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覆唐 >

第107部分

覆唐-第107部分

小说: 覆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在与李年一路向前院走着时,张宏一眼便可看到常霸那威武地身躯犹如守护神一般牢牢站在前院那凉亭之中,而也当张宏忍不住向常霸走去时,却也深知之所以今日府内仍能安庆一片,其中大多倒是归功于常霸。
    有常霸在此,再来再多的刺客,也伤不到张宏家人。
    唤常霸坐了下去,张宏只是微笑看着常霸却不开口,而常霸笨拙,在他一如往日那般傻笑之时,只是知道这时候的妖妖。他的妹妹过的很好,那便足够。
    “今夜你要睡在后院,陪在妖妖身旁,知道么?”张宏温声对常霸言着,其实他对这一双兄妹,实在感激甚多。
    常霸傻笑着。虽是点头,但却言道:“常霸还是在这里守着,妹妹在后院,常霸放
    很朴实简单的一言,却叫张宏感慨良多。
    而也在张宏与常霸说着话时,范慎却终于在这日落时分自那京兆府衙门赶了回来,他这些时日所受的折磨,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
    “大人。”范慎那些微笑,这几日连连都变成了苦笑。
    张宏不以为意。只是摆手示意范慎不必见礼时,却也随口道着:“早便说了,既是他们能用讼师。你为何不用?这会儿又来装可怜,可不是自寻苦吃?”
    “讼师在下不放心。”范慎苦笑而道着,其实他当然深知他范门那些隐秘之事根本不能去找讼师,只能由他一人承担。在范慎言罢这一句,随后又道:“今日倒还如往日一般,那三家似乎也只是想着拖下去。而崔日用也根本没有要了结此事的意图。”
    “不难理解。”张宏向旁坐了坐,为范慎挪开位置,在范慎坐下后,这才言道:“范门。王氏,郑氏,吴家既然都属王公公掌握,那也根本不会出现两败俱伤地局面,此事我先前已予你言过,至于崔日用,在平王殿下不曾得到如他所期待地那般局面时,他既然先前敢接下此案,便不能轻易结案。”
    “可这几日见平王殿下似乎根本不曾在意那几家没有与太平公主冲突。”范慎摇头叹着:“由此可见。平王殿下先前的意图倒恐怕并非大人所想的那般是想坐享渔翁之利。”
    范慎所言这一事,却也正是张宏百思不得其解之事,依他所想李隆基在眼见京中世家根本不曾与太平公主府有所冲突时,即便不会大为失望,起码也该有些动作,比如让崔日用手段再干脆一些,再逼迫那些世家几分。可这几日李隆基却仿佛似是彻底放弃了此事,他非但不仅再没有了丝毫作为,反而只是日日笙歌。似乎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
    “平王殿下的深意哪是我等所能猜透。”张宏苦笑。对于那日后地一代雄君,他始终不敢断然究竟他意欲何为。
    也在张宏与范慎皆是深思平王李隆基深意时。自府门那处却见高不危也是在今夜过来,而若仅仅是高不危一人倒还不足以张宏侧目,奇便奇在随高不危身后的乃是尚书左仆射张说,这让张宏很为不解在这等本该家人团聚时张说为何来此。
    无论如何,不管是安插高不危所栽培地那些人一事,或是对于朝上为韦和开脱一时,张说此人对于张宏都表现出了足够地诚意。所以乍见张说到来,张宏也忙迎了过去。
    京中炙手可热,风头正盛的尚书左仆射张说,在见张宏迎过来后,却根本未有以往地那些亲和微笑,这时的张宏倒反而显得极为紧张。见此,张宏自然不免奇怪,拱手时也开口问道:“可是发生何等大事?”
    张说四下看了看,而高不危与范慎都是会意,各自走向一旁后,张说这才压低了声音:“今日早朝罢,在下便一直随在陛下在尚书省。”
    自然,张宏不解,他当然不会知道陛下在尚书省为何会让张说显得如此紧张。
    而张说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他今日前来本就是要通告这位对他有提携之恩的少年,故而,稍为一顿,张说又道:“在下这时前来是要告之予你,御史大夫兼中书门下平章事,窦怀贞窦相公等人今日提及立东宫之事!”
    再看着此时张说地紧张神情,这时的张宏也不禁连连倒吸着冷气,他当然知道这册立东宫一事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巨变,可他不理解,他不知道这此时他所行地那些事后果未平,影响仍存,还未解决之时,那些出身太平公主府的人为何又要多此一事?难道这会是太平公主的意思?
    一波未平,一波再生便是指眼下之时。故而张宏一派的认真时,也再次问道:“未知……陛下何意?”
    张说依旧稍显紧张,却是满含深意而看了张宏一眼:“妄自揣摩圣意乃是死罪!”
