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明 >

第123部分

篡明-第123部分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李辉拍拍巴掌,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的响,一架弓弩的成本是五十两银子,以一百五十两进行交易的话,每架弩机就能挣到一百两,三百架,那就是三万两啊!
    李辉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宁可掉脑袋也要去当军火商,原来这里面的厚利绝对不是百分之三百所能形容的。
    夜色已深,远处传来三更的梆子响,李辉打了个哈欠,显是困了,郑成功见此,急忙带着李辉回到住处,临走之时李辉还向郑成功喋喋不休的说着大风弩物美价廉操纵简单老少皆宜等等。
    郑成功笑了两声,看着李辉和两个手下走进屋子里,自己一转身,向书房走去。
    昏暗的烛光下,郑成功看着李辉留下来的地图,想起今天李辉在街上杀伐果断的气势,东山军杀人如麻,法令森严,完全表现出一支久经沙场的精锐的气度。
    “李仲卿。”郑成功在纸上写下这三个字,眉头紧锁,是敌是友,还要看以后的情况。郑成功慨然一声长叹,斜靠在椅子上,吐了一口气,眼看着已经斜下的明月,昏昏沉沉的睡去。   
第三十三章 郑氏国公(六)
    第二天早上,李辉便早早起来锻炼身体,东山军伏波营的号角也嘟嘟的吹起来,士兵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东山军令行禁止,法度森严,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郑成功看着号角声声的东山军伏波营,他们正在举行一天一次的升旗仪式。
    一面浴火凤凰旗和伏波营的军旗冉冉升起,士兵们高声唱起军歌《满江红》,声音嘹亮,激人振奋,连郑成功都听得热血沸腾,手打着节拍,和着曲调轻轻吟唱起来。
    李辉一脸严肃的看着东山军的军旗冉冉升起,直到旗帜升到最顶端,他才转过头来,和郑成功一起走进屋子,开始吃早饭。
    “依小弟之见,这流求岛不可不取。”李辉又用筷子在桌上画起地图,“这岛屿又名台湾岛,历来就是我华夏的疆土。现在被红毛荷兰人占据,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再加上这个地方战略位置重要,是南下北上的航线必经之处。我们完全可以在岛上设立港口,走海运运输,发家致富,有了钱就可以购买军资,招揽将士,咱们才可以进行下一步谋划啊!”
    “这个以后再议吧!”郑成功笑了笑,“现在兵马未成,粮草未济,不是进攻的好时机。”
    “唉!”李辉叹了口气,看来人还是要有一定实力作为依靠的,他本来想奉劝郑成功放弃厦门,全力进攻台湾,以台湾为据点,徐徐图进,现在看来郑成功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岛屿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郑成功防守的厦门地区由于没有战略纵深,屡屡面临被满清拦腰截断的危险,到了后来满清利用郑成功远征的机会趁虚而入,终于攻占厦门,郑成功无奈之下只好转向台湾,攻下台湾半年之后郁郁而终。
    在现在看来,奉劝郑成功攻台有点不切实际,毕竟他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但是派人劝说日本发兵相助的议案已经得到郑家军全体的统一,永历朝廷也发来旨意,要各个义军广泛联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最多的军队进行作战。
    “向日本乞兵,家父也曾做过,但是日本人屡屡推脱,实在让人心寒啊!”
    “不知派去日本劝说出兵的使者是谁呢?”李辉好奇的问道。
    “正是我大明宗室朱之瑜。”郑成功一笑,“也是当世大儒,现在客居日本,我只需派遣些许人手,带上亲笔书信,朱之瑜自会打点一切。”
    “好吧!”李辉笑道,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人才辈出啊!朱舜水这样的大人物都出来了。“我也修书一封,希望那些日本人能够识时务。”
    郑成功撇撇嘴,不置可否,李辉不管他,刷刷刷提笔写就,言语间多忤逆。他端起来看了看,塞进信封,和郑成功的塞在一起,又用火漆封好,扔在桌子上。
    “这回咱们可以干一番大事了!”李辉拍拍手,“我东山军枕戈待旦,就等这个时候到来了!”
    “贤弟报国之心,堪比日月,令大木佩服!”郑成功一笑,冲李辉举起大拇指,李辉眨眨眼,心道你还是不明白我想做什么。
    修书已毕,李辉又陪着郑成功在厦门逛了一圈,昨晚的屠杀引得很多百姓惊慌失措,后来才知道是东山军代为消灭地痞无赖,百姓无不以手加额,拍手称快。
    “既然郑成功不去管,那就由我们东山军来做。”李辉暗自说道,“这个社会需要人来主持公平和正义,也要向这些人展示一下我东山军的军威。”
    对于李辉的这个举动,郑鸿逵表示赞赏,但是施琅等将领则表示忧虑,万一李辉心怀不轨,趁机占领厦门,那郑成功岂不是引狼入室?
