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753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53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分子的偶像。

世界科学大事记

            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农业科技成就


    项目         时代     成就

    稻          新时器    中国最早栽培,二三千年前传

               时  代  入朝鲜、越南和日本诸国

    蚕          新时器    中国最早饲养,二千年前传入

               时  代  朝鲜、越南和日本,后传希腊、

       欧洲诸国

柑桔、杏、李、  商  周  中国最早栽培。桔于唐代传入

枇杷、荔枝               日本。其他由日本或印度传入

       各地

    茶          商  周  中国最早栽培,唐代传入日

       本,后传入各国

  温室栽培      秦  汉  比欧洲早 1000 多年

水稻育秧移栽    秦  汉  中国最早发明

  穗选法        秦  汉  中国最早发明

  绿肥轮作      魏  晋  比国外早 1200 年,欧洲 18

       世纪才推广

  水力石碾      魏  晋  中国最早发明

  嫁接技术      魏  晋  中国最早发明

  选种繁育      魏  晋  比国外早 1300 年

  小麦移栽      明  清  比国外早 300 多年

           世界七大奇迹

    1.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2.以弗所的阿苔密斯神庙 3.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王陵 4.罗得岛上的
太阳神巨像 5.亚历山大城的法罗斯灯塔 6.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7.埃及的金字塔

       古代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 2780 年 埃及人开始建造金字塔。
    公元前 2500 年 中国已有圆、方、平、直等概念。
    公元前 2200 年前后 中国凿井取水。
    公元前 2137 年 中国有这一年的日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 2130 年前后 中国夏禹疏导法治水成功。
    公元前 2100 年前后 美索不达米亚人有乘法表,使用 60 进位制。将五个
行星从恒星中划出。
    公元前 2000 年前后 埃及有十进位记数法,三角形及圆面积、棱锥棱台
体积的度量法。
    约公元前 1950 年 巴比伦人能解二元一次和二次方程,知道勾股定理。
    公元前 1831 年 中国有这一年泰山的地震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地震记
录。
    约公元前 1700 年 希腊进入青铜时代。
    公元前 14 世纪 中国商朝甲骨文已有日、月食常规记录及世界最早的日
珥记事。
    公元前 1100 年前后 中国商高发现商高定理。
    公元前 650—公元前 550 年 希腊人发现摩擦起电、磁石吸铁现象。
    公元前 613 年 中国有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 585 年 希腊泰勒斯首次成功地预测日全食。
    约公元前 6 世纪 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理数。
    公元前 5—公元前 4 世纪 中国墨子和《墨经》关于光学、力学、数学的
发现,其中包括世界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杠杆平衡研究。
    公元前 350 年前后 中国编制第一个星表——石氏星表。
    公元前 4 世纪 中国《黄帝内经》。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动物学、数学、
物理学的发现。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学说。
    公元前 4—公元前 3 世纪 希腊欧几里德几何体系。希腊阿基米德关于浮
力定律、杠杆定律以及二次曲线、螺线的发现。
    公元前 250 年前后 中国有磁指南仪“司南”记载。
    公元前 1 世纪 中国《周髀算经》引用勾股定理,论证盖天说。
    1 世纪前后 希腊希罗制雏形蒸汽机。
    1 世纪 中国杜诗发明水排。中国王充著《论衡》。
    50—100 年 中国《九章算术》收有 246 个问题的解法。
    105 年 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 年 中国张衡创制世界第一个地动仪。准确测定了 138 年陇西地震。
    2 世纪 希腊托勒玟地心说。罗马名医盖伦著述。中国华佗用麻沸散施行
全身麻醉手术。
    2—3 世纪 中国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3 世纪 中国皇甫谥著《甲乙经》,是世界最早的针灸专著。中国王叔和
著《脉经》。中国裴秀在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和提出制图理论。中国刘徽著
《九章算术》。263 年 中国刘徽发明割圆术,得π=3.1416。
    5 世纪 中国祖冲之计算π值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533—544 年 中国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550 年前后 中国綦母怀文应用灌钢技术。
    599 年 中国李春设计建成赵州桥。
    6—7 世纪 中国刘焯首次发现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7 世纪 中国孙思
邈著《千金方》。
    7—8 世纪 中国已用刻板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8 世纪 中国僧一行首次发现恒星自行现象。
    9 世纪 中国发明火药。
    10 世纪 中国发明使用火药的火箭。
    1041—1048 年 中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54 年 中国首次记载超新星爆发。
    1086—1093 年 中国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隙积术和会圆术,发现
磁偏角。
    11 世纪 中国贾宪首先列出二项式定理系数图,并指出这些系数的方
法。阿拉伯阿维森纳著《医典》。1247 年 中国秦九韶系统解决了解一次同
余式的一般计算步骤。
    1276 年 中国郭守敬创制简仪等十余种天文仪器,并进行天文观测,制
订授时历。
    13 世纪 中国王桢著《农书》。
    14 世纪 中国修明长城。中国开始应用珠算盘。
    15 世纪 意大利达·芬奇设计飞行器,绘人体解剖图。
    1543 年 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确立日心说,成为近代天文
学的起点。比利时维萨里著《人体结构》,确立近代解剖学。
    1553 年 西班牙塞尔维特因提出血循环新学说被教会处火刑。
    1569 年 荷兰墨卡托绘世界地图。
    1590 年 意大利伽利略做自由落体定律实验。
    1596 年 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记药物 1892 种,附图 1110 幅。
    1600 年 意大利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和宇宙无限,被教会烧死。
    1609—1610 年 意大利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
    1609—1619 年 德国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
    1614 年 英国耐普尔发明对数,制定对数表。
    1628 年 英国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17 世纪 中国徐光启《农政全书》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
    1637 年 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
    1640 年 中国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最早记载了岩溶地貌的考察和
研究。
    1643 年 意大利托里拆利发明水银气压计。
    1649 年 法国帕斯卡创制计算器。
    1652 年 德国格里克发明抽气机,实验证明大气和大气压的存在。1654
年,马德堡半球公开实验。
    1653 年 法国帕斯卡发现帕斯卡定律。
    1654 年 法国帕斯卡、费尔马创立概率论。

