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45部分

顺明-第445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城这等小城池。别看满清只有五百人。照样敢攻城开战。对付朝鲜这等的弱。满清的八旗兵马甚至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都是有足够的自信。
    按这位白军的想法。那开城的上下看见八的勇士过来。所作出的反应肯定是关闭城门死守。或是率众出来投降请罪。
    满清兵马无所畏的靠近开城。结果那城门始终没有关闭。却从中开出一支部队来。看那队形倒还是整齐。不过看衣甲。不是朝鲜的军队。也不像是大明的军队。难道是倭国的不成。这些八旗兵马倒是知道在朝鲜的那边。还有个倭国。
    不过这些人居然敢出城野战。倒真是让这些白的兵马哄笑起来。所谓不知死活就是指面前这些人。
    很快双方都是列好了阵势。那※白的军已经和手下许诺。如果击败眼前的这支兵马。那就可以在城内为所欲为。一共三日。这可是允诺下面的士兵屠城。屠城算是最刺激士兵士气的许诺了。
    这些镶白旗士兵的士气都是高涨。不过事实快告诉他们到底是谁不知死活。肆无忌惮的镶白旗兵马冲近之后。城头上的两门小炮先是开火。
    然后那些出城列阵的胶州营士兵的火铳轮射。三轮火铳打完之后。手持长矛的士兵们就冲了上来。
    少数来得及开弓射箭的鞑子士兵弓箭却射在了对方的甲冑上被弹开。然后就是被人冲近。乱刺乱打。
    即便是那些鞑虏军官们身上穿着的上好棉甲也无法抵挡用足了力量的长矛刺击。就算是刺不死。还有斧枪的劈砍重砸。
    战斗进行的很短暂。被打的晕头涨脑的这镶白旗五百兵溃不成军。索性是骑马跑得快。朝着北面跑去。
    突然生的战斗。突然面临的溃败。让这些鞑虏兵马都是摸不到头脑。尽管对方没有追击。可还是一路的北逃。一直是逃到了朝鲜的信川一带才算是回过味来。
    满清鞑虏在朝鲜北方驻军较多。为的那名副都统听到了这些溃兵的禀报。真是惊骇之极。朝鲜地方。在年前还是在满清的控制之中。这位副都统甚至和温里罕还互传过书信。怎么到现在却说开城那边已经出事了。
    要是按照从前的做法。听到这个消息。这名副都统就要领军南下汉城一带。彻底扫平这些无法无天的叛贼。
    可听到这名镶白旗参领的话。这名副都统却知道的事情多些。比如说河间府那支汉人兵马的旗号和战力。听到这红底黑字的大旗。上面还写着一个“李”字。他反应过来之后惊骇的已经是说不出话来。
    朝鲜和大明的山东隔着大海。这山东兵马怎么会出现在朝鲜这边。不能轻举妄动。那可是连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都打败的强军。
    现在冬春交界的时候。朝鲜南北交通都已经是恢复。最起码要有更加确定的消息才要给盛京那边禀报。
    每日守卫在要道关隘的鞑子士兵还真是抓到了几名从北边过来的朝鲜平民。不需要什么拷打和逼问。这些胆小如鼠的朝鲜平民很快什么都是说了出来。
    汉城在去年就已经被大明过来的军队拿下了。据说一共来了上万人。如果山东兵马来了上万人。那朝鲜恐怕真是祸事了。朝鲜还无所谓。右翼和朝鲜接壤的满清更是要祸事。自从毛文龙的东江镇被剿灭之后。满清最多只是在义州和凤凰城一带保持五千人左右的驻军规模。这还是算上了在朝鲜驻扎的两千多人。
    对方一下子来了上万。朝鲜危急、辽东危急、盛京危急。必须要快些通知盛京。这是这名副都统立刻得出的结论。
    摄政王多尔衮打算的很好。冬春之际拿下大明在山海关外的所有地盘。等于是把关外的土地全都变成大清的领土。这可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没有做到的丰功伟绩。内文院大学士范文程已经是托人暗示。不管是按照满清的规矩还是按照大明的规矩。摄政王立有这等丰功伟绩。了不起的功勋。都应该是上到更高的位置上。受禅即大位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多尔衮这次让阿济格率领正白旗的兵马在盛京压住局面。派多铎率领镶白旗的大部分力量去往辽西。
    在崇祯十七年的二月中旬。还准备写信给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答应他如果愿意归降大清。不光是这时候的地盘人口都能保留。地位会比大明要高许多。难道没有看到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已经是被封王了吗?
