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157部分

牧唐-第157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一条打眼扫了一下,发现这小子的字,比起昨天来,竟一下好看了不少,心下好奇,便把两张白纸接过,放在面前的石桌之上,仔细地察看起来。
    “咦,阿瞒的字,似乎进步了许多。”张楚楚看到纸上方圆的字体,也是惊异地轻赞了一声。
    这么说并不是说骆宾王的字一下就字得已经登堂入室了,而是看惯了他的丑字之后,忽然之间他竟写出了一个还算正常的字体,难免会让人觉得异样。
    “多谢师娘夸奖,学生也有这个感觉,练习的时候也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被师娘夸赞,骆宾王不由得有些小得意,他的字能写到现在这般模样,那是他以前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得到的。
    “嗯,”柳一条也轻点了点头,道:“阿瞒现在的字体,已经超过了小惠了,难得。”
    一句不知是夸还是贬的话,一下便把骆宾王的得意心态给打了个无踪,超过柳小惠了,骆宾王忽然觉着有些自卑,他练了这么久,写出来的字,竟才比一个刚识字不到一个月的小丫头好看上一些,亏得他刚才还那般的高兴。
    “夫君!”看到骆宾王一下从得意到失落的样子,张楚楚不由得白了柳一条一眼,哪有这样打击人的?虽然,嗯,柳一条说得也确是实话。
    柳一条温和地看了他媳妇儿一眼,然后又对骆宾王说道:“阿瞒,你很聪明,也很有天份,想想你以前写的字,再看看你现在写的字,若是让你以前的熟人来看,定是不会相信这是你写出来的。”
    见骆宾王的脸色渐渐地缓了过来,柳一条又接着鼓励地说道:“所以说,你的进步很大,几乎可以用神速来形容,没有人能像你这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字体改变并提高得这么多。知道今天你的字为什么会比以往都有些不同,都要好上一些吗?”
    “学生不知,请师父教导!”被柳一条这个书法宗师夸了两句,骆宾王又变得自信起来。
    “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基本变化。”柳一条指着桌上的那些简单笔画和字体,轻声地向骆宾王说起了一个政治课上的哲学命题:“量的积累,引发了质的变化。你练习了这么久的基本笔画,对这些笔画的写法已经熟练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你现在写出的字,才会与以往不同。”
    “所以,你要想写出比现在更好的字体,只有再像以前那样,更努力地去练习,现在点,横,竖,撇,捺,提,这六种笔画你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从明天起,你开始练习撇点,竖提,横折提,弯钩,竖钩,和竖弯钩这六种笔画,一会儿为师给你写一份示例。”柳一条把两张纸又交还给骆宾王,道:“嗯,这些东西你都保存着,对后用来作参照之用。”
    “是,多谢师父!”骆宾王弯身冲柳一条施了一礼,不管怎么说,他的字,是真的进步了。
    “嗯,好了,你先下去吧,晚上到为师的房里来取新的字贴,以后还是如此,每写好一贴,都要拿来与为师过目。”柳一条向骆宾王挥了挥手,将他打发下去。
    “是,师父!学生告退。”微向柳一条与张楚楚行了一礼,骆宾王便拿着他的帖子,又钻进了他的书房
第288章 敲竹杠
    原的各家大户,现在都处在一个焦燥的阶段。
    时间紧迫,人手短缺,空有一地的好庄稼却都收不回仓里,搁谁,也都会心疼得厉害。
    杜贤在大厅里走来走去,没有了一点往日的那般悠闲模样,从早上接到县里的消息开始,他的头整个都大了两圈,他们家在三原的田地说不上最多,可却也有八百多顷,仅凭着手下的那五六百佃农,想要两天把地里的粟谷全部收回,无疑于是痴人说梦,能收回一半,他就要偷着笑了。
    “杜济还没回来吗?”不知是第几次地,杜贤又开口向一旁的杜之贵问道。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马上的,这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杜济若是再不能多找一些佃农来,这一季他们杜家的损失,至少都得有八百到一千贯。
    一千贯,不多,可也够得他们杜家用上两年的,如果能救得下来的话,谁会愿意让它们泡汤?
    “还没有,爹,”杜之贵抬头看了他爹一眼,轻声说道:“县里的佃农全被公孙府还有杨府于昨日给征走了,现下要想再找,只得去县外的一些村落,就是能找来一些,也是杯水车薪,所以,爹,你也不要再抱多大的希望。现在整个县城,除了公孙与杨家两府外,哪一户不是如此,着急也没什么用。”
    杜之贵的神情也有些沮丧,想想昨日与公孙贺兰一起饮酒时,被公孙贺兰告知此事时←还开口嘲笑了公孙贺兰两句,听得别人一句闲话,就要冒着减产的风险提前将谷子入仓,这不是有病么?
