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531部分

顺明-第531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文宏在本子上快速的录下来,他没有接话,不过心中却颇为的钦佩,他跟了这么久,发现齐王在政治和军略上最多只能说是中上之才,可心胸却是极大,颇能容人,即便是再针锋相对的对手,也会给予正确的看待和尊重,大明和顺军已之间彼此仇杀之极,李自成陕西米脂老家的祖坟被挖,族人被杀了干净。
    按照袁文宏想法,如果明廷抓到李自成,肯定会把他挫骨扬灰彻底的毁掉才算是罢休,可李孟却说好生的安葬并且送还祖籍,这等气度,实在是非凡。
    尽管马车能通风,可却~闷热,李孟却是穿着长袍,额头上微微见汗,他拿手扇了几下,边上的袁文宏连忙的跟着说道:
    “大城之后,陈将军按照大帅的吩咐,把牛金星先生的府邸保护周全,牛先生已经是准备全家搬到山东来,和牛一起。”
    李孟点点头,顿,询问道:
    “牛这边如何,秘书监的文士就他这一个河南人士吧!”
    “王爷,牛做的很是不错,毕竟曾经在闯营参与机要,做过具体的政务,上手很快,为人也是低调。”
    李孟点点头,不再说话,牛对他来说,不过是有关系的故人而已,又在湖广的顺军攻略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给予照顾,但照顾到什么程度,当然要看他自己的表现。
    不过牛如果能做,将来可能是前途无量了,他的父亲牛金星就算是天纵之才,也不会用他了,毕竟牛金星曾经是顺军的首席文臣,如果用他,肯定会背负滔天的骂名,牛金星的确是颇有才华。
    李孟要是想用,也只会是给他参议和顾问之类的角色,不会让他占到台面上来。
    北直隶的土地差不多完全安排完成,三成的土地被柳家和其旁支买走,其余的则是被京师中的大明前高官和勋贵们买走,已经是开始安置处理,这个并不复杂,农具佃户调集容易,连土地都是熟田。
    因为是这样,所以天津大营的组建颇为迅速,通过漕运大批的物资已经是开始调配过去,山东大本营的部队也开始逐渐的调拨。
    河北总兵张江给李孟的军报上说,目前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已经是准备投降,可仍然希望在胶州营之中做个军将,保存自己的实力。
    目前这样的情况,山东不会答应他的条件,这一直的犹豫不决已经是让齐王上上下下颇为恼火,那点实力,打也就是打下来了,不过吴三桂手上的兵丁和佃户也是纷纷逃亡,也是看到大势所趋。
    辽西草原上,陈永福、张坤、欧曼等人指挥的蒙古骑兵和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的部队打了几次,草原上的牧民骑兵没有胶州营步卒的协助,根本不是八旗的对手,几次都是被打的溃败。
    可架不住土默特部轮番车**战,不怕损耗的拼杀,辽西这边始终是纠缠不休,一锅粥一样的局面,蒙古死伤惨重、女真也是伤亡不少,吴三桂的部将附庸也就是因为这个大势所趋,才逐渐的逃亡。
    齐王的车队已经是快要出城,几名亲卫从王府的方向骑马赶来加入车队。
    有人敲击窗户递进了几封信来,袁文宏接过,直接是展开第一封,低声读道:
    “王爷,河北张将军急报,吴三桂请降,愿为一平民,请在齐王治下做一富家翁。”
    李孟点点头,这种不知道好歹的人,原本是要杀了的,好在他见机的快,做出了决定,袁文宏展开第二封信,脸上却露出了喜色,先是开口说道:
    “恭喜齐王!”
