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126部分

顺明-第126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事情简单的很啊,无田买就是了,胶州营富甲天下,堂堂正正的开口去买就是。”
    李孟一愣,随即也是跟着笑起来了,自己的脑子里面还是有些东西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根本不复杂,花钱去买,堂堂正正的去做生意,怎么会买不到田地。这真是说到高兴处了,看着那周举人杯中的茶水快要喝干净,李孟微笑着端起茶壶,又是给对方倒了一杯茶,周扬知道方才的建议正是搔到痒处,也颇为得意,起身谢过。
    双方又是闲聊了几句,周扬刚要告辞,李孟沉吟了一下,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开口淡淡地说道:
    “吴同知接任知州的位置,他那位子总要有人做,周先生才学出众,敦厚淳良,正是适合,过些日子吏部和巡抚衙门任命你的公文就要下来了吧,在这里先恭贺了。”
    周举人如同遭受雷击一般,这年头山东本地出身的举人,如同他这般家境的角色,大多是没有官坐,运气好地,去做个教谕,那运气好又肯花银子地,没准能到经历司去做个经历,当然若是苏松常的东林党地举人,一个知县是跑不了的。周举人脑筋倒是清楚,知道自家是那没运气,懒得花费银子的人,索性是在胶州做个太平富家翁而已,李孟出现之后,他对自己的判断是做个幕僚的首领,将来做个幕府的文官也就足够了。
    谁想到如今丢下这么大个馅饼下来,胶州同知的位置,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从六品,入流的官员,按说不可能是让一个新科举人做这个位置,但在李孟手里,这种事情当真是易如反掌,胶州是李家地盘,安排个同知又如何,关系也硬,不怕使是银子,自然是手到擒来。
    这周举人也知道自家在胶州做同知又不同,若是平常州县,那同知是上面知州压着,下面知县顶着,着实是受夹板气,可他周家是胶州的大族,背后又有李孟的撑腰,这官肯定是做的威风无比。
    看着周举人在那里愣住不动,到现在还没有回过身来,李孟满脸都是笑容,果然富贵二字最是打动人心,周举人平素也是名士的模样,今日却被这胶州同知的位置砸晕了。
    等到周举人反应过来之后,强作镇静的转过身来,不管平日的那种平待的礼节,只是跪在地上,碰碰几个响头磕了下去,口中庄重的说道:
    “周某的官职是大人给的,定然是对大人忠心耿耿,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李孟这边少不得要上前扶一把,这周举人脑袋果然是活络,他这谢恩,口中丝毫不提朝廷,只说对李孟忠心。虽然李孟不说,可心下极为的满意,他给周举人活动过来这个官职,就是为了笼络住此人,若是不知感恩,那可就没有意思了。
    上前搀扶起来,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明天再来我这里一次,我把陈六一干人叫到这边来,说说这屯田的谋划,就从咱们胶州这边开始吧,你来主持如何。”
    周扬因为突然得官,心情激荡,可头脑还是清醒,听李孟一说,就知道对方明白所谓买地的关窍了,跟着这样出手大方,又脑筋清醒的主家,确实是让人感觉到前途远大,干劲十足,当下恭谨的回答说道:
    “大人吩咐,下官必将全力以赴。”
    眼下确实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了,又是跪谢之后,周扬垂手退下去了,走到走廊上,虽说正月的山东依旧寒冷,不过周扬却觉得此时风光最美,行走在寒风之中也有意气风发的感觉。
    在走廊上走出十几步的距离,却看见一个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见到周扬在走廊上,这孩子连忙的站在走廊一边,恭敬的喊道:
    “老师,这就回家吗?”
    自从周扬进入李孟的幕府之中后,原本教育苏安琪读书认字老师就变成了两个,宁师爷和周扬共同担任,周举人对这个聪慧早熟的学生很是喜爱,笑着开口关切道:
    “这天寒地冻的,小心跑出汗来着了凉,慢些。”
    “老师,这里有封急信要给老爷那边去看呢!”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 喜事临门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3 本章字数:3612
    “老师,这里有封急信要给老爷那边去看呢!”
