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画春光 >

第141部分

画春光-第141部分

小说: 画春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先生则和廖姝、田秉一起留在了临安,看铺子接生意,以及等待田秉考试。
  田父回到窑场之后就忙得热火朝天,一门心思想要按照宣和博古图上的古物造出更好的瓷器,以期在下一轮浪潮中生存下来。
  田幼薇则抽空带着喜眉、小虫,骑着马来往于各个越瓷窑场之间,查看了解越瓷现在的质量和生产情况。
  看下来的情况让她很担忧,田父没说错,之前存留下来的越瓷窑场本来就不多,除去现在倒闭了的,大概只剩了二十来家还活着。
  而这二十来家,其中有八家是得到贡瓷资格的,有十多家只是普通民用。
  除去仿贡瓷的以外,民用瓷器质量堪忧,远不能与剑川青瓷和景德镇瓷相提并论。
  即便她想拉这些人一把,帮他们把瓷器运到海外,那也没啥人愿意买。
  接下来就是去看具有贡瓷资格的几家窑场了,然而其他窑场主并不怎么愿意让她进去,就怕她把自家的秘法给偷走了。
  田幼薇走了一圈下来,无奈又好笑,她爹的心倒是大,奈何别人心太小,那可怎么办呐?
  “姑娘,您瞧那不是表少爷吗?”喜眉小声提醒她:“还有那,他身边跟着的那位,应该就是新娘子啦。”
  田幼薇抬头一看,果见前方青油油的麦田里缓缓走来两个人。
  又高又胖、白白净净的那个是谢良,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又矮又瘦、低眉垂眼的女子,女子身上穿着茜红色的衣裙,头上戴着大红色的绒花,确实是才进门没多久的新嫁娘的装扮。
  田幼薇想起自己带回来的那只老参,就笑嘻嘻地迎上去和谢良打招呼:“阿良表哥!”
  谢良完全没料到能在这里遇到她,立时呆住,随即脸上飞起一层晕红,低着头不敢看她,不自然地道:“阿,阿薇……你怎么在这里?我听说你去临安了。”
  “才回来没多久呢,天气回暖了,我爹急着回来制瓷。这是新表嫂吧?”田幼薇看向谢良身后的苏氏。
  站得近了,她才发现苏氏远比她以为的更瘦弱。
  天气已经回暖,她已换上春装夹衣,苏氏身上的茜红色衣裙却还是棉的。
  即便穿了这么厚,苏氏看起来还是比她瘦得多,脸大概只有巴掌大小,一双杏眼显得特别大,看人的时候表情很无辜,嘴唇虽然用了胭脂,却是一种很奇怪的紫红色。
  确确实实不是个身体健康的人。
  苏氏不好意思地抿着嘴笑,对着田幼薇福了福,一个字都没说,也没问她是谁。
  谢良抓抓脑袋,继续不自然:“对,这是你表嫂,我们那个成亲的时候你们出了门,所以就没请你们……”
 

