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515部分

宋翔-第515部分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缱鞔蛩惆选!
        其实这几天以来,宋军每天都在全力攻打兴庆府,而且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烈。而在兴庆府城中,虽然西夏朝廷极力隐瞒,但兴庆府中的大宋谍报人员四处散播,因此金军大败撤退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全城,守军得知以后,顿时军心大动,而偏偏这个时候,李仁孝又驾崩归天,本来就低落的军心士气再度遭到沉重的打击,任谁也无心再战了。
八十八西夏的结局(二)
        因此在今天宋军一阵猛攻之后,东平门的守军率先崩溃下来,被宋军攻上了城墙,然后顺着涌道杀入城中,打开了城门,放宋军的大队人马进入城中。
        李纯祐一听,也不禁大惊失惊,忙道:“众位爱卿,宋军以经杀进城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浪讹进忠一见,忙道:“殿下莫慌,宋军虽然攻入城中,但一时还攻不到皇宫来,请殿下立刻准备,我们马上就走。”
        这时嵬名延布也道:“浪讹大人,你和越王一起保护殿下速速离开兴庆府,我率军去挡住宋军,为你们尽力争取时间。”
        李纯祐一听,心里觉得十分过意不去,正想叫嵬名延布和自己一起逃走,但浪讹进忠清楚,现在时间紧迫,没有功夫多商议了,因此立刻道:“殿下,不要迟疑了,快走吧。”
        ※※支持原创※《宋翔》于※※※
        兴庆府城是西夏的国都,也是西夏国中最大的城市,虽然比起建康、中都这样的大城,还有所不及,但城市的范围也不算小。
        宋军虽然攻破了东平门,杀入兴庆府城中。但在街道上还是遭到一部分西夏军的顽强抵抗,真正完全占领兴庆府,结束战斗,还是花了两天的时间,
        最后嵬名延布、野利刚等人都先后战死,而以刘仲平为首的一批西夏官员也全都投降宋军。但李仁友,浪讹尽忠、焦景颜、高逸、西壁贺、卫幕延平等人还是保护着李纯祐,率领着数千人马,杀出了兴庆府,向西方逃走。高震派兵追了一阵,但终究没有追上,只好暂时收兵做罢。同时又立刻写本,向建康朝廷报捷。
        随后,高震率领大军进入兴庆府城中。这时铁木真也率领蒙古军回到兴庆府,得知金国内部正在发生内战,铁木真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立刻向高震告辞,要转回蒙古对金军用兵。
        双方按照杨炎离开西夏时达成的协议,将兴庆府中西夏国库中的钱财物资作了平分,随后又按照兴庆府中的户籍名册,将城中的居民百姓按幼年、妇女、老年、壮年各分了一半,让蒙古军带走。不过在分配百姓上,高震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送给蒙古军的,大多都是党项贵族和宗室成员,其中还有不少都是投降的官员。而对铁木真的解释是,大宋是汉族人的国家,因此不希望让蒙古军多带走汉族人。
        当然这也是杨炎在临走前授意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国家,党项贵族一直都把持着西夏的军政大权,他们在西夏国中都是数代相传、势力极大,而且深入民间地方,他们将会是大宋日后能够稳定的统制西夏的最大障碍,相比之下,汉族人比较能够收受大宋的统治。因此借这一次分配居民,让蒙古军掠走大部份西夏贵族,对于大宋日后能够顺利的在西夏进行稳定的统治扫湥б恍┱习
        而对蒙古军来说,是党项人还是汉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蒙古军抓到了大量的平民百姓,劳力以不缺少,而掠走党项贵族,有不少人的家族中还花费大量钱财来像蒙古军赎人,到是又可以再赚到一笔。因此也没有什么异议
        。双方经过十余天的湥Р楣ぷ鳎虐巡聘弧⑷丝诙挤峙渫瓯稀L菊婧椭诮熳琶晒啪核妥糯罅康娜丝凇⑴Q蚵砥ァ⒉聘恍穆庾愕姆祷孛晒拧
        而蒙古军走后,高震立刻分派杨昌鹏驻守西凉府,李好义驻守夏州,三方人马遥相呼应,暂时在西夏境内驻扎。然好又写成奏本,将后续的经过报回建康,同时请朝廷决定下一步的安排。
        ※※支持原创※《宋翔》于※※※
        杨炎一口气将西夏的所有公文全都看完,总算是完全放下心来。然后先将所有西夏公文都整理好,命人送交到宫中,由赵忱审阅,也让朝廷放心。
        虽然现在大宋的行政程序是由大臣先拟定好意见,然后再呈交给皇帝批阅,但这仅限于一般的事务,向攻取西夏,开疆扩地这样的大事还是先要由皇帝和各执政大臣一起商议,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因此第二天,赵忱立刻招集韩彦直、叶颙、周葵和杨炎,来着重讨论西夏的善后安排事宜。
        关于西夏的善后事宜,主要有三个大的问题需要处理。