    可是现在,这个现世报来得也忒快了点儿,仅隔了一个下午,便临到了他们地头上。
    那个柳一条,他是怎么知道这两天要下雨的。莫不成他观天象的本事。比朝中的那些火山令还在厉害不成?心中虽然疑惑。不过杜贵现下却再没了追根寻底的兴趣,现在抓紧时间挽回损失才是正事。
    “老爷,老爷,快跟老奴走,去晚了就来不及了!”父子俩正说话间,杜济这老头一阵风似地从门外刮来,拉着杜贤的胳膊就往外跑。整得杜贤和杜之贵都有些不知所以,杜济老头儿,风风火火的,莫不是疯了?
    “阿济,到底是什么事,你说清楚了,咱们再走也不迟。”杜贤停住脚步,面色有些不愉∨济是杜府的老管家。一向都没有行过那逾礼之事,今日怎会这般不识礼数?若是让外人看见了,成什么体统?
    “莫不是。济叔你找到佃农了?”看着杜济急切而又激动地神情,杜之贵似看出了一些端倪,遂开口向杜济问道。
    “找到了,总共三百四十二个佃农,而且都自带有工具,现在在就在三原县城地北门口,不过,老爷,少爷,若是去晚了,怕就是会被人家给抢走了。”杜济也发现了自己地不妥之处,忙着松开拉着杜贤的那只手,急声向杜贤和杜之贵说道。
    “三百四十二个?这么多?是从哪来的,知道吗?”初闻之下,杜贤也是一阵惊喜,现下反倒是他拉着杜济的胳膊向外急走,边走还边开口向杜济询问。
    三百四十二,再加上他的五百多个,若是抓点紧的话,地里的庄稼就无忧矣。
    “是古田村柳府地人,领头的就是柳府的管家柳无尘。”杜济开口答道:“老爷,咱们须得快些,刚才老奴回来时,已有好多家户都闻着信儿往北门赶了,去得晚了,怕就是没了。”
    “柳一条?”杜贤一楞,遂即便明白过来,柳一条那小子,是来打劫来了。
    “行了,阿济,咱们不用着急,在县里的这些大户没到之前,那些佃农都跑不了。”杜贤松开杜济的胳膊,神情和脚步也都缓了下来,柳一条这个时候派佃农来,除了是想要敲一些闲钱外,还会有什么打算,那小子端是会挑时机。
    “阿济,你去帐房取一百贯银钱来,随老爷我去一趟北门儿。”杜贤开口向杜济吩咐了一声,平常十贯都用不到的工钱,现在给他一百贯,应是足够了吧?
    “爹,你带这么多钱做什么?雇用那些佃农,那里需要这么许多?”待杜济离去,杜之贵不解地向杜贤问道。
    “一百贯,是很多,可是比起地里的那一千贯,你还会觉得它多么?”杜贤轻看了他儿子一眼,心中想到,柳一条怕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敢这般明目张胆地来敲竹杠的
    一百贯,或许还会有些不够,想起其他几个家户,赵家,李家,王家,若是真要抢起来地话,杜贤心中有些没底,一百贯,并不是只有他们杜家才出得起。
    在三原县城地一个小茶馆儿里,柳无尘正悠闲地坐在那里喝品着茶水,来到三原县城之后,他才算是完全明白他们家少爷那句‘供不应求’的意思,他才坐在这里不到一刻的时间,就已经有不下十泼地人向他询问。
    这一次,应该能赚上一些,柳无尘看了一眼正坐在城门口树荫下休息闲聊的三百多佃农,轻轻地笑了起来,跟着柳一条越久,他越是佩服他们家少爷的手段。
    这一次来三原虽有一点敲竹杠的意思,不过能做到让别人争着抢着被敲,而且还生怕被敲不上的的,很少见。
    ‘整体出租,竟标租用,价高者得。’想着他们家少爷定下来的准则,柳无尘再一次地轻笑了笑,这一次,不知哪一个家户,会倒霉而又幸运地竟下这一标?他很期待,不知道最后的那个价格,能不能达到他们家少爷的预期标准。
    “柳管家,消息都已经散了出去,想来再过不久,县里边除了公孙府与杨府,其他的大户家主都会赶来。”马成从县城里面出来,奔到茶馆儿里,拱手向柳无尘禀报。
    “嗯,辛苦你了,也坐下喝杯茶水吧。”柳无尘轻笑着点了点头,邀请马成一同入座。
    “多谢柳管家。”马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柳无尘的对面,拿起面前的茶碗就猛灌了一气,在城中的一番奔走,他也是真的渴了。
    “柳管家,”把茶碗放下,马成又自顾地斟了一杯,开口小声地向柳无尘问道:“您说这一次咱们能给少爷带回多少钱去?我传信儿的时候,看到那些家户的人都像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对我热情得不得了,若是咱们趁机多要一些,想来他们定是不会拒绝。”
    “哦?”柳无尘有些意外地看了马成一眼,这小子倒也有些眼光,马成也算是柳府的老人儿,一会竟标的时候他也会在侧,所以柳无尘也无意去隐瞒他些什么,轻轻地冲着马成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三十贯?!”马成指着柳无尘的手,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干两天的农活儿,就能赚上三十贯么?这,也太夸张了些,难不成那些大户的老爷们,都是傻子?
