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200部分

牧唐-第200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对着这个满脑袋都是舞枪弄棒的女儿,狄卢氏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有空的时候,就去书房看一下你弟弟每天写下的那些东西,看过之后,你就不会再觉得柳先生是误人子弟了。”狄卢氏站起身,看着狄芝芝说道:“不过在此之前,做为你今天对柳先生的无礼惩罚,你要先给娘竹出五十对像样的鸳鸯才可出门,娘会让狄良在门外守着。”
    说完,狄卢氏就毅然走了出去,屋里面就只剩下狄芝芝一个人,苦着脸,看着摆放在她面前的针针线线,五十对,这不是想要她的命么?
    狄芝芝在痛恨柳一条这个罪魁祸首的同时,不由得便想起她的老爹来,这种时候,也就只有一向最疼爱她的老爹才能救她,只是,貌似,狄大老爷现在并不在府里
第357章 李承乾的异常
    任秉承放下搭在长孙皇后手腕上的双指时,他的脸上难得地笑意。
    阴阳均衡,血气平和,长孙皇后现在的身体,很健康,一直缠绕着她的那些气疾之症,全都消散不见,好了。
    只用了半年的时间,长孙皇后的病症,就从膏肓之态,趋为正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同样痴迷于医道的任秉承,也不得不在心里面为柳一条和孙思邈这两位神医赞叹,能医好这样的病症,‘神医’这两个字,他们当之无愧。
    只是可惜,这样医术高超的两位神医,现在竟同时玩起了隐匿之道,全都不见了踪影。
    “任太医,不知本宫的身子,现在如何?”见任秉承探完脉后一直微笑不语,像是想什么入了神去,长孙皇后不由开口向他询问。
    “皇后娘娘的身子已经无甚大碍,那些气疾之症也都消弥无踪,以后那些药和药膳都可以停用了。”任秉承微笑着躬首向长孙皇后道贺:“恭喜皇后娘娘凤体安康,再不必受那气疾之苦!”
    “多谢任太医,有劳了,”听了任秉承亲口肯定,长孙皇后才算是真的放下心来,嘱着小德子给任秉承打些赏赐,把任秉承给带了下去。
    “微臣恭喜皇后娘娘大病得愈,皇后娘娘无恙,实是我大唐之福。”长孙无忌坐在下首,弯身拱手,脸上也露出了笑意,虽然平常的表现有些生疏,但长孙皇后毕竟还是他的亲生妹妹。他哪有不担心地道理。
    “谢谢你。大哥!”长孙皇后难得真情流露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自她嫁给李世民后,她这个大哥就很少再像现在这般关心过她了。
    生活在宫庭皇室之中,总是有着太多地无奈。
    不管怎么说,无病一身轻,长孙皇后现在,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很轻松。
    端起茶碗轻喝了口茶水,不由得便想起了柳一条以前曾在她的面前所说的一句笑语:‘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虽然有些粗俗,但细想下来,确又是很有道理。有病的滋味,不好受。
    也不知道柳先生现在如何了?
    饮水思源,自己的病好了,长孙皇后也越发感激起给她治病的柳一条来。
    柳一条失踪的原因长孙皇后听太子提起过,说是为了躲避刺杀。在柳一条失踪之前,他地身边和家里。就已经先后出现了两个刺客。刺客都是从西域潜来,极有可能是侯君集派来的死士,毕竟在西域,与柳一条有些仇怨的,也就只有躲在高昌国里地侯君集了。
    他为什么不来找本宫寻求庇佑?
    这是前阵子长孙皇后一直在想地一个问题,一个远在高昌的侯君集而已,用得着这样这么隐蔽地避世隐居么?在大唐,在长安,有能力保护他们,愿意保护他们的势力有很多,柳一条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
    大概是厌倦了现在地生活吧,从一开始,柳一条好似都不太喜欢被太多的人观注,注视。躲避刺杀或许只是一个合适而适时的借口而已。
    这是长孙皇后在心中给自己的答案,柳一条给她的感觉一直都很淡然,出尘,长孙皇后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些。
    “皇后娘娘可是在想柳先生地事情?”长孙无忌睁着老眼看了长孙皇后一眼,对于他这个妹妹的性子,他很了解,她定是想起了治病地恩人了。
    “柳先生不是常人,他既然选择了隐世,定是不想再沾惹什么麻烦,皇后娘娘不必担心。”长孙无忌轻声地宽慰了两句,对于柳一条这个人,长孙无忌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没有太放在心上,有才无志之人,并不值得他太过关注。
    “大哥说得是,柳先生乃非常之人,是本宫多虑了,”长孙皇后轻言道:“不过本宫和太子的病症,终归都是愈于柳先生之手,这份恩德却是难以为报。”
    “恩德之事,关键在于心,皇后娘娘有这个心,就足够了,微臣看那柳先生,也不是那种施恩图报之人。”长孙无忌劝说了两句,然后忽然向长孙皇后问道:“听说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个武媚,有了身孕,是真的吗?”
