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烽 >

第194部分

天烽-第194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繇觉得此言颇有些深意,问道:“此话何解?细细道来。”
    董袭接着说道:“那高勇仅用十万人马便打得袁绍五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在北方各路诸侯无不畏其威势,短时间内难以对其构成威胁。故此,在夷州驻扎的那支军队是一个大威胁,如果他继续增兵夷州,趁我军与孙策交战的时机偷袭扬州,甚至一旦他与孙策达成了联合出兵的协议,那样主公的扬州危矣!”
    刘繇听到董袭这样一番论述多少明白了一些,微微点头道:“此话有些道理,只是现在我军兵力集中在庐江一线,会稽方向薄弱。一旦高勇偷袭……那该如何不让高勇出兵呢?”
    董袭急忙建议道:“这…这个吗,属下有一计。主公可以佯装邀请其出兵,许以一定的利益,更以扬州战事吃紧,请其迅速出兵。如此一来高勇定会麻痹大意,为了让我方与孙策两败俱伤,他定然会延缓进兵。其后主公要尽快解决孙策平定庐江郡,让那个高勇空欢喜一场。”
    刘繇也觉得只能够这样做,同意了董袭的建议,说道:“这样的话由你前去冀州与高勇商议!”
    三山与虎林,孙策军和刘繇军形成了新的对峙,同时在庐江郡与九江郡的交界处不断地进行着小规模的战斗。
    周瑜利用调虎离山、奇兵偷袭、设限埋伏等战术连续几次烧了笮融的粮草、围歼数千兵马,弄得笮融无法进行攻击,不得已坚守城池。
    三山的陈横、张英和于糜三将不断地率兵强攻虎林,可是孙策守得无懈可击,再加上张英的暴行失尽了民心,导致虎林百姓与守军并肩奋战,多次击退张英等三人的攻击。时间在这种胶着混战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邺城的高勇得知扬州交战双方即将派出代表来到冀州,知道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张颌的海陆军已经有了雏形,各种运输登陆船只陆续配备,主要是登陆作战用的大型运输舰和小型登陆艇。
    高勇找来了督军府的主要参谋商讨此次鲁肃和董袭前来会见的事情。
    郭嘉首先开口道:“这一次他们相互僵持不下,谁都没有短时间内取胜的绝对把握,所以才会求见主公。”说到这郭嘉神秘笑道:“毕竟主公部署在夷州的兵马是距离他们双方最近的泉水!”
    戏志才双眼微睁说道:“此乃其一,还有其二。那便是孙策不敢向袁术求援,刘繇呢又不敢向陶谦求援。为的是防止引狼入室。让扬州白白的落入他人之手。”
    贾诩沉思道:“如果仅此而已倒还好,只怕他们是担心我军驻扎在夷州的第五舰队,害怕主公利用这个机会进攻扬州!故此他们此行的目的也有可能是为了麻痹我军拖延主公出兵!”
    高勇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能选择继续聆听‖时心中惊讶道:“这些史书中排名最前的三国谋士实在是太厉核,几乎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清楚。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是这四个人集中在一起又顶个什么呢?”
    老谋深算的沮授最后开口道:“主公,我的意见是海陆军继续准备,如果可能还要尽快赶赴夷州训练,随时准备到扬州捞些好处。”
    高勇用手抚摸着自己的下巴,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参赞之言有理。我军现在必须尽快将海陆军训练出来,这样才能在变化莫测的扬州战场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无论如何都要作好准备,如果能够额外的敲一笔竹杠那就更好!”
    “敲竹杠?”几人同时望来,高勇看到他们好奇的样子知道自己又该解释一番了……
    鲁肃一路北上,徐州乃是东汉富庶之地,百姓安于农耕,商贾叫卖货物,所到之处一派的和睦升平。鲁肃沿路不断地打探名人异士,消能够为主公寻找到得龙手。在徐州广陵,鲁肃遇到了名士张,其时张已然四十岁,数次拒绝官府的举荐。
    鲁肃亲自登门拜见,张见其诚恳邀其入内恳谈’间,鲁肃言道:“如今天下将乱,天子处于危难之中,我家主公秉承乌程侯遗志,奋力进取,消夺得一块巩固之资,而后再兴正义之兵讨伐董卓拯救汉室。然现今,我家主公缺少能征惯战之将,更无安民秉政之士。如此下去不知何年方能北上救主。”言罢,鲁肃拂袖试去眼泪,继续说道:“数闻张先生才学敏锐,于文笔间饱含济世救人之才。故此,消张先生感念天下万民之愿,前来相助。”
    张手捋须髯,微笑静听,待得鲁肃饱含深情的慨言之后说道:“子敬忠君爱民之心令人感动。实不相瞒,我这里也有一封刚刚收到的冀州友人来信。”
    鲁肃奇道:“先生在冀州可有朋友?”
    张笑道:“我与此人神交已久,只因相隔千里难于相见。他在信中也说出了与子敬同样的话,他便是名士陈琳!”
