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284部分

顺明-第284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到这火炮,在革左五营船头的头目军官都是慌张起来,但看对方的火炮口径,炮口不大,即便是打到船上来,可能连船板都是打不破。
    当下只是一叠声的催促手下快些划船,冲到跟前,少挨几炮。
    淮杨军地士兵急匆匆跑上来。火炮中早就是装填好弹药。一切都已经是准备好,但对付这些船只地炮。却和寻常的有些不同。
    有炮兵拿着一小块木板,上面盖了厚厚一层潮湿的粘土,,然后把木板塞进炮膛之中,另一名士兵拿着木柄铁头的钳子,从一个烧着石炭的炉子里,夹出一枚暗红的铁球,小心翼翼地塞进了炮膛之中,然后急忙闪开,操炮的士兵立刻是点燃了药包。
    炮的口径不大,看着官兵也不像是要讲究准头,一炮打出,船只顿时是向后面退,咚咚咚咚,顿时是四颗炮弹呼啸着飞了出来。
    火炮是仰角发射,革左五营的船上,甚至能判断清楚落点,能够及时的闪开,他们可没有看到炮弹到底是什么样子。
    本以为官兵的火炮不过如此,但一闪开,炮弹落下,那些小船不是官兵们的目标,大船则是多层的船板,吊射过来,直接就是把甲板砸了个窟窿,朝着下面落下去,烧红的铁球落在木板上,木板先是黑,马上就是炭化燃烧。
    还有地大船上,有军官自作聪明,在官兵开炮地时候,让士兵们或者拿着草木,或者是脱下衣服垫在甲板上。
    淮杨军既然是仰角发射,相比船身更值得担心的是甲板,炮弹不过是个铁球甚至是石球,落在甲板上不弹跳就不会伤到什么人。
    谁想到竟然是烧红地铁球,这些垫着东西的船只直接就是烧了起来,更是乱成一团,不要以为在河上取水就容易,大船船舷高,仓促间取水甚至找不到工具。
    这革左五营水军中,几艘大船是主力,眼下却都是乱成一团,忙着救火,但那边的炮可却一直是没有停。
    淮扬军战船上的火炉里面炭火燃烧的正旺,炉膛中的铁球都是被烧的通红,官兵炮兵开炮的速度,比起平日里的正常开炮是慢了许多,但却始终是没有停歇一般,一炮炮的打了过去。
    船上本就是乱成一团,第一轮炮击以后各船都慌乱起来,甚至有两条已经打横,搅得船队大乱,大家都动弹不得,这第二轮之后的烧红炮弹攻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闪躲开了。被高速飞行的通红铁球打到,在高温之下,人未必会感觉到疼痛,但却会有更大的伤害,落点更多,也是灭火不及。
    有几艘船上已经有青烟冒起。中间的一艘船上火势已经是有些控制不住,船上的人下饺子一般的跳船逃生。
    其余几艘船也是差不多地情况,但这只不过是灾难的开始,船上的人都是跳下河去,中间的那艘大船失去了控制,船身顿时是倾斜,重重的撞在身边的船上,让许多救火和自救的人都是受伤。
    本来河上的战斗穿着的就是单薄,碰见这烧红地铁球。更是悲惨……
    几艘大船在河上打横,那些小船和舢板更是不必提,东躲西闪,完全的不成章法。
    但这河水毕竟是顺流而下,那些混乱着火的船只还是继续的朝着下游撞去。在船上的官兵们依旧是故技重施。
    拿着包铁地长长竹竿顶住了船只,但顶住的都是些小船,那几艘打横着火的大船还是朝着下游飘来,用竹竿来顶,怕是顶不住了。
    “轰”的一声大响,正阳镇内外都是安静了一下,许多人耳朵都是嗡嗡的作响,这声音可不是方才河上那些小炮的响动,就好像是晴天打了个炸雷一般。
    再看河面正在朝着下游漂流的火船,已经是开始下沉。其余几艘船上的革左五营水兵甚至都顾不上救火救治伤员。只是呆呆着看着河岸上。
    “轰”“轰”大响连续的响起,每一次都是地动山摇,本来陆地上互相对峙的革左五营和淮扬军士卒们都是停住了动作,在正阳镇内那些严阵以待地流民军卒们则是脸色惨白,凡是在房顶望地人都看的明白。
    每一次大响之后,河上的大船就有一艘下沉。那些在革左五营还没有倾覆的船上的流民士兵,看到了这大响的来源。
    四门火炮在岸边,正对着河面地方向,炮兵们紧张的装填弹药,这火炮差不多是他们见到最大的火炮了,革左五营左金王刘希尧部的头目士卒之中,也有见过世面的角色,也就是这几个人见识过这种大小的炮。
    可这种口径的火炮往日里见过都是放在城头,而且能放置着火炮的地方。也只有开封和襄阳两处大城。
    眼前这火炮看着炮口不比当年的小。可移动起来相对地灵便,官兵什么时候有这样地利器。但看到这炮之后,谁还顾得这么仔细的分析,船没有沉地拼命想要转向,仓促间,河上又是这般的乱象,哪里转的过来。
