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古代卖烧饼 >

第4部分

回到古代卖烧饼-第4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卖烧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庆明登时没了言语。丞相见此,喊东来东宝,“给你们少爷收拾行李!”
    两个小厮一声,“是!”
    甄庆明拿着父亲写给端王的信件带着两个小厮,乔装打扮一番出了京城。
    小五看着眼前的宅子,“啊”了一声,“哥,哥,咱住这里?”
    “是哩。”三郎敲一下门,“吱呀”一声,从里面出来个老婆子。一看到三郎,忙不迭道,“东家回来了?这是小东家?”
    “对!有吃的么,我们饿了。”
    孙婆子道,“知道东家下午回来,饭早就做好了,我去盛。”说完就匆匆往灶房里走。
    俩小孩默契十足的同时看向三郎,异口同声地问,“三哥,这是咋回事?”
    三郎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我在地上捡块金子,或者我把自己抵押给当铺换来的银子吧。
    蹲下去和弟弟妹妹平视,“小五,先不要问哥,等以后哥再慢慢跟你们说,行吗?”
    “那你有没有干坏事?”小五很担忧。
    三郎道,“咱们前面就是县衙,里面住了好多衙役,我要是干了坏事可不敢住这里。”
    “那我们等三哥以后慢慢说。”小五鬼精鬼精的,觉得三哥和以前不一样了,但也不信三郎有本事一下子搞到钱,“哥,你,你要是有啥为难的事,可一定要跟咱们说啊。”
    “那好,咱们去吃饭。”三郎一手牵一个走进灶房里,段婆子已把小米粥、咸菜和窝窝头端了上来。
    四妹惊呼一声就伸手拿窝窝头,小五手里的筷子“啪嗒”一下打在她手背上,“三哥还没吃?”
    三郎笑了笑,“赶紧吃吧,待会要帮哥干活咧。”
    弟弟妹妹跟着他走四五里路没喊一声累,三郎不禁又对两小孩高看一眼。而小五听到这话,仍旧等三郎先开饭。
    别看只是普通的窝窝头和小米粥,双胞胎吃得直打嗝。
    “咱们以后都吃这些么?”四妹眼巴巴盯着窝窝头砸吧着小嘴说。
    三郎道,“不吃。”说着看到双胞胎脸上失望,“等哥挣到钱,咱们天天吃肉。”
    “白面馍馍都吃不上还吃肉?你还是先挣到钱再说吧。”小五见三郎的口气越来越大,白了他一眼,“要是吃好了咱们就去干活。”
    “走吧。”三郎看到小五眼里的鄙视,好气又好笑。带着他俩来到厢房,指着放在木板车上的烤箱和烧饼炉子,“待会儿把火炉洗干净,再把你俩的房间收拾一下,明天一早我就出去卖饼。”
    “卖饼?卖大饼?你想到的买卖就是卖大饼?”小五一听连声质问。
    “不是咱们吃的那种硬邦邦的饼。”三郎一边打水一边吩咐孙婆子把双胞胎以前的衣服拿出来洗洗。
    “哥,你啥时候把我们的衣裳拿来的?”四妹好奇地问。
    三郎道,“上午偷偷拿出来的。”说着一顿,吴梁氏居然没想过给双胞胎带换洗衣裳,这个娘当得,三郎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孙婆子为啥叫你东家?”小五进门就想问,看到香香的小米粥一下子给忘了。
    “因为我管她吃住。”三郎怕小五再问别的,“你俩在家好好地把板车和炉子擦洗干净,我出去买点东西。”
    “有钱么?”四妹忙问。
    三郎扭头看她一眼,“没钱哥就把你俩卖了。”
    小五冲他做个鬼脸,接着就挥着小手让他滚蛋。
    三郎轻笑一声来到街上,看到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品,突然想到了空间里的二亩土地,抬脚走近粮食店。
    五十斤良种和二十斤白面压的三郎肩膀发疼,想到原主十八岁才一米七,忍不住担忧起来,这身高还会再长么。
    靠在墙边歇一会儿,瞧见周围没人了,一个闪神,放在地上的粮食和白面凭空消失了。
    三郎甫一出来,打算去买些猪油和芝麻,突然看到从远处来了一队衙役,“这位大哥,发生了什么事?”
    “城东赵员外的夫人找到了,也不知道哪个天杀的,杀了人家赵夫人不够,还把尸体扔到河里。这不,县丞老爷正派人去河里打捞尸体。。。。。。不能跟你说了,我要过去看看。”被三郎拦住的汉子拨掉他的手就往城外跑。
    “赵员外?”三郎嘀咕一句,“不会是秋花要嫁的赵员外吧?”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说,“听说赵员外要纳妾,赵夫人不会是受不了有人跟她抢丈夫,一怒之下投河自尽的吧?”
    此言一出,三郎心中一惊,还,还真是?!