    可这一切都还是在准备之中的时候。却传来了辽东定辽左卫也就是凤凰城的急报。大明兵马已经是在朝鲜登陆。并且占据汉城。而且怀疑是有万人规模的山东兵马。
    得到了这个消息的盛京已经是慌乱成了一团。多尔衮本来想要调动两红旗的兵马去往朝鲜。和礼亲王代善这时候却闭门不出。对多尔衮的一切要求都是来了个拖字。而以肃亲王豪格还有都统鳌拜为的两黄旗。同样是不予理睬。
    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率领旗下兵马正在老林子里抓取生女真。唯一的能机动的兵马也就是多铎率领的镶白旗部队。
    自己是摄政王。那就要担起总领全局的责任。多尔衮咬牙把多铎派往朝鲜。并且勒令三顺王和续顺公派兵协助。
    崇祯十七年四月的大明北方。蒙古草原上正在遭受一场浩劫。原本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了。每个部落都是遭受了一场狂风骤雨。
    大同总兵陈永福因蒙古犯边。决意率军追击。不顾山西文武的劝阻。率军出塞。大同边镇仅仅留了守备王三率领的四千余步卒。这点兵丁守备尚可。想要他们去干别的。那是兵力不够。
    本来督师侯出关与流民大军作战。也想借重大同总兵陈永福的这九千豫兵。可这陈永福却出塞剿除蒙古。这也是借用不上了。
    不管是山西场还是大明朝。对陈永福的这些举动都是之以鼻。心想眼下的大明的要务不是去剿除蒙古。而是关内的顺贼。你这不是分不清轻重吗。可这陈永福如此举动。也只能是说他忠心热血。
    一直是战战兢兢的山西商人们被令用他们在草原上的商路。为陈永福这一干大军提供粮草辎重。
    不过陈永福的军队在这方面还算是讲道理。一直是用草原上的牲和毛皮。还有各种特产和山西的各个商号做贸易。
    目前的土默特部正在缓缓变成一个军事化的机器。断事尔斯是给土默特部效力多年的老贵族。土默特部金帐所在的不少台吉、那颜都是留了下来。这些贵人们在山东兵马的命令下。不断的向土默特的各个部落出指令。让他们和本部汇合。这些部落的骑兵被并入大军。
    这些部落的妇孺老幼则是被统一管理。一方面是作为后勤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人质。
    四月底的时候。土默特的骑兵加上陈永福率领的骑兵。已经是两万五千余名。欧曼加里斯率领的两千多名士兵则是负责管理金所在的几万老幼。
    在土默特部。也是分成了几支力量。其中断事官阿尔斯楞的亲信和他的部民。以及他们控制的骑兵是目前土默特蒙古的最上层。往往充任各个队伍之中的军官和头目。而和阿尔斯楞关系不错的那些台吉和贵人们。特别是在和山西商人们贸易中得利巨大的土默特蒙古权贵们。则是第二个阶层。他们的骑兵也是作为后队和督战队的作用。不会被当作是炮灰。这些人的牧民也受到的盘剥很少。
    至于其余的人。他们的骑兵在冲锋的时候要冲在最前面。他们的牧民被当作奴隶一样的对待。即便是有贵人身份。可也要被人提防和监视。
    尽管是有这么苛刻的对待。可想要反抗却不太可能。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汉人的骑兵和亲近于汉人骑兵的土默特兵马会一同镇压剿除。那是绝对优势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
    土默特汗被杀。部落里面从上到下都好像是失却了主心骨。现在压在他们头上的又是汉人骑兵。好像是末日降临一般。
    可稍微过了段日子才现。事情并没有那么坏。当日间土默特汗为了他和手下贵人们的享受。和晋商们的贸易往往不是为了上层的奢侈享乐。就是为了军事需要。下面的人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但在这次过来的征服统筹下。普通的牧民也可以在这上面获得好处。最起码。用牧民辛苦养大的牛羊去换取粮食和必需品。牧民们也可以分到一些。而不像是从前那样一切白干。
    就连山西的商人们都现了好处。本以为这暴利的盐铁买卖就要垮台。可现在草原上的各项特产和大宗货物都是便宜卖。这些物资在关内本来就是紧俏。通过运送军需来换取这些特产。回去贸易。肯定能赚钱。
    当然。这比起当年的暴利来自然不能比。可有得赚毕竟比要破产好的多。
    真正有能力的商人们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原本土默特部会主动的要求购买很多自己部落用不到的东西。山西商人们开始都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土默特部都把这些货物卖到更北边的蒙古部落。
    比如说。源于瓦剌蒙古的帖良古惕部、乞尔吉思部、不里牙惕部。这些部落的规模不次于土默特部。所占的领土甚至还有所过之。尽管路途遥远。可因为这个距离产生的巨大利益。却也让人垂涎。
    更别说。再往北面的失必尔汗国。如果打通了这条道路。那可就是打通了和罗刹的通路。这可不比江南那边的贸易少赚。
