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求不得˙画瓷 >

第34部分

求不得˙画瓷-第34部分

小说: 求不得˙画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哽咽道:“然后呢?”
  她毫不犹豫说:“然后你该兑现你的承诺,放了芳姨他们。”
  “那我们呢?”
  “我们?”
  “我和你,我们。”
  “我是我,你是你,没有我们。”她摸着我湿润的双眼,低低地唤我,“赫连睿德……”
  我耳边像荡漾着阳光,温暖而柔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见有人唤自己的名字,竟然满心喜悦,动情地唤了声:“长安……”
  “你不适合当皇帝,比我父皇还要心软。”她依偎在我怀里,平静地笑着说,“等到那时候,如果你准,我和我的人一起走;如果你不准,就杀了我。”
  我怎么会杀她,她明知道我不会,所以要挟我放她走。在她眼里未来只有两种选择,自由和死亡,两种都是解脱。可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给她第三种选择,爱我。
  作者有话要说:唔,各位童鞋,不要怪池子后妈啊,是他们命不好而已,真的
  薄如纸…1 。。。
  平整的廊下摆满了素胚,从树梢飘落的花瓣如雪一般洒在其中,有的落在瓷器里头,有的点缀着灰暗的青砖。
  这些瓷器上了釉之后便要进炉了,心中竟有些不舍。
  到底是我和她亲手所做,当中的感情自是其他瓷器不能比的。
  一旁的窗户吱悠悠地开了,丝绦探出头来含笑问我:“站在外面想什么?”
  我走到窗户面前,打开折扇在她脸颊边轻轻摇着,若有所思道:“希望这一批红瓷能烧成功。”
  丝绦像很久以前那样平静地对我淡笑,看我的眼神很认真,慢条斯理说:“烧红瓷最难控制的是火候,谁知道能不能成呢?这也需要看缘分。”
  我说:“只是害怕没烧成,那些素胚也都废了,真可惜。”
  丝绦取过我手中的扇子把玩着,一面揶揄我:“你是皇帝,怎么如此吝啬。”
  我含笑不语,伸臂揽住她的腰,俯首凑到她唇边,“我对你何曾吝啬过?”
  她扭身用背对着我说:“但也不见得多大方。”
  我拽紧了她的胳膊不让她逃走,故意贴着她耳边说话逗弄她,“除了舍不得放你走,我还有哪里吝啬?”
  她挣了几下,脸色微红:“叫人看见了。”
  我回首一望,四下里干活的工人并不少。我们在一扇窗户里如此调笑,若是叫外人见了又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
  好长一段日子我都腻在章阳宫里,到底引起了不满。
  前日母后专程上御书房见我,算一算,母后好几年没踏入御书房了。若不是极要紧的事,想必她也不愿冒着后宫干政的名头来找我。
  她叫我注意些分寸,那些王公大臣们将女儿送进宫不是为了独守空闺的。
  我有些郁闷,辩道:“又不是朕要她们进宫的。”
  “如今只有贤越一个孩子,谁也不可能同意立他为储君。”
  “只因他身上有汉人血统?”
  母后毫不掩饰,点头道:“对,他不能继承夏国江山。”顿了顿,又补充道,“倘若淑妃生下龙子,也是一样。”
  我笑道:“这一点母后无需担心,朕和淑妃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宫廷争斗中苟延残喘,倘若她将来真的为我诞下皇子,我会赐他封地,让他逍遥自在地过日子。”
  “若真如此,皇上更应该选择合适的人选来诞下储君。”
  母后这番忠告不是没道理,可是我如今哪里有心力去顾及其他人。这时候我尽出最大努力去爱一个人,以求她能将自己的心完完全全交给我,稍有闪失便前功尽弃。我将一杯茶敬给母后,低头道:“母后,请恕朕力不从心。”
  母后苦笑摇头:“皇上的心已被那汉女窃走了,当真是祖先造的孽,报在了子孙身上。”
  我正想着再过一个月带丝绦去畅春园避暑,母后那边的宫女端着一盅汤来了,说是皇太后赐的。丝绦命侍女接下,面色如常谢恩,转身面对着我的时候才露出几丝轻蔑的笑容:“皇上认为臣妾该不该喝?”。
  她未免太聪明了些,知道皇太后有心对付她。
  我将她拉入怀里,反问:“你觉得太后要害你?”
  “那倒不至于这样下手。”她温顺地用下巴抵在我肩上摩挲,有条不紊说道,“皇上在我这住了好长时间,太后当然不高兴,赐我补汤是叫我识相些,劝诫皇上。”
  “那你喝不喝呢?”
