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514部分

顺明-第514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都是闲散次等的官吏,想要就任正职显然要有人任命,这个命令自然要李孟来颁布下达,这样一来,这些明廷的官可就变成了他齐国公的官,没李孟的命令,这些人做不到正职的位置上,没有李孟,他们的官职都成了非法的东西,这一下,双方顿时变成了荣辱与共的一体。
    这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在军帐中谈了这么久,李孟兴致越来越高,既然这李仙风有这样的高见,那还有些事情要问问他。
    “仙风,前段时间在襄城那边发来的卖地文册,你可看了,说说你的想法?”
    那“襄城策”在定下草案之后,直接是派人送到胶州营系统中够资格的各位大人,李仙风也算是够其中一员,既然是看过,那想必就是有自己的思路,听到李孟问起,连忙开口说道:
    “国公大人所筹划卖地之策,实在是高妙,这一来等于是安定了天下士绅的心思,奉大帅为明主,竭力效忠。”
    “莫要夸,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李孟倒是干脆利索,李仙风陪笑了一声,跟着开口说道:
    “国公莫怪,卑职家中薄有田产,对田地之事也有些心得,卖地之事乃是妙招,可卖地的银子是一份收益,卖完之后,田地的出产赋税,这份收益,咱们也要收上来才是,从天启年开始,地方上对百亩以上的人家,已经是收不上来银子了,因为他们都有功名在身,按例不需缴纳。”
    这是大明著名的积弊之一,每次苛捐杂税,富人往往被波及的少,到最后全是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正常地税赋,又是因为功名免税的政策收不上来,如果不是崇祯前面的几个皇帝忍着骂名向下派太监收钱,中央几乎无银可用。李仙风又是继续说道:
    “大帅在山东革除积弊,士绅一体纳钱粮,这样的善政理应用到山东来,凡是外地士绅在河南买地,应一体遵循我屯田田庄制度,并由专人操持管理,大帅在田庄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派到各县就应负责此职。”
    胶州营主簿袁文宏坐在一旁记录,心中却是在赞叹,原来自己在济宁州不屑官场,每日间名士做派,对官场中人很是瞧不起,以为对方除了贪墨之外不过如此,可自从进了李孟的幕府,和这些人打交道,才知道身居这位置,的确是有他地道理。
    李仙风的所说,几乎是把他提出来的襄城策补充完备,并且让他发挥地作用更加巨大和深入,这的确是大材,李仙风陈述还在继续:
    “各处私人田庄一体纳银钱粮秣这是应当,他们庄园之中的青壮劳力也应该由官府组织训练,此等乡团民壮不能操持在私人之手,而应当在官府地控制之中,这也是地方上长治久安的需要,另外,土地售卖不能过小,一县之地有三四人足矣,若是太过零碎,反倒是管理不便。”
    这边又是说到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李仙风看看李孟的脸色,继续说道:
    “明受害于土地兼并,可河南之,地方上残破不堪,百姓稀少,卑职看山东屯田之政,乃是合众人之力协作,河南如此情况,要是分散,反倒是集中不起力量,何况田庄中培养地人才不多,一时间也是跟不上。”
    听着李仙风的滔滔不绝,这襄城策的全盘计划更加
    ,李孟沉声的说道:
    “记录本公的命令,河南愿为胶州营做事地年轻人,有无功名均可,读书识字,四十岁以下,在开封报名,先去山东、两淮和北直隶的各处田庄历练,然后各有任用。”
    说完之后,李孟笑着说道:
    “明廷地弊政甚多,不过这异地做官,却是实在的办法,本公还是要用地,李巡抚,河南英才众多,可要让其尽入吾彀中啊!”
    这是用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段子,也算是李孟看书读史所得,众人都是跟着哈哈笑了起来,李仙风能在帅帐中谈了这么多地机要之事,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了他来这里之前的预计。
    接下来李孟勉励了几句,让他为新成立的中原军做好后备,加快地方上屯田田庄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为山东效力之类的话,李仙风自然是恭谨答应。
    等到河南布政使进来,那就没有这么多话了,河南布政使倒是个勤勉用事的人,再就是知道观望风色,这次判断准而已,左参政则是和李仙风站在一派的,这次能这么做,完全是靠着李仙风的提点。
    这样的人物,也不需要李孟花费什么太多的功夫,只是温言鼓励几句,也没有太多话可说了,尽管莫不是什么特殊的人才,可用来做李仙风的副手也还合格。
    上午见完这些人,下午开封两个最大家族的族长,一名豪商也光荣的也接到了入帅帐晋见的命令。
    不是打仗的时候,可这劳累比起作战来丝毫不差,李孟到了晚上也有些头昏脑胀的感觉,主簿袁文宏请求自己呆在一个屋子里,今天没什么军令政令的文书,而且河南巡抚李仙风所说的,都是很有道理,尽快的形成文字在襄城策之中,把最新版本的文卷发到各处的高官之中。
    屋中早早的放进了炭火,李孟在那里看着清查司河南这边各处的文告消息,现在各处那些山寨的豪强们纷乱无比,有的人去投明,有的人则是向胶州营输诚,不是聪明的人,那下场肯定也不是太好,这个毋庸置疑。
    正看着的时候,门外有人低声的通传,亲兵统领黄平急忙走了进来,一进屋低声的说道:
    “大帅,今日间一名战俘被送到了新城这边,说是自从被俘后就一直是嚷着见您,层层审核之后,今天送了过来。”
    李孟放下文卷,抬头问道:
    “是贺人龙还是白广恩,或是许定国?”
