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 >

第74部分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处于“亏本”的局面,每月账单如洪水般涌来。孙正义花半年时间,阅读数以万计的读者卡,提出6条改革方案,其中心就是:“完全按读者的要求去做。”改革方案预算达到1亿日元,对当时的孙正义实在不是个小数目。但孙正义认为,如果拖拖拉拉,就会出现一两亿日元的赤字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花上一亿日元获得新生。为此,他设法打出著名电器厂商NEC的牌子做电视宣传,因为NEC的个人电脑畅销,孙正义的电脑杂志也得到了大卖,以前每月印5万册,会有8成被退回。现在印10万册,3天就卖光了。孙正义的出版业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 
1995年,孙正义又发现了互联网的价值,虽然当时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仅3亿美金(现在已达1110亿美金),而网址也仅17.7万个(而现在已达420万个);他还身陷30亿美金债务压力,但孙正义仍然决定冒险,倾力筹措资金向互联网下赌注。 
孙正义遍访美国硅谷,寻找有希望的互联网新办企业。依靠两项由公司经营的风险资本家基金,他已在55家新开办的网络公司中投入了3.5亿美元。到了8月,他又看上了雅虎。当时的雅虎是个小公司,是一帮年轻的学生创建的,还有亏损,几乎没有什么收入。但孙正义认为,学生能够拿出非常伟大的想法,有一些疯狂的想法,有很大的激情,他喜欢这种态度。于是,孙正义拿出了1亿美元,占有了公司30%的股份。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无比准确,现在他的一个亿回报是200亿美元。 
即使在坐飞机回国的时候,孙正义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的休息室里也做了一笔大买卖,用1540万美元买下Cyber Cash公司9.5%的股份。公司董事长丹·林奇颇为惊讶地说:“我们只花了一小时。”这就是孙正义,永远雄心勃勃,永不停止自己的收购脚步。 
 
 

 
第250节:日本首富(3) 
康丽
孙正义兵法 
1983年春,因为过度劳累,孙正义患上了严重的慢性肝炎,这时他刚刚25岁,公司成立也刚刚一年半。孙正义辞去了社长职务,开始养病。在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的经营及历史方面的书,大约有4000多本,而在这段期间所读的书,孙正义印象最深的是介绍有关《孙子兵法》与《兰契斯特法则》的书。 
孙正义说:“孙子与兰契斯特都是相当优秀的兵法家,有趣的是,他们的想法非常相近。简而言之,就是不打失败的仗,战而应胜。战争并非赌博,它是科学且有理可循的。这两大兵法的真正精神,正是不战而胜,而购并就是不战而胜。国内许多经营者与媒体相关从业者,无法了解我采取购并策略的真意。如果他们仔细阅读《孙子兵法》与《兰契斯特法则》,相信对购并与我的经营策略,观感将会改变得多……” 
从一开始看到这两本书,孙正义就感觉十分亲切,孙子与兰契斯特信奉第一主义,而孙正义从年轻时就告诉自己,一旦决定要做,就要成为那个领域的第一;而这就是战争法则,同样适用于商场。同时孙正义并不拘泥于此,还总结出了自己的“孙正义兵法”。这套兵法是他在与病魔缠斗时,以《孙子兵法》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看法,所创造出来的金科玉律。 
   
可以总结为: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火山海。 
正是凭着这种兵法,凭着这种勇气和毅力,孙正义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说:“即使我死了,公司还是会以生命体的型态生存下来,有时我会思考究竟公司可以持续多久,我认为至少应该持续300年左右。100年太短了,500年又太过不实际,300年最适当。” 
这就是一个看起来平凡无比的亚洲人的300年大计,它甚至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之震惊,也许还会有人认为这是痴人说梦,毕竟现在互联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可是,如果一个人用了十几米厚的资料来做事业选择,如果一个人的目光看的总是几十年甚至300年之后的事情,想让这样的人彻底失败,恐怕也难! 
有人说,孙正义一半是风险投资家,一半是企业家;一半是杰克·韦尔奇,一半是沃伦·巴菲特;一半是比尔·盖茨,一半是杨致远。当然,更重要的一点,他是100%的孙正义。 
成功秘诀 
“别人行,我更行”的坚定信念。 
熟读《孙子兵法》并用诸商战。 
 
 