    苏安琪脆生生的回答后,周扬也就不说什么,拍拍小孩子的脑门,开心自去了,苏安琪则是继续跑过去。
    若说在李孟的胶州营系统里面,谁受到的大家的喜爱,那就只有这位可爱的小孩子了,别的儿童在这个年纪,还是整天淘气无法无天的时候,可苏安琪从小父母双亡,又有费德勒神甫教育,比同龄人要懂事太多。
    长得可爱,知道进退分寸的孩子,虽然被众人喜爱,却不娇惯,每天有时间不是跟着费德勒神甫做祷告,就是跟着周举人和宁师爷学习。
    要知道,同时代的欧洲,有文化的阶层,就是贵族和教士,费德勒神甫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传教,又能受得清苦,显见是个比较出色的人物。周举人和宁师爷又是胶州营系统里面最有文化的人。
    这苏安琪被他们双方传授,虽说年纪小,可学识聪敏也有些超人的地方,眼下又在李孟的书房里面做个随身的侍从,这可是大帅的亲信人,将来还不知道会发达成什么样子呢?所以年纪小,可却没有人敢小看他。
    坞堡之中,这走廊是相隔后厅和内书房的地方,外地有信笺急报,都是放在后厅,由苏安琪带到内书房去,守卫后厅的亲兵护卫则是负责口头的通传通报。
    苏安琪跑到门口,喘了几口气,平静呼吸,开口说道:
    “老爷,平度的赵都司有急信过来。”
    李孟正准备回到后宅吃饭,却听到外面苏安琪奶声奶气的喊声,禁不住微微一笑,开口让他进来,他对这个懂事早熟的孩子也是很喜欢。有时候想想,或许这就是他准备成家的心态,喜欢小孩自己也想要个小孩。
    苏安琪进来,双手拿着信递给了李孟,李孟拆开信笺之后,苏安琪把信封平整好。放在书案上,李孟随口问道:
    “费师傅那边怎么样,也不大见到他出门啊!”
    这费师傅自然就是神甫费德勒了,若是京师,南京,苏杭松常这等大府富庶之地,自然知道这神甫如何的称呼,不过登莱一带素来是穷苦地方。对这洋教会的神职人员都不知道如何的称呼。
    本来是要叫洋和尚或者是洋道士的,李孟听地是好笑又别扭,又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手下有洋人,索性是吩咐手下,一律称为“费师傅”,这师傅一词本就有称呼道士和尚的用处,这么一叫也是正好。
    听到李孟询问。苏安琪连忙回答说道:
    “师傅每天都在家中祈祷,说是感谢天父给他的恩赐,估计三天后就会出来了。“
    “替我谢谢费师傅画的那图册,听说前几天费师傅和邓洋人那边吵了一架?”
    苏安琪小脸有些尴尬,小声说道:
    “那次师傅说邓大叔不知道珍惜这个运气,每天花费在喝酒玩乐的时间远远超过修习武技上的时间,邓大叔借着酒劲顶了几句。”
    说完这句话后,苏安琪偷偷地抬头看着李孟,迟疑着说道:
    “老爷,邓大叔他也是好人的……”
    这个“也”字让李孟一下子笑了出来。微弯腰捏捏苏安琪的小脸,笑着说道:
    “邓洋人是个好人我知道,就是人太懒散了,明天就把他打发到赵能那边去,有人好好操练,人就勤快起来了。”
    苏安琪兴奋的点点头,李孟不再理他,展开那封信笺观看起来,苏安琪偷瞧着李孟的脸色,发现在看信的时候。方才残留在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放大,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极为畅快。
    李孟笑完之后,扬声招呼外面道:
    “招呼陈六,王海。汤二。黄平,宁乾贵下午去外厅议事。午饭后见,快去通报吧!”
    外面地亲兵答应了一声,急忙的跑出去了,让苏安琪去吃饭,并告诉他下午不必来了,李孟除却让这个孩子跟着学习之外,也想让他更快乐的生活着。
    内宅的这顿午饭颇有讲究,乃是木云瑶亲自下厨做的一桌菜,请来了木云瑶和顾横波、柳如是三女一同入席,这也是木云瑶按照她母亲的吩咐,早些结好李孟身边的女子,大家把关系搞好,也证明自己不妒忌,女人善妒可算是不守妇德之一。
    李孟压根没有想到这深刻地含义,看到自家老婆和几个女孩嘻嘻哈哈的在饭桌上,他也感觉到颇为的轻松,这时代他也了解,女人若是嫁人之后,就很难和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关系了。
    虽说也有官员内眷互相往来的习惯,但李孟要做的事,在山东的地位,内眷往来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孟也不愿意自家的女人每日里枯坐院中,无所事事,有几个伴最好,木云瑶三女就是最好地选择。
    木云瑶脸上的笑容却是硬装出来的,颜若然的内宅对木云瑶三女是完全开放的,新婚期间自然不能失礼打搅,不过这等主动要求,自然要上门观看,木云瑶始终不理解,颜若然不如自己美丽,谈吐也是中等,对朝政局势之类的一点不懂,只是个中规中矩的居家女人,为何李孟这样的喜欢。
    而顾横波和柳如是却表现的很正常,这两个女人所观察出来的东西和木云瑶又有不同,她们看到颜若然地性格不是那等严苛的人,而是很容易知足。颇为温和,这也让她们两个放下心来,在李孟的内宅之中,她们还有机会。
    不过这三个女孩都有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李孟的确极为地高兴,满脸地笑意在宴席上从头保持到尾,而且还破天荒的说了几个笑话。
    看来李孟地婚后生活确实是幸福无比,要不然哪能这么高兴,可这高兴的原因,就连颜若然也不清楚,女孩还以为是因为自己邀请木云瑶三女来赴宴,李孟兴致才这么高,不由得觉得自己表现自己不妒的行为果然明智,但终归是不太舒服。
    颜若然有个习惯,就是李孟在外面做的事情,李孟回家不说,她从来不问,内外分明,才能让男人更喜欢这个家,这也是她母亲的传授。
    吃完饭,简单闲聊几句后,李孟也不多呆,直接又是奔前厅而去,这倒让颜若然又是有些糊涂。
    李孟成婚之后,胶州营暂时清闲了下来,这些文武官吏都是回家好好休息,这次突然被李孟派人叫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在前厅各个神色慎重,王海还在和陈六偷偷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见到李孟进屋,各人立刻站起纷纷施礼,看到李孟脸上的笑容之后,却都有些放松,自家主将如此放松,想必不是什么大事。
    “诸位,大喜!”
