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55部分

牧唐-第55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刚才李大人才会称小侄为神医。而太子殿下的身份,小侄也只是在昨天方才知晓。所以从昨天开始,小侄便一直在想,上次来刺杀小侄与贺兰贤弟的那个刺客。是不是就是冲着小侄来的?”柳一条略微抬头看了公孙武达一眼,小声地分析着:“而原因,就是因小侄救了太子殿下。”
    “嗯,”公孙武达点了点头,是有这个可能。
    虽然公孙武达与李泰的接触不多,但就几日前李泰来探访他的那一次,就让公孙武达感觉到,这个李泰,与年轻时的李世民很相像。
    能隐忍,有谋略。而且也够心狠手辣。公孙武达灭了他三年地心血,一百二十余条人命,而他,却还能与公孙武达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这样的人,让公孙武达觉得,很可怕。
    柳一条的意思公孙武达也听了个明白,他是说。这个李泰极有可能就是太子被刺的原凶。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李泰的那个密府,不就是专门为了做这些事而立的么?
    难道这个李泰,也想学他老爹,弑兄夺位不成?!
    “公孙伯父,虽然不是小侄有意,但小侄确已在间接之间与魏王殿下结下了仇怨。现在虽有公孙伯父庇佑,但公孙伯父精力毕竟有限,能保得小侄一时。却不能保得小侄一世。所以。小侄便想在公孙伯父这里讨一个长久的保全之法。望伯父能够教我。”柳一条想听一听公孙武达这个在官场里而混迹了几十年,却仍是平安无事的老油条的意见。
    “皇上。”公孙武达赞赏地看了柳一条一眼。说道:“贤侄要是想保个万全,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让皇上知道你,并记住你。”
    “当今的皇上胸中有奇才,又正值春秋鼎盛之年,贤侄只要有法让皇上记住你,并对你有一个好地印像,那贤侄的安危在近十几年内都无忧矣!”
    老油条不愧是老油条,一番话直说到了柳一条的心坎里。
    李世民是古来少有的明君,现在也就才三十郎当岁,正值壮年。柳一条要是想找个靠山,抱上李世民这个当今皇上的大腿,才是正途。
    “公孙伯父所言极是,小侄受教了。”柳一条冲公孙武达拱了拱手,道谢道。
    “呵呵,贤侄客气了,一些经验之谈,要是能帮上贤侄,那是再好不过。”公孙武达轻轻地笑了笑,又对柳一条道:“不过,眼下贤侄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不知贤侄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柳一条眼前一亮,弯身请教道:“请伯父赐教!”
    公孙武达端起茶杯轻吹了一下,道:“长孙皇后。”
    “贤侄既懂医术,又
    之为神医,想来医术定然不差。若是贤侄能施以妙皇后的病症,那贤侄在皇上地心中必然会留下很深地印象,日后若是有谁想动贤侄,也必会有所顾忌。”
    “而为长孙皇后医病,想来也是太子殿下急召贤侄赶来长安的真正原因。太子殿下一向仁孝,到时也必会对贤侄感激万分,贤侄的安全又会多了一分保障。”
    “呃,”话是不错,可柳一条的心里却无甚底气。皇宫里有那么多顶尖的老中医都没有办法的病症,你让他一个连赤脚医生都算不上的人,该如何去应付?
    “老爷,柳少爷!”这时公孙礼从外面走进厅内,向公孙武达与柳一条行了一礼,道:“刚才宫中传讯,皇上急召柳少爷入宫见驾!”——
    “茹儿,你说的那个神医真是医治过太子地那一个么?”李世民在立政殿内走来走去,饶是他一向处事沉稳,此刻也不禁有些慌了手脚。太医署给开过地药汤已给长孙皇后灌下了近半个时辰,可长孙氏到现在却还是没有一点要苏醒地迹象。
    看着还躺在床榻上昏迷不醒的皇后,李世民向正在一旁为长孙皇后擦拭脸旁地豫章公主问道:“他真能医好你母后的病症么?”
    豫章公主从榻前坐起,轻挪脚步,走到李世民的身边,轻声说道:“父皇,柳先生是太子哥哥派李纪和特地从三原请来,李纪和又口口声声称柳先生为神医,神态之间也颇为敬重,想来定是不错。至于柳先生能不能医治好母后的病症,茹儿相信,母后吉人自人天向,定会度过此次难关。”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豫章公主虽然也很希望柳先生能将母后救起,但是这医病救人的事儿,又有谁能说得准确?故此,她也没敢把话说死,免得到时会给柳先生带来什么祸患。
    “嗯嗯,柳神医既能救回你太子哥哥,定然也能救回你的母后。小德子!”李世民大声喝了一声,向小德子吩咐道:“你这就到殿外去给朕候着,神医到了不必禀报,真接将其请到这立正殿来!”