        首先就是驻军问题,现在大宋在西夏共有驻军超过二十万人,占了目前大宋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多,其中包括还八万多三衙禁军,有如此庞大的兵力长期驻扎在数千里之外的地方,无论是谁当皇帝,由谁主持政务,也都难以放心。因此撤军也是再所难免的。
        但现在宋军刚刚占领西夏,立足尚未稳定,需要留下一部份兵力,来保证大宋的统治。同时西夏原来的统治势力也并未完全湥С删唬杂谔拥轿髌骄镜奈飨某⒉杏嗍屏σ簿荒芊殴欢ㄒ≡缙较⑾吕础R虼嗽谖飨木硟攘糇は嗟笔康谋σ彩窃偎衙猓敲淳闾灞θ绾畏植嫉髋洌统闪四壳暗牡蔽裰薄
        其次就是关于任得敬和任氏一族的处理方案。这次大宋能够顺利攻取西夏的土地,以任得敬为首的任氏一族自然是功不可没。按功赏过罚的原则,理当对任氏一族给予重奖,赐爵封地,那怕是封王也不为过。但是应该把他们迁到建康,还是继续留在西夏境內,却又是另一个难题。
        把任得敬留在西夏,对大宋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任得敬在西夏苦心经营了四十余年,势力遍及西夏各地,而现在西夏败亡之后,党项贵族的势力大减。任氏一族的势力在日后必然又会大增,虽然现在任氏之中,并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材,但难保日后在任氏之中,不会出一个李元昊似的有雄材大略,又有野心的人物,再把西夏给分裂出去。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任得敬到了建康之后,难以掌握实际的权力,因此他未必愿意轻离故地的。如果强行命他到建康为官,无异于剥夺了他的根本权力,未免也太强人所难,而且一但这样做了,那么日后谁还肯投靠大宋呢?因此如向处理任氏一族,也是一个难题。
        且最后一点,就是如何统治西夏地区的,这不仅仅是向西夏地区派驻地方官员的事情,也就是说对西夏地区的定位问题。西夏地区是按照大宋正常行政方式,分路府州军县的行政分级,然后甴朝廷直接派驻官员来统治,还是按照大宋对待其少边境民族那样,由各民族半自治,并与朝廷委派的官员一起实行联合统治。
        从地区和民族构成上来说,自然应该是和别的民族地区一样,由各部族与朝廷委派的官员一起实行联合统治,但西夏不同于其他的民族地区,将来作为大宋重要向产马地区和与蒙古勾通的通道地区,还是未来北伐时候,夹击金国西北的基地,无论是在战略、交通、运输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容有半点闪失。
        如果从稳定的角度考虑,自然是施行联合治理能够更快恢复西夏地区的平稳,但西夏与大宋敌对了近百佘年,一直都是战多和少,大宋朝廷可不敢赋于党项贵族太多的权力,这与处理任氏一族的道理一样。但釆用朝廷直接统制,势必又会引起当地新旧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党项贵族绝不会甘心就这么放弃自己的权力,一个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动不断的局面。因此这个问题同样也十分重要。
        听了其他几人的发言之后,杨炎这才明白,为什么以前常听人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攻下一块土地容易,想要稳稳的守住它,要牵扯的方方面面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绝不是单靠强大的武力就能够解决的。既使是在武力强大的强汉盛唐,开拓的边境地区往往也会是几经易手,反复争夺。而在大一统的汉族王朝中,大宋是彊土最小的一个,连燕云十六州都一直没有收复回来,因此尽管创下了巨大的财彩强┑刈钌俚囊桓觯谡夥矫娴木橐步跤谑敲挥小
        现在还是面对西夏,那么曰后北伐中原,收复所有失地,面对的将是数倍于西夏的金国,虽然都是汉人,但将会面对类似的问题也绝不会是少数,因此处理好西夏的事情,对曰后北伐戊功,守住北伐的成果,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经几位执政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对于在西夏地区驻军和继续追击西夏朝廷的残余势力的军事安排,将全都由杨炎来负责制定计划。因为他现在即是代理枢密使,又是西夏战事的主将,熟悉当地的局面和情况,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的状况,制定出最适当的进军和撒军方案。
        而对任得敬的处理,首先派人去试探任得敬自己的态度,如果任得敬自己知趣,主动愿意到建康来任职,那么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大宋朝廷也将许之以少师、开府仪同三司,静安郡王、泰宁军节度使、提举云宵馆使的官职。这些官职虽然都是虚街,但却都是极高的品级,少师己是正一品官职,其他开府仪同三司,静安郡王等都是从一品的级别,最低的泰宁军节度使也是从二品,单以品级而言,在大宋目前,可以算是首屈一指了。对于任氏的其他弟子也都各有封赏,最低也不会低于正五品,并且保证任得敬之子留在西夏境內,出任地方官员。