    正文 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京城开
     更新时间:2009…12…5 0:46:56 本章字数:3565
    士英的家小妻儿在六天前到了淮安府城山阳,按照定,这就是进攻发起的信号。
    现在兵部尚书马士英的队伍正好是放在江边,用来抵御平南将军马罡的渡江攻略,既然是带着兵来,那肯定不能不让进城,马士英的队伍也进城了一部分,并且按照规矩,看守两座城门。
    城门在手上,那就是进退从容,也算是一个权限,基本上,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家,也都是如此。
    现在的南京兵部尚书马士英是南京城内官员中最早向李孟表示善意的,这人也是个人才,在很早就已经是看明白了将来的局势。
    这才有他去南京城做兵部尚书,阮大在城内拼命的鼓噪齐王天命所在的原因,有些事情是口说无凭的,比如说开门献城,最起码要拿出什么凭证来做,比如说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都给送过来。
    平南将军马罡就是准备好了渡江的攻势,甚至通过来往南北的船只,安排细作探子,把江边上适合架炮的区域都给勘探好了。
    这是南明小朝廷最荒谬处,因为这朝廷的存在,基本上是依靠江南大族支撑起来,那自然不能影响这些大族的收入财产。
    江南和北直、陕西。江南和两淮之地,江南和山东的生意都已经兴盛无比,这样的财路肯定不能被断绝。
    明明江北是大敌,而且:时要渡江作战,可往来的船只却始终没有停下,江南是各个势力团体各自为政面的消息也是打听不来,实力b弱,就算是知道了消息也没什么用处,可南边的消息事无巨细全部被胶州了解。
    有少的事情,胶州营根本没有打算去知道,可也有为了搞好关系的人主动过来告诉,南边对北边已经没有任何秘密了。
    按照事先地约定。马士英送家人作为人质之后渡江攻势就可以开始。算计这个时间罡是在扬州府地江都准备。路上加急。估计着战斗已经是展开两天。可能今天就要有结果了。
    能打下南京城。这没有一点地悬念。对于在济南地齐王各位来说只不过是何时发动。何时结束而已。
    所以秘书监地主办袁文宏看到马罡发来地军报做地第一反应就是恭喜。李孟睁开眼睛上有了一丝笑意。袁文宏趁热打铁地说道:
    “王爷磨这时间。明日里会有进城地消息传来。这天下已经很难翻盘了!”
    李孟点点头。用手敲击了下旁边地座位。沉声开口吩咐说道:
    “卢九德地态度一直是暧昧不清。让刘元斌再写封信给他。刘良佐倒是早就有投诚之意。他手下地兵马军纪极差。告诉马罡要严控。黄得功那边死硬。如果控制住朱慈。就让朱慈劝他。”
    袁文宏在那里飞快的记录,李孟随想随说:
    “南京城那边尽可能的不要发生巷战,可以把话放出去,如果任何一名明将抵抗造成了巷战,灭九族,全军为奴,原有官吏暂时不动,马罡要严肃士兵军纪,不得欺凌百姓。”
    江南那等富庶繁华之地,还是要养成给自己继续下金蛋的鹅最好,因为战火造成破坏那就太不值得了。
    “朱慈那边要是自己不去犯傻,就好好的安置起来,许他一辈子做个富家翁,朱家人做皇帝那么久,未必觉得是福气,刘宗周还有一干文人,找人盯着就是,其他的不用去管,掀不起什么风浪,魏国公为首的勋贵,按照北直隶这边安排,只是家兵武装一定要接受改编,不能私人保留,如果勋贵子弟还想从军的,安排条船来山东,自有地方安置!”
    南京城内的人物,文人之中还颇有些精华,很多在京师的文臣,在崇祯最后几年,或者是被贬斥,或者是自己辞官,纷纷回到南方。
    这其中有多少是对朝政伤心绝望,有多少是觉得京师不太安全,想要回乡避难就说不清楚了。
    不过南明小朝廷成立之后,这些“忠义之士”汇聚而来,纷纷要在朝廷中取得个官位,这其中刘宗周学问大家,刚直名臣,得个首辅的位置是理所当然之外,其他的人则不好说了。
    按照李孟的估计,尽管南京城中人人都在猜测到底是谁开城投降,可马士英的举动,一定会让他们感觉很突然,怕是一个也跑不了。这些各党的士子,治国平天下的本领是没有的,可让他们做做忠义的表象,却做的十足十,什么以身殉国,哭天喊地之类的事情,以山东的行
    ,要是做而过了,恐怕就要动手杀人。
    没什么害处的这些文臣,身后都和江南的豪族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杀了之后总归还是有点麻烦,不如留着,也算是装点太平。
    反正文人一张嘴,到时候士兵们拿着刀剑一吓唬,也就是老实了,而这南京城的勋贵家将却和京师的有点不同。
    京师的勋贵早就是变成废物了,南京城因为一直是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共同治理,南京守备是魏国公徐家的世袭,手中还是有五百多的家将,两三千的亲兵,要经常练着才能保住这个位置。
    连带着,南京城周围一系列勋贵担任的武职之中,多少还练出些兵来,说来也有些奇怪,北地尚武,可京师的勋贵沉溺享乐,江南奢华,徐家和一批勋贵,却还有些尚武的习惯和风气。
    当然,这些所谓强兵也就是稍强点的明军,对于胶州营的部队来说,完全不是对手,这些有尚武风气的勋贵家将,若是不投降,自然是干脆利索的杀掉,可在卖地的时候,南京城这些勋贵武将之家买卖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估计会有大批不战而降的,这些人呆在南京城和江南之地,未免是个不安静的因素。
    安置这些贵族子弟,那就如来到济南城的军队服役,在胶州营这个体系中洗脑培养,肯定会成为山东的有用之才。
    袁文宏在马上写完,从座位下面的暗格中拿出专用的公文纸张,按照标准的格式又是抄录一边,递给李孟又看了遍。
    “回府之后,快点形成公,那到我这里看看,用印之后,今天发出去!”