  “我若喝了,岂不是要将你拱手送人?”她渐渐攀上我的颈,淡红的唇压在我眼角眉梢轻啄,水漾的眼眸中泛出一波一波的柔光,身子如那刚塑好形的素胚,轻轻一捏便瘫软了。
  光天化日,连门帘都未拉上,我已然忘情地回应她的索求,断断续续说:“母后是担心……红颜……祸国。”
  她双眼微眯,清雅地笑着说:“我便是要祸你的国。”
  嘶哑的声音过分妩媚,我不再答话,专心吻着她。
  心里暗暗想:若是能祸我一生,那我也认了。
  一批红瓷浩浩荡荡被送进窑炉,生火,浓烟滚滚冒出来。
  那是凝结了我们心血的瓷器,虽然丝绦告诉我这一批只是试炼,成功的几率不大,我却按捺不住心里的期盼,如同期盼她腹中尽快孕育出我的骨肉一样。
  我将她的手牢牢捉住,手心都涔出了汗。
  她微微诧异地问我:“怎么了?”
  我苦笑,“害怕心血付诸流水。”
  “十年才出一件极品,之前所有的心血也不会白费,都是宝贵的经验。”
  “可我希望在万寿节的时候收到你还给我的寿瓶。”我喃喃细语,想起那件碎了的红瓷花瓶和她脚底流出的鲜血,若是能尽快地补一只给我,或许我不会时常想起来。
  直到窑门关闭,我们打道回宫。
  空中浮动着躁动的烟味,想来只要窑炉未熄,这股味道便无法除去,只能暂且忍受了。
  我别了丝绦,去御书房接见大臣,询问皇陵修葺的进程。
  湛蓝的天忽然划过一道闪电,狂风将一片片的白云冲开又席卷。
  我以为自己的眼睛看见了异象,茫然问齐安:“刚才是怎么了?”
  齐安轻声答:“奴才没注意。”
  许是我太敏感了,不过太阳穴突突地跳着,还隐隐作痛。
  大臣们私语片刻,派出一人上前问:“皇上可是龙体不适?”
  齐安忙说:“皇上龙体要紧,改天再议也可。”
  我紧盯着外面的天色,唯恐此时变天,雨水会渗进窑炉影响红瓷的烧制。
  “皇上!”
  御书房外面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叫,侍卫纷纷拔剑相挟道:“皇上与大臣在议事,小小宫女不得乱闯!”
  我起身望了一眼,竟是绿姝惊慌失措地闯到御书房来了。
  定是章阳宫出了事,我忙唤侍卫放她进来,急切询问:“可是要紧的事?”
  绿姝脸色苍白,嘴唇哆哆嗦嗦,“太后娘娘派人将淑妃娘娘押走了!”
  “可有什么名目?”
  “说要请淑妃娘娘去看戏。”
  “往哪儿去了?”
  绿姝重重地磕头哀求:“皇上恕罪,奴婢不知。”
  我终于觉得哪里不对劲了,自上回赐补汤给丝绦之后,母后那边没有动静,我也没去看望她。这回可是真的动怒了?
  薄如纸…2 。。。
  日头炙热,闷闷的热气从地下烘出来,像烧了地炕一般。
  听说母后的凤驾接了丝绦往午门去了,也不知道去干什么。我只能匆匆赶过去,一颗心悬在嗓子眼突突直跳。从绿姝出章阳宫赶到御书房,再到如今往宫门赶,已经有半个时辰了。我想起方才在御书房瞥见的那一道晴空闪电,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母后若真想做点什么,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了。不过我怎么也想不出为何到午门去,有什么戏可看的?
  越心急,越慌张,上门楼时打了个趔趄,一只香囊便从怀里掉出来,一颗颗佛珠自香囊中跳脱,纷纷顺着楼梯往下滚。就好似积攒了许久的希望一下子全部落空了一样,看着那些渐渐远离我的佛珠,头顶像压迫了什么重物,站都站不稳。
  齐安朝底下的人斥道:“还愣着?赶紧捡啊!”
  我暂且顾不得了,叫他们先捡着,自己飞快跑上去。
  威严的午门如三面环山,门楼巍峨,阕亭肃穆。
  母后站在门楼正中央,即便长时间吃斋念佛,那种傲然睥睨的眼神却不减当年。
  丝绦安静地站在母后身边,像尊瓷像纹丝不动,死气沉沉。
  我侧头往午门外面看,在阳光下发白刺眼的白砖地上,添了鲜红的色彩。
  十三具尸首并排躺在断头台上。
  或许不该说是尸首了,因为已经身首异处,头颅沾满了血,七零八落地散在一处。
  那些血染红了地,一大滩一大滩,好似红袖。
  “皇上来了。”母后扭头看着我,轻描淡写说,“哀家已经帮皇上处置了这一帮乱党。”
  我悲哀地望着她,摇摇头,再摇头,却无话可说。
  “余下的事,皇上看着办,哀家回宫了。”母后瞥了丝绦一眼,扬着头从她身边走过。
  我还能怎么办呢?如置身冰窖,四肢百骸再无知觉。
  丝绦仍然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眼睛都未曾眨动一下,牢牢盯着下面被血染红的白砖地。
  我不敢叫她,不敢打破这僵局。担心惊动了她,她就会从这门楼上一跃而下。
  我也不敢过去拖住她,害怕她反抗、害怕看见她憎恶、狠毒的目光。
  是母后做的,我什么也没做,但终究辜负了她、也辜负了我们的未来。我想,或许到此为止的结局还不至于太坏。
  就这样一直安静下去,哪怕是表面也好。
  “皇上……”齐安用极轻的声音唤我,“要不要送淑妃娘娘回宫压压惊?”
