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戏天宝 >

第9部分

戏天宝-第9部分

小说: 戏天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晖夕阴,气象万千。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完鸟,赵志得意的一笑,小时候的板子还真不是白吃的,到现在背起来还是一气呵成,帅!
    “写好没?”赵志回头看了看范账房。
    范账房面前的白纸上居然空空如也,赵志火大了,抬头骂道:“干嘛呢?想啥呢?找亲呢啊!”
    范账房目光呆滞的一动不动,赵志举手在范账房身前晃了晃,范账房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好啊!”说着对赵志猛伸了个大拇指:“赵监工乃陕西第一才子也!”
    “才子?”赵志一楞,脑子里猛然划拉过N多才子佳人的电视剧来,拍掌道:“才子!对哦,我乃才子也!”   
第一第三十三章 合计
    别看范账房手脚粗短,可是那一手柳书可不是盖的,赵志拿着范账房代笔的《岳阳楼记》赵志版,忽然想起来一个巨大的问题,赵志发现自己没字!
    作为陕西第一才子,有个名字远远不够,字那是相当的重要。赵志想了想,列出了以下候选名单:“赵带地——是为了占便宜用的;赵留香——为了泡MM用的;赵沉舟——PK用的;赵梦枕——忧郁版的。”弄了大半天,赵志也还是没弄出个所以然来,暂时抛在一边不去管它。
    晃悠到了烘干工地上,正在烧炉呢,所有工地上算是这边最清闲了,刘老已经安排了泥水匠木匠在整改另外三个窑,而这边除去原先的八个高薪工人之外,其他的都一起去砍柴烧制木炭去了。
    赵志把《岳阳楼记》递给刘老,说了些感激的话,刘老呵呵笑着摆手叫赵志一边玩去了。
    赵志看着一干人忙忙碌碌的样子,忽然发觉自己很无聊,又看了一会惭愧的红着脸离开了烘干场,如此寂寞的拿着二两银子的月俸赵志有些自责,貌似《红楼梦》里的袭人开始也才拿一两银子一月吧,人家不光精神奉献了肉体也奉献无私的奉献给了主子才一两一月,自己就那么吹吹牛就来了二两,哎,赵志忽然越想越内疚。低头急走。
    “赵兄弟!”周监工十分男人的声音传来。
    赵志急忙抬头迎上去,今天早上周监工可是十分拉风的,从救赵志到救赵志大舅子,这可是整一个“及时雨”啊。
    周监工走上前来,问了问情况,赵志急忙说了,周监工听着连连点头:“你这样处理很好!不错!有前途!”
    赵志汗了个,记起昨日提起的车队之事开口问道:“大哥可还记得昨夜的车队之事?”
    周监工一拍大腿:“如何能不记得?我便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昨夜你说的话我记得的不是清楚,回去顺便跟我爹提了下,他却十分感兴趣,邀你今天去我家吃饭呢。”
    赵志嘿嘿一笑:“这样啊,那感情好,一会我去买点东西拜访下伯父。”
    周监工笑道:“买什么东西,我们家可不兴那一套,左右无事,我们这就走吧。”
    “还在上工呢?”
    “上什么工!刘老那么照顾你,你现在就是去喝花酒他也不会管你的,走吧——”
    周监工家在周庄西头靠河边,就着官道,据说是城里还有屋子,赵志也不打听那许多,跟在周监工后进了大门。
    扑鼻一股药味,赵志打了个喷嚏。周监工一边笑道:“我家里可就是这味道了,好在我不常睡家里,身上还没那么重的药味,不习惯了吧。”
    赵志急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就是喜欢闻这味。”
    “新贵么?”屋子里一妇人的声音传来。
    赵志抬眼看去,屋子里一皮肤黝黑的女子走了出来,周监工应了声,对赵志说道:“这是我媳妇。”
    赵志仔细打量了那女子两眼,叫了声“嫂子好”然后转头对周监工同情的道:“这媳妇放家里真放心!”
    周监工嘿嘿一笑拍了拍赵志后脑勺:“瞎说话!”
    “爹呢?”周监工问他媳妇。
    “爹在仓库呢,你叫一下。”周家媳妇急忙把赵志让道客厅坐了下来,急忙去沏水。
    周监工朝院里喊了声,一老人的声音应了句,过了片刻堂屋门里走进一高瘦的老人来。
    也许是通晓药理的原因,老人精神很好。赵志急忙站起身来,被《岳阳楼记》催化的文学细胞发挥了作用:“这位定然是周伯父了,精神矍铄,龙马精神,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啊。”
    老人咧开嘴笑看周监工:“新贵,你的朋友比你会说话多了吧。”
    周监工说道:“爹爹,这个就是昨晚我提起的赵监工。”
    老人连连点头:“赵贤侄请坐,我叫小子请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昨夜说的那些话,怕是有些唐突了啊。”
    赵志急忙摆手道:“伯父说这些可不是要折杀了晚辈?晚辈昨夜说的那些也是突发奇想,不知道行也不行的。”
    老人看了看周监工,笑道:“昨夜这混球喝的醉醺醺的回来,说的颠三倒四,不知所云,我想问问贤侄什么叫跑双程啊。”
    赵志想了想,正色道:“我听说您老人家有些马车闲置着,才想到这些的。您养这些马车为的是专门往外运送药材,可是药材毕竟有季节限制,每年只能用个几个月,却要养马一年,太过浪费。”
    老人点头抚须:“那该怎么办呢?”