  ☆、第324章 病人

  谢良越解释越尴尬,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田幼薇不忍心看老实人受罪,便打断他的话,笑道:“是呀,我们到了外面才晓得你们成了亲。我和阿璟给你们备了一份礼,稍后送过来啊。”
  谢良意外地道:“怎么还送礼?”
  田幼薇笑道:“为什么不送礼?”
  谢良本来想说,两家人成了这样,他爹做了那么多对不起田家的坏事,即便田家永远不和谢家往来,也是理所应当。
  但话到口边,千言万语,反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便呆呆的:“我……”
  “祝你们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田幼薇真心实意地祝福着,夸苏氏的衣裙颜色好看。
  “您若是喜欢,我就带信回娘家打听在哪买的,再告诉您。”苏氏淡淡地笑着,客气而生疏。
  “好啊。”田幼薇高高兴兴地应了,但两个女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种社交方式而已,谁都没有当真。
  “天气好,我带她出来走走……稍后送她回去,还得去窑场干活。”谢良和田幼薇解释着,意思是他们很忙,必须和她告别了。
  田幼薇明了,低头行礼:“你们先忙,慢走。”
  谢良就带着苏氏继续往前走,他走得有点快,苏氏紧跟上去,牢牢抓住他的袖子,微微喘气:“夫君,你走慢些,我跟不上……”
  谢良便缓下脚步,耐心地等着她一起,慢悠悠地往前走。
  喜眉小声道:“姑娘,奴婢瞅着这位表少奶奶,似乎不太喜欢咱们?”
  田幼薇也感觉到了,但没有太在意。
  假如是她自己,知道对方曾经想要尽力破坏自己的姻缘,也是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的。
  “我们先回去,取了人参过来,直接去谢家窑场。”田幼薇打算去谢良的窑场里看看,一是把人参送过去,二来也是想知道他现在的经营情况如何。
  谢良的窑场算是越窑中水平相对较高的了,大概也只有他会毫无保留地让她看个够,再认真地和她聊有关这方面的事。
  不远处,苏氏回头看了一眼田幼薇等人的背影,细声细气地道:“夫君,那是谁啊?”
  谢良心不在焉地道:“是田家窑场的姑娘,也是咱们族里五姑母的女儿。”
  苏氏道:“那不是咱们家的仇人吗?公爹就是被她家害了的吧?你怎么还和她说话?”
  “谁是咱家仇人?谁说我爹是被她家害了的?”谢良大声吼起来,疾言厉色:“你听谁说的?”
  苏氏吓得脸色发白,嘴唇乌紫,紧紧攥着衣襟大口喘气:“夫……夫……夫君……您别……生气,我,我,我……”
  话未说完,眼睛往上一翻就要软倒。
  谢良连忙扶住她,又掐人中又安抚:“你别怕,我不是骂你,我是和你说,不知道的事情别乱说,你这都是听谁乱说的?”
  苏氏缓过气来,靠在他肩上轻轻抽泣着道:“我是听族里的人说的,我以为是真的,对不起,夫君,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乱说了。”
  谢良忧愁地看着远处绿油油的麦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歇会儿,歇好了咱们就回家。”
  “我好了,夫君不是还要去窑场干活吗?”苏氏挣扎着站起,内疚地道:“都怪我不好,没本事,身体又弱又不懂得经营,不然也能给你分担一些。”
  “不说了,你既然嫁给我,我就会好好待你,你且安心。”谢良让苏氏:“来,我背你回家。”
  苏氏沉默片刻,轻轻伏在丈夫宽厚的背上,再依恋地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我也会尽力待你好,和你一起孝敬娘。”
  “嗯。”谢良往前走着,一步一步走得十分稳重。
  ——*——*——
  田幼薇在谢家窑场外等了没多久,谢良就来了,看到她也没觉得多意外,淡淡一笑,领着她往里走:“你让人送过来也一样,何必亲自走这一趟。”
  “也没什么合适的,正好我们从明州贩了一批高丽参去临安,就给你留了一只。”田幼薇把参盒交给谢良,开门见山:“其实我还想再看看你的窑场,问你一些问题。”
  “你说。”谢良打开参盒,看到那根得有拇指粗细、根须齐全的老参,神情一变,迅速关上盒子递回来:“阿薇,我不能要,这太贵重了。”
  田幼薇早猜到他会这样:“你是不是怨恨着我们?”
  “不是。”谢良连忙否认:“没有这回事,我爹他做错了事,法理不容……我只是很难过而已。”
  田幼薇道:“既然没有怨恨我们,为什么不肯收我们的贺礼?你必须收下,不然就是怨恨我们。”
  “嗳,我不是,我没有……”谢良是个老实人,怎么也说不过田幼薇,急得在那团团转,想塞回田幼薇手里,田幼薇就指着他道:“男女授受不亲啊。”
  “阿姐又在欺负阿良表哥。”
  田幼兰从工棚里走出来,两只袖子高高挽着,露出一双欺霜赛雪的皓腕,纤腰楚楚,眉若远山眼含秋水,甜甜地笑道:“阿良表哥就收下吧,这是我家阿姐的一片心意,你不收,反倒辜负了她。”
  “是辜负了我和阿璟。”田幼薇纠正,看着田幼兰道:“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了。”
  按说,他们从临安回来后,两家人应该互相走动拜年吃饭什么的,但只有田四叔一个人来了,田幼兰姐弟俩都没露面。
  田幼兰解释道:“阿姐见谅,阿俭长大啦,懂事了,不好意思去见你们。我是太忙了,你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娘病得太久,性子难免急躁,我那天……嗳……已经换好衣裳了的,她又……”
  田幼兰眼眶微红,苦苦一笑,没再继续往下说,换了话题:“阿姐好像又长高了,气色真好,打扮也好看。”
  田幼薇对田幼兰没好感,但看她这样子也真是在努力干活,想到她家的情况,也没为难她:“你也长高长胖了。”
  “干的活多,就吃得多,所以壮实了些。”田幼兰热情地道:“阿良表哥不愿收是吧?我来和他说!”
 