  我茫然地回头望他,不知所措。
  丝绦却突然转身朝我走过来,发髻上的步摇晃得很轻很轻。经过我身边的时候,她没出声,压着气息对我说:“蛮夷就是蛮夷,信鬼都不能信你。”
  我能听出来她语气中的心如死灰,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看着她摇摇欲坠的背影,连靠近的勇气都没有。
  “淑妃娘娘!”伴着齐安的一声惊呼,丝绦猝然向后倒下,我疾步往前捞了她一把,她重重倒在我怀里,脸色惨白。
  夜里狂风大作,风灯被吹得左摇右摆,廊下的灯火悉数湮灭。
  从午门离开之后,母后没回慈宁宫,径直来了佛堂。
  在佛祖面前,她如此虔诚。仿佛下午发生的那一切都与她无关。
  风在四周涌动,我进去之后反手关上了门,拿了蒲团跪在母后面前,垂着头说:“母后,我们罪孽深重,迟早会有报应。”
  母后双眼始终紧闭,捻着佛珠说:“哀家从来都不怕报应,所有的罪孽由哀家一力承当。为了江山,为了祖先,哀家可以做的都会做。倘若哀家还有儿子,定不会选你做皇帝,你不配。”
  “朕的确不配,可当初,是母后不择手段将我推上储君之位。”
  “若没有我的不择手段,如今的察德便是你的下场。”母后将佛珠扔在一边,怒目瞪着我,“到头来,儿子还是责怪母亲替你选错了路。”
  “我是赫连睿德,这一点无法改变。所以无论母后怎么做、朕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生来就是茹毛饮血、残暴不仁的蛮夷,终究无法改变本性。可笑的是我活了二十几年才发现,所谓的汉化、儒术、佛教都只是伪装,我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我悲悯满腔,却只能发出无奈的苦笑,“朕如今只想问,母后从何得知她的真实身份?”
  母后目光深远,迟疑了会才说:“丽妃。”
  我点点头,觉得悲哀到了极点,却并不想怪她。本来就没有谁是完全可信的,迟早有一天真相大白,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早。原本设想好的一切美好都被打碎了,这般措手不及。
  “刚才送回宫请太医来看过,她怀了身孕。”我黯然地说着,心底还有一丝残留的小小喜悦。应该是欣喜若狂才对,但看着她绝望苍白的面容,我知道这个孩子命运堪忧。她或许会和长兴一样,用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只因为满腔仇恨。
  “是么?那是喜事啊,让她好好养着罢。既然后患已经除去了,那哀家也不会再为难她。”
  “事到如今,朕没有任何希冀,或许这个孩子令她生不如死呢?朕也一样。”我笑了笑,起身离去。踏着暗黄的光影,一步步迈向深渊般的未来。
  窑炉里火烧得很旺,还有一日,第二次烧制就完成了。
  红瓷要进窑烧四次: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
  已经烧了半个月了,还有半个月就能完成。
  我一心扑在这上面,只希望这一批红瓷能成一件,不求精品,只求能成即可。我想看看我们所付出的心血是不是可以成器。除此,我已经没有其他的念想了。
  章阳宫夏木荫荫,却死寂得可怕。丝绦一直不言不语,对任何人都不理睬。
  盛夏的时节,她光着脚坐在草地里一整日都不会动。
  我每天去看她,隔着树丛、隔着窗户、隔着走廊看她,偶尔靠近她一点,她会冷冷说:“蛮夷,滚开。”
  因为记忆深处的杀戮和战争,我很怕火,却忍不住到窑炉那边去看。期望孕育了许久的瓷器能快些出来,好让我千疮百孔的心得到一点点慰藉。
  而且在那里,能看见她画瓷。
  她总是需要打发时间的,于是捧着瓷瓶细心地勾勒。这种时候,她目光里毫无戾气,温和平淡地注视着自己手中的素胚,仿佛对待婴孩一样小心翼翼。我猜想,或许等她腹中的孩子越长越大,她会有些许改变吧。也只是猜想而已。
  烽烟滚滚,将眼前的城郭包裹住,依稀有人逃出来。但他们无处可逃,被围剿、被火烧、被活埋。惊天骇地的哭喊声充斥着这片土地,令杀戮者更加疯狂。
  褚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我们从遥远而寒冷的北方一路南下,畅行无阻。我不喜欢杀戮,但是摄政王偏要带着我上战场,叫我看着我们夏国是如何征服天下的。
  那些浓烟呛人,带着一股焦尸的腐臭,令人作呕。
  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