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149部分

顺明-第149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孟准备召集诸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军需官却过来报告说道“粮食和草料只能是再坚持两天了。”
    倒不是胶州营的后勤补给跟不上,而是要追击敌军,李孟有意的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从德州那边过来的后勤补给渐渐的追不上了。
    李孟稍一琢磨,顿时是有些怒气,开口申斥道:
    “糊涂,青州府走济南府运送给养这条路莫非要走到黑不成,山东和北直隶交界的地方又不是这一处,兖州府走东昌府临清那边过来,不也是一样。”
    那军需官被李孟训斥得额头见汗,不过却也知道李孟对这种事只是就事论事,还是冷静回答说道:
    “将军,这要换路径,沿途的仓库,粮食的调拨,车马的召集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咱们军需这边也是正在谋划,差不多三天后就能变换路线,还请大人多多担待。”
    李孟叹了口气,开口缓缓的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北直隶的州府没有钱粮调拨吗,在河间府的时候,不是出了不少?”
    说到这个,那军需官也是跟着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道:
    “真定府靠这边的州县都是被鞑子打破,人都逃散一空,粮饷更无从谈起,去宁晋县那边筹措,地方官员要克扣七成,算计下来,还不够咱们自己车马来回的耗费。”
    “这些混帐,这般作为,岂不是间接的帮助鞑子!”
    李孟出声怒喝,那军需官也是满脸的不平之色,不过这发脾气也是无用,李孟随即无力的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你先下去吧,粮道变换抓紧进行,大营这几天还够用。”
    军需官躬身行礼,转身就要下去,刚走到军帐的门口,却听到身后的李孟失声惊呼道:
    “从临清到北直隶,从北直隶到临清,鞑子的军队没准也是这个打算,他们不用非得从德州入山东,也可以在临清,卫兵!!卫兵!!召集各营将官来这里,块!!”
    隐约听见外面有人朝着大帐跑来,声嘶力竭的喊道“将军,有急报……”
    崇祯十二年一月,清军忽从北直隶广平府突入临清,杀入山东境内,直扑济南城,山东告急。。。。。。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探子 追
     更新时间:2009…3…3 11:01:58 本章字数:3172
    胶州营的探马和北直隶的官民,所得来的情报都是清军大部在清河和威县之间的地方,但突然却有消息说是清军从临清处突入山东。
    李孟这边惊怒异常,心想我率军出来追击,居然被对方追击到老家之中去了,这仗打得实在是糊涂,当下命令全军备战,派出大部分骑兵去原来所谓驻扎的地方去搜索,结果骑兵刚刚出门。
    就有广平府的消息送了过来,说是在清河和威县之间的不过是清军掳掠的一万多人口牲畜,有一千多人穿着鞑子的衣服,每日在外面乱晃,似乎还有一千多名的真鞑子军看守,不过在前日也是消失不见。
    由黄平负责的情报网,也是送来了消息,送信来的是一名当日李孟军中的一名小队,被黄平挑去做这些打探消息的事情,当然,也因为本人喜欢的做这个。
    李孟已经是命令全军准备出发,在马上见的这名探子,他已经是怒极,这次被鞑子牵着鼻子耍弄,本就是自己的情报网太不争气,不过大军之前也不能失却了仪态稳重,只是冷冷的让对方把情报送上来。
    “鞑虏自临清向东急去,卑职已率人跟去,消息随时有人送上。”
    “怎么,黄平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不敢来见我了吗?”
