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戏天宝 >

第101部分

戏天宝-第101部分

小说: 戏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志点点头:“好,白远,我来问你几个你们县上地问题,你若答上来了,明年保你坐知府,你若答不上来,那也没关系,明日再来回答,怎么样?”
    白远大喜。自己这个县令那可是真才实学考上来的,虽然没什么关系只混上了这个偏远地方的县令,可是上任来,也算兢兢业业了,这下的把握却也已经有了十之八九,当下自然连连点头,嘴里谦逊着:“还请大人赐教。
    赵志笑嘻嘻的道:“你们万宁县,现在有多少人口,多少耕地,官府有多少存粮。你先一一报上来。”
    白远面部改色,心下却已经是大喜,昂然道:“我万宁县人口十一万三千二百五十人,现耕种的土地有三十一万亩。官府存粮自去年上缴后,只余下五千一百担,开春发出去一千七百担,后上缴州官作为兵粮之用两千担,现余一千四百担。”
    赵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看来白县令还真是有备而来啊。最后一个问题,答上来了明年包你升官!请问,你们万宁县有多少头牛啊。”
    赵志此话一出。包括万宁县令在内的二十二位县令都是面面相觑:多少头牛?谁知道!
    白远见赵志盯着自己。只好尴尬道:“这个,下官还没调查过。”
    赵志点点头。继续追问道:“那你县上有多少只羊你也不会知道了哦?”
    白远大汗,连连点头。
    “那你县上有多少只猪呢?”
    白远继续摇头。
    “嗯,我知道了,你且先坐下。”赵志示意白远先坐下,抬头问在座地二十二位县令道:“你们在座的谁知道自己治下这些问题的,可以站出来,明年我保举他做知府。”
    没人动弹,心里都在鄙视这个变态的开发办主任。
    赵志一摆手:“今天会就开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之后,两天内,立刻查清楚这些,然后,按照每十个人口一头牛,每五个人口一头羊的比例给我算出来,缺多少上报过来,如果有漏报者,我直接免你官职,你就专门放羊去吧。散会!”
    于是乎,散会之后,新来的开发办赵主任爱吃牛肉的谣言立刻在海南岛上传了开来。
    来海南岛的第一天,赵志除去开会这短短十分钟之外,都是在资料库里度过的,弄的猛吃螃蟹地蒲元华十分之不好意思。
    第二日一早,赵志梳洗完毕,带着蒲元华和一小队的护卫就近转了转,说是体察民情。此时已经是六月,热带气候的海岛上虽然白天气温都在30度以上,可是因为海风吹拂,道也不是特别闷热,赵志,刀三,蒲元华三人顺着官道行了半日,来到了这个叫新竹的地方。
    虽然在世人的眼中,这里尚属于蛮夷之地,可是因为唐代开始,海贸渐渐盛行,而作为重点中转站的海南,已经颇有些经济开发区的意思了,比如赵志开发办公室的总机构所在地定安县,东边是重要海港文昌县,北边就是几乎可以遥相呼应的琼州半岛,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极其优越。而且本地土著地黎族人。生性好客,能歌善舞,一路行来。路边不时传来干活地黎族姑娘的歌声逗地赵志和蒲元华大流口水。
    赵志看着天气渐热,吩咐道:“寻个平阔的地方,先歇息歇息,吃点干粮喝点水再走吧。”
    于是众人下了马,围坐在树荫下开始啃干粮起来。刀三从腰间取出一个羊皮袋子,丢给赵志,赵志扒开木塞,一阵酒香传来。顿时大喜,灌了两口,还真是痛快。蒲元华急忙抢了过去,对着嘴里一阵狂灌,热地刀三猛乎心疼。
    “那是做什么?”赵志忽然指着远处官道边农田里一个干活的黎族汉子道。
    “哦,那是抛秧啊,不晓得么?”蒲元华看了看,解释道。
    “抛秧?”赵志汗了个,这抛秧貌似是后来才有的技术吧,怎么古代人这么牛B的么。更何况现在六月份,也种秧苗?
    “对啊,这里有些人插秧的时候没管顾好,死的多了,就在家里院子里再弄点稻苗出来,看那块田里秧苗不够了就远远地连土一齐丢过去,也叫补秧。之前我来的时候也是不知道,问人才晓得地。”蒲元华解释道。
    “那他们平时都还是插秧地了?”赵志疑惑道。“对啊,这个补秧太麻烦,必须要连苗带土一齐丢下去。你以为一块田里都是这么丢来丢去啊,那可不是要累死人?”蒲元华鄙视赵志道。
    赵志汗了个,貌似抛秧技术好的要轻松死人地吧,你无知。咱就不跟你计较了,忽然又想起来,问道:“现在都六月了,怎么才补秧?”
    蒲元华又用鄙视的眼神看着赵志:“这里都是田多人少,天气又热,什么时候种不是种啊,从二月到七八月,什么时候下苗都能有收成!”