  ☆、第325章 不好打扰

  田幼兰说着,把谢良拉到一旁,小声和他说几句话,再回过头来笑道:“阿姐,阿良表哥答应收下啦。”
  谢良低着头,紧紧攥着参盒,脸色不是很好看,嗡声嗡气地道:“你们先坐着,我把东西放好再过来。”
  说完,急匆匆地去了。
  田幼薇看着他的样子很不踏实,就小声问田幼兰:“你和阿良说什么了?”
  田幼兰笑眯眯地道:“我和他说,表嫂身体不好,这老参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要不是你们,在这种小地方,多少钱也买不着。”
  “你或者可以把话说得委婉些。”田幼薇不喜欢这种态度,虽然说的是实话,但听起来每一个字都是往谢良心上戳刀子。
  “还要怎么委婉?”田幼兰不以为然:“阿姐刚才和他说得够委婉了吧?但他不肯听,也听不懂。”
  “你最近过得如何?”田幼薇打量着田幼兰,她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田幼兰变了,更直接更厉害。
  “还不是那样,这家里家外的,都得靠着我,成日睁眼就忙,闭眼就睡,想不起那么多。”
  田幼兰利落地抓起笤帚,将地上的泥土扫进撮箕,再拍拍手,笑道:“阿姐要不要来看看我做的瓷像?”
  田幼薇走进工棚,但见架子上摆放了许多已经成型的瓷坯,大致与自己从前做过的花样类似,只动作形态稍有不同。
  换而言之,就是抄袭了框架,改了细节。
  “我跟阿姐学的。”田幼兰面露忐忑:“那个时候跟着你,你待我好,手把手地教我,我差不多学了五六成。我想着,你现在已经是只做精品了,既然从前愿意教我,现在应该也不怕我用,就自己试着画了图样做了一些。
  阿姐放心,对外绝不会打着你的名号,我就是混口饭吃,养家糊口,我娘的药费实在花得太多了……阿俭又要读书,笔墨纸张都要钱……阿姐不会怪我的吧?要是不怪我,帮我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好不好?”
  田幼薇没什么表情。
  田幼兰这番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也没啥错,模样也很可怜,情有可原,但大概是因为她对田幼兰有太多看法,所以觉着颇不顺耳。
  有种强买强卖的感觉,因为你人好,你教过我,而我这么可怜,所以你应该不会怪我抄袭你,还该再教教我。
  她再细看田幼兰这些作品,颇不以为然。
  不得不说,田幼兰确实是缺了这方面的灵气,抄来的就是抄来的,死板而僵硬,十分的匠气。
  “阿姐,您要是不愿意,我立刻将它们全部销毁,这是第一批,也还没上釉。”田幼兰见田幼薇不说话,抓着架子作势欲推。
  “阿薇,谢谢你了,替我和阿璟道一声谢。”谢良走进来,看到这一幕,奇怪地道:“怎么啦?阿兰和我说,你答应她做这些瓷像,我看着花样也都改过了,所以……”
  “没事。外头不是都在做么?没道理别人都做得,你们反而做不得。”田幼薇拿起瓷坯,见底部镌刻了一个小小的“兰”字,淡淡一笑,又放回去,说道:“阿良,我看看你最近在做的瓷器可好?”
  谢良对于瓷器制作是颇有天分的,也非常的喜欢,田幼薇问的这个问题可算是挠到了他的痒处。
  他立刻很高兴地道:“巧了,我最近得了两把高丽过来的壶,颇有意思,我有些想法,正愁找不到人可以商量。”
  田幼薇也来了兴致:“走!”
  二人说着就走远了,都没叫田幼兰。
  田幼兰独自留在工棚里,面无表情地看着架子上那些瓷坯,手攥得紧紧的。
  谢良拿了两把高丽瓷壶给田幼薇看:“你看它这个釉色,还有这个刻划花纹,和咱们越瓷很像对不对?还有你看它这个造型,像不像你之前做的那些花果动物形状的器皿?”
  两把高丽瓷壶,一把做成了葫芦形状,一把做成鸭子形状,造型非常特别,整体呈淡青色。
  “款式是挺特别的,但细微处还显粗糙,可以再改进。”
  田幼薇细细看了一回,道:“我听人说过,高丽瓷最早用的窑炉配釉什么的,都是从咱们越瓷这里学了去的,但它这个已经不太一样了,瞧着应该融了剑川瓷和汝瓷的特点。”
  谢良笑道:“阿薇,你的看法和我差不多!我看得出来它有和咱们越瓷相通的地方,也看出汝瓷和剑川瓷影子。我想,能不能再加以改进?做得很有特色?”
  田幼薇坐直身体:“怎么改,怎么有特色?”
  谢良又抱出一个黑釉刻花填彩瓷罐,兴致勃勃地道:“这个是我花二两银子淘来的,说是前朝的瓷器,咱们越瓷也会镶嵌金银,那我不镶嵌金银,用妆土来填花纹……”
  田幼薇用力一拍桌子:“对!咱们可以用其他颜色的妆土镶入瓷胎当中直接做器物的花纹!甚至在上头作画!”
  “就是这个意思了。”谢良激动的同时又十分遗憾:“可惜这种技法已经看不到了,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田幼薇笑道:“太巧了,我这次去京城,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一些珍贵的藏品,其中就有前朝留下来的黑釉刻花填彩瓷,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又请教了白师傅和孟师傅,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她细细地说给谢良听:“……在瓷胎上刻划出凹槽,再把其他颜色的妆土填进去,修胎,然后施釉……我是没做过,但应该差不多,你要是感兴趣,可以试试。”
  她刚才大致看了一遍,谢良这里的经营生产情况也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