    听到李孟在马上说出这话来,下面跪着的那名小队知道自家主将已然是动了火气,李孟确实是发怒,侯山那等商队在这战乱的时候,自然无法打探到什么消息,但这黄平招募的都是江湖人,这些江湖人不都是号称高来高去的武术高手吗,怎么连个消息都打探不出来。
    那名探子本来已经站起来,听到李孟的这句话,又是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肃声说道:
    “黄统领临走前说,要是将军不怒,让我火速赶回,若是将军发怒,黄统领就让我详细的说说前线的情况。”
    李孟沉默着点点头,自己把马走向路边,亲兵营环卫左右。大军已经是开动,朝着临清方向而去,那名探子开始述说探子们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胶州营在德州驻扎的时候,侦骑地范围遍布河间府南部。清军地骑兵也是如此,活动范围甚至比胶州营还要大很多,骑马的清军骑兵都是老兵,在关外的黑山老林子里面狩猎活动的猎户出身。
    鞑子骑兵战场遮断能力要远远超过胶州营的马队,而且这些蛮族骑兵有个优势,就是他们只要看见可疑的人,可以毫不迟疑的下手诛杀。
    黄平率领地探子,很难靠近三十里之内,华北一地多是平原,那些清军游骑对何处能藏人何处容易隐蔽摸的清楚。在开始跟踪之后,就被这些武技精良。耳目聪敏的鞑子精骑射杀大半。
    跟着黄平做这探子的大多是山东地江湖人和那些不愿意受到军营约束的响马贼匪,在山东各处潜行刺探,那是他们平日也要做的事情,倒不觉得如何,而且胶州营势大财雄,跟着胶州营有好处,身份也是体面。
    可在北直隶跟着鞑子刺探。那真是纯粹的杀头买卖。这些才干了不到半年的江湖人如何能有这个心志。不管黄平如何的重金悬赏,晓以大义。这些人都是不愿意也不敢再继续跟下去了,甚至黄平都说出如果今时不去,日后你们在山东就没有存身之地的威胁话语,不过对方根本不害怕,甚至有人冷笑着回复说道“谁知道鞑子这一来,今后你们胶州李二郎在山东还有没有存身之地”。
    黄平无奈之下只得是领着仅剩的人亲自上阵,本来这情报组织人员充足,各自负责相应的方向,现在剩下的人负责一个方向都有些吃力,说白了只有十几个人,都是当日间胶州营出身地官兵兵卒,忠心耿耿。
    好在是清军临清渡过运河之后,全力的朝着东方急去,骑兵活动地范围变得小了不少,可即便是这样,黄平这十几个人也是死了六七个。不过黄平他们也是多少摸到了些路子,如此大军,即便是急行留下的痕迹也是明显,黄平索性是远远的在后面吊着,而且进入山东之后,很多关系也能动用起来。
    基本上能做到当天的消息靠着快马当天传到李孟的手中,这名信使正是第一名回来的人。
    听到这话的李孟叹了口气,翻身从马上下来,伸手把那名跪在那里地探子扶起,方才所说明明是很惨烈之事,但这名探子脸上却是镇定如常,好像说地是寻常家事一般,不知道为什么,李孟心中蹦出了烈火炼真金这句话。
    搀扶起来的时候,李孟还是在对方地眼睛中看出了一丝激动的神情,李孟伸手拍拍这名探子的肩膀,缓声说道:
    “方才错怪你们了,你叫江显绰是吧,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本将都给你筹办!”
    方才被李孟呵斥的时候,这名探子神色如常,镇定的述说自己的情况,但被李孟一口叫出了名字,并且温言询问的时候,江显绰有些吃不住劲了,又想要跪下,却被李孟托住,眼泪止不住的流淌下来,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
    “将军大恩,这么对待属下,属下就算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这样忠勇的属下,李孟自然也是要厚待,笑了笑,轻松气氛说道:
    “大好男儿,哭什么哭,快下去歇息吧,等下在王海那边报备一下,今后求见可以直入营帐,有什么消息加紧通传。”
    江显绰七手八脚的擦去泪水,在地上跪下磕了几个头,开口说道:
    “小人一定把消息传到黄统领那边去,兄弟们的性命早就是交给李大人,定当把鞑子的消息打听的清楚报给大人知道。”
    那边自有人领着下去安置,李孟却让身边的人拿地图过来,这年头的地图极为的简陋,李孟的这张地图据说还是有西洋的传教士参与,但也和他在现代时候看见的旅游地图相差甚远,李孟还靠着自己的记忆做了些补充。
    目前清军的大部队把在北直隶劫掠的人口和财物完全的放弃,直奔山东,而且是朝着济南的方向,但是李孟却不敢像是在德州那样判断清军的去向走势,一切的举动都可能是迷惑自己和大明军兵的花招。
    这些鞑子兵马肯定不可能只是为了破坏进入山东,而是必须要收获,每次清军入关,都是为了劫掠人口牲畜和财物。
    关内大灾,关外同样也不好过,关内各省大批的流民灾民涌现,李孟则是通过屯田田庄,把分散的人力集中起来自救,明显是效果不错。
    大明朝廷的财政已经是濒临破产,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生产自救,而关外的满清则是依靠在大明掳掠来的人口、牲畜和财物,给自己增加免费的劳动力和农奴,这样来渡过难关。
    那山东境内最值得劫掠的地方是那里?