    这是一个提醒,也是张说的表态,似乎他无意参与东宫之争。于是张宏也不再多问,只是拱手向张说言谢:“多谢张相公点醒。”
    张说摆了摆手:“在下这便回去了。”刚要起身,却随即又似突然想起来,又对张宏言道:“这几日你要小心一些,据我所知,刑部郑侍郎,内侍王侍郎等人正在谋划算计予你。”
    张宏神色一黯,却是看着张说便就这般匆匆离去,这时的他当然知道王公公再如何的压制那几个世家却也终究不可能完全掌握那些世家的举动,一些小动作若是家主在后的支持,怕是王公公也管不了地。
    看着这岁末之时处处的万家灯火,又有几人能够知道在东宫册立一事掀起之时会有多少祸端?
    这几日的平静,似乎也算到了尽头,无论是东宫一事可能会有的冲击,又或是那三个世家接下来的手段,都让张宏处于了极大的危机之中。
    在张宏转身而走向范慎,高不危二人时,轻声叹息着却也深知他在这京中已然越发危险。
    (感谢诸位的支持,或是投票的,订阅的,都十分感谢。
    回书评疑问:平王李隆基不会自毁长城而将张宏推向太平公主。他之所谓有这一举当然不是如张宏所猜想地那般,只是想要京中世家与太平公主为敌,他好得利。作为日后的一代雄主,李隆基的高观远望,不是张宏全部能够料到的,尽管他有着前世的记忆。
    透露下……李隆基这个时候还不会与太平公主彻底决裂,他只是察觉到公主府的王公公很不简单,所以想试试王公公究竟掌握有多少权势,有多大能耐。之所谓这样去试探王公公,其实是因为李隆基知道范家是王公公的人,所以想看看京中还有没有其他世家乃是王公公掌握的……
    一如既往,这个坑,挖的很深。诸位耐心看……后文更精彩。)
江南楚氏 第一百四十七 刺杀
    东宫之争历来都是朝上最为激烈凶险,牵涉也甚广之争,大多稍微掌有权势之人都会因这争斗日后可能存在的无量机遇而投身其中角逐厮杀,毕竟,拥君之功始终乃是天下间最为不可抹灭的一个功劳,所以这便使得那许多权贵人物往往会在野心的驱使下忽略了其中等同存在的凶险,同时便也造就了任何一次的东宫之争在抽丝剥茧之下都可以看见几乎囊括了所有权贵的身影,影响不可谓不大。
    在有着前世经历的张宏记忆中,他不曾记得有关平王李隆基兄弟间的手足相残夺位之事,相反,他甚至隐隐记得平王李隆基兄弟间甚为和睦,在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后,他便理所应当的以拥立父王李旦登基之功而晋身东宫,并无争斗抢夺那东宫一位之事。
    可眼下,正值新皇登基岁末之时,东宫之争确实随着御史大夫窦怀贞的那一进言而被正式放在了台面,与张宏记忆明显不同的是,伴随着窦怀贞的进言,在这场角逐中已然显现的便有三位王爷,其一乃是有着嫡系长子身份,又有着朝中忠政大臣姚崇等人支持的宁王李宪;其二便是平王李隆基,这位手握万骑营才智手段均乃远胜常人的陛下三皇子,拥有着谁人也不可替代的拥护陛下登基之功;至于最后一位,便是连张宏也不能想象得到的,他完全不明白为何太平公主殿下会鼎立支持既无长子身份也无太大功劳的赵王李隆业入主东宫。
    但无论再怎样的出乎张宏意料,他再怎样的想象不到,这场争斗也最终是在窦怀贞一言后偶露了狰狞,这三位王爷可谓是各占优势,都有着许多希望,一时的旗鼓相当之下,京中大多稍具眼光之人自然也都能看清相对于宁王李宪嫡出长子的身份,平王李隆基那拥君的功劳而言,有着太平公主殿下支持的赵王李隆业无疑更占优势,因此。若因这等形势发展下去,这场张宏记忆中本不该有的东宫之争显然要比以往韦后之乱等政变来的更要凶险激烈。
    窦怀贞于尚书省向陛下李旦进言后地第二日早朝,也是在各家欢庆岁末之时,陛下正式在朝上垂询了满朝文武的意见,结果不出意料的当时便掀起了轩然大波,其中有姚崇等人的力言祖训旧制应立宁王为储。也有太平公主府出身的吏部尚书岑羲等人竭力歌颂的赵王得德才兼备。当然,朝上自然也不乏称赞平王李隆基实乃储君最佳人选之类地言辞,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二人的针锋毕芒,平王李隆基在朝的助力实在不值一提。
    陛下当朝提及册立东宫一事很快便在京中各权贵世家引起了极大的暗流涌动,这一时间除了张宏以及个别有心之人的府上,似乎所有人都将注视的焦点由张宏那一夜悍然之事转移到了东宫事上,而甚至也在当日早朝罢,三位王爷便分别宴请朝上重臣,大有竭力争取东宫一位之势。只是。其中内幕毕竟不是张宏这等根基仍不太安稳,所处位置也并不高的人所能尽然知晓。
