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郎咸平76篇 >

第130部分

郎咸平76篇-第130部分

小说: 郎咸平76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沫之时加速了德隆产业的急速扩张。
  按照我前面的分析,德隆并未在事前针对这些行业的特性形成长、中、短期的互补以及横向、内容的互补,因此德隆事后的救急措施就特别值得关切。根据媒体的报道,德隆正在采取措施挽救这个局面。
  简而言之,德隆未来的必然结果是:第一,变卖资产;第二,寻找战略投资人挽救危局;第三,放弃偏离主业较远和回收期过长的业务;第四,减少投资规模,注重企业的现金流。目前德隆的总资产大概是450亿元左右,如果还清了所有积欠款项,包括200多亿的银行贷款以及同样金额的私人贷款,我想德隆的净资产将所剩无几。一个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由于依赖金融与产业的错误整合思维而沦落为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型企业,还不能让我们警醒企业盲目做大做强的悲哀吗?
  德隆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德隆一家面临的问题,许多大企业通过类金融控股公司运作而过度膨胀的现象,更值得反思。
  如何监管类金融控股公司
  由于金融业本身的风险就相当特殊; 因此增加了类金融控股公司的操作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就必须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前文所谈的长、中、短期与横向、内容的互补等等。而且国内有些类金融控股公司还不理解各种类型金融机构的定义,也不知道如何防范风险,更不知道如何经营; 只是赶时髦盲目的成立类金融控股公司,总以为控制了金融机构就能得到资金支持,就能促进产业的发展,例如德隆。
  以这次德隆所产生的后遗症看来,政府的监管显得姗姗来迟,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亡羊补牢,不是防患于未然。当中最主要原因是当一个企业集团例如德隆形成类金融控股公司后; 由于控制着不同的实业企业和金融企业,本应受到不同监管当局的监管。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章均未对金融控股公司作过严格的定义界定,造成监管的困难。
  德隆的问题虽然已经受到了金融监管当局的严格监管,但对于类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困难度可能目前还未受到有关当局的注意。类同于德隆集团,首创集团、东方集团、海尔集团以及新希望集团等的类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几项有关当局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第一; 资本充足率问题。建立资本充足率制度是监管金融机构制度中一项基本内容。如果母公司控股金融子公司E5%的股权,金融子公司E又控制子公司C5%的股权,该子公司C又持有母公司6%股份。母公司与子公司E、C间的资本就有重复计算之嫌,并且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第二; 财务杠杆风险问题。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金融控股公司间的控股关系复杂。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利用相互担保方式由金融子公司E套取贷款; 而只要有一间子公司经营稍有不慎,其风险即刻传播到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
  第三; 金融风险问题。类似的案例1997年在泰国金融危机时多次曝光。假设上市子公司D向母公司用100元价格买下一块价值为零的荒地; 而该子公司D又将这块地抵押给金融子公司E换取银行担保再向外商银行借外币贷款。如果上市子公司D无法还钱; 则风险立刻转嫁到金融子公司E造成金融危机; 而100元购地款则被母公司以价值为零的荒地所圈走。最后无可避免的造成外商银行和金融子公司E间的国际金融纠纷。
  第四; 资金违规进入高风险市场的问题。由于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复杂; 因此增加了资金流向监管的难度。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负债资金投资子公司,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子公司为载体从金融子公司E融通大量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金融子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进入高风险的市场例如股市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最终极易引发金融危机。
  第五; 从业人员资格不足问题。目前国内的金融控股母公司主要负责人多为金融业务门外汉;但他们往往又是下属金融子公司E的实际决策人;掌握了资金的调度权和日常经营决策权,但监管部门对其缺乏任职资格的监管。因此由于金融知识的缺乏,故意违规操作、往往会产生重大的金融风险。
  德隆所产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我们对目前还未纳入严格监管的类金融控股公司了解不够。因此,建议有关当局应该针对类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形成一个整套的思路与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否则将来还有第二个和第三个德隆相继出现。


發表於 2006/12/09 11:28 PM

2006/12/09


郎咸平: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城市的地产泡沫
  自2004年以来,东部沿海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抑止地产泡沫膨胀,保持市场稳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 


