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04部分

顺明-第404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头见他说的明白,谁也不会和赚钱过不去,当然不愿意放弃到手的钱财,直接就许了周继海,收了他一万两的运费。不过周继海身上带的钱本来只有两万不到,给了运费却没了采买货物的钱,只好按照规矩,找郑家的船头的作保,自己亲手写下欠单,用三分的利息,从郑家贷到了一万五千两。
    这个案子其实是这个船头跟当地商馆的掌柜私下做的,私自开出了几张票子,自己就净赚了四千五百两。
    赚到了钱,这两个人私下里还到处嘲笑这周继海是个憨人,活该赔个倾家荡产。。。。。。。
    有句俗语: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 顺立
     更新时间:2009…8…13 9:29:42 本章字数:8342
    自从朱仙镇惨败之后,左良玉退守到湖广樊城一带的时候,手中的兵马依旧是二十余万的规模,不过这时候的部队却不是在朱仙镇那时候的组成了。
    左良玉练了多年的嫡系兵马所剩不多,身边全是那些流民军队被招安而来的部队,什么常国安、马尽忠、马士秀,数量尽量不比朱仙镇时候少,可战斗力却相差不少,但这样的部队,仍然是大明关内第一强军。
    在真实的历史上,七月份的朱仙镇战役结束后,开封被水淹,然后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就会挥师南下,直追左良玉部。
    但这次不同,尽管朱仙镇战役,两总督、四总兵组成的大明军队在李自成和罗汝才的流民联军面前溃败,可流民大军却始终要留出预备队防御山东方向过来的李孟兵马,导致不能以全力决胜。
    朱仙镇此战过后,左良玉多少保存了些元气下来,而流民联军也是打的颇为吃力,双方分出胜负之后,李自成和罗汝才在豫西一带休整兵马,同时也是等待着山东兵马的进一步动向,生怕在行动的时候,被人抄了后路。
    毕竟山东兵马南下北上的不停调动,谁知道到底是不是针对河南,直到一月间,山东总兵斩首数万的消息才被河南上下确认。
    这等大胜并没有震慑到流民兵马,尽管知道山东兵马的强悍,可流民却并不认为满清的兵马强悍到什么地方去。
    这个胜利,却让流民联军判断山东兵马在南北直隶和山东三地,进行的非常调动和大规模的战斗,接下来的时间,必然要有很长的休整。
    也就是说,最起码在山东兵马休整时间之内。流民大军可以进行自己地行动了,左良玉这支部队不彻底的打垮,那流民联军始终是不能自由行动。
    崇祯十六年正月间,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开始南下,并且在南阳府的沁阳和唐县连营驻扎。
    平贼将军左良玉手下光是总兵就有十五名,可却在朱仙镇吓破了胆子。根本不敢和对方正面的战斗对抗。
    听闻李、罗联军南下的消息,立刻是在樊城大造船舰,准备乘机在水路南逃。二十几万人地兵马,要沿着水路逃走,那得需要多大数量的舰船,整个樊城,甚至是整个襄阳府的工匠劳力都被征集到这边来。
    左良玉地兵马素来毫无军纪可言,全是官兵的时候,所过之地几无生机,而下面毫无组织的招安军队的时候。那就更加的军纪败坏。平贼将军左良玉驻扎在樊城期间,城中真是有如地狱。
    本来这樊城和襄阳毗邻。*也算是水陆的枢纽之一,商人众多,也算是富裕之地,当年张献忠破襄阳打下樊城的时候,仅仅是针对藩王勋贵动手,富户平民没有受到什么波及,可这次左良玉驻扎与此,真是有后世某些禽兽军队的风范,人称三光,城内金银铜钱皆光、青壮皆光、女子皆光。
    樊城上下苦不堪言。要不是大军残暴。恐怕早就要闹将起来了,不过他这边压迫搜刮地狠。民众终于是被激起了愤怒。
    正月末,有人偷着在汉水上放火。左良玉兵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大批船只半夜起火,全部焚烧一空。
    后人地笔记上有说是流民兵马派遣的人,也有说是樊城义民不堪压迫,这才是放得火,但这把火的确和流民大军的行动配合的相当好,火起第二日,平贼将军左良玉部就接到了流民联军从唐县出发的消息。
    这更加激起了左良玉的凶性,他命令士兵搜罗全城商户平民手中的船只,抢到手中之后,一日后渡河,到达了汉水的南岸,依托襄阳的北城据守。
    临走前,左良玉纵兵大掠樊城,除却没有屠城之外,其余丧尽天良地事情也做地差不多了,把抢掠到的金银女子都是塞到船上,一并地带到了南岸去。
    而且在樊城和襄阳之间的土地上,都是派遣专人挖掘陷阱,设置土雷机关,并且把军中地大炮都是假设在南岸这边,严阵以待。
    李自成和罗汝才手下的流民大军来的很快,在二月初就到达了樊城下,汉水河畔,流民大军过来之后,樊城上下,甚至包括樊城的地方官,都是喜极而泣,迎接这闯王和曹操的军队,他们可是被平贼将军左良玉的兵马糟蹋的太惨了。
