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戏天宝 >

第13部分

戏天宝-第13部分

小说: 戏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志一把抓过那字条,愤恨的伸手把“眼神猥琐”四字抠去了,递还给那衙役:“这个才是我嘛!谁乱写,眼神猥琐?那叫睿智,懂不?睿智!”
    “懂懂!”那衙役不敢跟赵志较劲,一个劲的重复:“对,对,弱智,弱智。”
    赵志几乎快要抓狂,猛吸了口气:“我来寻刘大人的。”
    “对对!”那衙役急忙点头道:“刘大人昨夜有事,为能回衙门,因此叫人送来张纸条,吩咐赵公子一来就带赵公子去望江楼等候,他定然准时到达。”
    赵志一瞅这意思,那字条自然是刘县长写的了,自己也不能怎么样了,无奈摆手道:“那带路吧!”
    “是,是。”那衙役急忙回头对衙门里喊道:“二猪蛋?二猪蛋?人呢?死哪里去了?”
    赵志一听,这都是什么名啊,晕死。等了一下,还是没人,赵志只好道:“算了算了,我自己去吧,望江楼在哪里?”
    衙役一听,急忙陪笑:“公子别见怪,二猪蛋昨日喝多了马奶,上了一夜的茅房,现在估计……”
    赵志摆手道:“牛奶都不能喝了,还马奶?算了吧,你指路,我自己去。”衙役急忙给赵志指了方向,赵志上了马滴滴答答的去了。
    望江楼,本地最大的酒楼,集合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娱乐会所。如果唐代有星级的话,望江楼好歹也能上个三星吧。
    赵志来到楼下,一青衣伙计在门口接过马来,眼神一瞟赵志:“公子是来赴明进会的么?”
    赵志点头微笑,露出八颗牙齿。
    “公子牙疼么?”小伙计热心道:“我去给您寻个独头蒜?很灵的!”
    赵志郁闷的点点头,真是代沟啊,居然不认识自己如奥运礼仪小姐一般的微笑!
    走进望江楼,赵志可算长了些见识。这里虽然比不上自己去过的那牛B的四星大饭店,可是这一楼的富贵之气却也是扑面而来滴!红色的主基调,配合着金色的装饰,看上去那叫一个气派!
    上了二楼,眼前却是忽然一变,一律全部都是竹椅黄木桌,中间居然还别出心裁的间着几颗竹子,赵志点点头,虽然有些刻意为之,不过店家能想到这个,也算是个有心之人了。此刻时间尚早,这里几乎没什么人来。赵志走到靠窗户的位置,招手问店小二要了壶酒,随意的点了几个小菜,准备边喝边等。
    “让开让开!”两个家奴模样的人大嚷着走了上来,赵志目瞪口呆的看着二楼的楼梯口,根本没人。
    “少爷,您请。”其中一个稍微胖些的家奴弯腰媚笑道。
    “嗯……”一拖长语调的青年男子手持一把镶金折扇慢慢踱步走了上来。且看这人,生的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真是一美男子!赵志捏了捏自己的大腿,***,这人怎么长的,这么帅!眼见自己扶风县第一美男的地位即将不保,赵志有些失落。
    咦?赵志瞅了一下,忽然觉的有些不对,仔细一看,不由的替那位公子哥可惜起来:“贾宝玉的脸,潘长江的个子,真可惜了!”赵志再没忍心看下去,扭头朝向窗外,头顶上扶风县第一美男的名号又亮了起来,眼中尽是萧索之意:“独孤求帅啊!”
    那位公子四处转悠了一下,寻了处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两个家丁一胖一瘦分别屹立左右,跟中南海保镖似的。
    喝了一会,二楼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些读书的公子哥,偶尔也有一两个衣着稍微寒酸些的穷书生走上楼来,三五成群,话起长短来,耳中“周兄台,于才子,久仰久仰,失敬失敬”之类的话络绎不绝。赵志起初还觉的有些新鲜,后来渐渐不耐起来,可惜没个手表,也不知道几点了。闷头喝酒吧!
    “兄台?”赵志耳边忽然传来一个温雅的声音。
    一位衣着光鲜的富家公子站在赵志身边。
    “有什么事吗?”赵志恨恨的瞅了一眼他手里的折扇,靠,居然还挂着个玉佩!看你那得瑟的样!
    “眼下位置已满,不知兄台这里可否借坐一下。”那公子见赵志不大理财自己,仍是心平气和的说道。
    赵志抬头环顾了下四周,打量了下这人,长的虽然没自己这么英武不返,狂野中而又不失文雅,不过也还看的过去:“坐吧。”赵志看在他还比较懂礼貌的份上,随手朝自己对面一指。
    那公子急忙称谢,在赵志面前坐了下来:“小弟姓牛名易,字根生。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噗!”赵志被雷到了,刚喝进嘴里的一口就全喷了出来,还好没喷在对方的脸上:“牛根生?好名字!牛!真牛!”   
