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第48部分

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第48部分

小说: 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斯定律所探讨的是零交易成本下的状况,这一点对该文受到瞩目也有所帮助,因为大部分的经济学者都习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下从事分析,尽管这项假设大为背离真实世界。大家似乎未发现,此一定律可以应用到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真实世界,前提是交易成本不会因负债的法律地位变动而受重大的影响,而这一前提一般都能成立。说也奇怪,我的讨论中未纳入符合真实世界的大于零的交易成本,好像使各界对该篇论文的注意不减反增。另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原因,是因为我批判了庇古的分析方法(当时大部分经济学者都奉为圭臬)。因此,有许多经济学者为文为庇古答辩(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答辩)。
  另外有一点和前述纯经济分析没有关系的是,该文探讨财产权制度原理以及法律对经济体系运作的影响,因此扩大了法律的经济分析这个领域,使其不再只局限于反托拉斯的政策。该文也引起美国各法学院的法律学者与经济学者的兴趣,进而催生了大量的文献报告,并导致“法律与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兴起。
  〉〉〉真理长存
  在种种特殊因素的因缘际会之下,使这篇文章能迅速成功。不过如果因而认定,一篇文章的论点要为人接受,必须靠一群贤达之士的支持,或是能引发争论等等,这就是误解了。其实以《厂商的本质》为例,发表当时并未引起注意,但现在却已对许多经济学者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是好观念,即使不像《社会成本问题》具备上述那些因素之助,迟早还是会为人所接受。套句我师普兰特之师坎南(EdwinCannan)的话:“错误的观念只能幸存一时;惟有真理才能长存,赢得最终的胜利。”
  在《厂商的本质》及《社会成本问题》的分析广受认同后,未来的工作是什么呢?诺贝尔奖委员会曾说,我已为建立制度性结构的理论提供了砖块,那么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找出些砖块的相互关联,以建立起这样的理论体系。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的工作贡献心力,然而时不我予,我个人的生命之路已近尾声。尽管如此,还有其他优秀的经济学者会继续研究工作,一个完整的理论轮廓应该会在不久之后开始浮现。相信未来这些学者之中,也一定会有人受邀来成为这一系列讲座的演讲者,向各位报告他们的演化历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1)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的,全称应为“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银行每年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颁发,其获奖候选人的推荐、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等规则,基本与其他诺贝尔奖一致。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1969-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表
  获奖年份
  个人简介
  获奖缘由
  2004
  费因·基德兰德(FinnE。Kydland),挪威人,1943年出生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C。Prescott),美国人,1940年出生
  对动态宏观经济学做出了贡献:揭示了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
  2003
  罗伯特·恩格尔(RobertF。EngleⅢ)美国人,生于1942年
  克莱夫·格兰杰(CliveW。J。Granger)英国人,生于1934年
  建立了描述经济时间序列数据时变波动性的关键概念: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并发展了一系列波动性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
  发现非稳定时间数列的特别组合可以呈现出稳定性,从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统计推理,并据此提出了根据共同趋势进行经济时间数列分析的方式
  2002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具有美国与以色列双重国籍,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
  弗农·史密斯(VernonL。Smith)美国人,生于1927年
  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
  为实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发明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从而为对经济学进行可靠的试验确立了标准
  2001
  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Spence),美国人,1943年出生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美国人,1943年出生
  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rlof),美国人,1940年出生
  对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分析
  2000
  詹姆斯·赫克曼(JamesJ。Heckman),美国人,1944年出生
  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L。McFadden),美国人,1937年出生
  发展了对选择性抽样数据进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了对离散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1999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加拿大人,1932年出生
  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进行了分析
  1998
  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印度人,1933年出生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7
  罗伯特·默顿(RobertC。Merton),美国人,1944年出生
  迈伦·斯科尔斯(MyronS。Scholes),美国人,1941年出生于加拿大
  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
  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1996
  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英国人,1936年出生
  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1914…1996),美国人,生于加拿大
  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5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E。LucasJr。),美国人,1937年出生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4
  约翰·哈桑尼(JohnC。Harsanyi,1920-2000),美国人,生于匈牙利
  约翰·纳什(JohnF。NashJr。),美国人,1928年出生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Selten),德国人,1930年出生
  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3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W。Fogel),美国人,1926年出生
  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美国人,1920年出生
  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1992
  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美国人,1930年出生
  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包括非市场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2)



  1991
  罗纳德·科斯(RonaldHase),英国人,1910年出生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990
  哈里·马克维茨(HarryM。Markowitz),美国人,1927年出生
  默顿·米勒(MertonM。Miller,1923…2000),美国人
  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美国人,1934年出生
  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89
  特里夫·哈维默(TrygveHaavelmo,1911-1999),挪威人
  确立了概率论作为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88
  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Allais),法国人,1911年出生
  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87
  罗伯特·索洛(RobertM。Solow),美国人,1924年出生
  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1986
  詹姆斯·布坎南(JamesM。BuchananJr。),美国人,1919年出生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5
  弗兰科·莫迪利阿尼(Franodigliani,1918-2003),美国人,生于意大利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4
  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1913…1991),英国人
  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983
  罗拉尔·德布鲁(GerardDebreu,1921-2004),美国人,生于法国
  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2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1911-1991),美国人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981
  詹姆士·托宾(JamesTobin,1918-2002),美国人
  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
  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R。Klein),美国人,1920年出生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979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1902-1998)美国人
  威廉·刘易斯(SirArthurLewis,1915-1991),英国人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978
  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1916-2001),美国人
  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
  1977
  贝蒂·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瑞典人
  詹姆斯·米德(JamesE。Meade,1907…1995),英国人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976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美国人,1912年出生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1975
  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LeonidVitaliyevichKantorovich,1912…1986),苏联人
  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C。Koopmans,1910…1985)美国人,生于荷兰
  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性规划要点,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4
  纲纳·缪达尔(GunnarMyrdal,1898…1987),瑞典人
  冯·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1899…1992)英国人,生于奥地利
  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1973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1916-1999),美国人,生于俄国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2
  约翰·希克斯(JohnR。Hicks,1904…1989),英国人
  肯尼斯·阿罗(KennethJ。Arrow),美国人,1921年出生
  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1
  西蒙·库兹列茨(SimonKuznets,1901…1985),美国人,生于俄国
  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0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美国人,1915年出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3)



  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69
  拉格纳·弗里希(RagnarFrisch,1895…1973),挪威人
  简·丁伯根(JanTinbergen,1903…1994),荷兰人
  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诺贝尔机构与诺贝尔奖金(1)



  诺贝尔机构
  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Nobel)遗嘱的规定建立起来的。他的这项遗嘱于1895年11月27日,也就是在他1896年12月10日去世前大约一年时,在巴黎签署的。管理这个基金会和奖金颁发机构的章程,是由瑞典国王于1900年6月29日颁布的。因此,这个基金会的出现,是在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死后大约三年半的时候。
  受这一章程的制约机构是:
  (1)诺贝尔基金会及其理事会和董事会;
  (2)四个奖金颁发机构: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皇家卡罗琳医学院、瑞典科学院和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
  (3)五个诺贝尔委员会,分别负责每项奖金事务(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挪威议会的那个委员会,它本身就是一个奖金颁发机构);
  (4)四个诺贝尔学会,分别对每家奖金颁发机构负责。
  五个诺贝尔委员会各有三至五名委员,分别由所属的机构指定。每个委员会可以召集专家参加评议和推荐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增选临时委员,临时委员有权参与决定。
  委员和专家们,可以从超出奖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