    到达樊城,流民大军并没有休整,而是直接的在汉水北岸假设大炮轰击,这些炮可都是在河南一带缴获的明军利器。
    隔着一条汉水,不用当面肉搏,加上又有陷阱和各种障碍,流民兵马的炮阵不能展开,渡江也没有合适的地形。
    胆气壮大的左良玉部也是架起了火炮,隔着汉水和流民军队对轰,每日襄樊之间雷鸣震震,可这杀声却听不到太多。
    要说樊城人恨左良玉残暴,纵火烧船是昏招,反倒是得不偿失,那左良玉也是为先前的残暴付出了代价。
    看着流民军队和左良玉部隔江对峙,生怕战事有什么反复,再让那群平贼将军属下的禽兽回来,樊城有人主动充当李自成和罗汝才军队的向导,领着流民大军去往樊城西侧七十里的白马滩,绕道攻击。*
    明军根本没有什么防备,等到流民军队把浮桥假设起来,大军开始过江的时候,左良玉部才反应过来。陆地上排阵野战,短兵相接,左良玉自知手下的兵马不会有这个勇气和觉悟,他自己也是被朱仙镇那种溃败吓怕了。
    得知流民大军渡江,平贼将军左良玉部并没有作出什么抵抗,而是彻底放弃了在汉水南岸的水寨,沿着水路逃之夭夭。
    襄阳城是南北枢纽,天下雄城,这襄阳城记录了无数精彩的攻守之战,可左良玉丝毫不敢凭借这个雄城守御。一丝的勇气也无,不过流民大军过汉水,抵达襄阳城下的时候,襄阳城中的高门大族没有做出什么守御或者抵抗的态度,而是干脆利索地带着牛酒出城迎接,很多人都感觉到庆幸。
    “幸大军早来。若是左贼入城,襄阳军民百万,则遇大祸!”
    官兵为官。流民为贼,此时湖广百姓怕官而喜贼,这是何等荒唐的局面,也说明大明朝廷又是怎样的不得人心。
    襄阳是天下间有数的大城,位置极为的重要,李自成占据襄阳城之后,就有了把这座城池当作都城的意愿。
    当初几次围攻开封城,李自成都是想把开封城拿下作为自己地都城。可因为有山东兵马的作梗,根本不可能实现。退而求其次,这襄阳城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闯王李自成索性是把大营扎在襄阳。
    而罗汝才以及李自成手下地诸位大将分兵四出,开始攻略湖广之地,崇祯十六年二月十八,大军攻破承天府城,湖广巡抚宋一鹤,而巡按李振声、钦天监博士杨永裕则都是投降了流民军队。
    顺天、应天、承天说的是京师、南京和钟祥,之所以这钟祥能有这等的名目,那是因为此处是当年嘉靖皇帝的潜邸所在。要知道嘉靖皇帝之前。宣德到正德,这些代皇帝都是成祖朱棣的血统。
    而嘉靖皇帝和这一支血统已经是距离很远了。相对来说,大明的皇统传承。在嘉靖皇帝这边算是重新开始,钟祥是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之始,当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京师、南京并称,乃是江汉一带的中心。
    当年凤阳皇陵被张献忠焚烧,结果崇祯皇帝下诏自责,哭诉不已,那情景或许有些虚情假意在。
    可这钟祥却是他直系地祖宗所在,这个也被闯军打下来,意义当真是非同小可,恐怕这崇祯皇帝真是要以头抢地了。
    而且巡按李振声、钦天监博士杨永裕都是地方上的亲贵官员,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投降李自成和罗汝才这支被称为是流贼的军队,无疑代表着大明的士子们对大明朝廷中枢的威权,对这些流贼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月二十七,平贼将军左良玉率领的大军到达了武昌城,败军之将,魂胆沮丧,不过祸害百姓的兴致却依旧是高涨,武昌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不过相对于樊城来说,武昌城内还有些自己的力量,而且还是楚王府所在,左良玉多少有些顾忌,不敢太过放肆。
    而这时候,流民大军的一部已经是到达了汉阳,准备渡江攻击,但此处江面宽阔,河道纵横,水文情况复杂,渡江地事情轻易准备不成。
    流民大军颇近,武昌上下慌做一团,湖广上下官员都是有如热锅上地蚂蚁,拼命的纠集民壮,筹措粮饷。
    城内倒是有些兵马,可这些部队都是几个月几年没有发下粮饷地,想要他们出力去和流民军队战斗,就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
    尽管大家出来做官,都是积攒了不少的银子,可让他们掏出自己地军饷去劳军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大凡大明的地方官遇到这样的情况,差不多都有个定式的处理方法,那就是找到当地的藩王请饷。
    武昌上下官员,都是去往楚王府请饷,下面的官一毛不拔,也不要指望这楚王会拔下身上的什么东西。
    在苦苦哀求之下,这位楚王也是颇为的光棍,指着王府的龙椅说道:
    “想要饷银,楚王府只有此物可以给大军筹饷,你们要就拿去吧!”