 
第251节:“美国在线”创始人(1) 
康丽
“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 
财富档案 
创立了“美国在线”,全美最大的网络服务商,是目前世界上两家真正通过网络赢利的公司之一,第一个被列入《财富》500强的互联网服务公司,个人年收入1.17亿美元,居《福布斯》杂志全美1999年50家高薪大公司主管的亚军。 
企业类型 
媒体。 
成长记录 
曾几何时,史蒂夫·凯斯是多么地风光,他站在权力的巅峰,无数人顶礼膜拜。他创建了著名网站——“美国在线”,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在线由一个无名小字辈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服务商。近一两年来,凯斯更是以一系列的大手笔在互联网上纵横捭阖,收购网景,鲸吞时代华纳,对微软帝国叫板……他的增长速度甚至让比尔·盖茨都感到吃惊,感受到威胁。而这一切,只不过是20年内发生的事情。 
工作多磨难 
1958年8月,凯斯出生在美国夏威夷的火奴鲁鲁,父亲是一名声名显赫的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所以家境比较富裕。 
在家里排行老三的凯斯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商业天赋。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凯斯便和哥哥丹一起开了个名叫“凯斯企业”的小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挨家挨户地推销一切凯斯能搞到的东西,最好是免费的,从花籽到手表到圣诞卡。这是他最早的营销经验,虽然利润很小,但因为有了市场,也能赚到一些钱。 
在中学和学院里,凯斯并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大部分功课成绩平平,在四年级时有一门课叫计算机101,他觉得这门课太烦闷,极不耐烦整天检验程序的运行。凯斯对电路更是不感兴趣,他不关心元件是如何工作的,只关注它们能派什么用场。因为他认为,技术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1976年,凯斯来到了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学院,因为当时学院没有开设营销课程,他便选择了政治学。几年下来,他对政治倒是没产生多大的兴趣,他最喜欢的还是市场。这时,他读了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这本书预言未来世界的机器能够互相交流,他对此充满了向往。他的兴趣开始从小玩意转向交互电子学。 
1980年,凯斯从学校毕业了,因为对媒体的向往,他去纽约的广告和媒体公司求职,其中包括时代公司的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家庭票房影院,但却遭到了拒绝。然后,他把眼光投向了宝洁,但宝洁也没有录用他。为此,凯斯自己花钱去宝洁总部,凭借自己的毅力,争取到了一次面试机会。 
凯斯的这种牛劲使他获得了宝洁助理品牌经理的位置,他开始为一种护发素做营销负责,但2年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成功,他又一次失败了,这是他成年后在市场上学到的第一个重要教训:产品不行,市场推销做得再好也无用。1982年,他跳槽到了百事可乐旗下的必胜客,干的也是市场推销,比萨饼尽管好吃,可卖起来十分不易。 
在这期间他开始迷上了个人计算机,当时,他花了几千美元买了一台很原始的KAYPRO家用电脑和一盘第一代的电脑只读光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台不怎么灵光的电脑和一家叫作SOURCE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连接。凯斯当时能做到的也只是收发文件,但这让他十分激动。他后来回忆说:“这简直是将神奇变为现实。”要知道,当时大部分美国人还不知道个人电脑是何物,但凯斯已经是个十足的网虫了。入夜时分,他常常躲进自己的斗室,沉浸在计算机世界中。 
 
 

