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