    那龙椅可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赐给楚王的物品,平日里见到搞不好都要磕头的,拿去筹措饷银,岂不是大不敬的罪名。
    谁也不愿意出钱,武昌城内的兵马却没有愿意傻乎乎的在这里硬顶的,谁都知道闯王和曹操的流民大军已经是到了汉阳,而且还有些风传,说是八大王张献忠的大军也快要到达武昌了。
    天下间魔王都是聚集在这武昌府了,那些可都是要生吃人肉的魔头,呆在在武昌城内。一分饷银也发不下来,难倒在这里等死。
    武昌城内地兵马在三月头上这几天,就开始三三两两的散去,城中的官员也是忙着收拾自己的家产,谁也顾不得约束兵马,整个的乱成一团。
    三月初四这一天。因为那边又是传来消息,在汉阳那边的流民军队李自成部又是增兵,惊恐万状地平贼将军左良玉不敢在武昌这边多呆。连忙又是集合兵马,乘船在金沙渚东下,去往江西九江。/*
    所谓无风不起浪,关于八大王张献忠过来的消息并不是扑风捉影,在湖广和河南之间潜伏休整的张献忠部也是看到了整个湖广地乱局,决定过来趁乱给自己捞取些便宜,在三月初二那一天,他已经是到达了长江下游的黄梅附近。
    让八大王张献忠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承天府被攻破,湖广全境糜烂。官员守军都是纷纷而逃。
    这一路逆流而上,沿途的城池居然是没有人防守,轻松之极,这行军的速度也是加快了许多。
    三月十二这天,有一名书生胡默到张献忠军前求见,说是武昌现在的防御空虚,他可以领着八大王的兵马直入武昌。
    武昌府是湖广第一等的重地,怎么可能防御空虚,不过这次来湖广地张献忠本来就是觊觎这个富裕的城市,反正也要攻打。有无守军倒也是不会对计划造成什么影响。尽管将信将疑,可还是率军前来。
    等率军到达武昌之后。将信将疑地张献忠变成了不能置信,因为这武昌城的确没有任何的守军在。整个的城池空空荡荡,守城的士兵都是跑得一干二净。
    明末藩王除却极少数之外,都是蠢笨如猪,这楚王就是其中之一,守城的兵马溃逃,就连武昌府的官吏也是逃散,楚王府上下居然还是不动。
    轻而易举的被张献忠捉住了全家,打开楚王府之后,缴获金银百万以上,而楚王府全家则是被张献忠全部绑上石头装在竹笼里面沉江。
    现下,除却湖广那些设置流官的苗寨所在,还有靠着广东的南边两三个府县依旧在大明地控制下,其余地地盘则都是被流民大军掌握在了手中,湖广之地,乃是天下粮仓,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这个俗语就是始于中明。
    大明的漕粮也有大部分是来自湖广之地地出产,每年都有大批的船只在湖广拉着粮食沿长江走水路南下北上,补充其他地方地不足,现在这个地盘差不多都是被李、罗联军控制在了手中。
    湖广是粮食主产区,又是地形险要的天下腹心之地,而且在湖广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大明兵力不足,防御空虚的所在。
    黄河南岸到湖广大部,所谓的河洛之地尽在己手,有这样关键的地盘拿在手中,有这样好的局势在周围,李自成就要开始实施他一直想做的大事了,他要建立政权了,朝代兴替,很多辉煌帝国的前期就是农民军,可要从流贼流寇变成一只天下人瞩目并且承认的势力,就必须从那种散漫的组织中改变。*
    要有严密的组织,要有正统的名义,这样才会有人来归附,才会被天下人承认为逐鹿天下的一股力量。
    建立政权,让自己正规化,正是这一切的第一步……
    崇祯十六年四月初五,李自成在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策划下,在襄阳正式建立政权,国号“顺”,改襄阳为襄京,设置官吏,建立制度,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则是自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文官系统设置上相、左辅、右弼、六政府(仿照大明六部)有尚书、侍郎、从事等等官职。
    地方上又有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这些地方官佐,又有府丞、理刑、州判、县簿,除却六政府的尚书,和地方上的节度使之外,其余的官位都是实职。
    而武将系统,整个流民大军,分为左、右、前、后、中五个大营。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