    “呃?上午刚断出的结果,不想大哥这么快便知晓了,”长孙皇后微愣了一下,然
    着向长孙无忌说道:“也是武媚那丫头有福,刚跟了月,就怀上了皇家的骨肉,就在刚才,大哥来之前,本宫刚与皇上商定,乾儿也需要一个太子妃了。”
    对于那个武媚,长孙皇后打心眼里喜欢,武媚若是能给她生一个宝贝孙子来,那是再好不过。
    “如此,那微臣就恭喜皇后娘娘了,”长孙无忌再一次拱手向长孙皇后道贺。
    武媚算起来也是李承乾身边第一个怀孕的女人,立她为太子妃,旁人也说不得什么,而且,李承乾现在如果能有一个儿子的话,确是一件喜事。当然,如果是个女儿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大哥,”长孙皇后挥手屏退左右,深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道:“我知道大哥此来,定是有事而为,现在殿内就剩咱们兄妹二人,大哥就无须再客套了,有什么事就直言吧。”
    “其实微臣此来,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些话微臣不便与太子殿下言讲,想请皇后娘娘代为提醒一二。”长孙无忌微弯了下身,道:“皇后娘娘或许不知,这些日子,不知是何缘故,太子殿下对微臣疏远了许多,有些话臣下便是想出言提醒,却也是没有机会。”
    若是以前,李承乾如此,长孙无忌根本不会在意,毕竟他的心并不在李承乾的身上,在他的眼中,李承乾被废已是迟早之事。
    但是现在,李承乾明显地比以前长进了许多,做起事来干净利落,果敢绝断,越来越得李世民的喜爱,大唐未来之主的位置也越来越向他那边倾斜,由不得长孙无忌不重视。
    只是,自太子妃侯宁儿自杀殡天之后,李承乾对整个长孙府好像都冷漠了许多,再少有登门拜见之举,他们舅甥两人之间,更好像是多了一层薄膜一般,虽然李承乾一再地刻意掩饰,但是却也是瞒不住长孙无忌的这双老眼。
    长孙无忌一直都在怀疑,李承乾是不是知道了他对侯府所做的那些事情?不然一直都显得很孝顺的李承乾怎么突然地就对他这个舅舅变得这般地冷漠?
    “大哥此言何讲?莫不是乾儿做了什么祸事?”长孙皇后眉头一皱,不由担心起来。
    “祸事倒是谈不上,只是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的一些动作,有些太过明显和急躁了,”长孙无忌小声地向长孙皇后提醒道:“现在太子殿下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很得体,而且深合皇上的心意,若是不出意外,在皇上百年之后,皇位必非太子殿下莫属,太子并不需要再像以前那般,行那结党营私之举。”
    长孙无忌的建议很诚恳,再怎么说李承乾也是他的亲外甥,相比于他,那个侯宁儿终归还是一个外人。
    长孙无忌并不希望李承乾会因为他自己的一些不经意地举动,而毁了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要知为帝者,最不愿见到的便是那结党之事,即使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
    “竟有这样的事情?多谢大哥提醒,等乾儿下次来时,本宫会转告于他,”长孙皇后压下心中的忧虑,开口向长孙无忌说道:“乾儿虽是太子,但终归还是一个孩子,经历阅历都有些不足,若是有机会的话,大哥不妨多帮扶他一些,免得他不防走了歪路。”
    “这些就是皇后娘娘不说,微臣也会去做,辅佐太子也算是为皇上分忧,都是身为人臣的本分。”长孙无忌这次倒是没有推迟,微弯着身便应了下来。
    “如此,本宫也就放心了,想来有大哥在一旁帮衬着,乾儿也不会出了什么大的差错。”对于长孙无忌的本事,长孙皇后深信不移。大唐开国第一功臣,岂是易与之辈?
    兄妹两个又在立政殿内闲聊了一阵,之后看时辰已晚,长孙无忌便起身告辞,退了出去。
    “小德子,”独自在殿内思量了一会儿,长孙皇后开口向守在外面的小德子吩咐了一声,道:“你去吩咐膳房晚上多备些膳食,然后再走一趟东宫,请太子晚些时过来与本宫一起享用晚膳。”
    “是,皇后娘娘!”尖声应了一下,小德子转身便离开了殿门。
第358章 相认
    幽此行,并没有如愿。
    ‘得一醉’的那个掌柜,嘴巴紧得很,非旦酿酒的秘方不肯卖出,就是酿成的酒水,也不肯大批量地给‘易和居’供应。
    那个柳成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这是任幽在心里给柳成做出的评价,不过想想也是,如果他自己有了‘三碗不过岗’这种烈酒之类的秘方,他的心也会变得大起来。
    再过不了多久,这个‘得一醉’必会成为他们‘易和居’的头号对手。
    经过几天的谈判无果,无奈离开的时候,任幽回头看了一眼现在还只是一个两层小楼的‘得一醉’,感觉它现在就像是一个还搁浅在浅滩里的青龙,不知何时,它就会得遇风云而翱翔九天。
    任幽心中一直在思量着,是不是要在它还未真的起来时,就把它给打趴下?