    “是,皇上。”小德子应了一声,急忙躬身退出。
    “皇上,”王子魁这时站出身来,弯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坚声禀道:“廷外医者若是入宫行医,按礼需经太医署三位以上太医的轮番测试,合格者,方可正式入宫,皇上现今如此做,怕是有些不合礼制。而且,若召来的医者只是图有虚名,怕是会误了皇后娘娘的性命啊,皇上!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随着王了魁的声音,太医署的所有太医也都躬身向李世民劝谏。
    请一个毫无名气的山野郎中来为皇后娘娘医病,这不是在打他们太医署的脸面吗?而且,如果医不好还好说,如果那郎中走了什么狗屎运,真的把皇后娘娘给救醒了,那他们太医署,还有再存在下去的必要么?
    所以,无论如何,太医署的太医们也是不会让柳一条踏进这立政殿一步。
    “哼!”李世民冷冷地瞥了这些太医们一眼,厉声喝道:“不合礼制?图有虚名?王子魁!上次太子的伤势你也是见过的,你来对朕说一说,若是你遇到那种伤势,你可有方救回太子?”
    “呃,这个,臣无能!”王子魁想到李承乾下腹处的那道巨大疤痕,诺诺地退在一边,不再言语。
    “你是太医署令,太医署中,以你的医术最高。能胜得过你者,算不算是通过测试?算不算是图有虚名?”李世民在一干太医的脸上扫了一遍,冷着脸说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哼!朕心里边明白的很!”
    李世民皱着眉头,怒气薄薄,吓得太医们齐齐跪倒在地上,高呼:“皇上息怒!”
    “父皇,”豫章公主见此,上前抱着李世民的胳膊,轻声劝说道:“父皇息怒,太医们如此虽然有些不妥,但总归也还是为了母后的身体,为了我大唐朝的礼制,父皇就莫要再生气了。”
    “皇上,”这时,小德子匆匆从殿外走来,弯身向李世民禀告道:“柳神医到了!”
第119章 我相信他!
    父皇,那儿臣先告退了。”豫章公主适时地弯身向福,偷瞄了一眼正往殿门里走的柳一条,便轻轻地转身去了立政殿的侧殿。以至于柳一条走进立政殿时,只看到了一个女子离去的侧影。
    “小民柳一条,拜见皇上!皇上万福!”柳一条弯身向李世民施了一礼,斜眼打量了一下还在一旁跪着的王子魁等人,心中一突,看来之前这里的气氛不是很妙啊。
    李世民上下打量了柳一条一眼,心下不禁有些失望。
    倒不是看柳一条的穿着,也不是看柳一条的身份,而是,这个柳一条,太年轻了。
    既使李世民是个外行,但是他也知道,医术不比其它,天才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却还是积累。这些,光看看跪在那里的太医们颌下的斑白胡须,便能知晓了。
    上次救治太子的那个人,真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吗?李世民表示怀疑。
    不过,柳一条面对他时的神情和态度,倒是让李世民觉得很是意外。
    没有一点的紧张,给李世民行礼时,也像是在对一个邻家大伯一般,随意。
    明知李世民皇上的身份,却还能如此,这岂是常人所能为?李世民的眼睛眯了起来,看着柳一条,显是对眼前这个年轻人,产生了一丝的兴趣。
    “柳先生不必多礼,”李世民轻挥了下手。道:“朕连夜召柳先生入宫,其中之缘由柳先生想必也已知晓。朕知柳先生医术超绝,当世难有比拟,不知先生对这气疾之症怎么看,可有什么良方?”
    刚才还盼着神医早些到来,现在神医真地来了,李世民反而又有些犹决不定,遂忍不住便想要试探一番。
    “皇上过奖了。”柳一条微抬头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千古名君。个头约在一米七五左右,比他要高上一些,脸旁偏瘦,双目亮而有神,鼻梁高耸,下巴上有一排短细的绒毛胡须,嗯,是一个很有男人味的人,比电视上曾演过他的那些演员,都要显得帅气。稳重。
    “医术之道,小民虽有涉猎,但也只得皮毛,当不得皇上如此大赞。”柳一条神情淡若,缓缓地对李世民说道:“自古以来,行医治病,讲究得都是望、闻、问、切。具体的病情要具体的分析。同样的病症,放在不同人地身上,医疗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皇上问小民如何医治这气疾之症,请恕小民无能,在没见到病人之前,小民不知。”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柳一条的心思也就放开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把李世民这个当代明君忽悠得一楞一楞的。
    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好!对于柳一条的这句话,李世民深为赞同。这就像是行兵打仗一样,若是凡事都照搬兵书,不知视势而定,那打起仗来,则是必输无疑!