    赵志继续说道:“如果在药材之外的季节里能找些别的事情,比如运输货物什么的,那么养马一年用马十月,估计要好的多吧。还有一点,伯父的马车只是朝外运输药材,回来的时候却是空车,这也是一种浪费。
    伯父如果能在外地寻些货物顺路运回的话,不说赚钱,起码养马的草料钱有了。”
    老人刚要说话,周监工插嘴道:“哪里那么多东西运来运去啊!”
    老人一皱眉,斥道:“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说完,转头盯着赵志:“哪里来那么多东西运来运去啊?”
    赵志莞尔,一边的周监工郁闷的不行。   
第一第三十四章 技术股 
    赵志神秘的问道:“周老爷子,价格差知道不?”
    “嫁个叉?”周老爷恼怒道:“我家儿媳是丑了些,可是也不至于到夜叉的份上吧!”
    赵志抓了抓脑袋,解释道:“比如你的天麻,这里一袋子收来一两,京城药店里三两银子一袋,这个就叫价格差啊。”
    周老爷子恍然:“你的意思是我的车队放出去,东边收点东西到西边去卖?然后再把西边的东西搞点到东边去卖?”
    赵志急忙马屁拍上:“老爷子真是慧及诸葛啊,我还没说您老就明白了。”
    周老爷貌似很久没人如此直接的拍他马屁了,受用的很,就跟挠猫的下巴似的,眼睛眯了起来,脖子也伸了出来。
    “不对啊,那么远可划算么?”周监工忍不住插嘴。
    “就你废话多!”老头又给周监工一训,转头问赵志:“对啊,可划算么?”
    赵志侧头看了周监工一眼,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
    “划算不划算首先就要市场调查了。调查好之后商谈下货源,最后就可以动手了。”赵志收了话题。
    “嗯,不错,市场调查这个词不错。”老头似懂非懂的样子。
    赵志嘿嘿一笑:“老爷子若想做的话,可以先看看扶风县城可有什么东西好卖去麟游县的。我手里也有个想法,麟游县的货源就不必考虑了。”
    “哦?什么东西?”老爷子来了兴趣。
    “石炭!”
    “石炭?”
    “不错,就是石炭。”赵志解释道:“现在陶场烧陶用的都是木炭和木柴,不但用量大,而且也浪费人手。麟游县有个地方似乎可以挖出石炭,挖出来卖给陶场就好了,官府现在也不管这些对吧,这个可就是无本生意啊。”
    “石炭?”周监工疑虑。
    “陶场那边自然归我说服,现在自然不会要多少,不过过得十几日或者一个月,我看一天十车未必够哦。”赵志畅想着。
    老爷子和周监工对视一眼,周监工出言道:“赵兄弟如果能把陶场那边谈妥了,我看可以一试。”
    “对,可以一试。”老爷子居然没骂周监工,赵志失望之极。
    吃过晚饭,周家父子送赵志出了村,赵志开着环保奔驰回到于家庄。
    ——
    “菜芽?”赵志瞥见小院里正在给自己收拾被褥的身影,惊讶的叫道。
    “傻子哥,你回来了啊。”菜芽这回倒不羞涩了,转身过来大方的笑道。
    “你还没回去啊,来,哥哥陪你说说话。”赵志栓好了马走进棚子下面。
    菜芽却是一闪身贴着赵志的身子挤了出去,站在月光下眼睛弯成一道月牙笑着说:“不用不用,你回来了我也就回家了。”
    赵志看了看左右:“于老爹他们俩呢?”
