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覆唐 >

第215部分

覆唐-第215部分

小说: 覆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陛下乃是二次临朝,无论是由其年龄亦或是大唐体都决定着东宫之位必不可久悬,而正是因此,在皇帝陛下正式临朝之始这有关东宫归属的纷争便已浮出水面,朝廷上的那些人不管是有心推波助澜也好,无心陷入这局也罢,总而言之,在这一年多后的今日,东宫之争绝对是京城乃至大唐的第一要事,京城局势也因此事而愈发紧张,处处弥漫着争斗硝烟。
    皇帝陛下那几位皇子中,具备争抢这东宫之位的三位皇子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蹊跷之事后,时至今日已然是剩下平王李隆基,赵王李隆业这两位王爷。而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两位王爷中最具希望的无疑乃是赵王殿下,虽说平王李隆基在诛除韦后,佐帝入朝这一事上立下了不世之功,再加上他本身也是雄才大略,更是得到了宁王殿下的全力相助,但也依旧不如与有着太平公主竭力支持的赵王李隆业。毕竟,此时的大唐最具影响力的始终是太平公主殿下,而并非真正的大唐主宰皇帝陛下。
    依常理来说,处于劣势的平王李隆基若想入主东宫,那在他本身实力不够的同时理应争取更多的支持,就算不能在人脉等方面获得能与太平公主比肩的资本,那最起码也应当表现得好一些,无论言行举止也都应当给这大唐所有的臣民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这也是他唯一能够努力的方向。
    可眼下的平王府却是歌舞升平处处繁锦,很轻易的便可让人联想到平王李隆基此时正是如何的放纵声色。这确实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要知道,这时京城局势的紧张全因这场东宫之争,可偏偏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平王殿下却似乎根本没有这份觉悟,他依旧我行我素着,过着尊贵王爷所该有的奢靡生活。很难让人相信这便是当初雄心壮志所向披靡手刃韦后的平王李隆基府上。
    况且,在这时京城局势争抢东宫一事上,李隆基毕竟是处于劣势的。
    有着上一世记忆的张宏很清楚大唐之所以颓败其实也是因为这位雄才伟略的千古大帝,与他前半生勤政务国一手开创了最为辉煌的开元盛世相比,他的后半生可谓是彻底沉迷在了声色之中,最终造就了安史之乱的同时也使大唐从此步向日暮,绝对是成也平王败也平王。
    李隆基喜声好色张宏是知道的,可他知道的却是后半生的李隆基才会如此,那在眼下他还没有开创开元盛世,缔造辉煌大唐,甚至还不曾称帝为皇,连东宫之位都还未曾得手时,他究竟为何会是如此的一位康平王爷?难道在张宏来到这唐朝的同时,历史上的那位千古一帝也有了一个彻底的变化?他的那些雄心壮志终于也因为现实的实力悬殊而沮丧放弃?
    不应该的,张宏疑惑沉思着,想着当初杀入皇宫斩下韦后首级鼎定江山的临王李隆基,再想着那个站在皇宫护河城前凛然说出一句‘本王此生,终不会退。’的临王李隆基,张宏心中已经是在微微断定着平王此人绝对不可能因眼下这些恶劣局势而放弃,他也必然不会轻易退却。
    至于眼下的如此平王府,张宏在经过一系列的思虑沉吟之后,已经给出了一个他可以轻松接受的解释。他认为这仅仅是平王李隆基的一个示敌以弱的权宜之计,李隆基也只是想放松太平公主以及赵王对他的戒备之心。
    这个解释在高力士出来迎接他与范慎走向平王府内时,更为张宏所能肯定。虽然这平王府上乃是处处莺语嬉笑,但这依旧不能掩盖府上的威严凝重,仅仅是由他随在高力士身后走到平王府正厅所看见了那些人时,便可以让他肯定李隆基的这些心思。
    那些人张宏都认得,其中万骑营的两位将军葛福顺,陈玄礼在一定意义上更是张宏与范慎的救命恩人,而其余诸如刑部尚书崔日用,王,王毛仲等人也都是真正的李隆基心腹,若是平王李隆基只是简单的放纵声色,那他也确实没有必要拉上这一批人陪他纵情。
    高力士依旧如去年那般对张宏恭敬着。他恭着身子自行到正厅见向平王殿下请过之后。张宏便也步入了这平王府正厅。而范慎则留在了厅外。以范公子地身份来说。他确实是不适合入这厅内。
    不卑不亢。但始终微微佝偻着身子地张宏向着正厅中央处地李隆基而去。从厅外到厅内这几步路却是让张宏生出了太
    慨。虽说这个时候他可以肯定歌舞升平地平王府仅仅象。但他同时却也认为着。李隆基用这样一个策略试图欺瞒太平公主殿下。实在是……有些轻视了那个女人。
    “小可张宏。拜见平王殿下。”距厅内案前约有三步之遥。张宏很自觉地停下了脚步。中规中矩地恭下了身子。这也是张宏比较喜欢平王府地一个原因。事实上大唐如此众多地权贵中。也只有平王李隆基府上有这么一个不跪不拜地礼遇。足可见其礼贤下士地真诚。