    从前土默特汗都是自己封锁住这条道路。现在胶州营掌控了这个土默特部。把这条通道已经是完全的清空。
    当然了。没有军事保护的话。商人们不敢在这条道路上向北行进。军事保护要向谁来寻找。山西的大商人们自然知道应该找谁。晋州的柳家。山东的灵山商行。让他们牵头出面。大家跟随。即便是众人分润。这也是了不得的暴利。
    这是以后的事情。可这个贸易特权如何取得。关键就是看在最近这次军资补给的输送上如何表现了……
    土默特部的部众和汉蒙骑兵们开始向着草原东部移动。这么大规模的动向。任何部落都不会置之不理。哈剌慎和科尔沁部都是开始了动员。但大家也不怎么担心。因为土默特部的战斗力。一向是不值一提。
    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塞外破阵 偏师向东
     更新时间:2009…9…10 12:28:08 本章字数:8544
    草原上的蒙古诸部,都以察哈尔部为正统,不过林丹汗的时候,察哈尔部纠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年和满清连年的征战,可惜战斗力太过差劲,在女真以及同盟的其他蒙古部落打的落花流水。
    现如今的察哈尔可汗额哲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傀儡,被安排在盛京北面的义州卫附近,而土默特部的东面,草原上的主人实际上是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是努尔哈赤起兵时候就和他结盟的蒙古部落,并且是最早接受女真盟旗划分的蒙古部落,地位在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之中卓尔不群,努尔哈赤多次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迎娶科尔沁部台吉贵人的女儿为妻。
    皇太极的妃子庄妃和多尔衮的福晋都是科尔沁部的公主,就是大小玉儿姐妹,贝勒图里琛刚刚死在大明的河间府之中。
    对于土默特部的向东移动,草原上的蒙古各个部落反应并不相同,脑筋不清楚的人以为是土默特部过来投诚,而脑筋清楚的人以为是土默特部疯狂了。
    科尔沁部是蒙古各个部落中少有的有正规军事训练的团体,他的军官和士兵往往都是在满清那边训练出来的,并且跟随满清南征北战,有丰富的军事经验。
    而且这些年因为借着满清的势力不断的吞并小部落,现在的科尔沁部已经可以动员将近四万骑兵,如果算上在满清那边服役的兵马,足足能有五万以上。至于土默特部,一向是被刻薄的人称为是草原上的商贩,身为蒙古的勇士,却不用掠夺来富裕自己,通过做汉家商人的二道贩子,真是把脸都丢尽了,土默特的战士,那里还谈得上什么训练和勇气。
    瞧不起归瞧不起,土默特部这么大的一支力量缓缓的向东移动,肯定要侵蚀哈剌慎和科尔沁部的草场,现在是春季,草原刚刚缓过劲来,牛马牲畜正是最瘦的时候,正要通过草料补充,如果不消灭土默特部,尽快休养生息的话,双方相持下去,肯定是两败俱伤,大家倒霉。
    草原上看着是广大无比,实际上要找寻大部落的所在,远比想像的要容易,无他,只要是去那有水源的地方就是了。
    不管是人还是马匹,都是要喝水的,而且马匹喝水的量还很大,对于广大的草原上来说,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地方并不多,特别是对哈剌慎、科尔沁这样的大部落。哈喇河套,距离古北口两日可到的地方,就成了双方决战的地点。
    哈剌慎自从北面迁到这边来之后,就成了满清附庸科尔沁部的附庸,这次土默特部东来,仅凭他们自己是无法对抗这么大的部队,但科尔沁部却不准备让土默特部继续向东了,既然是自己占据优势,索性是动员骑兵驻扎在哈喇河套,准备和土默特部的骑兵决战,一战定乾坤。
    即便是按照草原上的行军速度来说,土默特部的行动也能称得上是迅速了,在四月下旬的时候,土默特部的主力就已经是到达了哈喇河套。
    要知道,在平常时候,蒙古部落的移动非常的缓慢,因为这等于是整个部落的搬迁,牛马牲畜还有老幼都快不起来。
    可现在却有了山西商人们源源不断的后勤供给,速度自然也就快了许多,这样的庞然大物移动,也必须要沿着草原上的河道和水源,形迹根本无法隐瞒,自从距离小兴州百里左右的时候,还是有小股的骑兵部队围着土默特部侦察了。
    土默特部外围的警戒全是本部落的骑兵负责,陈永福所率领的铁甲骑兵,欧曼加里斯率领的步卒则一直是猫在大队人马之中,隐藏的很好。
    说来有些可怜,小兴州和哈喇河套都是距离大明的边塞不过百里、几十里的所在,在这些地方,草原上的各个势力汇集近十万左右的骑兵厮杀,却根本不在乎附近的大明朝廷,这是一种极度的轻视。。电脑看小说访问www.1бk.cn
    偏偏大明顺天府和宣府边镇的兵马都是不敢擅自的调动,只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