        不过如果任得敬不愿入建康为官,那么对他也不能轻慢,仍然授于世袭灵安郡王、紫金光禄大夫、泰宁军节度使、将黄河以东、韦州以北、盐州以西、长城以南的地方赐给任得敬为封地。其他任氏子弟也各有封赏,但都在封地以內为官。同时需要遣子侄各一人,到建康府为官,这样一来,虽然任得敬受封世袭郡王的爵位,还拥有了封地,但却可以把任氏一族的势力牢牢的限制在这数百里的封地中,其他西夏地方仍为大宋所有,而且任氏的封地处于四面受敌的局面中,再加上还有人质在建康,因此也不怕任氏曰后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最后是对西夏地区的管理方法,将釆用联合治理和朝廷直接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在黄河东南的地方,有不少原来就是大宋的土地,而且当地居民也都是以汉族为主,这些地方就将甴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出任地方长官,直接管理。
        而在黄河西北,党项族相对较多的地方,除了贺兰山以东的地方之外,都由朝廷派遣官员,与党项贵族联合管理地方。但出任地方官职的党项贵族必须派遣其子到建康府的国子监中学习,接受大宋的教育,以三年为期,三年期满之后,可以另换他人。同时这些党项贵族日后的继存人,也必须是在建康学习过的儿子们之中挑选,不得另选傍人。
        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大宋朝廷手中掌握着大量党项员族的人质,同时又让他们接受大宋的思想教育,在曰后出任地方行政官员之后,在思想上也逐渐认同大宋的统治,从而也逐渐使大宋在西夏地区的统治能够稳定下来。
        就这样,关于如何统治西夏的三个大问题中,有两个都以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当然这些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果,还要看在日后的施行情况,然后再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而在最后,就等杨炎拿出驻军方案,就可以下诏西夏,开使施行了。
        有关于军事方面的问题,可难不到杨炎,对此他早已有一个初步的方案。从西夏撤军自然是必须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八十九西夏的结局(三)
        首先,目前西夏的局面以经逐渐驱于平缓,但因为还有西夏朝廷的残余势力和维持地方稳定的需要,因此现在西夏还有必要暂时保留十五万左右的驻军兵力。将在彻底消灭了西夏的残余抵抗势力之后,则可以保留十万左右的驻军,然后再视大宋的统治情况;再做决定。
        同时还要在西夏地区逐步建立在固定的地方驻军体系。甴于西夏地区以经被攻占,那么原来针对西夏而设立的兰州御前驻军,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而在西夏地域之內,杨炎建议设立两支御前驻军,兵力各为三万,一支设在夏州,另一支设在兀刺海城。一方面是保证大宋在西夏的统制稳定,另一方面等到日后北伐,也可以从西夏地区出兵,配合四川的宋军,进攻金国的西北地区。不过俱体的兵力分配还是等到西夏战事彻底结束之后再说。而在先期从西夏撤回的人马,是一部三衙禁军和一部份地方厢军。其他的人马,再陆续撤回。
        而对于逃到西平军司的西夏残余势力,杨炎则认为到并不用急于出兵去征伐,这是因为宋军经过了数月的征战,人马都十分彼惫了,需要一段时间来修整。而且西平军司一带地荒人少,兵力有限,发展的潜力也有限。西夏的残余势力逃到那里,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己,起不了多大作用。同时从兴庆府到西平军司一路几乎尽是沙漠地区,少有城市人烟,大军的后勤供应十分困难,因此如果不做好充份的准备,就盲目出兵,只会是大败而归。
        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稳定住西夏的局面,建立起完善的地方行政机构,以保障大军出征之后的后勒供应和地区的稳定。并且安抚百姓,开展春耕,尽快使当地居民安定下来,并让一部军资能够由西夏地区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再供应。另外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多派人手,去打探从兴庆府到西平军司的一路地形,制定进军的路线,和后勤供应的路线,为曰后出兵征伐西夏的残余势力做好充份的准备。
        等到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相信西夏地区的局面就可以稳下来,而到了那时,宋军也以经休整完毕,一切准备工作都以完成,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