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280部分

牧唐-第280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92章 柳二条的麻烦(1)
    “父皇!儿臣拜见父皇!”入得书房之内,豫章乖巧地弯身与正在认真观看奏本的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在李世民的温声招呼下,轻移莲步,及到了父皇的身旁。
    李世民呵笑着把手中的折本折上,看了他的宝贝女儿一眼,道:“茹儿今日怎么有暇到父皇这里来了?你长乐姐姐的身子,可是已然大好?”
    知道最近的一段时日,豫章都在齐国公的府坻,日夜陪伴着患病的长乐公主,是以此刻见得她来,且又面带欢喜之色,李世民才有此一问。
    “嗯!”豫章背付着双手,狠狠地点了点头,道:“长乐姐姐的身子虽然还是极为赢弱,不过据任太医的诊断,已经有了渐好的征兆,相比于以前,已是大好,现在长乐姐姐都能下榻赏花了。”
    “嗯嗯,如此便好,”李世民点头轻叹道:“长乐这孩子所得的病症,与你们母后当初所得,是同一种病疾,想来也是早些年在立政殿侍候你母后时,给染下的病根儿,幸得此次已有了根治这般气疾的良方,不然”
    提起这个,李世民不由又想起了当初为长孙皇后医治气疾的柳一条来,算上之一次,柳一条已算是救了他们皇室的三条性命了。
    “现正在立政殿教授稚奴他们学业的那位亦凡先生,茹儿可是已与他谋过面容?”甩开刚才有些惆怅的思绪,李世民把话锋一转,轻声向豫章公主询问道:“觉得这位亦凡先生,如何?”
    “儿臣刚从宫外回来,还不曾与亦凡先生谋面,”豫章公主轻声回道:“不过年前在夔州奉节时,儿臣倒是与这位亦凡先生打过一些交道,对这位先生多少也有一些了解。借用狄长史的一句话来讲,这位亦凡先生。是一位才智兼备之士,无论是文采,学识,还是他教授学生的方式,都很让人惊艳。”
    不露眉骨地,借着狄知逊的一番话语,豫章在李世民的跟前。为柳亦凡说了一大篇的好话。
    “呵呵,这个,朕也是看得清明。也正是如此,当初才会决定把他给召到宫里来,负责教授稚奴与兕子的学业,”李世民呵笑着看了豫章一眼,道:“到目前为止,亦凡先生并没有让朕,还有你的母后失望。稚奴与兕子两个小家伙。对他好像是极为喜爱。这一点,朕可是从没在别地先生身上看到过。”
    “父皇说得是!”豫章背着手,巧笑嫣然,看了李世民一眼,有些调皮地扭了下身子,道:“父皇,咱不说亦凡先生了,今日儿臣过来,可是有给父皇捎带礼物哦。而且儿臣可以肯定,儿臣今日带来的这份礼物,父皇一定会喜欢!”
    “哦?”李世民很配合地朝着豫章背付着的双手看去,不过东西在豫章的背后,目光所不及。李世民不由宠溺地伸手在豫章的小脑袋上轻点了一下。笑道:“你这丫头,都这般大的姑娘了。怎么还喜欢与父皇卖关子?好了,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便拿出来吧,看看朕到底会不会高兴!”
    跟着女儿说笑了一阵儿,李世民的身心也是一阵地放松,活动了下双臂和有些酸楚地肩膀,轻站起身,笑待着豫章把背后的礼物给拿将出来。
    “知道了,父皇!”豫章嗔怪似地看了父皇一眼,随后便把双手由背后移到面前,一个看上去很是精致漂亮地小木盒儿,安静地呆放在她的手里,豫章上前走了一步,贴近李世民地身侧,笑道:“父皇你看,这便是儿臣给父皇带来的礼物。这可是儿臣好不易才从舅父那里给求来的,才一两的东西,就被舅父给宝贝得不了。”
    “三原茶?”李世民看着木盒上雕刻着的三个柳氏书法字样,抬头向豫章看来,道:“这便是你为父皇带来的礼物?”
    “是啊,父皇,这茶可是比金子还要贵上几分,一两茶叶,要一百贯银钱才能买得!”豫章轻轻把盒盖打开,一股淡淡地清香从茶盒内散开,放在鼻端轻嗅了一下,豫章接着说道:“茶汤的滋味儿,比之这宫里地贡茶,不知要好上多少,一会儿父皇亲自尝过就知晓了。”
    “舅父他老人家对这种茶叶可是推崇备至,宝贝得紧,若不是儿臣昨夜里缠着求了半天,舅父小气得怎么也不会给儿臣半点儿!”豫章把茶盒递于李世民,嘴里也是不忘,一个劲儿地向着她地父皇诉起了苦来。
    “哦?你说辅机小气?呵呵,如此,朕却是有些奇了,究是什么样的茶色,竟能让一向大方坦荡的长孙无忌,变成了小气之人,”李世民温笑着把茶盒接过,看着盒中散落单叶的茶叶,不由轻声向豫章询问,道:“这种茶的外型倒是奇特,吃法,可有什么讲究?”