  我认为,房地产泡沫只是在局部城市出现,并未扩展到全国范围,所以适当的政策取向应是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利益团体区别对待,有打击、有扶持、有限制、有鼓励,如此才能促成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房价之所以上升,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城市房价高涨所致,并非全国整体产生了泡沫。如果进一步对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大代表性城市进行分析,就更能说明所谓的过热和泡沫仅仅是在部分区域出现。上海市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必须进行调控;而北京有泡沫,但并不严重,广州则没有泡沫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出重拳、“一刀切”进行全国范围的宏观调控是不必要的,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城市的地产问题。
  根据上海市统计的结果,2004年上海住宅销售平均价格是6385元/平方米。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很值得怀疑,这种简单的以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的算法,往往误导民众。在2004年末,上海本地楼价的所谓“321格局”在上海几乎无人不知:内环内3万元/平方米,内环外环间2万元/平方米,外环外1万元/平方米。这个数字也许有些夸大,但反映出上海房价在百姓中的真实感受。如果以官方所说的6385元的价格,我们是不可能在上海市区买到房子的,除非到十分边远的郊区。上海不同区域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差别非常大,而且涨幅不一。原因是由于外来资金首先集中于内环线以内的房产以及高档住宅,导致市中心的房价上涨速度最快。2004年上海市中心内环线以内房价涨幅达27。5%,平均每平方米接近16000元(2005年前5个月一度飞涨超过18000元)。而单价2万元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毫不希罕。
  市中心的房价带动了周围地区,2004年内中环线房价平均超过了10000元。在城市地铁1号线终点的莘庄附近,房价也达到万元以上。中外环线也接近7000元。6000元以下的商品住宅主要分布在外环线以外,其中约八成3500元以下的商品住宅集中在外环线以外区域。不过,外环线以外的房子需求并不大,2004年的价格反而出现了下跌。上海市中心区域和郊区房价的天壤之别就解释了为什么上海平均房价看似不高(6385元),但老百姓的真实感受却是:在可接受的城市生活居住范围内,房价上涨让人无法承受。
  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末,数据显示,上海内环内、中内环、中外环、外郊环、郊环外的成交均价每平方米分别为16419元、11493元、 8085元、6505元、4724元。上海市区如此高昂的房价绝非上海本地居民的需求所推动的。按上述价格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上海市平均房价约为64万元,市中心内环线以内达160万元,内中环线100万元,中外环线70万元。只有在外环线以外,才能拿到所谓的平均房价。上海市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867元,2004年为16683元,二者平均为15775元。如果以一个家庭3人计算,收入总计47325元。简单假设收入水平和房价不变,这个家庭要在内环线内购房,不吃不喝不行动,需要33年;在内中环线买房需要21年;在中外环买需要14年多;在外环线之外,还要13年半至7年。如果考虑用50%的家庭结余收入购房,那么购房年限几乎要再长一倍。这听起来十分离谱。正常的上海居民由于支付能力的原因,更可能是选择中外环线附近及以外而又交通便利的区域购置新房(但也不会出去太远,否则人们不认为自己是住在上海市)。因此,上海市中心的房价绝非由当地居民需求所主导,而主要是由外来投机的游资所推动的。
  市中心的房价带动了外围的房价,许多有闲散资金的上海居民也受到房价上涨的鼓舞,投入了一部分资金购房,但是他们投资重点是市中心以外的中档住房。这部分资金也对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地产泡沫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房价持续过快上涨,会导致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增大了行业风险,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的伤害是深刻和长远的。

發表於 2006/12/09 11:29 PM

2006/12/09


由德隆观察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2004…12…30 郎咸平 
  大家记得德隆三支股票的走势是大幅度下跌的,产生的意义,从媒体上可以看到几个结论,包括资金链的短链、恐慌性抛盘、被各家券商等机构强制平仓,根本的原因是德隆通过类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而进行时务的多元化经营。德隆的经营模式,可以通过这一类图形可以看到,产业资本在左边,金融资本在右边产生了最大的民营企业。可是当你拆借了金融资本,反而促成你一味的做大,大家可以看到,德隆做的实业有水泥、重型卡车,金融有信托、证券等等。这是错误的结合。到最后你可以发现不是变卖资产就是要寻找投资人挽救危局,目前450亿的资产,欠别人的减下来之后,你可以发现净资产不到20亿,这样小的民营企业通过金融资本的结合,最后也还是昙花一现。