    “一年未见。你地这些虚礼可是越发地多了起来。”李隆基含笑调侃了张宏一句。根本没有半分居傲地意思。在这厅内处处歌舞喧闹之中。他地声音依旧中正堂皇。
    张宏小心看着这位对他一向亲切和睦地平王殿下。发觉对方在一年后似乎更为亲切了。一点儿也不因为他地水涨船高而居傲。这确实是让他轻松了不少:“在江南时。小可刻意请教过前朝中书令关于这些礼遇方面地东西。”
    微笑而道的这么一句话似乎只是一句简单的言语,可其实李隆基当然能听得出张宏的语带双关,他知道张宏是在暗示着江南道的那些事一切都比较顺利。
    “前朝中书令楚南轩啊……”李隆基轻道着,忽而又是一笑,摆手指着他身旁那一个位置示意张宏坐下去,口上也言着:“今日不提这些。”顿了顿,话锋一转,他接着再道:“早前本王曾予你言过,本王府上的歌妓都是尤其出色不逊公主府的,你今日来的倒巧,正好让你见识。”
    张宏轻步移至平王身旁,在他坐下时却已然是注意到那些欣赏着歌舞的朝廷大臣们都注意到了他这么一个少年,与公主府完全不同的是,李隆基的这些心腹对张宏都极为和善,无论是万骑营的两位将军,又或是刑部尚书那些人都是向张宏微笑颔首。
    自然,张宏须得一一还礼,只不过这其间连李隆基都不曾察觉到张宏在看向崔日用时神色极为玩味,有那么一瞬间他的嘴角勾起了一道微妙的弧度。
    “这‘秦王破阵乐’想来你也不陌生。”随着平王的再次开口,厅内那些乐人舞者也同时更为热烈了起来,鼓声大作扣人心弦,似乎是在配合着李隆基口上的‘秦王破阵乐’之声势:“这乐乃是这些乐人最为擅长的,所以本王说你今日来的倒巧,正是时候。”
    李隆基竟是真不再提江南道的那些事,似乎与眼前这声乐比起来那些事都不重要。这才是最让张宏忐忑的,他也直到此时才发现原来一年后的平王殿下终究是有所变化的。值此时东宫之争愈演愈烈之时,李隆基不与张宏提及江南道之事本就太不应该。
    因为心中的忐忑便让张宏很难对这千古名曲生出感慨的意味,他坐在平王案下只能装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欣赏着那乐曲歌舞,也得亏平王再也不曾注视着他,他的身后也只有那位高力士,身旁再无他人,不然怕是能由他的兴致勃勃中瞧出几分虚假的意味。
    张宏本以为今日拜见平王殿下便也就如此而过了,他先前在酒楼上所想好的一系列应对之策也都用不上了,似乎在今日平王李隆基真的不会再提起国事政事,只是要他欣赏这歌舞了。
    可东宫一事何其重大?李隆基又如何能够如此淡然轻描?
    “你今日来的确实突然。”在这歌舞一片中,平王突然开口,让张宏完全揣测不到他意图的同时也只能倾耳听着李隆基继续言道:“不过既然来了那本王倒有几句话想要告诉你。其一,这些时日里你不可有任何举动,专心在府上研读,来日春闱必须高中榜首。
    其二,你高中之日,便就是本王入主东宫之时!”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隆基乃是看着歌妓表演而言的,他的神情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这一句话分明是让张宏感觉到了极为凝重的意味,他也可以清晰体会到平王李隆基那无上的威严。
    张宏当时就心悸了,他实在想不出处于劣势平王殿下究竟为何敢说出这样一句信心无上之话来!更重要的是,平王殿下又为何针对他说出这样一句话?要知道,张宏毕竟是公主府出身的人,而眼下李隆基最大的障碍显然就是公主府的那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王
    平公主对于张宏经有过那么一贬褒不定的评价说是这少年郎绝非任何人可易驾驭。对于这个评价。平王李隆基是相信的。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殿下明知这少年不好控制却依旧给了他那么许多的宠信。但这并不妨碍李隆基能由这一评价中看出些东西来。也是因此。这才使他在个时候可以完全没有顾忌的对张宏说出这样一句本不该说的话。其归根究底。这与信任忠诚都无关。
    “你高中之日。便本王入主东宫之时。
    ”这一句话包含了多不可揣测的意义。张宏第一时间心悸的同时想的便也是平王李隆基为何会对他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他难道真的一点都不在意他与公主府的关系?这个心悸自然是在李隆基脸上看不出任何可以解释的痕迹。于是很顺理成章的。宏便又心悸的同时也深思着李隆基为何敢说出这样一句话来。难道真的不知眼下他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不可能。李隆基也肯定清楚他在他那位姑姑前是绝无胜算的。就算他的父皇皇帝|下倾向于他。但太平公主的暗地里影响力已经是超过了他的父皇!那他李隆基又凭什么敢说出这么一句自信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来?他真的只是一味的自大?