 
第252节:“美国在线”创始人(2) 
康丽
“美国在线”的开始 
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之后,凯斯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满足了。1983年,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贸易展览会上,哥哥丹介绍他认识一个重要的人物——控制视频公司的创始人比尔·梅斯特。这家公司能通过电话线将游戏软件传到电脑上。梅斯特欣赏凯斯的干劲和对计算机的狂热,同意给凯斯一个市场营销顾问的工作。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凯斯在公司里并不怎么讨喜,他的锋芒毕露得罪了不少人,一些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开始要求解雇这个“自以为是”的职员。可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吉姆·金赛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凯斯是公司里惟一对市场营销有热情和对神秘市场空间有一定见解的人。金赛的意见保住了凯斯的工作,从此他们开始互相合作,这为凯斯后来的升起奠定了基础。 
1985年,控制视频公司因业绩不佳倒闭,金赛决定在原公司的基础上,和凯斯联手重新创业,另起炉灶建立一家名为“量子”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公司,主要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服务,这就是美国在线公司的前身。 
事实上,这个重新创业的工作非常艰辛,他们身兼数职,朝不保夕。开始的时候,凯斯主要做市场营销。初出茅庐的凯斯其实对市场行情并不知道多少,对电脑技术更是外行。但他有一句口头禅:“和用户保持联系”,这也是他奉为准则的商业哲学。 
当时,美国电脑公司已是多如牛毛,但大多注重技术研究与开发或是搞电子销售。凯斯评价说,电脑公司“对技术关注的太多了,而对消费者则很不够”。于是,他别出心裁,出奇制胜。公司比较固定的客户是一家叫“康多摩”的公司,凯斯每个星期都要驱车前往总部在费城附近的康多摩,以稳固与这家公司的关系。 
第二年,他又来到加州,想让苹果电脑公司的“苹果2号”电脑使用量子计算机公司的在线服务系统。他天天出现在苹果公司。最终,苹果被他的毅力打败了,答应让量子计算机公司开发适合于他们的在线服务。 
就这样,量子计算机公司终于活了下来,但它的存活与合作方的仁慈不可分割。要知道,凯斯和金赛说服了多少计算机制造商使用他们的新兴在线服务。在线市场那时候基本没有   
显示出什么活力,尤其是,量子计算机公司当时还面临着很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凯斯相信这个市场的未来潜力。 
80年代末,因特网的商业化已近在眼前,在线用户不再是稀有的玩家,除了喜欢这一技术的人,最初一批上网者也出现了。此时的凯斯更加有信心,他认为在线服务的商机迟早会来,最先投资的公司将获得成功。他用免费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在各种杂志中附带注册网页的光盘,邀请顾客免费上网一个月或几百个小时,或者直接把这种光盘邮寄给因特网用户的上百万人家,并且向用户承诺试用期后去留悉听尊便。 
虽然别人嘲弄这种方式是拙劣的老式商业手段。但凯斯从来就不是一个遵守什么模式的人,他是个喜欢非正规着装、有非常规思维的人。他要把全新的、奇特的、有时让人感觉可怕的在线经历变成家家户户都能接受的安全生活内容。 
到1991年年中,公司已经拥有了13万客户,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接着,在凯斯的提议下,公司开始改名为“美国在线”,一方面强调其所提供的在线服务,一方面着眼于整个美国,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力,当然,后来的它不仅震撼了美国,也震撼了世界! 
 
 

 
第253节:“美国在线”创始人(3) 
康丽
独辟蹊径的奇迹 
1992年,在凯斯的领导下,只有120名雇员的美国在线在纽约股市挂牌上市,一举筹集了6600万美元,这笔资金在公司的迅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凯斯雄心勃勃,准备把“美国在线”建成像微软、苹果那样的大公司。 
为此,凯斯确定了“美国在线”重要的战略核心,这是从早年的工作经历和快餐店得来的启示,任何技术再好,如果不实用,一样会被市场淘汰,而人们都喜欢方便、简单的东西,技术也不例外。因此他认为美国在线也该如此——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这使美国在线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有显著区别。 
凯斯不出售复杂软件、复杂电脑,或暗地做其他生意。他只把方便和网络出售给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厌倦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讨厌复杂软件,但是愿意同美国在线的使用者朋友或陌生人交流他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热门话题,或喜爱的音乐,甚至生意经。 
凯斯坚持的就是这样一种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战略,这在硅谷的技术精英们看来简直是在发疯。但是这种面向消费者的简单思路却给他的公司在华尔街股票市场上带来1200亿美元的价值。正如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所说的那样:“美国在线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要成为一个大众媒体,成为普通客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凯斯的客户选择决定了网站的外观、感觉、风格和内容:即使在那些刚接触电脑的用户看来,美国在线给他们的感觉也是简单、友好的(在90年代初,电脑生手众多)。尽管“强大的用户”和信息专家瞧不起美国在线的大众化风格,但它对公司的客户价值理念来说却非常关键。美国在线是为数不多的能令电脑使用变得更容易、更有乐趣的公司之一。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打造一个品牌效应,让“美国在线”深入人心,为此,美国在线不仅在内部发展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关注外界,有些品牌,在美国在线之外已经生成,那么,美国在线所采取的做法就是,将它们买下。从ICQ,Spinner,到Winamp,MovieFone等等,都是美国在线曲线救国政策的产物。 
事实证明,这些名牌的确给美国在线增光不少,而它们也因为加入美国在线,得以扶摇直上。品牌,在美国在线眼里,也意味着边际效应,它产生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当然,还有广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