    革左五营的士兵们眼下那还有什么战意,不管不顾的朝着河中跳去,大船被打沉,小船上的人都是跳了下去。
    陆上的兵卒被打得步步后退,水上的攻势失败的更惨,等到水上一安静,后面的船只能划回去的,都已经跑了干净,剩下的不是沉船就是翻下去的船。
    革左五营的这些士卒这才是明白,这官兵上岸,长矛阵和火枪队好像是乌龟爬一样磨蹭过来,身后的民夫丁壮沸反盈天的忙碌着,就是为了这四门大炮。
    左金王刘希尧在屋顶上几乎是软倒在哪里,连下去布置都顾不上了,尽管他到现在还没有看见火炮的模样。
    但这动静和威力他可是见识过,他的亲信看着自家的头领在上面发呆,眼前情况紧急也顾不上什么讲究了,五个人抢上去就把刘希尧扯了下来,拉人的时候就听到刘希尧喃喃的自言自语道:
    “将军炮,将军炮……”
    这地动山摇的动静一出,外面啊写步卒谁还敢继续在那里顶着,后面的头目也不敢继续的督战了,这局面下,自己要是吆喝着弟兄们往上冲,保不齐就被这些弟兄们拿刀宰了。
    兵败如山倒,革左五营撤退进正阳镇,然后借着地形工事的地利再打的战术倒也是练得精熟,各个跑的飞快,迅速的都是撤了进去。
    而靠河的那边,革左五营的军将已经是吩咐人把仅剩的船只上装满柴草,淋上油,只要对方的水军过来,这边先把火船放下去,多少是个阻碍。
    陈六披甲在中间的船上,有传令兵不断的往来报告,听到前面的情况,山东副总兵、淮扬军参将陈六嘿嘿笑着说道:
    “他刘希尧不是要借着正阳镇当缩头乌龟吗?不陪他玩,直接用炮轰出来完事……”
    顿了顿,陈六又是埋怨道:
    “这十二磅炮什么都好,但动起来还要现铺路,真是麻烦。”
    山东火炮计量单位是磅
    周二早晨的飞机,老白回家探望父母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合常理的行军布置
     更新时间:2009…5…27 1:10:09 本章字数:6557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在关外的满清利用汉人火器工匠带来的技术,开始铸造火炮,济尔哈郎和阿巴泰攻打杏山城的时候,所用的火炮就是十二磅的炮,也就是所谓的将军炮。
    满清铸造的这十二磅火炮重三千八百斤,运输这炮的时候,拉车不能用马而要用力量更大的牛来拖拽。
    实际上这火炮在大部分时间,无论是大明还是关外的满清,这些火炮都是安放在城头用来防御的,原因无他,这火炮实在是太沉重了。
    胶州营的兵器制造局对各项工艺精益求精,又是抓的严,主事的人是孙和斗这等通晓造炮的明白人,造出来的火炮差不多是三千二百斤左右,又有专门的炮架炮车,移动上灵便不少。
    不过这灵便也是相对的,这等大炮,就算是炮架和炮车的重量,寻常的道路就承载不起,更不用说这水网地带的湿润土地。
    但大批的民夫和丁壮却是早就预备好的,每个人身上都是背着一袋子碎石子,后面的大船上还有些别的材料,上岸之后,兵卒们在前面堆着,还有三门三磅炮在那里随时机动,一步步的朝前推过去。
    后面民夫丁壮闹哄哄的急忙铺垫道路,这样的活计干起来也舒服,反正前面大兵们在那里顶着,要跑也是先跑,这钱给的多,活也是干着安全,尽头也就格外的足,碎石铺在地面上。简单的夯实。
    然后就用大木板垫上去,铺路地民夫也在军官的指挥下拉着炮前进,地面坚实,人多力量大,这才是把着十二磅炮折腾了上来。
    十二磅炮是将军炮,十五磅和十八磅的大炮则是被称为大将军炮,在明末文人的笔记文章之中,被称为“一炮打出,糜烂数里”。
    真实的威力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比起三磅炮,六磅炮来,威力可不是磅数的增加能衡量的。
    革左五营的左金王刘希尧善于守御,别看在外面和淮扬军打的并不高明,但在正阳镇之内地守御的确是有他独到的地方。
    如果就这么放任部队冲进去。胶州营淮扬军地长处。长矛和火铳地威力无法施展出来。反倒是要陷入和对方地肉搏之中。肯定会遇到很大地损失。
    这些情况。几乎是用不着山东盐帮来打听。很多消息都是明面上地。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统领地两万南京禁军。可没什么保密地意识讲究。如同是筛子一般。什么消息都能打探地出来。
    既然如此。淮扬军地参将陈六也不想去讲究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索性是用火炮先轰开再说。