    李孟一进门就颇为兴奋的扬声说道,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好奇心更是高涨,心想到底是何等好事,李孟一扬手中的信纸,朗声的解释说道:
    “平度州赵都司今天上午派人送信过来,信上说朝廷下拨给咱们的粮饷,被人抢了。”
    宁乾贵和黄平、陈六三人年纪长些,算是能沉住气,那边的王海已经是一巴掌排在身边的茶几上,怒喝站起来骂道:
    “那个杀才敢来动胶州营的东西,嫌命长了吗?”
    汤二也在边上大声的说道:
    “不知道死活的东西,大人告诉小的是那里的混帐,小的带着马队剿平了了他们,莫非是不开眼,那么多被灭的寨子和绺子,没见到血吗?”
    李孟见到这关子卖得很有效果,笑着把信笺递给了边上的宁乾贵,吩咐道:
    “宁先生,把信上的事情读读。”
    最开始的时候,王海和汤二还气哼哼的站在那里,听着这信的内容却有些震惊,拿眼睛看着李孟,不知道为什么这算“喜事”。
    李孟依靠私盐上赚来的银子,自己部队的粮秣饷银完全可以自给,但朝廷下拨的那层层克扣的粮饷兵器也不能不要,一万人的编制,就算是兵部,巡抚衙门,兵备道都要刮一层去,到自己手中的绝对数也是不少,可以做不少事情。
    这些粮饷从京师通州处运送下来,过济南府,青州府然后到莱州府,济南府是山东的首府所在,山东总兵丘磊就是驻扎在那边,丘磊的兵马分布很有意思,在济南府和登州府,正好被李孟的莱州府青州府隔开。
    胶州营的粮饷已经拖欠了快有大半年了,去年虽说是处处大灾,可颜继祖到山东新任巡抚,总要给下面的军头些好处,加上刘泽清突然被闯贼攻杀,这欠的饷银数目也小了不少,总归是要到手中。
    给山东总兵丘磊的那一批当然是顺顺利利的接收,可赵能率领手下去济南府和青州府边境准备接收属于胶州营的粮饷的时候,运送粮饷的那名文官却灰头土脸的一个人出现在赵能面前,说是这粮饷被丘总兵的兵马抢了。
    这算是什么好事……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理由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3 本章字数:3312
    山东省内的兵马,粮饷都是由通州那边运来,按照距离还是各方面来说,从济宁州直接划拨更加的方便,因为南方的漕粮背上,济宁正好是一个枢纽的所在,或许是为了控制山东境内的兵马,朝廷下拨的粮秣饷银都是先运到通州,然后再南下进入山东境内调拨分配,必经之路正是济南府。
    而今军队私人化,将领军阀化的情况愈发的严重,山东境内这些大大小小的军头也都是如此,自家粮饷多一些,就能多聚拢些兵马,权势就越大。所以粮饷过境的时候,山东总兵丘磊总是抢掠扣押。
    不要说新起的李孟,就连刘泽清的粮秣饷银都是多次被丘磊雁过拔毛,真实的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丘磊才被刘泽清杀死。
    那丘磊虽然做的肆无忌惮,可被他克扣抢掠的军头们却都是敢怒不敢言,一来山东省内真正有名号的大将只有丘磊一人,他是名义上的总镇山东兵马,算是个统帅的名份,比如说刘泽清虽然也是总兵,可却只能算是杂号。
    而且丘磊在山东第二富庶的济南府,驻扎大军的登州府也在其属下,实力在山东也算是强大,登州府虽然和济南府不相邻,可粮秣饷银的补给都是通过海运,别人也卡不住他的脖子。
    这山东总兵镇的衙门和山东巡抚,布政使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