         古代化学大事年表

    约 50 万年前
    “北京人”已知用火。
    公元前 8000 至前 6000 年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开始陶器制作。
    公元前 5000 年左右
    中国仰韶文化时期的制陶技术已很成熟。这时产生了红陶、灰陶及黑陶,
以彩陶最为突出。
    公元前 4000 年
    两河流域(西南亚)的一些民族已熟练地掌握陶器的制作,生产彩陶、
红陶等。
    公元前 3000 年
    埃及人已能采集金银,制成饰物。
    公元前 2300 年左右
    中国龙山文化时期,制陶已广泛采用轮制,技术又有显著提高。
    公元前 2000 多年
    在我国齐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红铜器表明,当时已会铸铜。
    公元前 17 世纪前后
    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
    公元前 1400 年左右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已掌握冶铁技术。
    公元前 1200 年
    中国商代已能使用锡、铅及汞的某些化合物,并出现镀锡铜器。
    公元前 16 至前 11 世纪(商代)
    中国的黄金加工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中国发明了石灰釉,出现釉陶。随后又有了原始青瓷。公元前 10 世纪
    埃及人已会制作玻璃器具。
    公元前 7 至前 6 世纪
    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万物之源是水。”
    公元前 6 世纪前后
    中国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
    公元前 6 世纪
    古希腊阿那克西米尼提出“万物之源是气”的主张。公元前 6 至前 5 世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之源是火”的主张。公元前 5 世纪
    春秋末年的《墨子》中提出物质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
    公元前 4 世纪
    中国战国时的《周礼·考工记》中载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青铜合金成分
的研究。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水、火、土、气的四元素说,并认为万物主要有
干、冷、湿、热四性,元素是四性结合之表现。
    公元前 4 世纪前后
    印度古代哲学家主张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始基组成。