    在他的印象里面,目前有价值的俘虏而以就是这几个人了,明军的将官都是油滑之辈,被到之后肯定要来求见的,田见秀、李来亨都是死在战场上,这都被确定了,其余几名大将都是跟着跑了回去。
    袁时中这次却捡了个便宜,制将军袁宗第在那几千骑兵之中,却恰好被炮打中,当场身亡,消息还是稍后传过来的,几名逃散的顺军骑兵过来投降的时候,众人才知道居然有了这样的战果。
    除却这些人之外,李孟实在是想不到还有谁有价值被提起,黄平摇摇头,开口禀报说道:
    “大帅,小人请千总去看过,说是军中的一名书办,流贼第一号文臣牛金星的儿子牛。”
    李孟“哦”了一声,却没想到居然在这里会遇见故人,略沉吟之后就开口说道:
    “的确是故人,这事你悄悄的去办,要保密,现在就请过来。”
    没想到李孟说的这么慎重,黄平连忙答应了下来,转身出门去了,那牛自称是大帅的旧相识,下面的人自然不会怠慢,就是在亲兵居住营地之中,现在正在等待黄平这边的消息。
    不多时,换了套棉袍的牛在几名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李孟居住的地方,到了门口,黄平让那几名亲兵在门外守着,领着牛向屋内走去,那牛一进门,看见等下的李孟,这面孔很熟悉。
    不过当日间自己父子在绝境之中,今日间自己身为阶下囚,对面却都是同一个人,当日间对方出了几百两银子,今日间还是要对方相助,牛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了,可此时还是忍不住心情激荡。
    牛带着哭腔就是跪了下去,开口说道:
    “罪人牛,惶恐无地,参见恩公!”
    “除却黄平,屋里其他的人都下去吧!”
    李孟淡淡的说了一句,屋内的亲兵躬身都是退下去,李孟点点头,也没让牛起来,只是开口问道:
    “真是好久不见,你父亲可安好?”
    说起来牛也是幸运,顺军战败之后,已经无暇顾及他们这些随军的从员,宋献策那是闯荡江湖的角色,不知道从哪里搞了匹马,先跑的远远的,牛也怕在兵荒马乱之中被波及,也是没头没脑的跟着跑。
    结果也同样没头没脑的被胶州营追兵抓到,关进了战俘营中,进了战俘营,脑筋一清楚过来,就想到自己和这齐国公是旧识,这故人之情或许是能够救自己一命,就这样才找上门来。
    好在这牛尚有急智,只是说自己是齐国公的故人,却不说自己是谁,牛被李孟收留在身边的消息也就是很少的几个人知道。
    李孟和胶州营大军在黄河渡口上船的时候,李自成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襄阳城,城内自然是愁云惨淡,士气消沉,闯王的第一文臣牛金星听到自己儿子牛没于乱军之中,闭门不出三日。
    三日后再见,牛金星已经是老了十岁的模样,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间惨事莫过于此。
    在靠近辽西的草原上,大雪纷飞,利州的金帐之中,察哈尔汗额哲,台吉阿尔斯楞,大同总兵陈永福,张坤等人,把酒言欢。
    辽东和朝鲜接壤的安州城池,王海领着军将小心翼翼的在城头向下张望……
    正文 第五百一十五章 回程 徐州宴 临清乱
     更新时间:2009…11…16 3:44:04 本章字数:7927
    在战时被那位东昌的王知府送来的急报。看起来在胶州营核心部门那边真不算个大事。李孟一行人的座船行至山。快要到徐州的时候。东昌府临清城那变乱的详细经过才送了过来。
    船走的不慢。不过孟大胜顺军。闯王率残部三千溃逃的消息比这船走的更快。尽管这船队仅仅是在几个大城镇补给。可沿途的乡绅官吏。都是要拜会齐国公。至不济的也要劳军协助。
    不管今后如何。最码现在的北方。齐国公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是形成。而且是绝对优势的独大。如此大功。齐国公接下来可就是齐王了。没准还会再进一步。
    从前观望或者是表的不够。现在再不上前去做什么。那将来可就会麻烦了。树倒猢狲散是一说。这树大起来候。无数猢狲争着靠前。却也是常态。
    在河上的李孟队自然不可能寒天下人的心。部分人是没资格见到李孟的。不过李还是经常等人到了一定数目之后。就在岸边寻一块'的。集体的见面。气安抚几。这对于这些见者来说已经算是的的体贴下情。