  ☆、第7章 业艰难

三郎不知为何,听到人家说赵夫人投河自尽,总觉得这事有点诡异。一想到小五和四妹还在家等他,也顾不得关心别人的家事了,重新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大箩筐就往家去。
    “你又乱花钱!”没等三郎放下扁担,小五一步跑到他跟前,“咱们越是没钱,你买糖干啥?”
    “这些都是用来做饼的。”三郎晓得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七岁的娃娃教他怎么过日子,三郎顿时哭笑不得。
    眼看着天快黑了,抬手把双胞胎扔进热水桶里彻头彻尾洗干净。等到他俩睡着,三郎的神识钻进了空间里。
    看着跟他来到异时空的二亩地,三郎仿佛能看见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身影。于是,他试着用神识把良种撒入泥土中,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
    三郎登时兴奋地在床上乱打滚,这一滚就到四更天。
    猛一听到“梆梆”的打更生,三郎“扑通”一下从床上坐起来,接着就端着油灯进了灶房。
    孙婆子年龄大了,平时觉也少,一听外面有声音,老婆子想也没想起身就往灶房里去,一见是三郎,堆着满脸褶子问,“东家,起恁早干啥?”
    三郎正在和面,乍一听到说话声吓得咯噔一跳,“婆婆,你走路咋没声欸。”心想,回头就去买条狗。万一来了贼人,他前世纵然是拳王,一时也反应不过来。
    “东家和面干啥?”孙婆子慈祥的笑着说,“这哪是爷们干的活。”说着就撸袖子,“让老婆子来吧。”
    “不用了。”三郎连连摆手,“我打算做点吃食拿出去卖,你手劲不够。”
    “那我帮你烧火。”说着又蹲到锅门前。
    “别忙乎了,我不在家里做。你们昨天下午刷的那两个铁家伙就是我做大饼用的锅。”说着一顿,“对了,等天亮我就出去,你照顾好四妹和小五,他俩对县里不熟,看着他俩别偷跑出去,我过了晌午就回来。”
    孙婆子是三郎买这处宅子时原主人送他的老仆,起初孙婆子很怕新主人是个恶人,当她真正看到身材瘦弱的三郎,又听三郎说起吴家那些糟心事,便指天发誓一定会照顾好双胞胎,“东家放心,老婆子在县里住了三十年,就是小东家不小心跑出去,不消一刻钟,老婆子也能把小东家全须全尾找回来。”
    “我自然信你。”三郎笑着说,“可双胞胎第一次来县城,我怕他俩忍不住好奇。你,以后别叫双胞胎小东家,叫他们五郎和四妹。。。。。。”闲聊中,三郎不知不觉把面活好了。
    因为他要做烧饼,芝麻和猪油调料是少不了的,等弄好这些天也快大亮了。不过三郎没有推着板车出去,而是在院子里打两套拳把筋骨活动开了才出去找摊位。
    三郎前世打小帮父母做烧饼,他做的死面烧饼薄而透亮,吃着很有嚼劲。发面烧饼虽然有些硬,但厚而管饱。
    由于此地的白面米分只要三文钱一斤,一斤面差不多能做十个烧饼,三郎打算卖一文钱一个,这样一来,他到最热闹的菜市场卖烧饼就不合适了。
    那里的菜农小摊贩可不舍得花一文钱来买一张薄薄的烧饼。
    三郎推着板车从西街逛到东街,从东街绕到南街,最后来到了东西街和南北街的交叉口,看到拐角处有个早点铺子刚开门做生意,三郎一想,推着板车过去了。
    店家没等三郎开口就热情地招待,“客官喝粥?还是吃面汤?”
    三郎道,“大婶,我能在你家门前卖饼么?”
    “啥?”刚才还满脸笑容的老妪脸色一寒,冷冰冰的说,“你这后生忒没理了,搁这里卖饼?我家的馍馍卖给谁!去去!一别去!别在这儿妨碍我做生意。”
    “大婶,你家是不是主要卖粥和面汤?”三郎尴尬地笑了笑,勾着脑袋往里看,“我卖的烧饼一文钱一个,比你家的白面馍小多了,不会抢你家生意咧。如果有人买我的饼,我就让他来你家喝粥吃面汤,你看这样可行?”
    “后生可真会说话。”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翁打量三郎一番,笑问,“来我家喝粥吃面汤的人自然免不了买你的那啥烧饼,对吧?”
    三郎嘿嘿笑道,“谢谢大爷,就这么说定了。”说着把板车上的折叠桌搬下来,然后把车子支平。从烤箱和烧饼炉子中间拿出面和调制好的猪油,一同放在洗的干干净净的折叠桌上,三郎就用桌子代替案板,开始了他在古代的烧饼大业。
    五郎和四妹一睁眼看到旁边床上没人,两小孩“咩”一声大哭起来。
    孙婆子正在院里洗衣服,听到他俩的哭声慌忙往樘屋里跑,“五郎,四妹,咋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三,三哥哥哥,不要我们了。。。。。。呜呜。。。。。三哥。。。。。。。”断断续续的说着就扯开嗓门大嚎。
    “别哭,别哭,快别哭,东家去卖烧饼了,不是不要你们。”说着拿来他俩的衣裳,“起来吃饭吧。东家走得时候交代老婆子,他过了晌午就回来。”
    “真哩?”小五的哭声戛然而止,“三哥在哪里卖烧饼?”
    “我也不知道。”说着突然想到三郎走时说的话,“你俩可不能偷跑出去,今天逢集,街上的人可多了。”
    小五和四妹同时想到爹常说,“不是爹不带你们去县里,县里的拐子可多了,你俩乖乖在家呆着,回头我给你们买,买冰糖葫芦。”
    “那你能和我们一起去找三哥么?”小五满眼希冀地问。
    “也不知道咱哥做的饼能不能卖出去。”四妹跟着嘀咕一句。
    孙婆子一听,不禁担心起来。她中年丧子,老年丧夫,万一三郎的烧饼卖不出去,日后家里的日子艰难,她说不定就会被东家发卖出去。
    “行!你俩快吃饭,吃好饭咱们就去找东家。”说着盛两碗大米粥,一人给他们一个鸡蛋。
    小五郎和四妹的手同时定住,“鸡蛋?”不敢相信的问。
    “对,东家昨儿买的。”孙婆子一看五郎那小眼神,又心酸又想笑,“可别再说东家不会过日子!今天早上东家还跟我唠叨,人家弟弟妹妹七岁长得像八岁,你俩七岁看着倒像五岁。对了,东家还说,你们吃好点就能快点长大,等你们长大了,他也不用自己去卖饼了。”
    “小五,我要快点长大,长秋花那么高,你长——”
    “不准再提秋花!”小五突然拔高声音,孙婆子吓一跳,“秋花是谁?我听东家说过大胖二胖,是你堂姐么?”
    “才不是!”小五瞪她一眼,“都说了不准提!你还说!”
    “秋花是我哥以前的未婚妻。”四妹小声说完又迎来小五一顿怒瞪。“不准瞪我,我是姐姐。”四妹拿出姐姐的款教训五郎,“婆婆,我跟你说,秋花可坏了,见赵员外家里有钱就跟我哥退婚,听说赵员外比我爹还大,家里三个闺女都和秋花差不多大,也不知道秋花是不是脑袋不正常,非要嫁给个老头子
    哼!我一定帮三哥赚好多好多钱,让我哥也当员外,气死秋花!”
    “赵员外,哪个赵员外?”孙婆子顺嘴问。
    “不知道,反正就是这县里的。”说着四妹剥开鸡蛋。
    孙婆子一听也没问下去,“咱四妹乖,别生气,那个秋花不能嫁给赵员外了。”
    “为啥?”小五忙问。
    “那些有钱人的规矩很多,家里如果有亲人去世的话,赵员外必须在百天内把秋花纳进门,否则要等三年。”
    “啊?我咋没听说过?”说着小五心中不禁暗喜。
    “乡里人没那么多避讳,五郎不知道也正常,越是做生意的人越避讳那些有的没的。四妹刚才说赵员外有三个闺女,为了不耽搁他闺女,赵员外这些天一定忙着给闺女找婆家,哪有功夫纳秋花进门。”
    小五眼珠子一转,嘴边泛起笑意,呼啦啦喝完大米粥,就喊,“婆婆,咱们去找三哥吧。”
    此时三郎看着面前的人越来越多,恨不得自己化身成孙悟空,拔根毫毛就能变出千千万万个烧饼炉子。
    “客官,这种发面烧饼也好吃,要不来点这个。”三郎看着桌子上摆满了亟待下锅的烧饼,和堆放在一角无人问津的发面烤饼说。

