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个80生人几年来的思考 >

第15部分

个80生人几年来的思考-第15部分

小说: 个80生人几年来的思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即将启动的2008年进口谈判中,国际卖家吹风每吨继续涨价30美元,而国内价格有可能攀升到每吨2800元左右。
  
    周福仁说,如果让我们这些企业直接进口,每吨至少能便宜三四百元人民币。
  
    2003年钾肥价格不到1000元,现在是2350元。但是据一位熟悉国际钾肥市场的资深人士介绍,这几年国际钾肥市场实际上是过剩的,2004年钾肥产量5160万吨,过剩570万吨;2005年产量5430万吨,过剩730万吨;2006产量5000万吨,过剩690万吨;2007年将过剩660万吨。
  
    过剩为什么还要涨价?据他分析,一是国际上五大公司垄断了全球70%…80%的钾盐贸易量,但任何人都抓不到五大家串通价格的证据;二是买家的联盟很松散,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进口约占全球的近70%,中印就是50%,但一直未能有效联合。
  
    有的企业甚至猜测,中化、中农和外商串通一气,合伙提高钾肥进口价格。目前这种猜测缺乏依据,无法得到证实。中化化肥谢绝了本报的采访要求,理由是现在正值钾肥进口谈判的敏感时期,不愿发出误导市场的信号。不过,世界最大的钾肥公司——加拿大PCS公司现已持有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的股份。PCS的化肥销售高级副总裁StephenFrancisDOW…DLE目前是中化化肥控股的非执行董事。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在现行谈判机制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涨价怪圈,中化、中农每年签了合同之后加价卖给国内企业,外方知道成交价格,看到中化、中农加价太狠就很眼红,来年于是大幅度提高卖价,中化、中农于是再次加价。
  
    这个说法目前尚无法证实。钾肥业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看到中国国内化肥价格年年猛涨,外商都很担心:“中国的农民不是很穷吗,怎么年年涨价这么多呢?”
  
    垄断争议
  
    中化化肥钾肥部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不存在垄断,现在都是自动登记制度,已经没有配额了。”
  
    一位接近中化的人士称,目前是没有配额了,但是谈判时别人涉足不了。钾肥领域的垄断肯定是存在的,国际上只是资源垄断,国内是渠道垄断,除了中化、中农别人不能做。
  
    不过他认为,钾肥进口不宜放开过快。如果中化散了,就保障不了物资的稳定供应,恶性的竞争,还可能导致更大幅度的涨价。可能负作用要大于正面影响。
  
    他说,现在铁矿石谈判以宝钢一家当代表来谈,中化就是钾肥进口谈判的代表,这还有必要分散吗?如果真的把20%的进口量给了6家生产企业就不是垄断了吗?这样还是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享受直接进口的利益。
  
    今年两会期间,三位人大代表上书未果,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再次找到五矿商会反映情况,五矿商会曾和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两位处长开会研讨打破垄断,据说当时他们的说法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化和中农是垄断的。
  
    是否垄断,五矿商会内部也有不同声音。五矿商会一位负责钾肥的中层干部说,这样的进口格局完全是市场行为,是中化和中农多年的积累,不是国家一定要给他们份额,“谁愿意进口都可以,觉得国内便宜可以买国内的,觉得国际上便宜就可以进口”。
  
    “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辽宁西洋集团的周福仁说,“放开三年了,连钾肥进口证都没有拿到,更不要说直接进口钾肥了。”
  
    2006年年底,五矿商会一位高层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允许行业继续垄断下去,相信中化集团的高层领导也会审时度势,中化当年垄断中国石油进口,叫统一经营,可以搬出100条理由,现在仍然这样。但大的趋势是开放,虽然困难不少,但不能放弃,因为“垄断对消费者不利,对农民不利”。
  
    武希彦说,既然是联合谈判,应该共同享受谈判成果,凭什么两家垄断,凭什么政府支持垄断?“我们始终认为农资产品不能垄断”。
  
    复合肥目前占中国农用化肥的一半以上份额,复合肥中钾肥的含量占1/3,成本最贵。现在,因为钾肥价格每吨高达2350元还提不到货,很多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亏损,一些小企业已经停产。
  