    ‘易和居’经营数百年,想要打压对付一个小酒楼,那是易如反掌,只是,这个‘得一醉’,要想真的把它打趴下,却是很难,对于那些喝过‘三碗不过岗’的人来说,在没有比‘三碗不过岗’更好的酒水出来之前,怕是谁也不能阻挡他们去光顾‘得一醉’的脚步。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任幽却不得不相信,他们家的的‘清岚酒’,确是比不过‘得一醉’的‘三碗不过岗’。
    如今之际,只有回去禀报老娘了,希望娘亲她会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心中想着。任幽与任冲都抬脚上了马车。着车马式驾车匆匆离去。
    “少爷,‘易和居’是大唐境内最好的酒楼,咱们若是跟他们合作起来岂不是更好,为什么您?”在二楼的一个雅间里,目送着任幽主仆驾车远去,马成不解地在柳一条地身后询问。
    “对,‘易和居’很好。那个任幽也是不错,若是跟他们合作地话,对现在的‘得一醉’确是很好。”柳一条返身回到酒桌前坐好。端杯轻饮了一杯酒水。然后抚着他刚留出不久的八字小胡,道:“但是,这对‘得一醉’的将来并没有益处。依附别人,远不及自己壮大。”
    又给自己斟倒了一杯,柳一条示意马成也陪他坐下,道:“你现在是‘得一醉的掌柜,以后更是要独挡一面。有些问题你也应多想一想,为什么‘易和居’的少东会屈尊跑到这还上不得台面的‘得一醉’来?为地就是咱们刚酿出的‘三碗不过岗’。还有这‘三碗不过岗’和‘得一醉’的潜力。”
    “若是我猜得不错,‘易和居’已经将‘得一醉’当成了潜在地竟争对手,而任幽此来,只为试探。”柳一条抬头看了马成一眼,道:“任幽这次回去,‘易和居’必会有所行动,再过不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两天,‘得一醉’定会受到一些打压,或者是在旁边开一间酒楼,或者是派些人前来捣乱,再或者是收买一些官员,随便打一些借口,直接把‘得一醉’封掉,这些都是竟争上惯用地手段和伎俩,你心里边要多做一些准备。”
    商场如战场,没有人会对谁心慈手软,就像是‘易和居’会打压新起的‘得一醉’一样,‘得一醉’若是发展了起来,对付‘易和居’的时候,自也是不会手软。
    “可是,少爷,”马成地脸上一脸的难色,他以前没有经过商,更没有当掌柜的经验,让他维持一个‘得一醉’就已是有些勉强,若是让他再去应对那些打压,他真是不知该怎么去做才好。
    “行了,”见马成有些不知所以,柳一条微冲他挥了挥手,道:“这一次是‘得一醉’所遇到的第一次,也应是最大的一次冲击和打压,我会在一旁出一些主意,想一些办法,不过所有地事情都要你亲自去主持,去执行,过了这一次,以后若是再有类似的情况,除非是事关‘得一醉’地存亡,其它的我都不会再管,‘得一醉’以后,就全交给你了。”
    “谢少爷的信任和栽培,成以后定不会让少爷失望!”马成从椅上站起身,躬身冲柳一条施了一礼,做为一个下人,能得到主子这般的信任,马成心中很感激,所以,虽然心中仍是没有底气,他却也是硬着头皮把差事给接了下来。
    “好了,你的心意我明白,坐下说话,”柳一条又冲马成挥了下手,微笑着道:“现在不比在三原,我只是一个穷酸的教书先生而已,而你,也再不是以前的那个马成了,你在我面前用不着太多的规矩和礼数,当初离开三原时,把你也给捎带了出来,让你也跟着我们受苦了。”
    “少爷这是哪里话,能跟着少爷做事,是成的福分,再说老爷还赐了成柳姓,收了成做义子,脱了成的贱籍,这样的恩德,小的就是身死,也不足以报!”一想起这事儿,马成的心里就又是一阵激动,人应该学会去知足,应该学会去感恩,马成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他并没有把老柳和柳一条的这些作为当成是收买人心,虽然这里面确是有那么一丝的味道,但他能感觉得到,老柳一家,表现出来的,更多的还是真心。
    “这些话,有些重了,”柳一条提壶给马成也斟倒了一杯,推递到他的面前,道:“当初带你出来,是因为你机灵,实诚,做起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