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女帝要从掌门做起 >

第66部分

女帝要从掌门做起-第66部分

小说: 女帝要从掌门做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别的东西?”
  吴梅摇头道,“没有了,就只有这一封信。”
  “我们手上有没有收集过关于大秦的任何消息?大秦灭掉四国的具体手段,能查清楚吗?”以天下无双派如今的体量,如果没有设置情报部门,也就跟睁眼的瞎子没什么区别了,两眼前都是一抹黑。
  吴梅说要去找一下,然后便出门去取情报了。
  慕莲看向一团趴在地图上的史莱姆道,“关于大秦这个国家,你有没有什么免费信息可以提供给我?”
  变成史莱姆的系统在地图上蹦跶了两下,语气有些蔫蔫的,“为什么,为什么我趴在这里这么久,你的总管都没有看到我?”
  打从它变成最终形态后,每天都站在宿主肩头跟她一起出去晃悠,然而从来都没有人向它投来过关注的目光,就像是他们都看不到它一样。
  今晚也是,它明明在地图上滚来滚去好几圈,那个叫吴梅的总管却一无所觉。
  “也许,是她们的实力还不够高,所以才看不到你。”
  等日后遇到了圣人,如果圣人还是看不到它,那就可能是只有她一人才能看见系统了。这也是慕莲目前能想到的比较合理的两种解释了。
  史莱姆有些怏怏不乐,但还是搜罗了一点有用的信息,直接传到了慕莲的意识海里。
  看完这些信息后,慕莲忽然注意到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这大秦国的国都,竟是在早已覆灭的大唐皇朝的皇城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她又连忙走向身后的书架,翻出一本历史典籍,找到其中关于大唐皇朝的些许记录。
  “大唐皇朝,皇族姓李……”,居然是姓李?
  要知道,现在北齐国的国君才姓李,大秦国的国君乃是嬴氏,莫非,是她想错了?大秦将国都建立在大唐皇朝的皇城遗址上,只是偶然?
  此时,吴梅已经取回了不少资料。
  慕莲接过这些资料,让吴梅先回去休息,自己继续开始查看起来。
  夜幕下垂着稀疏的星光。
  遥远的北方,春夜的风,依然寒意十足。
  一条宽阔的官道上,十匹战马并列成一排前行,马匹上坐着装备精良的骑兵。
  他们正在夜行军。
  在这一排骑兵身后,是一排排连成一片,黑压压一眼看不到头的骑兵长队。骑兵队的后方,还跟着列成方阵的步兵以及天文数字的粮草辎重。
  肃杀冷血的气势,在黑夜里无声的蔓延着。
  显然,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大军,而他们前行的官道,一直通往南方。
  大秦国都,咸城。
  夜色深沉的街道上,偶尔传出一两声狗吠。
  一处华美的庄园里,还在灯火通明的开着夜宴。
  席上,衣香鬓影,觥筹交错。聚集在这里的都是此次一举歼灭四国、对大秦有功的臣子,然而这些人都坐在下首处,坐在最上首的人,却是个穿着锦服的俊美青年。
  酒液飘香,不停的有人在向这个青年敬酒,态度很是恭敬。后者也不起身,坦然接受着众人的敬酒。这场宴席,一直开到下半夜,才散场。
  仆人们开始收拾杯盘狼藉,身上沾满了酒气的青年,起身离开了宴厅。
  他穿过花廊,准备绕过一处小榭回到房中,不想一道穿着青衣的身影正站在水榭处。
  俊美青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上前几步道,“百晓,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守在这里,难不成是为了等我?”
  “是为了等你。”这道身影转过身来,是个容貌清俊的男子,只是一双眼睛里没有神采。正是昔日曾在天海城中,住在落柳巷十一号的书百晓。
  青年似是猜到书百晓要说些什么,他收了脸上的笑容,开口道,“夜深了,你还是早点回房休息吧。”
  “今夜的酒好喝吗?饭菜好吃吗?”书百晓像是没听到对方的话,兀自就开了口,“那酒,是用四国成百上千万无辜百姓的鲜血酿出来的,那饭菜,是用他们骨肉至亲的血肉换来的……”。
  “够了!”青年面带薄怒的打断了他的话,“你与我说这些难听话又有何用?大秦国要一统天下,我安昀又是大秦第一智囊,国君向我问策,难道我要拒绝吗?”
  书百晓沉默片刻,“你可以拒绝的。”只是你不想拒绝而已。
  安昀深吸一口气,收了脸上的怒气,转而平静道,“你别总是把自己当作是圣人。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成者为王败者寇!你我也不过是这浪潮中的一员。百晓,只要你放弃你那些固执的偏见,你我携手,定能为大秦开出一片太平盛世来!”
  他的这番雄心壮志,并未打动书百晓。
  “大秦国未必能一统天下。”
  安昀冷哼道,“那是你不知道,大秦的铁骑早已在通天河南岸集结,并在今夜南下。只要冯将军一举扫平宋国、北齐国和昭国,剩下的那些南部小国,皆是土鸡瓦狗!”
  “大秦国未必就能打下北齐国。”
  安昀注意到对方这句话里没有提宋国和昭国。顿时,他的眼睛眯成了极度危险的一条缝,“你想告诉我,因为北齐国有你看重的那个女人在,所以破不了?”
  书百晓并不在意对方话里的调侃。
  他在低头沉思。
  夜风吹起他束发的青色丝带,摇摆出一道完美的弧形。
  “我知道,我从来没有在棋盘上赢过。但是,这次我想试一试。”
  安昀也来了兴趣,“怎么试?”
  “明天,我会南下去北齐国。如果北齐国守不住,我就会回来,和你一起完成大秦的统一大业。如果北齐国守住了,你就答应我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不可说。”
  “那就一言为定!”
  翌日,安昀站在自家宅院门口,目送着那个骑着一只毛驴、手持翠绿竹竿的人不断远去。他绣袍下的一双手悄然捏紧,书百晓,大秦的步伐是不会停下的,输的那个人,只会是你!
  ()