    “父皇英明,一眼便能识得其中隐有玄机,”豫章小小地拍了下李世民的马屁,道:“三原茶不同于那些常见的茶团茶饼,并不需用沸水煮食,平时只需以开水沏泡,便可直接饮用,儿臣这便为父皇沏来!”
    正当豫章拎着一壶沸水,为李世民沏泡茶叶的空当,李然躬身从书房外面走来,弯向与李世民和豫章行了一礼之后,细声禀道:“皇上,太子殿下求见,正在殿外候着。”
    “嗯,宣他进来吧!”李世民挥了下手,开口向李然吩咐道。
    “太子哥哥也来了?”把茶碗儿的瓷盖儿盖好,豫章轻端着茶碗又返回至李世民地身边,两只眼睛不停地向书房门外瞧看。
    “嗯?这种三原茶,果是有些门道儿,”随着豫章的走近,李世民也渐嗅到了茶碗中缓缓淡出的香气,遂扭头向豫章手中的茶碗儿看来。
    “那是自然,”听得父皇的夸赞,豫章不由昂起了小头,一脸地得意,道:“不过这茶汤须得泡上一会才能入味儿,父皇还得稍等片刻。”
    “儿臣见过父皇!”正说话间,李承乾迈步进得书房,躬身与李世民行礼,见得他地手中,竟也捧拿着一个与豫章所带一模一样地木盒,三原茶。昨日刚从柳氏茶坊得了一些,试着味道不俗,今日李承乾便亲自地给送及到了太极殿来。
    “太子哥哥!”豫章欢喜地看了李承乾一眼,最后又把目光瞄向了李承乾手中的三原茶上来,轻声说道:“太子哥哥今次也是给父皇送茶吗?那可真是巧了,不过太子哥哥可是比茹儿晚上一步哦!”
    说着,豫章很是得意地冲着李承乾举了举手中地茶碗,经过一会儿的泡泛,茶碗中的茶香,更是浓郁了起来,站在书房门口,李承乾也能闻嗅得到三原茶特有的茶香。
    “呃?”李承乾一愣,遂又轻笑起来,宠溺地看着豫章说道:“茹儿说得不错,确是孤晚了一些。不过这种香茶,只要父皇能够喝到就好,倒是不必在意谁先送来。”
    看到自己的这个妹妹,好像是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欢快调皮之态,李承乾心中也是十分地欣喜,这样的豫章,才是父皇母后,及宫里宫外的兄弟姐妹们所喜欢的熟悉的豫章。
    “如此说来,你们都知晓这三原茶?”李世民挥手示意太子与豫章在一旁落座,有些疑惑地开声向两人询问:“可知这三原茶,产于何处?为何朕之前从未听人提及过?”
    不说豫章与太子齐齐来向他献茶,光是闻着这诱人的茶香,李世民便知这种茶叶不俗,只是这么好的茶叶,为什么以前连听都未曾听闻过?”
    “回父皇,”见豫章对这件事情好像也是一知半解,李承乾便率先开口回道:“这种三原茶是从昨日才开始贩售于市,父皇之前没有听过,倒也是在情理之中。儿臣也是在昨日里听人提起,才知了一个大概,”顿了一下,李承乾指着桌上的茶叶,道:“这种茶产于三原,源于柳府,现统一由柳府所开办的柳氏茶坊贩卖,听得下人回禀,柳氏茶坊的生意,像是很不错。”
    “哦?柳氏茶坊,知道这茶坊的主事之人是谁吗?”听得柳府里又办起了作坊,而且规模和所造成的影响好似也是不小,李世民第一个便想到了正在宫里为师的柳亦凡,不会是他,又兴起了什么风浪吧?
    “自柳二条离家别府,与柳府断了关联之后,柳府的一切事务都是由那个管家柳无尘在上下打理,这次柳氏茶坊的主事,便就是他了。”
    “柳二条与家里断了来往?这是怎么回事儿?”听得李承乾的言语,豫章很是意外地开声询问。
第493章 柳二条的麻烦(2)
    这几日,豫章公主一直都呆住在齐国公长孙无忌的府上,日夜不停地陪伴照顾着长乐公主,不曾出过门户,对外面的事情少有耳闻。所以,在听到李承乾的那番话时,不由便是一阵错愕,怎么那柳二条刚成亲了不久,这便又离府背亲,与本家断绝了来往?为什么?
