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 >

第14部分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第14部分

小说: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他顿了一下,又艰难道:
  “她是林将军的唯一的后人。”
  “她,不能死。”
  知晓此时绝不是说这些的时机,也知晓这些话万不能说。
  可时至今日,走到这一步,已经别无他法。
  只有把希冀寄托在先师的外孙身上,望她能念及半点血缘之情。
  音落。
  白问月哑然失声。
  魏央更是直接微微眯起了双眼,神情意味不明。
  林将军。
  这个早在十七年前被魏荣延明令封为禁忌的男人。
  想不到再次提起,会是在这样的场合下。
  他竟然还有后人。
  二十年前。
  北绍曾有两位名将。
  骠骑大将军林广,与柱国大将军魏荣延。
  前者是三朝丞相林承的长子,能文善武,足智多谋。
  后者是魏氏世代忠良的继人,南征北战,戎马一生。
  谢宁渊与魏荣延、林广都曾是过命的交情。
  二十年前,北绍开疆拓土时,便是兵分三处,
  先是谢宁渊与魏荣延领兵各行一方,再留林广拥兵驻扎西平,随时出兵后援。
  战事持续了两年,颇为顺遂。
  直到。
  十七年前颍州一战,谢宁渊战死沙场,魏荣延远在西境。
  消息一经传入西平,必定引起反乱。
  却未曾想,这场反乱的主谋,竟是以魏荣延的妹妹魏皇后为首。
  而帮她拥兵斩杀三位亲王的人,正是林广。
  彼一时,西平所有兵马都只握在林广一人手中。
  魏皇后带着谢欢,巧言令色,煽动林广出兵包围了三座亲王府,然后亲自动手,了结了谢氏三位王爷,以及名下的世子郡主。
  最毒,不过妇人心。
  并非不无道理。
  等魏荣延带兵返回西平时,谢氏一脉男儿,只独剩谢欢一人。
  他纵是再恨不得将皇后就地正法,可也无法改变只剩他肩担大任这一事实。
  皇后被权欲蒙了心智。
  身为骠骑将军的林广又意欲为何?
  魏荣延认定他有反心。
  为肃正纲纪,也为了帮谢欢杜绝后患,魏荣延以谋逆的罪名斩杀了林氏林广一脉。
  将林府驱逐西平,永远不得回京。
  于是,在北绍多数百姓的认知里,只知当年林广起兵造反,不知魏后毒害亲王。
  魏荣延这样做也并非全是过河拆桥,绝情绝义。
  他既要保住谢氏的尊严与江山,也要保住自己的妹妹。
  不得已而为之。
  而林老丞相,因阻止林广不成,早就一病不起,久卧床榻。
  后得知长子林广因反被诛,林府被驱。
  尽管知晓魏荣延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保全林氏的颜面,
  他却依然难忍气火攻心,病入膏肓,不久便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也正是这一年,白问月踩着秋末的尾巴出生了。
  林广是谋逆之臣,他的妻女皆在十七年前被斩,林府也因他多受连累,成为朝中官员闭口不提的一个禁忌。
  如今,贺同章却告诉她,林双玉,是她舅父林将军的遗女?
  冷峻的声音忽起,魏央淡淡地望着贺同章,不怒自威:
  “她为何还活着?”


第20章 青梅竹马
  谋逆之将,罪臣之女,自当该诛。
  别人或许不知,但魏央却是极其清楚的。
  骠骑大将军林广,拥兵自重,心怀不轨。
  当年。
  太后自以为是利用林广铲除异己,为谢欢继位做万全准备;实则却是林广借由她的手,杀尽谢氏满族。
  借名杀人,欲取而代之。
  她不明白,林广握权镇守西平,谢宁渊与魏荣延远在边境,他一人独大,要面对的是怎样的诱惑。
  权重望崇专行,生杀予夺随性。
  哪一个男人在江山唾手可得时,能毫不动摇?
  谢宁渊一死,天下皆喜。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西平丞相府的骠骑大将军。
  林广。
  彼时若非是魏荣延快马加鞭地日夜兼程,自西境连夜赶了回来。
  魏后与谢欢,孤儿寡母外立无援,早成了林广登位的垫脚石。
  这北绍也早已改换姓林了。
  林老丞相对自己的儿子再清楚不过,他百般告诫,再三劝告。
  绝不能允许林广做出任何谋逆之事,有失林府忠名。
  然而,林广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羽翼已成,如何会听林承一个休辞老丞相的话。
  起兵当晚,林老丞相勃然大怒,急火攻心。
  一口气血未顺,吐了出来。
  直接倒在了病榻上。
  太后低估了林广,这毋庸置疑。
  可林广却没想到,他也低估了魏荣延。
  魏荣延杀伐果断,油盐不进。
  回到西平后,任他如何威逼利诱,皆不为所动。
  魏荣延手握几十万大军,如何抵挡?