    “柳先生此言大善!”李世民点着头,跨步走到柳一条的身边,大声赞道:“能说出这般深刻之语,朕已知柳先生的医术定是不俗。还请先生速为皇后诊治。”
    “皇上!”王子魁这时又跪了出来,大着胆子向李世民谏道:“好话人人会讲,但这医病救人之事,讲求得还是实才,臣观这位柳先生,年岁不及弱冠,既使于五岁开始习医,也才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医术怎样,还待商榷,皇上仅听他几句言辞,便将皇后之病交之于他,怕是不妥啊?请皇上三思!”
    王子魁见柳一条年轻,心里面便有了一些底气。对柳一条曾医好过太子殿下的事情也开始怀疑起来。他不相信,一个才十几岁的娃娃,医术会有多高明。
    柳一条扭头看了王子魁一眼,这个小老头儿好似对他不是很友善啊。
    “哼!”李世民冷哼了一声,瞥了王子魁一眼,道:“那以王卿之见,朕当如何?!”
    “臣不敢!”王子魁趴在地上,小心地向李世民说道:“臣等只是以为,应照礼制,着太医署进行考核才是上策。”
    “皇上,太子殿下到,魏王殿下到。”门外的侍者进来向李世民禀报。长孙皇后地大儿子和二儿子也都来了。
    李世了挥了下手,道:“宣他们进来吧。”
    片刻,两个年岁不大的小青年儿,躬着身子走了进来。柳一条抬眼向他们看去,见两人一人身着淡黄,一人身
    ,这便是李承乾和李泰吗?
    “儿臣见过父皇!”两个人齐齐向李世民行了一礼。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言语。柳一条则凑了过来,给这两们殿下见礼,弯着身子对他们说道:“小民柳一条,见过太子殿下,魏王殿下!”
    李泰轻向柳一条点了点头,算是还礼。
    李承乾则热情地上前扶住柳一条,看着眼前这个跟他年岁相差不大的神医,说道:“柳先生不必多礼,先生医术高明,与孤又有救命之恩,孤一直乞望能与先生一见,好当面致谢,只是前次几番寻找,都无先生踪影,孤深以为憾。现在终能与先生相见,真是幸甚。”
    这个李小哥倒是很热情。柳一条不由对他产生了一些好感,上下打量了李承乾一番,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长相虽不及李世民,但也是五官端正,没有什么大的缺陷。嗯,比上次见他时,精神要好多了。
    只是这李小哥的腿脚,貌似有些问题。刚才李承乾进殿时,柳一条发现,这位太子爷,竟是一个子,走起路来一高一低,一上一下,看着让人觉得甚是别扭。
    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可是很不利啊,柳一条心里面瞎琢磨道,这会不会就是李世民日后决定要废掉他地原因?毕竟一个国家地君主,除却他应有的才能外,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威严,像李承乾这样一个子,似乎很不适合这个位置。
    “太子殿下言重了,一条惶恐!”柳一条弯身轻言。
    李承乾弯身给柳一条行了一礼,诚恳地看着柳一条,说道:“孤知先生有大才,医术不俗,还请先生能再次施以妙手,解救孤之母后!”
    言辞之间,情诚意切,不似装腔作势的表演,这李承乾是个孝子。柳一条对李承乾的好感不由又上升了几分。
    为人不孝,枉为人!柳一条虽生在现代,长在现代,但骨子里却仍有着古人‘百善孝为先’的情结。对于心存仁孝的人,他都是很喜欢结交的。
    “太子殿下不必如此,小民承受不起!”柳一条急忙伸手把李承乾扶住,没敢让他真地拜下来。开玩笑,让一个堂堂地太子爷,给他一介平民鞠躬行礼,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小民虽有心与皇后娘娘诊治,不过,”柳一条看了还跪在地上地王子魁一眼,道:“这还得请皇上定夺!”
    “怎么?这还有人反对不成?”李承乾扫了王子魁一眼,向李世民行礼禀道:“父皇,柳先生乃是上次救过儿臣的神医,对他地医术,儿臣深为叹服。儿臣愿为柳先生担保,还请父皇能尽快让柳先生为母皇诊治!”
    “请皇上三思!臣等以为还是经太医署考校才最为稳妥。”王子魁摆了一副死谏的架势。
    “父皇,”这时,李泰这小子也走了出来,看了柳一条一眼,躬身对李世民说道:“儿臣也以为王署令说得有理。并不是儿臣信不过太子殿下,只是这位柳先生着实是太年轻了一些,很难让人信服。而且儿臣还曾听到过一些谣传,说柳先生以前在三原县还曾为过兽医,也不知是真是假。故此,让太医署的太医们考校一下,才是上策。”
    “老四!”李承乾的脸当时就黑了下来,对李泰说道:“你这是什么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