  企业进行多元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业务互补、分散风险,以求稳定的现金流。我希望以三个案例解说。
  先看一下唐万里是怎样说自己的公司,他说德隆今天的问题,在于投资长中短期的配合不好,资金回收慢回收难,突然之间造成了周转不灵资金链断了。德隆注重的是产业和金融界的互补,我想通过下面几个案例简单的说一下,这几点德隆都做不到,原因在于你要进行多元化的产业,你的水平是不够的,除非是精心设计的多元化企业,不然我不认为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有能力应付如此大规模的多元化经营。
  以通用电器为例。大家看这个图形,我打了两个圆圈,黄色是通用电器的利润趋向图,这个利润趋向图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短期的,蓝色线,一类是长周期业务,红色线。对GE来说,长短期配合的非常好,请看最右边,01年当短期业务碰到困境时,长期业务成长,二者抵消的结果,让该公司加总后的盈利是稳定上升的。最左边的圈圈可以看到以短期业务的上升弥补了长期业务的下跌。正是这种互补,造成了整条曲线的稳定上升。要使长短期达到如此高的互补,要极高的水平。民营企业家是如何成功的,就是找到一个专业切入口,找到一个好的机会,突然发起来的。管理水平是欠缺的,仅仅凭过去成功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能够做到这一步吗?这才是多元化经营的水平体现。
  以中信泰富来说,他的投资策略值得投资界的注意,德隆的错误在于投资大规模一举进去,通过自己的金融公司得到大批的贷款,尽量收购自己能够收购的企业,美其名为产业整合,包括水泥等等,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使回收期太慢,使周转不灵了。我们看中信泰富,各位可以看到有三条主轴,这是资金回笼期。看到三个非常长期的资金回笼期。这是一个大项目的投资,需要多年才能收回资金,可是各位看一下,这三个线条中间都是隔着三年,每当我要从事一项投资时,我投资完了等三年,再做第二个大投资,等三年再做第三个大投资,把投资拉开才能降低风险。德隆有拉开吗?德隆的发达是这二年突然起来的,投资节奏德隆没有把握好。
  达到长中短期的节奏配合,这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关键。GE长中短期配合的非常好,而中信泰富把投资时间拉长,这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他们所注意的是产业间的互补,是跟金融的互补,在这里我还要说一下,德隆连产业互补都没有做好,因为产业互补不是这么容易做好的。以和记黄埔为例,有七大行业,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金融等等七大行业,我把这七大行业每一个行业单独拉出来,算出每一个行业的利润成长率,因此在图上我找到七条彩色的线,这个线看起来乱七八糟,这个就是产业的互补。为什么?分开来看七个行业,利润成长率是…250到200,各位知道如果企业增长率到…50%,那就没有希望了,如果到200也不能骄傲,因为那时你的精力已经分不开了。七大行业交到各位手中,怎样做好横向和产业间的互补呢?以和记黄埔为言,七大行业取加权平均数,我们发现利润成长率从…5%到20%,如果是这么一个企业交到各位的手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80%的机会,该公司的利润是正的增长,但是再增长也不会超过20%,有20%的机会这个企业的利润是负增长,但是再负也不会超过…5%,可是告诉各位,要做到资产组合达到如此漂亮的话,那是需要水平的,需要做良好的企业间横向产业间横向互补,这不是靠拍脑袋出来的,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心计算出来的。
  各位都是经营企业的高手,我们自己静下心想一想,我国企业家能做到如此精密的计算吗?还是拍脑袋的投资?如果是后者的话,我非常担心了。如果是按照拍脑袋按照悟性投资,资本投资加上的话,就是加速企业的灭亡,造成我国资源的浪费。我不认为我国适合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