  他亏有狼子野心,逞得匹夫之勇,最后还是栽在了魏荣延的手上。
  说来可笑。
  谢欢的心底是恨毒了太后,可十七年前的那场兵变,若非是谢欢,太后早已和林广泉下作伴,成了魏荣延的刀下亡魂。
  这个被魏荣延视为魏氏耻辱的女人,因谢欢一句:“母后会保护我。”
  死里逃生。
  寒风萧瑟,宫闱寂怜,指着大殿的高座。
  魏荣延问他:
  “殿下,你可知这江山万里,安富尊荣,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垂涎这个位置。”
  “你如何敢坐?”
  五岁的谢欢,无知懵懂,眼眸却泛起光泽。
  他答:“母后会保护我。”
  稚子朗声,说的十分笃肯。
  魏荣延哑然失声。
  接着便是一阵仰天长笑,却不知是喜是悲。
  她想杀你还来不及,如何会护你呢。
  便是这般,魏荣延也放过了魏后。
  朝臣动荡不安,处处阴谋诡计,
  谢欢确实需要她。
  至于林广,自然是死罪难逃。
  林承一生鞠躬尽瘁,为保全他的颜面,他独惩了林广一脉,问罪抄斩。
  而林氏的其余人,避重就轻,只将他们驱出了西平,算是小惩大诫。
  林广一妻一妾,膝下有正室所生的一子一女,皆被处死。
  当然,对外是这样宣称的。
  魏央只听他父亲提起过当年林广谋逆,一家被斩,却不知,林广的两个孩子实则是跟着林府离开了西平。
  而救下他们的人,正是魏荣延。
  既是将后联手,单放过魏后必定于心有愧,他与林广出生入死多年,又如何能看他后继无人。
  功过是非,左右权衡,他动了私心。
  魏荣延将林广的一对儿女暗地里送回了林府,只等老丞相的后事料理完后,远离西平。
  却未曾想,整府南迁,一路舟车劳顿,途径金陵,他的这个小儿子染了肺病,不幸夭折在半路上。
  是以,林广的后人,这才独剩下林双玉一人。
  长道幽深的天牢里,寒气逼人,针落有声。
  牢房的两边无人无灯,漆黑一片,魏央提着一盏微弱的烛灯,格外明亮。
  隐约感有寒意,白问月不自觉望他身旁靠了靠。
  他身形高大修长,肩背挺直宽阔,抬首去望,清晰的轮廓,英挺的剑眉。
  还有因为冷声,微微散发出的震慑。
  盛气逼人。
  察觉到白问月的动作,魏央抬手穿过她的腰身,顺势将她轻揽进怀,为她挡风。
  眼睛却未有丝毫偏移。
  目不斜视地望着贺同章,他一字一句重复道:
  “罪臣之女,为何还活着呢?”
  “贺大人?”
  贺同章还未答话,白问月轻依着她,先是一脸不悦。
  “她为何不能活?”她出声反问,言辞犀利。
  “且不说林将军起兵谋逆时她尚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便是已然知事,魏林联合,太后如今身居高位,荣华富贵安枕无忧。”
  “她一个不曾参与半分的女儿家,
  如何不能活?”
  话中隐隐含有怒气,似是赌气般轻推掉他的手,离了他半分空隙。
  魏央轻望着她,眼中藏着些许讶异。
  他并非吃惊她的‘维护’,而是惊诧她是如何得知当年‘魏林联合’的旧事。
  粗算起来,那一年她不过是个新生婴儿,此后林府也已南下,从未回京。
  林广谋逆,太后掌权,世人与朝臣皆以为这先是前因,才有了后果。
  知晓真相的人并非不是没有,但她一个久居深闺的女子,是从哪里得知的?
  白慕石与他的夫人?
  这二人恐怕自己都不清楚详细,又如何跟她说?
  魏央本以为自己的这个夫人,知常人所不知,明他人所不明,是因为她冰雪聪明,七窍玲珑,能猜想别人所不能想。
  现下想来,他所理解的她‘洞悉一切’,并非字面上那么简单。
  有那么一瞬间,他忽生好奇,比之谢欢,他更想看懂这个仅有十七岁的女人。
  嫁将军府、恨谢欢、杀贺同章,再到现在要救贺同章。
  她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心里又究竟是在谋划什么呢?
  空气沉寂了下来。
  见到两人的亲昵,接着又如‘打情骂俏’般的争议;贺同章很快明了二人的关系。
  为解魏央之疑,也为让白问月出手去救玉儿,他沉了沉嗓子,娓娓道来:
  “将军所疑不无道理,罪臣之女,理应连斩。”
  “然而。”他目光坚毅,掷地有声:“下令斩杀林广一家的是魏将军,可将玉儿送回林府的也是魏将军。”
  轻声释然,微微松懈:“将军无需怀疑我话中的真伪,想必你比谁都更了解你的父亲。”
  “他若是铁了心要杀,谁又能逃出他的掌心呢?”