第120章 合纵连横
  北齐国王宫,国君李天明在收到那封来自边关的急件后,连夜召集几位大臣进宫商议。令人奇怪的是,这群国之重臣里,竟没有文官之首的丞相毕英。
  书房之中,国君将那封已抄录多份的急件,分传给到场的几人。
  这几人看完信件后,一个个都面色肃然,沉默不语。
  国君看着这几人的反应,先出声道,“诸位卿家也已看完这封急件了。大秦狼子野心,悄无声息拿下楚、夏、清、梁四国,更是在我边关处聚起百万大军,其用意何在,已是路人皆知!诸位以为,我北齐该如何应对?”
  武空侯也是今夜到场者之一。
  他沉吟片刻后,开口道,“大秦厉兵秣马多年,拥有百万雄师。而我北齐,戍守边关的将士只有十万,加上先前和宋国停战后班师回来的三十万大军,以及皇城周边驻守的二十万黑甲军,统共也只有六十万兵力。我国也不可能将这六十万兵力一举压在前线上,如此一来,敌我双方,着实是兵力悬殊。”
  兵部尚书跟着说道,“武空侯所言不差。况且秦兵骁勇善战,人称‘虎狼之师’,一旦两军交战,怕是讨不到好处。”
  两人说的这些情况,李天明自然知晓,但是他召集他们来,不是为了听他们告诉自己这一仗打不赢的,而是该怎么打,或者赶紧想出个办法来!
  因而他又将目光投向在场年纪最大的一位长者。
  “不知太公,可有什么良策?”
  此人鹤发童颜,美须髯,正是朝中位列三公之首的钱太公。
  与其并列的两位,一位年前已经去世,另一位则是林家老祖。后者在自知护不住林家的时候,便自请乞骸骨,告老还乡了。
  三公虽为虚职,但是在朝中依然地位极高。
  这位钱太公,曾是昔日太上皇时期的股肱之臣。因而李天明才会将其请来,问策于他。
  钱太公虽年近九十,但仍双目清明,只听他缓缓开口道,“既然敌我实力悬殊,就不能硬拼。为今之计,当用合纵连横之策。大秦铁骑南下,非为我北齐一国而来。宋国和昭国,必定也是大秦的目标。故而我们可以联合这两国,一同抗衡大秦!”
  武空侯听到这里,赞同的点了点头,“钱太公说的不错。若是三国大军合到一处,兵力必定超过百万之师。如此一来,便可震慑大秦,迫使其退兵了!”
  其他几名官员,也纷纷点头,认为这是个良策。
  李天明听完众人的讨论,心里也认可了此法。
  毕竟硬拼不行,眼下就只有此法最妥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寻找出使宋国和昭国的合适人选,完成此次合纵连横之事。
  此时,与北齐王宫相距千里之外的通天河南岸,大秦的军队已经在落雁关外驻扎了下来。
  夜晚,一顶顶军帐中点起了火光,密密麻麻的火点汇聚成一大片汪洋。
  主帅营中,此次南征的大帅,冯广大将军,正大马金刀的坐在主帅的位置上。在他下首处,则围坐着一群文武官员。
  主帅没有开口,没人敢先说话。
  只听冯广用自己浑厚的嗓音开口道,“今夜驻扎在落雁关外,大军休整一夜,明日便可踏过此关,抵达北齐国的边界。我欲用一个月的时间拿下此国,不知诸君有何教我?”
  他话音落下,当即有一武官接话道,“末将曾经估算过,北齐国能压在边关的兵力,最多只在五十万上下,且多为步兵。我大秦兵强马壮,骑兵骁勇,如若两军交战,我军必定大获全胜!”
  此人说完,在场的武官们纷纷表示赞同。
  “蒙将军说的不错,北齐国并非大国,兵也并非强兵。他们若是与我军硬拼,那便是鸡蛋碰石头,我等轻易便可灭之。”
  “不错,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也有文官点头认可武官们的判断。
  毕竟兵力悬殊摆在这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至于以少胜多,秦地民风强悍,大秦自立国建军以来,数百年间就没有过被以少胜多的例子。
  如今更是厉兵秣马,准备多年,一举南下,断没有输在一群南方人手里的道理。
  冯广听到这里,挥了挥手,军帐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他转头看向坐在自己右下方的一名中年文士,开口问道,“敢问路监军,不知安先生,对接下来的这场大战可有指示?”
  这位路监军,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羽扇。
  眼下刚开春不久,夜深寒气重,他却一边摇着羽扇,一边开口道,“安先生说过,北齐国自知兵力与我大秦相差过多,必不会坐以待毙。因而北齐定会派出使者,前往宋国和昭国,形成合纵联盟之势,聚起百万大军,威慑我大秦不敢南下。”
  此言一出,在场的不少人皆是脸色一变。
  不错,既然他们都知道双方兵力悬殊,北齐国的国君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若真是让这三国联盟成了,到时候大秦就得准备打一场硬仗了。
  冯广见这位路监军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继续问道,“那安先生,可有留下对策?”
  路监军继续摇着手中的羽扇,轻笑道,“大帅放心,我们的人已经先行一步到了宋国和昭国了。宋、昭、北齐三国之间,是不可能合纵联盟起来的。安先生让我转告大帅,您只管安心南下。不过关于具体的作战计划,安先生却有一个锦囊,让我转交与您。”
  他说着便放下了手中的羽扇,从自己的袖中摸出一个黑色的锦囊,让一旁的侍从接过,转交到了冯广手上。
  后者当着众人的面,将这封锦囊拆开,然后取出一封书信,将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的一双虎目里顿时放出精光,忍不住重重的一拍桌子道,“妙计,当真是妙计!安先生真乃神人也!”
  军帐里,除了路监军以外的其他人,一时都面面相觑,不知那信上到底写了什么,竟让主帅如此激动?
  但冯广显然没有告诉众人信上到底写了什么的意思,而是让众人先回去休息,明日将大军拔营,继续南下。
  ()


