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431部分

宋翔-第431部分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葵点点头,道:“殿下可要小心,记得早些回来。”
    于是两人帮赵竑换了一套深色的紧衣服,然后吹灭了灯火,打开后窗,让赵竑跳出了房间。
    这时天色以暗,而且今天郡主大发脾气,府里的气氛不好,因此下人们也都不敢多事,除了寻更守夜的人之外,其他人吃完晚饭之后都回到自己的住下休息,生怕惹了主人的触头。邓王府的下人本来不多,这时整个府里除了偶尔传来梆子声音之外,十分安静。
    赵竑从后窗跳出之后,一路穿廊过院,到也无人发现。不多时,赵竑己来后院墙边的一棵大树前。这树生得十分茂盛,有不少枝叶都伸出了墙外。赵竑双手双足蹬住树杆,几下子就爬上了大树,翻到了墙外。身手到是十分敏捷,不像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弟子。
    墙外是一条十分僻静的窄街,而窄街的对面是另一所宅子。赵竑翻到墙外之后,立刻几步穿过了窄街,来到一个小门边,轻轻敲了几下门。不一会儿,门打开了,开门人一见是赵竑,立刻道:“殿下,这么晚了,过来有事吗?”
    赵竑点点头,道:“先生在吗?我找他有事。”
    开门人道:“就在里面,殿下请进来说话。”说着将赵竑让进门里,然后将门关好,领着赵竑穿过了几层院子,来到一间屋子前,然后上见敲了敲门,道:“师兄,殿下来了。”
    门扇一开,从屋中出来一人,有些惊讫,道:“殿下,怎么这么晚了还到这里来,也不是先送个信来,我们也好让人接应一下。”
    赵竑有些激动,道:“宗先生,我……我……”
    原来这人竟是久未露面的宗天玄。当年赵恺兵败,华青檀下令解散天机宫,众弟子各寻出路,但宗天玄和十几个天机宫的弟子却不甘心就此隐姓埋名,了渡下半生。而且对奉赵忱为皇帝的朝廷十分仇恨,一心想要推到这个朝廷,并重整天机宫。
    而在赵恺身亡之前,曾托付宗天玄将儿子赵竑陪养成*人,并且卧薪尝胆,伺机为自己报仇。宗天玄也感念赵恺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于是带领着天机宫的众人暗中潜回临安,原以为赵忱就算不杀赵竑,也会将他困禁起来,因此打算寻找时会,救出赵竑来。
    那知众人潜入临安之后,才知道赵忱不仅没有因为赵恺而诛连到赵竑、赵泌,反而让赵竑继承了王位,并且就在临安的邓王府里安置。
    宗天玄等赵恺的丧事办完之后,才在一个晚上潜入邓王府来寻找赵竑。他在邓王府中住了一年多时间,对王府的布置十分熟悉,并不费力就找到了赵竑。而赵竑对宗天玄也并不陌生,知道他是父王的好友,加上赵竑对父王身亡本就耿耿于怀,因此两人相见之后,自然就谈到要齐心协力,为赵凯报仇的事情,一拍即合。两人交谈之后,立刻约定好了下次碰面的时间,宗天玄才离开。
    对于宗天玄和其他天机宫弟子们来说,赵竑的存在,是一个各方面都能够承认效忠的对像,而且有了赵竑之后,他们所谋划的一切也有了名正言顺的大义理甴,而不是叛反。因此听了宗天玄面前赵竑的经过之后,众人一致决定,奉赵竑为幼主,并且在暗中积攒力量,招集人手,准备推倒大宋,改奉立赵竑为帝。
    因此宗天玄将众人的决定告诉赵竑之后,赵竑也十分高兴,认为为父亲报仇有希望了。于是宗天玄立刻开始积极组织策化起来。
    赵竑现在在邓王府中生活得很不错,宗天玄也就不打算把他带来,而是让赵竑继续留在邓王府中。并且将邓王府隔壁的一间宅院卖了下来,做为在临安的居点。为了提高赵竑的实力,最初每天晚上宗天玄都潜入邓王府中,教赵竑习文武功。而赵竑也知道要为父亲报仇,同时隐隐还有一丝自己当上皇帝的期待,因此也学得十分努力,虽然他以错过了习武的最好时候,但毕竟有宗天玄这样的高手指点,两年以来,也有所小成。
    而宗天玄在教导赵竑的同时,也在努力联络旧部和天机宫的其他弟子,发展力量。原来被遣散的天机宫弟子大部份都被宫天玄找了回来,其中还包括七大弟子中的谢青峰和宋异人两人。不过谢青峰和宋异人自知自己领导不了这个团体,因此还是由宗天玄出任首领。而在赵恺败亡之后,陈亦超也不愿降宋,于是带着一批人员回到老家湖州,他家在太湖一带还有些基业,于是招集了一些人手,在太湖里靠打渔过日。
    宗天玄联络上他之后,借助陈迹超在太湖的基业,又连络了当地的豪强潘壬、潘丙、潘甫等人,占居了太湖中的几座岛屿,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一面招收人手,准备曰后成大事用。不过在平时还是以打渔,摆船为业,也奉公守法,行事也十分低调,并且结交好当地官府,因此发展到也很迅速,不到两年的时间,以经收募了二三百号人,衍然以经成为太湖一带的地方势力。