第一第四十二章 明进会(二) 
    那名叫牛易的公子哥眉头一皱,赵志连忙说道:“勿怪,勿怪。只是牛根生这个名字是在是太如雷贯耳、一发不可收拾了。小弟赵志!字德华;多多指教。”
    那公子哥见赵志这么说,只好无奈的一拱手,道了声久仰,把头撇开一旁。赵志知道对方不悦,可也没放在心上,依旧惬意的自酌自饮着。
    那公子侧目看见赵志居然还吃刚刚都喷了酒的菜,忍不住皱眉道:“菜已污,如何再能吃得?”
    “如何吃不得?”赵志一楞,正色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自己的口水喷洒在上面便吃不得了?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年轻人!”
    那牛根生听得一楞,喃喃的把赵志的话重复了一遍,面有愧意的对赵志道:“赵兄弟教训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来,我与你一起同吃!”说罢,那牛根生从竹筒里取出一双筷子夹起盘子里的菜,大口的吃起来。
    “靠,这也行?”赵志暗暗赞了个,这样也能找到借口混吃混喝,真对得住这个好名字!
    “刘大人,吴大人来了!”一众才子们忽然面色欢欣的叫道。
    果然楼下一阵喧腾,一行人被簇拥了上来。当先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灰衣白面,一副容慈貌祥的样子,颌下三寸余长的花白胡须,颇有那么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居中一人正是那见过面的刘大人,显然今天也是用心打扮过才来的,那头发梳理的,油光可鉴,苍蝇上去了也怕摔折了腿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猪油抹的。最可气的是这家伙居然也拿了把折扇,不住在胸口拍着,貌似很热的样子。
    最后一人,瘦小身材,三十余岁的样子,面容精干,显然不是一般角色。三人一出现,众位才子都一阵欢呼,跟追星族似的。赵志撇了撇嘴,问身边已经停住嘴的牛根生:“这两边的都是哪路货色啊,搞的很敬仰似的。”
    “呵呵。”那头牛一一解释道:“这边的老者,是本地县学的院长林老学究,中间一人是本地县令,刘愈茗。而最靠外的那人却是州上的吴上佐,还是州上的司户。”
    “吓,那不是比县令官大上几分?”赵志一凛。
    “貌似是的。不过那个实权嘛可就……”那头牛似乎对于官场上的这些很是熟悉:“刘县令是本地县上贡院出来的才子,明经科仕子。而这吴上佐也是刺史下的极富盛名的才子之一,林老学究此次明进会邀请两位才子前来,大有深意啊。”
    “牛根生兄的确高才!”赵志翘起大拇指,探头对牛根生道:“牛兄有没有想去牛奶业发展?”
    “牛奶?”那牛易被问的一脸错愕。
    “玩笑,玩笑。”赵志讪讪的摆手,看向正在说话的三巨头。
    “好,既然如此,就请刘大人和吴大人各出一题,考校下这批学子的功力吧。”大概是说过了官面话了,这个明进会很容易就开始了,林老学究开宗明义了一番,直接叫两个大人出题来考校学生。
    刘愈茗四下打量了下,眼睛在赵志身上停留了一会,微微一笑,取起书案上的毛笔,唰唰连写了几个大字,朗声一笑,搁笔举起纸来:“这便是我今日之题,文也可,诗也可。单咏其一也可,大家一起参详下。”
    赵志急忙看去,白纸上行云流水一般,写着“梅兰竹菊”四个字。这个刘愈茗不愧是明经科出身,一手字写的十分漂亮,雄浑有力。赵志虽然不懂书法,可是好赖还是分的清楚的。连连点头。
    “好!”林老学究一边喝了声:“四君子,虽是老题,可是因才能见得真学识,刘大人的言下之意即是希望在坐的学子们,善其身,律其行,做一名谦谦君子!大家不能辜负了刘大人的好意啊!”
    下面那些读书人轰然称是,眼睛都一起望向刘愈茗。
    刘愈茗摆摆手,笑对身边的吴大人道:“还请吴大人给这些学子们出题。”
    吴司户点头笑笑,嘴边的两撇八字胡抖动着:“刘大人出了四君子,我这里就生出一题来,也是老题,大家可诗可文,风雨雪霜。我们苦读圣贤之书,便是为了报效朝廷,为国分忧,不过世间之事并非事事如意,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林老学究又是猛捧了吴户司一番,随后正色道:“大家用心审题,别叫二位大人失望了。”
    十来个店小二急忙走了出来,每张桌子上都摆上了两个烟台,几只毛笔,随后又取出一叠叠的纸来,分发了出去。看来这里早就举办了不只一次的明进会了。
    赵志正想着呢,那刘县令看似随意的到处晃悠着来到了自己身前,故做惊讶状:“呦!这不是赵公子么?”