    周福仁说,这样涨下去的话,工厂停产,明年农忙时节,复合肥供应很可能短缺,如果经销商借机哄抬价格,农民的损失会更严重。 
  
  



作者:ljbwin2000 日期:2007…11…07 19:45
  今年财政料超收7000亿咋花sina 2007年10月28日 10:09 经济观察报
    席斯
  
    十月中旬的一天,财政部的一位副部长走进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位副部长专门来向全国人大做事前的汇报:今年的财政超收收入怎么花?
  
    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贺铿的印象中,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超收收入是财政收入超过年初预算的部分。过去,这部分财政收入怎么花,全国人大事后才会知道。这几年,全国人大一直希望财政部门事前报批。
  
    根据财政部门此前的估算,今年中国财政超收收入将超过7000亿元,这一笔庞大的收入怎么支配,现在还是一个问题。
  
    首次汇报
  
    贺铿是九三学社副主席,曾担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2003年,他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在他的印象中,财政部事前就超收收入开支向人大汇报,这还是第一次。
  
    从去年开始,全国人大就一直要求财政部提供超收收入支出详单,以便全国人大常委会像审查预算一样审查。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央财政比预算超收2585亿元。
  
    在2005年以前,超收收入的使用情况从未向公众公布过。2005年两会期间,财政部在预决算报告中首次汇报了2004年超收收入的使用安排。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说:“以前对这个追加预算是没有公开报告的,从那时开始有这个程序了”。
  
    但这种事后的报告,并不能让纳税人以及全国人大对超收的使用放心。中国的《预算法》规定,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由政府自行决定,只需将执行结果报告全国人大,不需要事先报批;对超收收入的使用,全国人大可提出要求,但不具有强制性。
  
    去年《预算法》修订期间,全国人大坚持将提前报批写入《预算法》中,但因各方意见无法统一而搁置。贺铿表示,下一届人大将继续讨论修订《预算法》,这一条全国人大还是会继续坚持。“超收收入那么庞大,不能不通过人大就花掉了”。
  
    对此,孙钢说:“应该是在支出之前让全国人大审查,人大可以提出这些支出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更需支出的地方”。
  
    这是一笔越来越庞大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几个月前的估算,今年的财政超收收入将超过7000亿元,这也创下了历史纪录。此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预测,今年的财政收入将超过5万亿元,也就是说,财政超收收入大约是财政收入的14%。
  
    钱怎么花
  
    按财政超收7000亿元计算,中央财政大概超收4000亿元左右,现在,这笔钱怎么花,财政部必须尽快拿出方案。
  
    对于前两年超收收入的安排,全国人大财经委意见比较大。贺铿说,全国人大最大的意见就是不能说征收了就把它全部花掉。“我们现在赤字有近3000亿元,应该用超收收入把赤字减少一些”,他说,财政收入这么好的情况下,不能留那么多赤字,我们希望财政的收支基本平衡、健康,所以其他支出方面要控制。
  
    据悉,10月中旬,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汇报时强调,在今年的超收收入使用上,财政部会避免“撒胡椒面”的做法,这个部门给一点儿、那个省给一点儿,最后都没能解决问题。
  
    财政部还就超收收入的使用提出了一套指导意见。据此,2007年超收收入主要用在八个方面: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食品安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少赤字、适当增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贺铿介绍说,这八个方面得到了全国人大的支持,但是在结构上哪个更重一些,还需要财政部下一步去研究。
  
    在与财政部的交流中,全国人大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贺铿解释说,去年超收收入用于弥补赤字的支出只有200亿元,太少了。全国人大的意见是今年最好减掉1/3,也就是1000亿元。财政部在会上表态,今年赤字减少幅度将会很大。
  