    张宏心间念头急转。始终是微微垂着头并不敢直视平王李隆基。但便是如此。他依旧不能自抑的颤抖着手。没有人比他更要了解将来的那个李隆基了。也正是因为张宏知道将来的李隆基必然会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便也决定了他绝对不可能去相信这时的李基仅仅是自大。那如此一来。便就只剩下一个解释。事实上张宏这时思来想去所想地便也正是这个解释他想不出李基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与太平公主那个女人对衡的底牌!
    现如今的京城局势|似混乱异常。可这混乱终归是有序可寻。除了平王。太平公主这两人各自的心腹明争暗斗外。其余握着权势的大多权贵都只是采取观望的姿态。谁也不会在这时轻易做出选择。由这些态势来看。便也成了张宏久思不决的原因所在。他看不出平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面前究竟还有什么机会。他更瞧不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为李隆基最妥的底牌。
    因为疑惑。所以惶恐。(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张宏再次小心望着台上的平王殿下时竟然生出了不少摸不透深浅的感觉。他看着李隆基心想到底是来日地一代帝心思手段也果然是无迹可寻让人不能揣测。只是但愿这位一代雄君此次的信心并非是故弄玄虚吧。虽然这种可能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从头到尾。平王殿下便再也不曾说过任何与朝事局势有关的话来他听着厅内乐曲看着那些人起舞似乎真的投入了极地情绪。倒真的有些像那种沉迷声色的纨绔形象。而他中间偶尔与张宏谈论时。说地也都是有关韵律歌舞东西。这么三言两语中。即便张宏有着前世的记忆却依旧不能与平王殿下纵谈这唐的歌舞乐曲平王李隆基对这乐曲的见解确实有着不俗的造|。
    这只是一场盛宴。非中途有过平王殿下地那么一话。怕更是让张宏可以肯定这一点。平王府正厅宾主的欢笑言谈。歌舞升平下的处处融洽。络绎不绝的酒菜之物都在彰显着此次宴会的单纯。似乎真地没有参合任何俗事质。
    这等盛宴一直持续天色渐晚也不见有结束的迹象而一直都是心有旁骛地张宏好不容研熬到这等时刻后。也终于起身向着平王殿下拜辞。今日来这平王府虽说过程言论全部都远远超了张宏的预估。发生地这些也都让张宏颇觉古怪但总的来说。结果却反而比他来前所思虑更要美好。
    平王殿下不让张宏在这些时日内有任何动作。原本就趁了张宏地心。他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参合到这东宫之事上。
    歌舞不绝。乐人依清唱着。张';';起身。在这殿内那些朝廷大员们都是奇怪的目色下。他微笑向着平王言道:“时日不早。小可须的早些回去了。今日殿下这一宴确实是让小可见识到了府上的歌妓果然出色。”
    李隆基似乎并未奇怪张宏的突然辞别。他摆手制了厅内乐声舞者。炯炯而看着张宏:“也好早知你是个孝子本王便不再多留。只是你这些时日须要用心研读。春闱之时务必高中。”
    微
    声。张宏也不再多说什么。他道李隆基要他务必义。其实张宏作为皇帝陛下平衡局势的一中心点。李隆基也是清楚的。就太平公主掌握的权势与李隆基来言。当然是更能|受皇帝陛下安排的这个平衡中心。实力远不如太平公主的他确实需这么一个平衡点。
    ……
    高力士送张宏步出正厅时。厅内的歌乐声已然复又响起似乎这一场盛宴远不到停止的时|对此张宏也更是百般滋味。他对那位雄才伟略的平王殿下在这一年后更是由衷敬了起来。
    谢过高力士张宏上了在平王府内等了他一个下午的范慎。二人便就此步出平王府。夜色虽已朦。但范公子面上却依旧从容温和。就算是枯燥等了一个下午。范公子那好的涵养也依存在着。
    向着府上走回。张';';开始思虑着今日早上所见过的太平公主殿下以及下午见过的平王殿下。于这两个大唐绝对强势的人物。张宏一直都很清楚他的命运绝对是这二人息息相关着的。而同时这两个人对他的影响也肯定超过了宫中那位皇帝陛下。所以他必须的竭力把握这二人大致的心思。对他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