    赵志低头啐了一口,满脸堆笑道:“刘大人!您还记得学生我啊。”
    “我怎能不记得?”刘愈茗高声道:“日前我的那篇岳阳楼记你看的如何了?”
    赵志一个激灵,寒了寒,什么时候岳阳楼记变他的了?本以为自己够无耻了,不想这刘县令一句“我的岳阳楼记”直接把赵志打回了纯洁的婴儿世代。
    狠狠瞪了刘愈茗一眼,无奈道:“刘大人的那篇文章,看的小弟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拔,深为大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所震服啊!”
    “哦?”刘愈茗生受了,扶须微笑。
    “大人的文章,朗朗上口,比如那点睛之笔:居庙堂之高,则忧起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真是绝唱,绝唱啊!”
    “哪里哪里,过誉了。”刘愈茗连连摆手。
    赵志忍住恶心,皱眉扯着嗓子背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问天下何人能有此胸怀?”说道这里,是在忍不住了,“哇”的一声趴在窗户边,大口的吐了起来。
    “唉,赵公子还是那么不胜酒量!”刘愈茗虚伪的过来拍了拍赵志的背,赵志一听,更卖力的“哇”了起来,几乎连苦胆也吐了出来!   
第一第四十三章 明进会(二) 
    那头牛见赵志吐成这样,急忙也俯身过来,给赵志揉着背:“赵兄,刚刚好好的,怎么忽然间就酒力上来了?”
    赵志无奈苦笑:“多谢牛哥关心,容我再吐一会,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赵志这里吐着,那边众人已经唏嘘起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好句,好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乃千古绝句也!刘大人,全文拿来瞻仰下!”一好事者这么一说,众人立刻轰然响应。
    “是啊,刘大人,不曾想大人居然还有篇佳文不曾显露,今日在家乡众多学子前,你何妨诵出一赏?”林老学究也是撺掇。
    “既然如此,我就把陋作诵读一便,还请大家斧正。”刘愈茗继续虚伪着。
    “还斧正个毛?”赵志喘息着坐为位子上,心里恨恨:“一千多年都修改过了,还要你斧正!我日!”
    眼看着众多书呆子如痴如醉的表情,赵志郁闷的拿酒漱口起来,脑子里却是思量起明天回场里该怎么动手改造了。想了好一会,忽然叫好声四起,显然是刘龌龊已经龌龊完了。
    接受了一番膜拜之后,那刘龌龊得意的瞥了那吴司户一眼,走过来拉着赵志的手上了三露的露顶。
    “干啥?”赵志擦着嘴角。
    “赵兄弟不介意吧。”刘愈茗忽然脸色一转,一副诚恳的样子。
    “我还能怎么样?您是县令大人啊?”赵志也想开了,自己以前那年头,这种事情还少么?
    “兄弟啊,你不知道我的苦处啊。”刘愈茗忽然叹了口气,负手看向远处的小河。
    “装傅红雪?”赵志揶揄。
    “傅红雪是谁?”刘愈茗转过头来问道。
    “没啥,就一瘸子,没事我回去了。”赵志悻悻的回头。
    “吴固安逼的。”刘愈茗忽然说了句。
    “什么?”赵志回头,没听清楚。
    “我说,都是那吴固安逼的。我迫不得已才出次下策,利用这次明进会把我的声名给推出去,你别看我坐着县太爷的位置,其实就是州县之间,也是冰火两重天啊。”刘愈茗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冰火两重天?”赵志猛的摇头:“两重怎么够?五重!起码五重!”赵志怀念起王晶来。
    ”赵志兄弟……”
    “不用说了,”赵志猛然一摆手:“我也不想靠什么文章混功名,你看着怎么办怎么好了,我当还你一个人情。”赵志听这口气还掺和着政治,那玩意自己一窍不通,可不想沾惹。
    “既然这样,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刘愈茗面色严肃道。
    “还有事?”赵志斜眼道。
    “你道我做这些事是为了我自己么?”刘愈茗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封刺史颁布了一道税令,今年意欲多征税务高过一成!我据理力争,甚至请动了我的恩师宋大人,才把这道税令压了回去。可是那封刺史却是怀恨在心,意欲算计我……”
    赵志听的头大入斗:“你直接说吧,什么事?”
    “今日虽说是考校学子,可是其实是那素有才名的吴固安来折我面子来了,我想请赵兄助我!”
    “怎么助?”赵志一楞。
    “其实也未必要赵兄出手,我也是苦读十余年四书五经之人,一般人还难不住我。”那刘愈茗倨傲的说:“可是这次事出突然,那吴固安定然是有备而来,万一到时他出个什么对子啊,连诗啊什么的,我接不上来,可就丢了大脸,我这才子名声一倒,官位怕也是……,一旦我下了这个县令的位置,我看税务之事必定会再度被搬到台面上来,到时候受苦的可就是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