    赵志忽然想起来。拍了拍脑袋。之前他还记得有三季稻四级稻这回事的。比如小时候,他外公家里还超级流行一个词叫:“双抢”。也就是抢收抢种的意思。在六月间,二月里的第一季稻子熟了,急着收起来,然后再赶忙翻地,好种第二季地稻子,等十月间再收起第二季的稻子,这六月间收割栽种最忙的那几天就叫双抢了,意思是抢时间的意思。不过现在见的少了,大多农村都开始种成熟时间更长,产量更多的中稻起来,也就是农历三月中下旬下种,八月九月收获的稻子,那样一年也就只能收割一季了。
    不过海南岛上因为气候适宜,可以说一年四季,只要你肯忙,你忙的过来,稻子接茬种了收,收了种都是可以的。赵志也是刚刚一时没想起来,才被蒲元华鄙视了。
    不过令赵志灵机一动的就是这个抛秧技术了,这个技术赵志也曾见识过,不算复杂,只是培育抛秧用地塑料钵体这里没,不然估计能省下很多人工,按照目前海南岛上人少地多的情况来看,用途不是一般的大。
    “用什么代替那塑料玩意好呢?”赵志抓了抓脑袋。
    没有想的十分停当,赵志就被蒲元华拉起来了,今日他们原本就是打算来看看风土人情地,没必要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呆着浪费时间。
    新竹乡作为县级重点示范乡镇,果然有一手,相对说起来也算比较繁荣了,而这里的一味叫益智的中药,算是比较有名了,时常有一些汉人药商过来购买,所以赵志一路行来碰见的黎人们也没太过于关注。再说了在赵志看来,汉化是大趋势,虽然民族的东西不能丢,可是要融合才能有发展嘛!
    上马再行了一会,远远的就能看见一些错落的房屋了,大伙地精神也提了起来,刚刚走到镇口,一阵哭喊传了过来,赵志抓了抓脑袋,不是吧,走到哪里都有小意外?
    驻足看去,一个穿着筒子群地黎族老大娘歪倒在一间屋子边上,头上却是鲜血淋漓,正用土语有哭又喊,不知道说些什么。
    赵志看着老年人哭喊,心下有些不忍,从怀里摸出随身携带的云南白药,想了想还是收了起来,问刀三要了些金疮药,下了马,径直朝那老人走去。
    蒲元华急忙叫住赵志,冲身后地一个小兵道:“你去把金疮药给那妇人敷上吧。”
    那兵士点了点头,也不说话,从赵志手里接过金疮药,就朝那妇人走去。
    赵志嘿了一声道:“蒲元华,你的兵怎么这么黑,跟烧炭的似的。”
    蒲元华笑道:“管他黑不黑,能打仗就行了呗!不过我也没在意啊,大概是个新兵蛋子吧,不过我护卫队里可是有几个清俊的,你要不要晚上借去解解火?”
    “日!”赵志翻着白眼:“叫你的兵问问怎么回事!”
    蒲元华急忙喊道:“问问出什么事了,哪个打的她!”
    那新兵蛋子沙着嗓子应了声,低声询问起那大娘来,没片刻,抬头冲这里喊道:“听不懂话!”
    蒲元华抓了抓脑袋,冲身后的另外一护卫道:“你去喊个能听能说的来。”
    赵志汗了个:“果然,不论哪个时代,翻译都是吃香滴。”没片刻功夫,新兵蛋子已经帮那大娘包扎好了,走了回来,赵志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嘉许,不想那新兵蛋子却歪了歪身子让开了,冲赵志沙哑着嗓子道:“那女人身上好多脓包。”
    赵志一楞,走过那黎族大娘身边,凑近一看,果然,那人脖子上已经全是脓包,红亮的,红白的,有些还往外流着黄水,看上去颇有些恶心。
    正疑惑的当儿,派去寻翻译的兵也回来了,带来了个住在当地已经过十年的汉人。
    过了一会,赵志他们才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大概:黎族人有个规矩,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而这个老人的两个儿子成婚之后,讨的老婆都是不怎么地的,妇人的男人死了之后,妇人也卧病在床,身上的脓包据说就是常年不起床给闹的,两个儿子开始开送点吃的给妇人,可是后来据说为了分最后一点的家产闹翻了,这下谁也不管自己亲娘了,干脆就这么给饿着。
    而邻居或许是看不过去,也不知道是谁给把老妇人弄了出来,放在大儿子的屋外,老妇人就开始哭喊,一个劲的嚷嚷儿子不孝顺,儿媳妇心肠狠毒,结果儿媳妇大怒,出来打了老人,后来还是儿子把儿媳妇给拉回屋子里去了。有几个来劝的,被他大儿子一顿火发着,都怕事,躲开了。他二儿子过来看了两眼,也跑了,丢下话说:“谁敢把这要死的妇人给弄他家门口去,他就打断那人的手!”这下可再没人敢乱动了。
    “这么不孝的儿子要着干什么?”赵志火起,怒道:谁给我回去带些兵马来,把那什么定安县令也找来,老子要公审这两个不孝的孙子!”   