    最富庶的无非是三处,济南府、兖州府南部、莱州府南部,莱州府南部,莱州府南部是李孟这么些年经营起来的地方,不过富庶也只是自家人知道,鞑子就算是有密探,也不可能了解的太清楚。
    而且对于满清的军队来说,莱州南部未免太深入了,有没有可以依托的官道水路,那么剩下的目标就是济宁州和济南府城,济宁州正好是在漕运沿线,大军行动必须要沿着水路行进,但向东急去的清军已经是不走水路。
    这次清军的行动应该不是佯动,他的目标就是济南城,鞑子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去往其他的地方或者是耍花招了。
    事实上,清军在北直隶打垮了大明朝廷动员起来的野战力量,最起码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已经没有人能威胁到清军的行动了。
    目标济南,李孟只能是加紧自己的行军速度,赶往济南,心中只是想着:总兵丘磊的六七千人马就在济南城附近,就算是六七千头猪让对方来抓,最起码也可以耽误鞑子兵马的速度。
    不过,天晓得……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尽人事 小战
     更新时间:2009…3…4 11:27:30 本章字数:8682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七,清军破济南。
    屋漏偏逢连阴雨,胶州营在加速行进之后,第一天进入山东境内,第二天就是断了补给,李孟这边真是气得七窍生烟,按说这东昌府和内线作战也是差不多了,谁想到胶州营好死不死的居然在这境内断了粮饷。
    所谓的断了,也就是士兵们会饿一顿的肚子,按照军需官的保证,只要再有十个时辰就能筹集到足够的军粮。
    原因是从德州调整过来的粮道断绝了,清军朝着济南方向急进,原本安置在德州城附近的储运中心调拨粮草,怕是调拨不过来了,因为道路已经是断绝,新的粮草要从兖州府就地筹措补给。
    说来真是自作自受,本来李孟要把这东昌府当作和济南府丘磊的缓冲地带,让自己的吃相不太难看,谁想到不是自己整饬过的地盘,用起来就是不顺手。
    好在这东昌知府却是自家人,正是李孟的岳父,颜若然的父亲,颜知州,而今应当叫做颜知府在府城聊城之内惊魂未定。
    听闻鞑子大军突然从临清州出现,东昌府的平山卫一夜奎散了将近一半的人马,大批的居民朝着南面兖州府逃去,结果还是高唐州守备张承业星夜来援助,率领几百人马进了府城稳定住人
    当然,那张承业也没有太多忠勇之心,不过是从高唐州逃窜到这里,他打的算盘很精,如果东昌府城这边支撑不住,那就护卫着知府夫妇连夜的难逃。最起码参将李孟也要承他个大的人情。
    但进入山东境内的清军行动迅速。根本没有理会附近地东昌府城,甚至连高唐州都不去理会,而是直扑济南城。
    知道自家女婿地兵马进入东昌府,缺少粮饷补给,当即是动员起来还在运转的东昌府各级官吏,开始给胶州营筹措粮饷补给,胶州营在东昌府内有武装盐丁的驻扎,地头也是熟悉,很多事情操办起来要比在北直隶迅速许多。
    粮饷很快就是补齐,粮道也是搭建了起来。李孟部队行动耽搁了十个时辰,因为李孟不想让自己的部队去饿着肚子作战,有时候光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训练是并不能在和强敌作战中取得胜利,必需要有充足的补给,保证士兵们的体能和状态,有十二分的把握才能去碰这样的强敌。
    兵贵神速的道理李孟也是明白。不过,在他进入临清州一带地时候,已经是得到了黄平那边快马传递来的最新消息,济南城在一天内被清军攻破,严格来说。济南城也就是耗费了清军几个时辰而已。大批的鞑子士兵出现在城头守卫的视野之中,能做的仅仅是关闭上城门,可城内一共才一千一百守军。几处城门都是没有办法顾及的过来,清军稍微加力,第一个士兵通过云梯爬上城头地时候,抵抗就宣告结束。
    城内十几万居民,发生抵抗的地方不多,布政使和济南知府虽然是文官,可还是拿着刀剑在巷战中殉国。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城破被俘。
    济南城既然已经被攻破。此时急赶难道要让对方依托坚城从容作战吗?倒不如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不过胶州营从德州入北直隶之后,就彻底的判断错了清军的运动趋势。差不多落后了对方五天到六天地路程。李孟若是派骑兵急赶,也能在一天多些的时间赶到济南,可问题的关键是,两三千骑兵面对将近两万地鞑子军队,分明是飞蛾扑火。
    至于胶州营的万人大军,行军速度一天四十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快了,而今李孟所做也就是在保证自己安全的程度内,拼命的赶路。
    山东总兵丘磊的六千兵马在李孟一走就是被巡抚颜继祖和太监刘元斌调回了德州城,清军攻击济南的消息他甚至是要比胶州营知道的还稍早一些,不过不管颜继祖和刘元斌如何地命令,山东总兵丘磊就是按兵不动,龟缩在城中。
    不管清军地战场遮蔽,骑兵的防护多么完备,山东毕竟是李孟经营多年地地盘,济南府和东昌府这一路上除却黄平率领的探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手段来侦知对方的消息。清军攻占了济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