    宗天玄让谢青峰留在太湖,教导渔民们武功,宋异人则留在临安,付责教导赵竑,并临安据点的事务。而宗天玄则四处奔走,一方面探听朝廷的虚实,另一方面尽可能多的联络对朝廷不满的人。
    赵竑本来就对父亲的败亡对现在的朝廷和赵忱、杨炎一干人等耿耿于怀,加上宗天玄、宋异人等人这两年多来的教导,在他心里以经认定了自己的父亲才是真命天子,赵忱不过是越暨篡位,杨炎等人更是乱臣贼子。因此也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夺回皇位,为父亲报仇。
    只是这些事情他都按照宗天玄和宋异人等人的叮嘱,并没有告诉赵婉如和赵泌。但这事却瞒不过赵竑的两个心腹內侍大葵、小葵。他们本是兄弟两,因为家中贫穷,才净身到邓王府来当內侍。赵恺生前对他们还不错,因此这两人也支持赵竑和宗天玄的行动,平时还帮他们打掩护。
    现在宗天玄等人也不是天天去找他,平时一个月中只见二三次面,不过和他约定了一套联络方式,如果有急事发生,可以随时联络。
    因此这一次赵婉如要带赵旅去建康为赵忱贺寿,他自然不会愿意,才和赵婉如发生了争执。于是到了晚上立刻就来找宗天玄了。
    正好现在宗天玄也在临安,他和宋异人把赵竑接进屋中,听他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宗天玄点点头,道:“这件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如果殿下今晚不来,我们还打算去找殿下。”
    赵竑道:“找我做什么?”
    宗天玄道:“殿下应该答应郡主,去建康。”
    赵竑不由一怔,道:“为什么?宗先生也要我去给那个篡位之人贺寿吗?”
    宗天玄摇摇头,道:“自然不是,而是现在正是一个大好机会,现在那昏君正在准备庆贺生辰,必然不会顾忌其他,我们正好可以借机行,带人潜入建康、寻找机会刺杀了那昏君。昏君现在没有子嗣,他一死,有资格继位的只有殿下一人。正好他又招殿下进京,那时殿下正好可以就在建康继位,以免夜上梦多,岂不是天赐良机吗?”
    赵竑听了,也不由心中大动,听宗天玄的说法,这一次大有成功的机会,一直期盼的事情仿佛马上就要变成现实了。赵竑兴奋之余,却也有些胆怯,道:“宗先生,这一次能够成功吗?”
    宗天玄信心十足,道:“殿下放心吧,这一次起事,不仅有我们,而且在朝中也有大臣以经表示过支持我们了,万无一失。”
    赵竑道:“朝中的大臣?是谁?”
    宗天玄道:“就是礼部尚书,史弥远史大人。他是前朝史相之子,史相受杨炎的排挤,以经被迫致仕,史弥远对此一直怀恨于心,因此愿意帮助殿下登基。有了他在朝中接应,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八十一皇帝的生辰
    大宋建兴四年(1174年)四月十二日,是赵忱年满二十岁的生辰。
    二十岁的男子,就意味着真正的成*人了。既使是普通的人家,也要热烈庆贺一番,何况是皇帝。加上现在大宋刚刚大胜西夏,声威远振,因此朝廷上下都认为,皇帝的这个生辰一定要好好庆贺一番。
    既然是皇帝的生辰,那么贺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京的官员到是好办,只用到了正日子前后,把贺礼送上去也就行了。但外地的官员,甴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可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贺礼不同于别的东西,万万不能有一点闪失,一但在途中发生了意外,想再补办都没有时间了,因此早在两个月以前,就陆续有官员将贺礼送到了建康。因此离赵忱的生辰还有十佘天的时候,就以经收到了数百件贺礼。宫里甚至腾出了一间大殿,专门摆放这些礼物。
    虽然赵忱早己下旨,命令各地官员进献的贺礼应当从简办理。但给皇帝敬上的生辰贺礼,自然也不能是一般的东西,而且大宋官员的薪俸十分丰厚,即使只靠着官俸,也能过上十分富足的生活,因此所敬献的贺礼都价值不菲,各种金银玉器,书画古玩,应有尽有,其中也不乏价值上万贯的东西。好在总算是赵忱提前打了招呼,各官员们也都明白,到是没有敬献什么太过奢华的东西。
    这一天陪同赵忱贺礼的周太后看着这满大殿琳琅满目的贺礼,也不禁笑道:“想不到官家这次生辰,到是发了一笔大财。”
    赵忱苦笑了一声,道:“朕早就传诏到各地方,命令各地的官员当从简办理,却想不到还是弄成这个样子了。”