第一第十六章: 挡不住的疯情(四)
    “这么不孝的儿子要着干什么?”赵志火气,怒道:“蒲大,速度拉人过来!要官府官帽的那种!爷爷今天要公审他们!整理海南岛,就从风气开始!”
    定安县县令满头大汗的赶了过来,屁股后面跟着二十来个衙役和近百名的士兵,那架势就跟抓什么大盗似的。
    赵志见人来到了,冷笑着道:“定安县令麦德正麦大人!”
    麦德正不住的擦着汗道:“属下在。”
    赵志打了个哈哈:“您治下民风彪悍,让鄙人大开眼界啊。”
    麦德正的腰几乎折成九十度了,惶恐的不住说自己有罪,心下可是慌的不行,这两个王八蛋还真能给自己找麻烦,新官上任这第一把火就烧了二十二个同僚了,第二把火直接的烧到了自己的屁股下,这下麻烦大的多了,本来还以为新官行署直接停留在自己治下,只要自己照顾的好,或多或少的能弄点好处,可是现在这……
    赵志摆手道:“不要再点头了,赶快办你的正事吧。”
    麦德正急忙点头,招呼衙役迅速的包围了老妇人大儿子的屋子,赵志见人数众多,不由的下意识的喊道:“里面的人,你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吧!坦白从宽是你唯一的出路!”
    蒲元华听地大汗。一挥手:“抓出来!”
    衙役和兵士们一拥而入,没一会就听见里面一男一女的怒骂,不过接着就是拳脚交加的声音。而那一男一女也迅速地老实了下来。
    “把另外的一对狗夫妻抓来,召集乡民集合,哪里地方大去哪里!”赵志对麦德正丢下一句话,冷脸走到一旁,冲刚刚给那老妇人敷金疮药的黑蛋兵道:“你叫个人一起,去那屋子里把门板拆下来,做个担架,把这老太太抬着。”
    那黑蛋兵老大不乐意的看了赵志几眼。叫了个兵一起去了。赵志摸摸下巴:“这兵蛋子黑的跟喀麦隆人似的,应该没见过啊,可是我怎么觉的有些面熟呢?”
    新竹乡最大的地方是土地庙前,临时搭建起来地审判台气势磅礴,显然麦德正想从这里获得点加分。两队男女并排捆在台上跪着,造型基本可以参照犯人斩首时的装扮,稍有不同的,就是犯人不是脖子后插着木式牌,而是胸口各挂着一个四方大小的木牌,上面分别写着“猪狗不如”死个大字。
    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麦德正看了看日头,走到赵志身边道:“赵主任大人,您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赵志看了看下面,不满意道:“就这么点人么?”
    麦德正急忙解释道:“新竹乡里一共也就四五千人,这里已经来了两千多了,其他有些村子离的比较远,估计一时之间要找全人也就要到晚上了。”
    赵志嗯了一声,道:“那开始吧,按我刚刚跟你说的办。”
    麦德正急忙点头:“自然自然。”说着,站起身来走到台前。拍了拍手,道:“安静,安静!我现在宣布,新竹镇批斗大会现在开始!”
    “批斗大会?什么来的?”台下的人都疑惑起来。
    麦德正举起一个竖直的纸筒当作扩音器。冲台下喊道:“安静!大家听我说!”
    台下人群地交头接耳声本就是嘈杂,麦德正这么一喊,台下那些人看见了,大部分都听不清楚麦德正喊了些什么,互相一问之下,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菜市场。
    麦德正努力的大喊了几声,可是台下依旧是乱成一团糟。赵志不耐,站起身来。冲蒲元华道:“派兵下去。抓几个说话的人上来打几十板子。”
    蒲元华抓抓脑袋道:“这个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赵志摇头道:“这么折腾下去咱们要到半夜才能回去。你不介意的话,那就等着好了。”
    “抓!为什么不抓!”蒲元华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种带头说话的人着你是一点素质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这种人不打几板子,如何能肃清社会风气?”说着一马当先就带了几十个兵哥哥冲下了台,不由分说,抓了几个正交头接耳的家伙拖上台就是一顿暴扁!
    “怎么打人?你们怎么乱打人?”那被打的自然不服。
    蒲元华一把扯起刀来横在其中一人脑袋上,作势欲砍,台下两千多人顿时呼吸一滞,场面顿时静了下来,蒲元华大喝了一声:“钦差大臣在此,谁再说话,斩!!”
    其实古代地人民,平时最害怕的无非也就是官府啊,犯法啊,砍头啊,皇上啊,钦差大臣之类的,蒲元华这一句话就用了两个强大的词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