    战国初期中国发明了可锻铸铁。
    公元前 5 至前 3 世纪
    中国战国时的《庄子》一书中有“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及“一尺之捶,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物质可分与否的争论。
    中国战国时的著作《尚书·洪范》篇中明文载出“五行(金、木、水、
火、土)之说”。
    公元前 3 世纪
    战国后期中国发展起块炼铁渗碳制钢的技术。
    公元前 5 至前 2 世纪
    《山海经》成书,书中有不少关于药物学及矿物学的内容。公元前 2 世

    中国西汉时已有了关于利用胆水炼铜的湿法冶金记载。到了宋代曾利用
这种方法大量生产铜。
    汉代中国已将煤用于钢铁冶炼手工作坊的生产中。公元前 140—87 年
    西汉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 1 世纪
    汉代时中国发明了炒钢技术。
    《神农本草经》成书,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药物学的第一部专著,书中载
录动、植、矿物药品达 365 种,含有丰富的科学内容。
    1 世纪初
    罗马人普里尼提出了分离金银的“烤钵法”。
    105 年
    东汉蔡伦监造出良纸,经推广,于各地通行造纸。这时还发明用树皮纤
维造纸。
    2 世纪
    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参同契》成书,这是现存最早的有关炼丹术的著
作。
    4 世纪
    中国发明用藤皮造纸。
    6 世纪
    綦母怀文总结出,将生铁水灌注到熟铁中渗碳制钢的技术,称为“灌钢”。
这种技术一直到明代还在沿用。
    533——544 年
    贾思勰《齐民要术》问世,这部书总结了 6 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的农业
技术经验,书中有许多关于染色、酿酒、造纸、制作漆器技术知识。
    659 年
    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行的药典《唐本草》由苏敬等人撰成,并颁行于全
国。
    7 至 8 世纪
    唐初孙思邈的《伏硫磺法》中最早记载了火药的三种成分。
    8 世纪
    阿拉伯炼金家贾伯提出金属可互相转变的见解及四元素相尅的理论。751

    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这是造纸术西传的开始。

    9 世纪
    唐代中期炼丹书《铅汞甲辰至宝集成》中记载了清虚子《伏火矾法》,
也谈到火药的配方。
    10 世纪
    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编著了《医典》。
    986 年
    宋初苏易简《纸谱》问世,这是一部有关造纸的早期专著。其中提到江
南以竹及稻、麦杆为原料造纸。
    1000 年
    宋初唐福制火药箭、火球、火蒺藜等,说明火药已用于制造火药武器。
    1044 年
    宋初曾公亮等编的《武经总要》一书中,介绍了三种火药配方和多种火
器。
    1082 年
    北宋学者唐慎微的《证类本草》问世。
    1092 年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成书,这是中国科技史中的一部重要著
作,书中有不少化学史料。
    13 世纪中叶前
    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
    13 世纪
    英国炼金家罗哲·培根著《炼金术原理》。
    16 世纪初
    在欧洲出现了检验黄金纯度的“金针系列试验法”。
    瑞士医生帕拉塞斯提出万物是由“盐、硫、汞”三元素以不同比例构成
的“三元素说”。
    1556 年
    阿格里柯拉的《论金属》出版,这是 16 世纪欧洲有关采矿、冶金的重要
技术著作。
    16 世纪
    明代初年铸造黄铜器时已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锌。1637 年成书的《天工开
物》中对炼锌过程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1596 年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明代以前的药学成
就,载药 1892 种,是一部药物学巨著。
    16 世纪末年
    伽利略制出第一支温度计——一种气体温度计。
    16 至 17 世纪
    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作了“柳树试验”,提出水是万物的最基本原始元
素。
    1637 年
    明代学者朱应星的《天工开物》问世,这是一部关于当时中国农业和手
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

           重要物理实验年表

    1583 年 伽利略(意大利,1564—1642)作单摆实验。
    1620 年 斯涅耳(荷兰,1591—1626)从实验归纳出光的反射和折射定
律。
    1643 年 托里拆利(意大利,1608—1647)作大气压实验。
    1646 年 帕斯卡(法国,1623—1662)用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并证
明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
    1654 年 格里凯(德国,1602—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