    周太后笑道:“今年是官家二十岁的生辰,自然不同于以往。这也是各地官员对官家的一份心意,也是一片好意,何况哀家看这些东西,有的虽然是贵重了一些,但也并不算太出格,官家对他们到也不必苛求太多。”
    赵忱摇了摇头,道:“娘娘,我到也不是说这些礼物太过贵重,而是说……”说着赵忱从贺礼之中拿起一块石块,递到周太后面前,道:“这些什么祥瑞之物的东西。”
    周太后接过来,托在手中一看,只见石块刻着“国祚永延,寿历遐岁”四个古篆字。再看看名单,是台州知州王全敬所进献的祥瑞。据说是在当地的一座山发现的。
    其实早在今年开年,各地官员都知道今年是皇上成年的时候,而且正好朝廷刚刚大胜了西夏,那还不来纷纷凑趣,因此有不少地方都上报朝廷,说在当地出现了祥瑞之兆,不是什么彩霞起岳;黄云覆辇;,就是什么瑞雹绕坛;紫气护幄;或者就是日重轮;月重晕;,再不就是灵芝瑞谷,双头蓬,连理木,或者是异兽呈现,一时之间什么牛产麒麟、禽生凤凰、黄龙白鹿,六足龟、比目鱼,仿佛一夜之间,所有奇珍异兽全都蹦了出来。
    其实宋朝国君多信道教,因此所谓天瑞昭示,历朝均有。在宋真宗时期甚致弄出天降祥符,封禅泰山的闹剧来。
    赵忱对这些祥兆异兽虽然还有些半信半疑,但他决不相信会因为自己过一个二十岁的生日,就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因此下诏各地,说:祥瑞之兆,本虚无飘渺之说,朕未亲见,不可当真,各地当匆进。
    诏书下达之后,各地官员立刻都明白,原来皇帝不喜欢这一套,才能都罢手。但有一部份官员却会错了意,以为皇帝不是要虚无飘渺的喜报,而是一些祥瑞真物。于是自作聪明,开始亲手制造。云雾彩霞、紫气护幄这些祥兆自然是弄不出来,而黄龙、麒麟、凤凰这些瑞兽也找不着,但石刻木雕却弄了不少,还有就是古印,一下子也连送了十几枚到建康来。
    周太后知道以后,也不禁是又好气又好笑,又宽憵赵忱道:“依哀家看,这些官员也未必真是趋炎附势,只不过是前朝陋弊,习惯使然罢了。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官家不兴这一套,不与理睬,不让小人有可趁之机,时间长了,也自然就不会有人再送这些祥瑞之物了。”
    赵忱苦笑了一声,道:“还是娘娘说的是。”
    他们正说着,忽然有人来报,永宁公主到宫中向赵忱进送贺礼,现在就在殿外候旨。
    赵忱一听是姐姐来了,急忙命人请进来。不一会儿,赵倩如款款走上殿来,向赵忱和周太后行了礼,看着这满殿摆放的贺礼,也忍不住笑道:“想不到官家一个生辰,竟然可以收到这么多的贺礼,日后朝廷若是缺钱,官家不访可多办几个生辰就行了。”
    周太后笑道:“我方才也说,官家过个生日,却是发了一笔大财。”
    赵倩如道:“看来只有我们送来的贺礼到是寒酸得多了。”
    赵忱道:“姐姐说的是那里话,我们都是一家人,只在姐姐的一份心意,又岂在礼物的轻重。”
    赵倩如微微一笑,这才叫人把贺礼拿了上来,原来送来的是一尊送子观音雕像。整个雕像有二尺许高,用的是一整块碧玉雕刻而成,手工技法都十分细腻精美,看得出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价值绝对不在任何一件贺礼之下。而且这份贺礼含义也十分明确,自然是希望宫中早曰诞下皇子来。当然这样的意愿也只有身为赵忱亲姐姐的赵倩如才能够表示。
    赵忱也吓了一跳,道:“这样一尊雕像还寒酸吗?可太让姐姐和姐夫破费了,朕到是真有些过意不去。”
    赵倩如笑道:“官家历年来对我们府里的赏赐还少吗?这区区一尊雕像又算得了什么?”
    周太后也笑道:“官家,这也是你姐姐、姐夫的一番心意。可也不要辜负他们,快叫人收好吧?”
    赵忱听母亲这样说了,也点点头,赵倩如送来的贺礼自然不能和大臣们送来的贺礼放在一起,赵忱立刻命內侍将这一尊雕像抬到后宫中供奉起来。然后才请赵倩如到偏殿过落座。内侍宫女知道他们母子三人谈话不喜欢有人打挠,因此献上茶之后,都自觉退出殿外。
    三个人坐下之后,周太后才道:“不过皇嗣的事情,虽然有关国体,但官家到也不用太过着急,太医检查官家的身子也没有大碍。你姐姐,姐夫也是成亲三年之后,才有了身孕,而且一次就是一对龙凤胎。何况官家才刚满二十,正值青春年少,日后还没没有子嗣吗?”
    赵倩如也点点头,道:“娘娘说的是,大夫也说过,怀孕生子之事,不可强求。夫妻婚后数年不孕也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慢慢调养,时候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