    鲁肃惊讶道:“陈琳?去年冀州战乱,许多百姓士人南逃,肃曾多次派人打探其下落,却一直杳无音信,不想居然投效在征北将军名下。那,张先生如何打算?”
    张摆摆手,说道:“征北将军擅改大汉律令,已然引起天下士人的猜忌与不满,稍有不慎便会引来四面围攻。虽然高勇雄踞幽冀二州,但表面平和下实则波涛汹涌,前途难辨啊!”
    鲁肃不得不承认张分析的精辟独到,一言切中要害。“既然张先生同样反对征北将军的行为,何不……”
    张这次改做摇头,叹息道:“天下形势未明,尚须等待!”
    '  '
第二章 江东混战(下)
    离开张府,鲁肃没有任何失败的感觉∴反,他自信已有六成把握确定张不会投靠高勇。进入琅邪郡,鲁肃很是奇怪,这里虽然靠近青州,确是徐州商贾最多的地方,连接各个城池的道路修建得宽阔平坦,完全称得上是徐州中的徐州。
    琅邪郡村庄密度明显高过其他郡县,大约十余里便有一个百十人的村落≠姓虽然忙碌,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官道上车马往来频繁,更时承郡兵沿路盘查巡逻。
    一天的时间,鲁肃越发惊奇,找个路人询问,才知道这里的太守叫做刘备。听到这个第一次听到的名字,鲁肃脑中闪过一丝登。看着城门站立整齐的郡兵,刀枪明亮身姿挺拔,鲁肃内心出现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刘备,字玄德。此人绝不简单!”
    由徐州入兖州,周位下子全变了。没有了徐州的富庶,没有了徐州的大片农田。这里的人烟明显稀少,长满杂草的农田无人耕种,房屋破败倒塌,诺大的村落仅有数人居住,景象可用‘凄惨’二字形用。
    直到进入东郡,情况才稍有好转≡于曹操,鲁肃还是相当了解的,作为讨董联盟的发起人,他的名声非是常人可比一路所见所闻令鲁肃生出了与在琅邪郡同样的登与压力。
    一路而行,鲁肃至多面露惊讶。但是,进入冀州之后,鲁肃则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过黄河,在北岸渡口首先接受的是严格盘查,身上携带的物品要交待清楚,还要说出此行的目的,在冀州有没有亲属,而后由专人一一造册登记。
    一切妥当之后,会拿到一个木牌,上面烙印着一串奇怪的数字,另外还有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印满了字,标题是:外来人员须知!
    鲁肃拿着这张奇怪的纸问道:“我乃庐江孙太守使者,特来求见征北将军,不知该去哪里?”说着拿出了盖有庐江太守官印的文书。
    守卫渡口的警备部队长官见到此人是使者,不敢怠慢,即刻派遣两名士兵护送鲁肃至黎阳。
    见到天色将黑,为了不耽误事情,鲁肃只好选择连夜赶路。两名士兵带领鲁肃来到渡口车站,直接选取一辆尚未载客的马车。
    第一次见到这种近乎全封闭的四轮马车,鲁肃圆睁双目打量许久。四轮车底盘自不必说,便是这种右侧开门的样式也足以让人惊叹,进入车内从前至后一共四排座,两两相对,每排可作四到五人,中间两排椅背靠椅背,边上两排各自以车前板和后板为靠背。座位、靠背上分别缝有粗布棉垫,坐上去甚是舒坦。
    鲁肃挑选了靠前的第二排坐下,两名士兵坐到了他的对面。随后一名士兵拉开前挡板对车夫说道:“这辆车我们包了,按照二十人标准付给你车资,立刻赶往黎阳。”说完他由怀内掏出四十枚铜币交给车夫。
    “几位放心,午夜前一定赶到!驾!”马夫拉起马缰,双马同时用力拉动马车加速……
    第一次坐上这种四轮马车,鲁肃本能地紧抓座椅,身体靠在椅背上,随着马车越来越快,鲁肃也跟着开始了轻微的颠簸,同时心中暗自惊讶:以前坐过的马车不仅速度慢而且颠簸异常,就算垫着厚厚的褥垫也常常弄得屁股疼痛,但是现在坐着的马车在如此高速下居然仅有轻微的震动……太神奇了!
    一名士兵笑道:“特使不必紧张,这款车是我们研究院最新研究出来的,绝对安全舒适!”
    鲁肃的心仍悬在嗓子眼,轻声问道:“研究院是什么?我怎么从没有听说过。”
    “这个嘛,我们也不清楚。具体的事情特使还是看看须知吧。”
    鲁肃这才将注意力移到那张《外来人员须知》上,里面列出了十余条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说不许打探军情,不许倒卖武器,不许擅自进入军事禁区,身份木牌要随身携带,如果遗失必须尽快到最近官府补办,如被查出则立刻押赴监狱看押……
    看到落款‘警备部’,鲁肃奇怪,转头询问身边的士兵:“警备部是什么机构?”