    至于预算稳定调解基金增加多少双方并未涉及。去年,财政部设立了500亿元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财政部目前对超收使用已经有粗略的预算,但还没有向国务院汇报,是否通过还未知,所以有些结构、数据无法细化,贺铿说,毕竟这不是财政部一个部门的事情,是所有部门的支出问题。
  
    按照目前的情况,财政部计划在今年的超收收入支出前让全国人大审一遍,全国人大对此表示欢迎。
  
    贺铿说,这对财政部的工作也是一个考验。因为财政部需要在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之间协调这项工作,财政部在了解各部委支出需要和情况后拟定支出结构和规模,并向国务院汇报,通过国务会议的审批后才能交全国人大审阅。“这其中工作程序上的协调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预算之惑
  
    根据财政部年初通过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全国财政收入总计大约在44000亿元左右,比去年增长13。8%。不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预测,今年的财政收入可以轻松突破5万亿大关。
  
    财政部财科所的孙钢说,一般情况下,财政部都会把第二年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是按照最低最差的情况做预算”。过去几年,财政收入实际增幅平均高出预算增幅的一倍。一位财政部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预算目标定高了,一旦完不成,预算单位哪个都不同意。”
  
    今年的财政收入增幅也将在30%左右,超过预算增幅的一倍。在没有进行大的税制改革的情况下,有如此大的增收现象,孙钢认为,这与税务机关加强征管有很大关系。而且,对一些增收,年初也很难预料判断。
  
    一个例子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年初预算只花了4个月。今年前4个月,印花税收了211个亿,年初的预算不超过201亿元。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开始。由于5月末提高了印花税税率,加上股市交易火爆,今年前9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1436亿元,比去年增长11。7倍,增收1322亿元。
  
    根据测算,仅此一项,就拉动整体税收增长4。7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财政收入的一个缩影。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7161亿元,比去年增长30。8%,已接近2006年全年税收收入。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司长舒启明说,这个增长率创下了近年同期最高。
  
    与此相关的是,年初确定的中国经济增长指导性目标为8%,而今年中国GDP增幅估计将超过11%。高于目标值3个百分点。
  
    一些研究者对此则表示担忧。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保育钧说,现在民营企业税收负担越来越重。根据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私营企业利润的中位数是21万元,而纳税额的中位数却高达26万元。他说,超收收入增长这么快绝不是一个好事情。
  
    如果考虑到今年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缓慢,要完成预算,年底前要花掉大约3000亿…4000亿元,如果加上今年4000亿的超收追加,中央部门年底前需要花掉7000亿元以上。
  
    财政部为了预算效率督促中央单位加快支出进度可以理解,但最令人担心的是出现放低要求乱花钱、突击花钱的现象。
  
    “这就是我们人大一再提到的预算科学性问题”,贺铿说:“既然预算都做了,为什么花不出去呢?现在预算编制过于粗,什么人在干什么事都看不出来,不用说2000多个代表,即便像我们这些专业的代表也看不懂。”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舒抱怨,财政部编制的中央和地方预算没有把人和事的项目经费分开,导致人的行政经费往往挤占事的经费,他表示,这些细节写不清楚,人大代表的审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审计署近年来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提出,支出预算编制粗放,透明度不高,既不利于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分配,也不利于人大和政府加强监督管理。
  
    在采访中,学者和官员均表示,超收问题最终还是通过提高预算科学性、准确性方面改进。
  
    财政部近期正与全国人大沟通,希望在“两会”前提前预支一部分项目支出,以提高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
  
    对此贺铿表示,项目还没有审查批准就拨钱肯定是不合适的。
  
    对于项目支出,在每年的人大会议上,贺铿都要提出意见。他认为,目前中央部门项目支出太多,中央部门是服务管理单位,项目经费直接拨给地方就可以了,中央部门不应该设立那么多项目支出。如果项目支出过多,中央单位权力过大,一个处长都能批上亿元的经费。
  
    贺铿说:“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从预算改革入手,财政部也在研究预算改革,但受到的限制也多,说到底是部门利益问题。” 
   
  


作者:ljbwin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