    不过,无论眼下这场关于东宫之位的争斗再如何的凶险。如何地牵连甚广,此事对于张宏而言,始终是利大于弊,与他先前处于京中焦点步履艰难而言,在这时所有人都注视着东宫一事时,较之往日,他确实轻松了许多,尽管王氏三家不曾停止过派人在他府上周围徘徊盘旋。
    这日陪伴阿娘,叶婶等人用罢了午食。张宏便带着范慎前往太平公主府,东宫一事已是让京兆府尹崔日用无暇再在范门与王府三家之事上饱施柔拳,所以很自然的范慎也可脱身而继续伴在张宏左右。
    此次前往公主府,张宏主要是对岁末时太平公主殿下对他府上的赏赐请礼见谢,因此他与范慎一路走着,神情也较为随意,毕竟在那经历了许多事后,处处谨慎费心胆战心惊地张宏也终于能够稍稍松口气。
    步出王府胡同,一路向着长安道走去时。张宏在当今皇帝陛下,相王李旦的旧居稍为顿足,这时看着这处简陋异常的王府,张宏心中的确有些风云变幻捉摸不定的意味,他的命运到这时仍是乱世之中的无根飘萍,看似风光灿烂有着太平公主在后撑腰安稳异常,实则仍是不堪重负,便是他也根本不能完全保证他明日的命运安危。
    似乎是察觉到了张宏驻足时的黯然叹息,一旁白衫挎剑地范慎微微皱了皱眉。但却随即微笑。在张宏起步继续前行时,忍不住开口而道:“大人。这几日王氏三家似乎再无其他举动,可为何您却显得更为忧虑?”
    张宏未曾停步。对于他先前所故意要造成严重地后果。以致于他不能再安然立足京城一事。他不曾与范慎言过。所以在范慎问罢。张宏行着时也随口言道:“便是他三家再无举动我才担心。太平静了。平静地足以让我嗅到随之而来地骤然暴风。”
    “大人多虑了。”范慎微笑着。紧随张宏地脚步:“有太平公主殿下与王公公地竭力回护。在下以为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有太大地动静。”
    回身看了眼范慎。却是看得出他全然地认真之后。张宏摇头再道:“莫不是你不曾注意到方才我二人出来时府门前地那些人?其实即便有着王公公莫名其妙地回护。但依旧止不了那些人报复之心。试想。家中子嗣便就这样突兀消失。以他们家中尊贵。怎会轻易放过此事?”
    “即便是再为不甘。他们也不敢再就此事闹出太大动静。”范慎言着。随张宏转过巷角。而一路向着长安道行着:“经由王公公可完全掌握这三家来看。王公公其人地能量大人应当有几分了解。”
    范慎落下此言后便不再开口。而张宏却也未再说些什么。其实对于王公公这个一个试图取他性命地人。张宏也忌讳莫深。他当然知道公主府地那条老狗手中权势肯定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些。
    一时间。范慎与张宏二人都不再开口。只是在他二人向前行着堪堪走出王府胡同将至长安道时。范慎似是这才想起一事来:“陛下前日提及东宫一事。似是有意要为大人解围。将大人从那事中脱身出来。”
    东宫之事,张宏下意识的便皱紧了眉头,这事儿于他而言确实是他现如今所面临的最为凶险也最不好解决的一事,他自然知道经由此事那太平公主与平王李隆基之间的争斗也终于抬上了台面。那于他而言,要想在这场争斗间存活挣扎的时日也逐渐减少。
    也在张宏轻叹一声,刚要开口去说些话,却见范慎陡然挺身几步,将张宏挡在身后之时,张宏清晰可见范慎面上突然而现地谨慎凝重之意。
    这是介乎于长安道一侧地小巷中,在范慎与张宏二人左右都是各处的宅院居所,而在范慎挺身上前地同时,张宏却也看见范慎已然是将所挎宝剑抽出了剑鞘。
    “大人小心。”莫名其妙道了如此一言。还不待张宏能够完全反映过来,却忽然在范慎面前那长安道处闪身出现了几名黑衣人。
    见此,张宏心中一沉。知道这些黑衣人极有可能与先前入他府中反被李年等人擒杀的人乃是一路,故而,范慎话落,张宏便连连后退,只是在他那张冷意极盛的面上并不曾有任何惊慌之意。
    黑衣人明显是冲着他二人而来,在范慎抽出长剑的同时,那些黑衣人也执刀杀了过来。
    张宏再退,可也在这时范慎竟是伸手拉住了张宏,根本不顾张宏面上地惊愕。沉声急忙再道:“待在下为大人杀出一条出路,大人可先往长安道人群处跑。”
    自此,张宏当然便也深明了他二人当下的险境,原来在这一条小小的巷中,竟是巷头巷尾都埋伏了人,只待他二人纵身以后,这些人这才执刀杀了出来。
    究竟乃是何人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