    袁宏连忙答应下来,南边已经展开攻势,李孟自然不会去城外的军营了,命令御手转向,准备回齐王府。
    到了府邸之后,袁文宏召集书监的书办,去做李孟交办的公务,陕西的公文却已经是送到府中去。
    陕平定却有了点波折,张掖以西,有不少当地的土堡,这些都是当地豪强,这些很多都不是汉人,算是当地的土司豪酋,当着大明封赐的官,和西蒙古以及西域那些部落勾勾搭搭,作他们的土皇帝。
    陕西将军赵能派兵过去,这些井中之蛙那里知道利害,派兵骚扰,抢掠军资,甚至杀害设置的屯田田庄的庄头和屯田户,没奈何,只能是杀光了干净,这些土豪又是分散开来,化整为零。
    这让陕西将军赵能颇为的头疼,不过倒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无非是坚壁清野,慢慢的杀过去,这次的军报,不过是例行公务,打个招呼。
    回到王府,新任济南知府苏安琪拜见,苏安琪可是在齐王府中的熟人,现在是一方知府,做事总要按照规矩来。
    李孟对他,无非是看自家子侄的态度,连忙传了进来,进来之后还是按照当年的规矩,磕头请安,苏安琪在济南知府任上,这么年轻的人居然坐到了这么高的位置,又没什么经验,有不少人都是等着看笑话的。
    谁想到苏知府在位置上,表现的好像是多年的老吏,熟悉异常,而且因为是胶州营嫡系的出身,制定制度,做事规矩都是快捷准确,孙传庭和各司主办都是赞不绝口,要说这也不是偶然。
    在各个衙门历练,跟着各级的高官做书童亲随,又是见过学过处理事情的方法和经验,用在知府的事务之中,还真是驾轻就熟。
    “你去看过费德勒神甫吗?最近他的教堂已经是建起来了,忙碌的如何?”
    来到山东的白人工匠,还有福建郑家的一些人都是信奉洋教,费德勒神甫总算找到了传教的对象,他钱上面不愁,人面上又是熟悉,教堂很快建立了起来,不过门庭比较冷落。来的人都不是胶州营体系的。
    “多谢王爷的关爱,费师傅那边活的自得其乐,每日间教堂忙碌,又去公塾教课,倒也很充实,卑职这次来,是想和王爷说说关在知府衙门大狱里的景某人。”
    “哦?那个景教主,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苏安琪老气横秋的躬身,然后沉声的说道:
    “王爷,卑职以为,这景某人还是有几分才干的,他这等人放在咱们汉人地面是个祸害,要是派去祸害别人……”
    话说到这里,李孟当即明白了。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六章 初定之后
     更新时间:2009…12…6 18:03:38 本章字数:3454
    ……这个东方帝国和暴动农民之间的战争是残酷无比是地主和官僚们不能接受自己维护的体制被破坏,可对于在这个体制之内崛起的大军阀——明帝国的一位公爵,自封亲王的李孟来说,却是毫无保留的接受……”
    “这差不多是我所了解到的最和平的一次内战,当北方那位亲王的军队渡江特来的时候,城内的大臣们已经是打开了城门,这座石阶上最大的堡垒就这么毫无悬念的陷落,当时有一位明国的高级官僚正在教堂里做祷告,他的家人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淡淡的说道,不妨事,做完祷告再说……开始我以为他是镇定自若,后来才知道,局面很安全,他没必要为此担心……”
    “……开始我以为自己的财产会被军队劫掠,也担心我的几位明人朋友,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候补官员,但北方的军队来的太快,想要躲避已经是来不及了……等我忐忑的从床上醒来,直到吃过晚饭,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甚至我的朋友还约我去秦淮河上娱乐……”
    “明帝国南方的读书人如此的虚伪,他们痛哭流涕,甚至是写文章痛骂北方的那位野心家……直到三年后,我和北方的一名海关官员饮宴的时候才知道,南方富有的读书人,都在北方有大量的投资,并且由皇帝提供保护,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非常紧密……”
    “尽管我被人耻笑,可我还是要坚持,这个古老并且陷入衰颓的帝国,一定突然发生了很神奇的事情,要不然,他们的军事技术突然追赶了上来……”
    “……在北方的草原林地中,还有鞑靼和女真的蛮族,在南方还有明国的军阀和暴动农民的军团,可不管是谁至上面所说的这些势力也承认,大亲王李孟统一整个中国,击败他所有的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对于齐王的军队顺利进南京城,史书上有各种各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