    而那些送东西劳军的。胶州营也不回推拒。直接是收下来。并且记录奉献者的名字。然后承诺肯定会被大帅看到。
    船队走的慢不说。李孟和下面一干真是疲惫不堪。这样的见面完全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胶州营的控制区。投在胶州营这边。或者是站队下注的早就已经是做好选择。
    现在才过来的。都是些观望和首两端的人物。可这些人也不是少数。目前这样的局面下。还是要让他们安心。
    李孟身为齐国公也不光是纯的军事统帅。他还有其他的身份这样的礼节性政治活动。他必须参加不有什么怨言。
    这比打仗要累多…日里脸都酸掉了。过了山。就是徐州境的。在徐州走漕运去;州这段路程相对要轻松些。
    这边是完全的州营控制区。每处能来恭贺的人都是有定制的。大家欢欣鼓舞庆祝就是。而且前面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说是哭笑不。比如说河上送劳军资的船只太多。结果阻碍兵船前进等等。
    进入徐州境内之后。大家都是松一口气。徐州副将。现在的中原军副将高科已经寿州快马赶到了徐州。在那里调集徐州军驻守在凤阳府和徐州的人马。准备去往河南和陈六汇合。
    一直是在扬州府的南将军马罡是赶到了徐州。现在负责了南直隶江北的的驻防。这差不多也是一省之的。而且要比富庶太多也是重任在肩还是有些事情要请示李孟的。
    也不知道李孟是如何想。到了徐州之后在原来当的卫所的清军厅把各级军将和幕府中的文人都给聚集起来。摆上酒席。然后才请山就汇合的信使出来讲述。
    众人都是有些摸不到头脑。后来亲信人才估摸着可能是大帅这一路上太累了。所以想听听故事来消遣。
    还真别说。一干人等。就连新近降的郝摇旗和牛都很有兴趣。山东的方自从六府全被李孟掌管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说出过乱子。这次居然在临清州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民间作乱不是外来的势力。
    到底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这乱子又是怎么被平定的。这真是引人入故事。大家都磨着找个乐子。
    十月二十八的这天上。清军厅周围早早的清场戒严。亲兵卫队和当的的驻军联合做了一清理。并且进|布置。
    屋内则是从海州那边调来了一整套的酒楼班子过来伺候。这算是胶州营出征众将难的的休息时间。等到开席。李孟端着杯酒站起来。扬声说道:
    “此战之后。大局已定。各位随我南征北战。辛苦了。李某敬诸位一杯。。”
    这番话要是旁人说。肯定会被认为是无礼是荒诞。这等大战。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换来如此淡淡的感谢。岂不是要寒了下面的心思。可李孟这边不同。大家很少记的大帅会主动说什么感谢的话语。
    今日这话说的尽管淡漠。可在胶州营这么多年之中。却是难的一见的感情深厚的感谢了。下面的将领们真是有些感动。齐齐的站起。端起酒杯。齐声恭祝说道:
    “大帅威服天下。职(下官)等岂敢居功。”
    这话也是发自肺腑。在座诸人。没什么大才。全是凭借李孟一人构建了这体大家不过是在这个体系中跟着上升罢了。没有李孟。就没有这些现在名震天下。经注定将来在天下占据重要的位的武将文臣的今天。
    李孟喝了这杯酒之后。说了句“随意”也就坐了下来。众人也就跟着放松下来。大帅的酒很大。可却不愿意多喝。众人也都知道这个习惯。所以没有人过去打搅。也知道大帅的性格。下面的人也不拘束。既然是在这
    上。那也就放开。一会的功。清军厅的气氛就
    李孟那张桌子。只有马罡高科。还有在下午赶到的方家老二方应仁。现在的扬州府同。本来厘金局的主办孔三德也想赶过来。不过现在河南那边需要大笔的钱粮物资。孔三德和灵山商行侯山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只能是放弃这个巴结的机会。
    四个人坐在这里。实在是冷清。按照规矩。亲兵统领黄平和胶州营主簿袁文宏是没资格坐在这里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