    “警备部主管各地治安,缉捕盗匪。”
    “原来如此!那么着木牌上的几组数字又是什么用意?须知上并没有写明。”鲁肃继续问道。
    “特使请看,第一组四个数字代表‘鲁’字,第二组四个数字代表‘肃’字,最后一长串数字则代表了特使到达冀州的时间、到达地点还有与您对应的顺序编号。至于说为何是这些数字就不清楚了,这大概要问研究院了。”
    鲁肃叹道:“如此繁琐却仍要执行,莫非使用它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两名士兵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回答道:“这个我们也是不清楚!”其实心里却在想:“我们可不敢告诉你这种方式有利于缉捕盗匪、辨识细作、搜捕偷偷入境的流民,这些个数字可是我们警备部队维护治安的法宝。”(注:道理很简单,利用数字组与汉字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巡逻时,一旦发现可疑外来人员便要求其出示木牌,口述相关信息与木牌所载信息校验。当然了,如果是杀人夺牌的话会麻烦些。)
    之后鲁肃试探着探寻冀州的制度民生,可是这两个士兵每到关键之处便以不清楚搪塞,弄得鲁肃很不是滋味。
    漆黑的夜色中,通往黎阳的官道上,一辆挂着油灯的马车飞速疾驰,……坐在黑夜中仍然能够高速行驶的四轮马车上,鲁肃心潮澎湃:“高勇是怎样的一个人啊!这种四轮马车如果用在军事上,那么步兵完全可以做到快速移动,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投入战斗。如此看来,袁绍大败绝非偶然啊!”
    一个半时辰后,马车夫拉开挡板说道:“几位检查下物品,再有五里便要进入黎阳了!”
    鲁肃闻言问道:“怎么我们不需要在城外住宿?难道这里的城池夜里仍然可以进入?”士兵点头默认,却不再多言。
    马车很快进入黎阳,士兵将鲁肃带到府衙。值夜的官员检查了文书后,将鲁肃安顿在附近的客栈中。躺在床上的鲁肃望着屋顶思绪万千……
    次日清晨,黎阳府衙派出官员陪同鲁肃一同赶往邺城〈漱完毕的鲁肃想起昨夜的经历,半开玩笑地问道:“今日还要乘坐马车?”
    陪同的年轻官员微笑答道:“在冀州,除非有紧急公务,否则一律乘坐公交马车。”二人来到城北的车站,登上了黎阳至邺城的特2路公交马车,临上车时,鲁肃意外地发现旁边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黎阳荡阴安阳邺城!
    鲁肃指着牌子问道:“这上面写着四个地名是怎么回事?”小说网手机誥pN
    官员笑着答道:“这是特2路公交马车的行车路线,只需五个时辰便可以到达邺城,朝发狭,在荡阴还可以吃上一顿午饭。”
    按照一般情况,冀州经过袁绍的收刮盘剥和高袁混战本应该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可是鲁肃这一路所见,冀州的情形恰恰截然相反!
    宽阔平坦的道路分布于各个城镇与村县之间,路边的沟渠接通了两边的农田。这些农田按照同样大小的面积划分,一望无际,田间栽种着许多果树,此刻农民们正在翻耕土地,以便做好春播前的准备。
    所过之处的村镇多半修葺一新,其间夹杂着红砖修砌而成的宽大房屋,仅看其形便可推测它的结实耐用。那些正在翻耕土地的百姓面带笑容,显然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
    最可虑的是那些处在战略要地的要塞型城池,宽阔高大的城墙,增筑的角楼与门楼,内凹进两丈有余的城门,一看便知利于守御。只是守城的士兵仅有十数人,他们站立在城门两侧观察出入城门的商贾百姓,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搜身盘查以及收取过路费。
    他们的穿戴也十分的简单:一身怪异的大汉军服,红色的盔缨,半身的铠甲,腰间挂着一把战刀,右臂上还有一个小型圆盾。
    鲁肃趁着陪同官员如厕的空隙,悄悄地问马车夫:“这位兄台,你可知道为何这里守城的军兵如此稀少?”
    马车夫警觉地看了鲁肃一眼,想起他一直由官员陪同,方才放松警惕答道:“他们不是军兵,而是地方警备队,负责城市的治安和平时的城防。我们这里的军队只有督军府的人才知道具体的驻扎地点,我们这些百姓不知道也不会去问……还有,我告诉你说,进入城后也不要问关于军队的事,在这里外人是不可以随便问的,这些都是军事机密!”
    鲁肃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嘴上急忙说道:“多谢这位兄台提醒,否则在下可能真的会出事啊!”心里却暗道:“我一直以为渡口的那些军兵装备优良只是为了充门面,喝阻外人。没想到,所有的警备队都配备了这样的武器铠甲。如此优良装备在主公那里只有军官才能拥有,普通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