  ☆、第8章 县令将至

“那个发面饼看起来就硬,我们才不要。”说话之人嫌弃地看着三郎从四四方方的铁箱子里又拿出一盘白面馍。
    “就是。嗳,我说,烧饼郎,你多做点烧饼呗,别做那什么烤饼了。”
    “是呀是呀,干巴巴的大饼还那么厚,你做再多我们也不买。”说着双眼盯着烧饼炉子,一见里面的烧饼变色了,“烧饼郎,快点,把烧饼夹出来,我先给的钱,先给我烧饼。”
    三郎忍不住叹气,他原来还担心人们嫌烧饼贵,万万没想到桃源县藏有一群吃货,看到油光透亮的烧饼上面洒满芝麻,不但把烧饼当饭吃,还呼朋唤友来买。
    看着被冷落的白面饼,这可是母亲最擅长的馍馍啊,外皮脆脆的,里面松软,夹上腊汁肉简直人间绝味。
    三郎不愿放弃,努力游说众人,“我这个烤饼里面其实是空心的,用小刀把饼轻轻划开,往里面放猪肉鸡蛋啥的,味道比烧饼好多了。”
    “太麻烦!”咽下半块烧饼的县丞公子王峰直摇头,“别光顾着说话,烧饼好了么?”
    “还没熟,要不你们进里面歇歇,等熟了我给你们送过去。”说着三郎冲身后的老两口使个眼色。
    王峰一早被他父亲拽起来读书很是不爽,到了饭点干脆告诉家人他出去吃。
    顶着晨光走在清冷的大街上,王峰百无聊赖之中看到平常去的早点铺子前围了好些人,走近一瞧,全是县里的富家公子,见他们毫无形象的拿着个面饼往嘴里塞,王峰嫌弃的皱眉。
    其中有个认识他的人见他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