第121章 进或不进
  离会试只剩下一天了。
  大秦国铁骑南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北齐国。
  进城待考的举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该如何抗敌。城中的富商大贾们,则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抛售货物,收敛财富。
  虽然普通人的日子,还是照常过着,但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皇城里开始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氛。
  天下无双派里,吴梅正在向慕莲汇报这个月的门派收入情况。
  “……镜子和肥皂的生意下降不少,火柴的销量却意外上升了。目前每月的收入,还足以维持弟子们的吃喝用度。另外炼丹房那里,我们聘来的两位药师钻研出两个新的疗伤药剂方子,我觉得我们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可以。”慕莲点了点头道,“药剂生产需要哪些材料,你可以先提供给他们。做出来成品后,先卖出去看看。如果盈利空间大的话,我们就进行批量生产。”
  “好。”吴梅应了一声,旋即收起自己带来的一些文书。
  慕莲以为她马上要走了,不想她站在原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了?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掌门,我想知道,你对大秦南下这件事情怎么看?”吴梅说着还偷偷拿眼去看慕莲的神情。大秦国南下了,目标还直指北齐。万一北齐被灭,她们和自己所在的门派又该去往哪里呢?
  “现在还没到那一步。”
  慕莲靠在身后的椅子背上,微阖着眼道,“如果战火真的烧到了皇城,我会在那之前想出办法来的。我知道吴姐你不会无故问这种问题,门中肯定是有不少弟子忧心这件事情。如果她(他)们再问你,你就告诉她(他)们,别慌,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慕莲的那声“吴姐”和她最后的那句话,都让吴梅的眼眶一热。
  细数起来,她跟着慕莲,还不到一年时间,整个人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住在最繁华的皇城,成为每天打理几百人生活、手下还管着一批人的大总管,她现在的身份地位,她现在的生活,不知道被多少人艳羡。
  她知道,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眼前的这个人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