    打也打不过。左金王刘希尧手下地部队都是扯进了镇子之中。左右想想又是不对劲。想着组织冲锋打出来。外面这大炮地射程和威力。以正阳镇布置得火力。恐怕也只能是被动挨打了。
    越靠近正阳镇。地形就越发地开阔起来。不过这正面差不多已经是被胶州营淮扬军地火铳兵和长矛兵塞满了。在这样地态势面前。如何冲得出来。才一露头。就立刻是被打了出去。
    推进到一定位置之后。民夫们开始修筑土台。尽可能地比边上地平地要高出些。四门十二磅炮就是被吃力地推到了这个上面。
    四门十二磅炮,还有四门三磅炮放在土台的下面,在距离极近的距离上构筑了炮兵阵地。
    这边架势一摆开。正阳镇里面的革左五营士兵再也顾不得什么据守防御工事。纷纷的从屋子里面跑了出来,朝着远离火炮的方向逃跑。
    而刘希尧地火炮设置在镇子中间。还想要打击冲进镇子里面的官兵,这下子连个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在火炮前面已经没有士兵了,在火炮阵地,远离火药的位置上,都有一个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炉,金属炮弹在这火炉之中烧的通红。
    河上船队的淮扬军士兵已经开始下船列队,尽管能够布下部队的空间很狭窄,但还是尽可能的把部队堆了上去,陈六也来到了靠前地地方,他手下地亲卫们七手八脚的给他搭起来简易地木台子,让他站在上面观看,这是个足够安全的距离。
    接下来的战斗陈六并没有下太多的指令,当战局完全按照预案和计划进行的时候,胜利已经没有多大的悬念。
    十二磅炮的第一轮齐射,那些呼啸着急速飞行的烧红铁球在正阳镇之中直接变成了灾难,本来还有人躲在前线的房屋和工事之中,想要给等一下冲进来的官兵伏击杀伤,但这十二磅炮的炮弹直接是击穿了墙壁和房屋。
    不光是这些在前线的人倒霉,甚至还有那觉得自己撤到安全距离的革左五营士兵,同样是被飞掠而来的炮弹打到。
    这等烧红的炮弹,只要是被刮擦到就是极为凄惨的事情,第一轮炮击之后,左金王刘希尧在正阳镇之内的部队已经是压不住了,第二轮炮击之后,左金王再也不奢望能控制住部队,带着人马朝着镇外逃去。
    如果他不跑,手下的部队也要跟着溃散了,十二磅火炮的射程几乎是覆盖了整个的正阳镇,谁也不觉得自己会有那么好的运气,能够躲过这好似天雷的火炮打击。
    第一轮是仰角的射击,第二轮是近似的平射,在火炮阵地正当面的民居给打的破烂一片。
    看着左金王刘希尧率领士兵慌慌张张的撤出了镇子,淮扬军参将陈六并没有下令追击,只是让自己的部下开进了正阳镇之中。
    这个镇子早就是没有什么居民在这里,不是被革左五营抓了民夫,就是在兵灾到来前逃走。
    但陈六这边已经是带了大批的民夫和丁壮。淮扬军地士兵们一进入镇子第一件事情就是搜索残敌,在军官的喝令下,分成一个个的小队在镇子之中挨家挨户的搜索,但这革左五营的战斗意志,比起淮扬军预料的还要弱。
    倒是看见些因为伤残被同伴丢弃的伤兵,这让淮扬军对这革左五营更是鄙夷,当初把他们和闯营以及曹操军同等看待,实在是高看了。
    残敌搜索完毕,淮扬军立刻是把轻型的火炮推上各个道口。各营的士兵也在军官地指挥下落位。
    跟随船队而来的民夫和丁壮立刻是大兴土木的干了起来,直接是用那些被炮轰平的那些房屋废墟的土木,在镇子周围的陆地上修筑了一圈矮墙,河道上地那些沉船之类的也都是被尽可能的打捞上来,用作修筑工事。
    左金王刘希尧在正阳镇内修筑的工事,都被胶州营淮扬军的士兵尽可能的修复。并且在各个点上留出了火铳和火炮射击的位置。
    在左金王刘希尧离去的方向,始终有两门炮和两营士兵的力量在防卫,免得这支力量去而复返。
    简单的工事和防御体系修建完成之后,河道也差不多清理一遍,尽管士兵们自从下船之后就是参加战斗,修筑工事,没有一点休息地时间,但作为主帅的陈六却没有让士兵们休整的意思。
    就连他自己都是参加进修筑工事地活动之中,倒是跟着船过来的那些民夫已经是开始吃饭休息,各个都是兴高采烈。
    这些民夫丁壮本来是两淮地胶州营屯田田庄的庄丁。不过更多的是扬州那些豪商大贾在凤阳府和庐州府产业的附庸和佃户,这次就近征发,集合起来倒也是便捷。不过主家的命令不能违抗。
    但这些民夫壮丁满心不情愿,这时候正是农忙地时节,被官兵征发徭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