    “他们和媒婆去我家了……”菜芽低头开始扭捏了起来。
    赵志会意一笑:“既然这样,咱们正好可以探讨下理想人生啥的啊。来来,这边一起坐下。”赵志猛拍自己身边的床板。
    菜芽急忙摆手:“我……我回去了。”转身小跑着走了。
    赵志遗憾的叹气,多好的机会啊,小丫头就是脸皮太嫩,一定要调教,不然以后动不动就害羞,自己那玉女心经七十二式不是白搭了?赵志握着胸口惋惜的咂了咂舌头,倒在床上。
    于老夫妻回来了,通知了赵志婚期已定,八月初六完婚。
    “那么晚!”赵志跳起来大叫。
    “晚?”于大娘急忙附过来开始唠叨:“我还多给了媒婆十个鸡蛋好容易才说动了的,不然照着规矩,下聘后半年才能成婚,就要到十月底了。现在多好,八月成亲,顺利的话明年五月生个大胖小子,菜芽那丫头身子骨解释生娃肯定……”
    ……
    赵志算算日子来到盛世大唐已经快一个月了,今天是曹场主回来的日子,赵志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了。过去的十几天里,赵志的新烘干技术得到大量的推广,现在烘干工人每天几乎都是半天砍柴半天烘干了。
    因为烘干技术改造导致的连锁反应,上秞那边的工人日赶夜赶也是没办法完成,导致许多干陶坯大量报废,可是上秞是技术活,一时之间也找不来工人,只好等曹场主回来再做打算。
    烧陶窑那边也是赶工不及,前日吴监工心急早开了一窑,报废了许多,刘老心疼不已,把吴监工狠骂了一顿。
    不过成绩还是很明显的,这半月烧制出来的上等瓷居然有四百多件!换在平时那可是两月的量,这样干个五个月往日一年的瓷器也就有了。
    曹场主风尘仆仆的下了马车,在屋子里听了赵志和刘老的汇报,喜上眉梢,连夸赵志能干。赵志又把严记的价格单递了过去,曹场主更是欢喜:“赵监工这法子还真有效,几句话可就给我省了八十两银子一年啊。换在往常,光砍价格怕也砍不下来的。”
    赵志谦逊道:“雕虫小技,雕虫小技而已。”
    曹场主唏嘘一番,抛出问题来:“现在往下该怎么做呢?赵监工教教我们?”
    赵志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曹场主这话可不是要折杀小人?小的也就是运气好才有些微末的成就,这一切还是全赖曹场主和刘老的英明领导。”
    刘老听了这话又好气又好笑,一脚踹在赵志屁股上:“油嘴滑舌!我们两个不吃那一套!”
    赵志捂着屁股尴尬一笑,心里鄙视道:不吃那套?你们咧嘴干啥?虚伪!
    曹场主笑着道:“赵监工有什么想法就说嘛,我们陶场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嘛!赵志暗暗给曹场主赞了个,老家伙就是识相。
    “既然这样,我就提点浅薄的意见。”赵志看了看刘老的脚,继续道:“首先,我们要明确未来陶场的方向,技术提高了,效率自然提高,效率提高了产量自然也提高。可是产量提高后呢?曹场主是想自己赚钱还是想为国家多做贡献?这个就是决定了陶场未来的大方向的关键所在。”
    曹场主微微一犹豫,看了看刘老,刘老干笑道:“别卖关子了,都说说。”
    赵志点头,继续说道:“要是为自己赚钱,咱们就动手烧私活,要是为上面干活,咱可以干半年休息半年了,那么多人天天砍柴,乱砍乱伐要破坏生态环境的!”
    “生态环境?”刘老插嘴道:“什么东西?”
    “那个就是说,再这么砍下去,以后您的第几十代孙子就不晓得树是啥样子了。”赵志郁闷的回答。
    曹场主开口道:“赵监工的意思是还要烧粗瓷?”
    赵志摆手道:“什么瓷无所谓,咱现在的场子稍微改造下产量不是问题,到时候交四千上去,其他的都自己处理掉,挣点零花钱使使。对上有交代,对下面的也能多发点工钱,皆大欢喜,有什么不好?”
    “你说改造场子,怎么改?”刘老对于什么钱不钱的他都不在意,自己儿子是县太爷啊,钱?人家天天都喝参汤了。
    “知道这个世代什么最值钱么?人才!”赵志摆着谱子道:“我们陶坯加工那块缺人,要多多增加,起码要多一倍的人手来!烧瓷那边要多窑,木炭通通换成石炭,砍柴的都下来上烘干窑!然后要跟外面的卖陶的联系,都来这里拿货,价格大大滴便宜!”
    曹场主一听,晒然一笑:“陶坯上釉和绘制花鸟都是细活,找人怕是不容易啊。石炭那东西换木炭,哪里搞的来?价格太便宜了,我们能赚钱么?”
    “自己培养也好,去别的地方挖也好,人才就是用来挖掘的。石炭这方面我已经联系了个车队,保证划算。价格便宜?不怕,我们需要的是先把市场站住了,挤兑别人。咱有优势啊,怕什么?”赵志侃侃而谈,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以前这么能说。
    曹场主与那刘老又进行了一番眼神上的交流,随后曹场主点头道:“嗯,赵监工的建议很好,今天先就说到这里吧,改天咱再议。我车马劳顿,想歇息下了,赵监工去忙吧,人老了,不中用了啊,呵呵。”
    赵志点头告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