  的确如此。
  烛火轻晃,魏央阖眼敛去了心思,他伸手去牵白问月。
  踌躇半晌,话到嘴边,说了一句:
  “我并非那个意思。”
  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她,语气生硬,极不擅长地在解释。
  白问月并未理他,也未再继续‘该不该活’这件事情。
  她看了一眼地上的信件,向贺同章问去。
  “大人是如何同我的表姐结的姻亲?”
  他是如何成为林府的门生?
  赞赏地望了她一眼,知晓自己必定是要道出原委,她才会善罢甘休。
  沉默了半晌。
  贺同章似是舒了一口长气,望着幽幽烛火,他缓缓出声:
  “我原是三朝丞相林承的门生,
  得我师教养数十年,久居林府。”
  “我与林将军林广的长女自幼长在一起,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第21章 两小无猜
  天兴八年,林丞相府。
  丞相林承,一妻四妾,膝下四子四女,子孙满堂。
  北绍向来不分嫡庶,只论长幼。
  文武双全的嫡长子林广,与蕙质兰心的庶幺林思荷,都深得丞相的欢喜,玉叶金枝。
  除却夫人们所生的八位公子小姐千金贵体,还有一位小公子,虽与丞相府无亲无故,可自幼长在府中,得丞相亲手教养,钟爱无比。
  小公子姓贺,名同章,丞相为他取小字,予木。
  而关于他的来历,丞相只字不提,也无人敢问。府下的众人只把他当成小主子尊养,敬称一声予木少爷。
  深冬时节。
  寒冬腊月里滴水成冰,西平落了大雪,眼看年关将至,这一年北绍征伐之事了了,圣上似有休战之心。
  林广自西北凯旋,丞相府上下接连欢喜了几日。
  一个穿着浅粉色的袄裙的女娃娃,步伐欢快,一只腿刚跨过门槛,便迫不及待地出声呼喊。
  “予木小叔,我爹明日就到京啦。”
  她发上梳着娃娃头,眼睫浓密扑闪,双眸灵动清澈,粉嫩的双颊因冷冻而红彤。
  娇俏可人,煞是可爱。
  屋外漫天卷地地正落着雪,皑皑成片。
  贺同章放下手中的书,连忙起身将她拉至火炭旁,仔细给她掸雪,喜色言尽于表:
  “当真?”
  林家大哥出征快有半年,玉儿心里日日惦记,如今终于回京,他自然替她感到开心。
  林双玉眉目含笑点了点头。
  四下望了望,看到榻上的书本。
  “小叔,你要学书了吗?”
  她拿起书本,翻了两页,看着满张的墨色,一字不识。
  “嗯,师父说年后开春要教我读书。”指了指桌上还未整理的几本,贺同章道:“这些都是他送来的。”
  “祖父?”
  林双玉一本一本地翻着,喃楠出声:“真好,小叔都看得懂这样的书了。”
  心底由衷地羡慕。
  不过是两本千字文,她这样夸赞,贺同章微微有些面赤,未曾接话。
  林双玉虽然不识,却一副意犹未尽;她翻了许久才把书合上,清眸明亮:
  “我也想跟着祖父识字读书。”
  话中满是期望。
  贺同章顿了一下,出声建议:
  “那我开春后和师父去说,你来同我一起?”
  沮丧地摇了摇头,忍不住撇嘴。
  “母亲说,女儿家读书都是无用的,她让我再大些与她学习女红。”
  似是觉得不无道理,不知如何答话,一时语塞。
  沉寂了半晌,他忽然又道:
  “思荷姐不也曾跟着师傅读书识字吗?”
  柔声笑了起来:“他们只说无用,但未说不可啊。”
  林双玉一怔。
  被他的话惊异,这才迟想起。
  “对啊,八姑姑也同祖父学过书,那我自然也是行的。”
  她眼中忽泛生光,灿若星河。
  贺同章看的出神,不自觉跟着笑了起来。
  大雪纷飞,炭火暖人,万物寂静无声。
  幼子童言,纯真静好。
  松枝被压的弯弯沉沉,挨家挨户挂起糊了红纸的灯笼,贴上板正的门联。
  迎新辞旧,一场大雪从年底下到了年初。街道高墙皆都堆积起一层厚厚地白色,银装素裹。
  林双玉想要读书的事情还算顺遂,起初她母亲依旧想要反对,但林广久不见女儿,心下疼爱,自然是有求必应。
  所以当妻子欲阻挠女儿读书时,他不以为意地反驳:
  “旁人都能学得,为何我的女儿不能学?”
  凭着这一句话,林双玉在年后开始同贺同章一起读书识字。
  在林丞相谆谆教导下,二人熟读四书五经,学得为人清正,忠君爱国。
  三年窗下,对灯苦读。
  两个都是极其仔细认真的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