    “嗯,提气宁神,入口弥香,口舌之间,大有一种苦尽甘来之感,这三原茶,果是有不俗之处!”对豫章的问话置若罔闻,李世民端起桌上豫章公主刚泡沏完全的热茶,小押了一口,闭目细品,开声轻赞。
    “父皇所言甚是,”李承乾随声咐和,故意不去理会刚才豫章的问话,尽力地想着要把豫章刚才的话头给岔开,道:“据说柳氏茶坊现在制茶的秘方,乃是由柳先生归隐之前所遗留,由此秘方所制出的新茶,每一片,都是难得一见的佳品。”
    说这话时,李承乾的两只眼睛一阵闪亮,柳一条为府里面所留下的那纸秘方,在很多人的眼里,那就是数不尽的钱财。
    对于柳先生赚钱的能力,李承乾一直都是深为佩服,以前他可是没少因此而沾了柳一条的光去。不管是农用的柳氏耕犁,是提水溉田的柳氏水车,还是那些看似无用污秽的夜香和柳氏肥坊,再有现在那些本就已是十分廉价卑贱的茶叶,好似再没用再不起眼儿的东西,只要一经了柳先生的手,立刻就变成了可以无限生财的聚宝之盆。
    从这方面来说,柳先生真是很值得人去钦佩,最起码,在赚钱这一方面,李承乾自认与柳一条还差得很远。
    “哦?是吗?”深看了李承乾一眼。李世民再次轻抿了一口碗中的浓茶,道:“这茶,确是佳品,嗯,便是说它是神品也不为过。很难得。不过这茶叶,与耕犁,与水车,与肥料,都有不同。与国与民都没有太多的关联,它算得上是柳府里完完全全的私财产业,且柳府既然开办了这个柳氏茶坊,也就更是说明了他们柳府商贾的身份。”
    三番四次地抢了人家地东西,若是这柳氏茶坊再被朝庭给强征,倒不是说李世民会不好意思,而是。如果没有好的借口。难免会遭人话柄,被人说及皇家无德,也会寒了天下商家的心思,这是李世民所不愿见到的。
    李世民把手中的茶碗儿放下,再次看了李承乾一眼,道:“日后宫里面日常所用地贡茶,便从这柳氏茶坊进取吧,这事就由太子去办理!记得以实而收,莫要亏待柳家。”
    “是。父皇,儿臣谨记!”李承乾躬身领旨,应了下来。
    “父皇!太子哥哥!茹儿在问你们话呢!你们还没告诉茹儿,那柳二条为何会背亲离家呢?”
    三原茶能够被父皇给钦指成贡茶,这并不出乎豫章的意料。毕竟三原茶虽是新制。但是它的口碑和档次在那里放着,没有人会舍优而取劣。父皇这位英明的君主,更是不会。所以待李世民与李承乾都静下音来时,豫章又适时地开口向二人询问了起来。
    “这种事情,你一个女孩子无须知晓太多,知多而无益,就莫要再问了!”李世民扭头看了他还是有些不死心地宝贝女儿一眼,略带着些严厉地轻声向豫章说道了一句,之后又微摆着手,轻声向豫章说道:“好了,茹儿,父皇与你太子哥哥还有公务需要详谈,你这便先回立政殿陪伴你的母后吧。嗯,把这三原茶,也为皇后带去一些。”
    “哦,是,父皇!”豫章撅起了小嘴,幽怨地看了她地父皇和太子哥哥一眼,有些不情不愿地与两人行了一礼之后,抱着一盒儿三原茶,转身出了书房。
    “你啊,也莫要生气,”长孙皇后怀抱着小女儿衡山,轻看了豫章一眼,道:“你父皇还有太子哥哥不愿告诉于你,是不想让你太早地就去接触到那些勾心斗角的勾当,你现在,还小。”
    “而且,作为一个女子,一个皇家的公主,你也无须知晓太多,这些,都是他们男人的事情。”
    长孙皇后的声音很柔和,见豫章还是撅着小嘴儿,站立于一旁,便轻笑着摆手,示意豫章在她的身旁坐下,轻声劝慰。
    “可是,母后”
    “我知道,”长孙皇后把怀里刚睡着的衡山公主交递给一侧地奶娘,示意奶娘将衡山公主给带到内殿休息,回头打断了豫章接着地话语,道:“其实这件事情里面的玄机,你也应是能够看得出来,只是你没有用心去想而已。”
    “母后的意思是,因为这三原茶?”豫章看了眼桌上摆着的茶盒儿,有些不确定地轻声向长孙皇后询问。
    “不止是这些茶叶,还有柳府里的煤坊,柳先生的那个商贾的身份,这些都是原因。”长孙皇后看了豫章一眼,道:“柳二条之所以会这般作为,也只是想最大可能地避免麻烦而已。”
    “早在月余之前,你父皇着令柳二条为三原县丞之时,便曾因其家世背景,而一度遭到些许朝臣的争议。”见豫章不解,长孙皇后轻声接着说道:“官不言商,商不得仕,这是历朝历代的先贤们给定下地规矩,柳二条的出身,比起那些书香门弟的官员,多少都有一些不大光彩。”
    “让柳二条离家背府,想来也是柳先生一早就做好的打算,”长孙皇后道:“柳先生不愿入仕,但是也绝不会因此而耽误了自家兄弟的前程。还有柳府里新办起地这柳氏茶坊,三原茶一旦成为贡茶,柳氏茶坊也必会扬名于大唐境内境外,若是这种时候柳二条与是呆在府里,那他这个三原地县丞,还能做得下去吗?”
    “即便是柳二条现在与柳府断了来往,但是随着这柳氏茶坊和三原茶的出现,他地麻烦,定还是会少之不得。”
    长孙皇后虽是一女流,但是在经历了诸多风雨之后,她的心智越发成熟稳重,很多事情,不管是朝事,还生活,她都看得清楚,也明白得透彻。这些豫章比不上,太子比不上,便是朝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