    “不是三十,是三百。”看到马成的样子,柳无尘不由得轻摇了摇头,轻声向他说道:“少爷预猜的价格是三百贯,若是只有三十贯的话,少爷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三,百?”马成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两天的农活儿,三百贯,他们家少爷这是疯了吗?
    “呵呵,好!不愧是我那一条贤侄!有眼光,有魄力!”公孙文达高兴地猛拍了下桌子,听了柳无尘来三原的信儿,公孙文达立马地就想到了他们前来的目的。
    趁火打劫,他们是来发财来了。
    “赚的钱虽不多,不过两之内能赚到两百到三百贯,却也是一桩不错的生意。”杨伯方轻喝了一口酸梅汤,感受着汤水里所蕴含的凉意,轻声向公孙文达说道。
    “嗯,两天有两百到三百贯的盈利,这也算得上是暴利了,不过这次那杜老头怕是要大出血了,呵呵。”公孙文达有些兴灾乐祸地轻笑了起来,三原县,除了他们公孙府与杨府外,也就杜家的田地最多,最有可能出高价的,怕也就只有他了。
    “三百贯换一千贯,他也不吃亏,说起来,这次也多亏了一条贤侄提前的讯息,不然,现在咱们老哥俩儿怕也是在焦头烂额之中,现在这三原之中,怕是有不少人都在咒骂着你我二人。”杨伯方与公孙文对对望了一眼,同时都大笑了起来。
    “要不,一会儿咱们哥俩儿也去一趟北城门儿,去凑凑热闹?”公孙文达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向杨伯方建议道。
    “去了也只是徒招人忌恨罢了,还是算了吧。”杨伯方轻摇了摇头,他并没有公孙文达那种爱看戏的喜好。
第289章 雨
    天后,大雨滂沱。
    三原,长安,齐鲁,川蜀,豫中,整个大唐境内,一片烟雨朦胧,干旱了六个月的天气,终于迎来了一片的湿楚,只是在这个时节,这雨,并没有给那些久经干旱的家户,带来一丝一毫的欢喜。
    仅仅是一个三原县,就有近千顷的庄稼被浸泡到了地里。
    就连那些好不易从地里抢收回来的谷子,也有大半都沾染了霉气。
    “今年,注定是一个大灾之年,先是大旱,现在又是大涝,唉!”老柳坐在轮椅上,看着外面已经下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大雨,轻叹了口气。
    大雨是在清晨下起,当时很多人都还在地里忙碌,一阵忽起的狂风过后,便迎来了这场倾盆似的大雨,道路泥泞,积水成洼,村头原本已干涸见底的沟渠,一阵的功夫,就已被注满了半池。
    “天灾难测,天意难询,谁能想到,没有被旱死的庄稼,竟会被这忽来的一场雨水给淹死呢。”柳贺氏拿了一件稍厚点的短衫,轻轻给柳老实披上,雨水驱走了暑气,天已经凉了下来。
    “好在咱们家有一条在,不然遇到这样的光景,家里的日子还不知要怎么过呢。”柳贺氏轻身在老柳的旁边坐下,随着老柳的目光,也向窗外看去,外面,水气蒙蒙,地上,已经积了浊水一片,临近中午的时段,却好似黄昏一般。
    “嗯,”老柳轻应了一声。若是没有他们家大小子,光是前阵子的干旱,地里边儿就已不会再有庄稼存在,哪还等得到这雨水前来祸害?
    “前两天听王村正来说,这雨怕是要连绵许久,也不知一条地里地那些茶树,会不会被这雨水给淹泡出个好歹?”柳贺氏扭过头来,有些担忧地向柳老实说道。
    “没事儿的。大小子的那片土地。地处高岗。向来都是怕旱不怕涝,而且在每块地里,他都派人修有排水管道,整个古田村里,再也没有比他更为安全的田地了。”柳家的宅院就座落在田地之中,对地里的情况,老柳自也是有些了解。
    以前…也没有想到,村西这一片一向都没人要的荒地,现在竟也成了一块宝地。
    “嗯,没事就好。”柳贺氏闻言,也算是安下了一片心来,地里的事情是男人地责任,女人不好插嘴,不过她却也是忍不住地会去担心。
    这时。透过窗口。柳贺氏隐约看到院中似乎有人在走动,从远及近,披着蓑衣。两个人,只是雨水太大,分不清面容,看得不太清透。
    “是无尘还有马成他们从三原回来了。”老柳也看到了外面地情况,看着渐渐走近地两个人,轻声向柳贺氏说道:“听楚楚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