    “国公爷,李辉不得不防,此人乃江南名将,久怀不轨之心,他所奉者,鲁王朱以海是也。万一他突然进攻,咱们将如何应对?”施琅单膝点地,朗声说道。
    “这个,李仲卿与我八拜结交,互为兄弟,他不会作出这种事情的!尊侯多虑了。”郑成功对李辉恢复大明的赤胆忠心还是很认可的,驳斥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施琅摇摇头,对李辉的戒心依旧没有减轻,“愿国公爷多加士卒,抓紧防守,以备不时之需。”
    “也好!”郑成功点点头,批准了施琅的意见。
    ……
    李辉坐在郑家的庭院中,手中拿着的是郑成功刚才庭议的结果,观察营已经将间谍渗入到郑家军的内部,郑成功的日常举动无不处在监视之下。
    “劳动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李辉满意的将这张纸放在桌子上,拿起火镰点燃油灯,看着纸张慢慢的被烈火吞噬,李辉终于笑了,“郑家军也会使我们的敌人,中国只需要一个统治者。”
    “大哥,如果他们愿意尊奉太子殿下呢?”高元华随后问道。
    “他们就算忠于太子殿下,会忠于东山军么?”李辉哈哈一笑,“将来的大明朝,东山军是唯一合法的武装力量,我决不允许出现分裂武装。”
    “如此一来,咱们岂不是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盟友?”高元华说出心中的担忧,“大家都是反清的义军,如果自相残杀,只会是亲者痛仇者快。同室操戈不太好啊!”
    “不过华夏始终是一统的,如果郑家的军队继续存在,就会给东山军造成巨大威胁,”李辉顿了顿,“何况这郑家军和日本藕断丝连,交往甚密,将来他们要是勾结日本侵犯沿海,咱们岂不是还要继续壬辰抗倭战争?”
    “哦!”高元华明白了李辉为什么要劝说郑成功进攻日本、流求等地的真正目的了。
    “英雄只需要存在于英烈祠的牌位上。而不需要生活在现实中。”李辉如此说道。
    高元华仔细琢磨这句话,他觉得这句话大有深意,急忙写在纸上,留在以后慢慢研究。
    这句话的确大有深意,这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为达目的,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换句话说就是只要目的达到了,手段就是正确的。
    和郑成功约定好下一步的行动之后,李辉乘船返回掘港,一路上遇到很多股海盗,打着破烂的帅旗,张牙舞爪的拦路抢劫,李辉没有时间和他们废话,直接将巨大的福船开过去,将他们的小船撞成原始状态。
    看着在水中挣扎的海盗,李辉下令将他们救上来,询问到底是谁派遣他们前来的。
    “小的,小的本是郑家军的兵卒,前几日,刘大人派遣我们扮成海盗,在路上截击你们。”一个全身湿漉漉的士兵看着摆在眼前的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把什么都招了。
    “这个刘将军又是谁?”李辉回过头去看身边的高元华,高元华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知情。
    “刘将军官拜参将,是施琅施大将军手下的。”这个小兵盯着银子,流出口水来。
    “很好,这些都是你的了!”李辉笑道,“我还有一些银子要赠于你,只要你说出更有利的情报。”
    “这个……”当小兵看到又是满满一盘银子摆在自己面前时,他的舌头都有些打结了,“施大将军已经在前面组织了埋伏,准备给将军一个颜色瞧瞧。”
    “不愧是卖国贼!”李辉冷笑道,“带路!”
    在投降的海盗带领下,李辉很快发现了埋伏在水天一线的郑家军舰队,李辉也不和他们客气,巡风号巨大的主炮瞄准他们一顿猛轰,同时大风弩全面张开,接连不断的射击火箭,很快就将这些毫无防备的帆船的船帆烧着,让他们动弹不得。
    “马上投降!东山军不杀汉人!”李辉大声的喊道。
    这些郑家军本也无心作战,干脆双手一举,大摇大摆的做了俘虏,李辉看着这些船上装备的大量火炮窝弩火箭,看得出来敌人准备充足,铁了心要和自己干一架。
    “哼,和我示威?”李辉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调转船头,回厦门!”
    此时已经是下午,郑成功还在海边眺望,同时向身边的将领们了解最近的海上贸易情况。
    “咱们这个月输出茶叶三百包,都被红毛荷兰人买走了。”一个将领递上账本,交给郑成功,郑成功点头称是,将手中的马鞭掖在腰里,翻开账本细细查阅。
    “荷兰人的银钱给的很及时,咱们可以用这些钱向李仲卿买些大风弩,那东西在作战中真不是一般的厉害。”郑成功想起李辉在街头以大风弩杀人的场景,弩箭的威力让他难以忘怀。自己手头要是有上百架,摆在前线,不愁打不垮满清的骑兵。
    远处出现了一支船队,桅杆上火红的旗帜分外显眼,这不是东山军的凤凰旗么?怎么又回来了?
    郑成功急忙迎上,李辉跳下福船,驾着小船来到海岸,还没等郑成功说话,李辉就从他手里抢过鞭子,大步来到施琅面前。
    “打不死的狗杂种!你活腻了,敢和我东山军叫板!”李辉对准施琅的脸上“啪啪”就是两鞭子,抽得施琅连连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伸手护住面庞。
    日本素慕中华,常以正统自居。当是时,太祖遣人如日本,令其发兵相助,狂妄倭奴,竟违逆天命,抗拒圣使,太祖遂提精锐之师,克大阪,灭江户,摧京都,日人战战,恐不敢出。
    ——《通鉴》太祖本纪   
第三十四章 连环计谋(一)
    (求收求推)“杂种!敢和你爷爷作对!不知死活的东西,狗汉奸!”李辉抡起鞭子,对着施琅就是一顿猛抽,每鞭子下去,施琅的身上就多出一条鲜红色的鞭痕。
    “无耻的汉奸!投降满酋,恬不知耻!”李辉的鞭子雨点般落下,施琅想反抗却抬不起头来,只能趴在地上护住要害,口中连连喊着国公爷救命。
    “仲卿贤弟!为何如此?”郑成功终于从混乱中清醒过来,扑上来拉住李辉的手,“有话好说,为何鞭挞我手下大将?”
    “天杀的泼才!”李辉愤愤的扔下鞭子,冲后面一招手,“带过来!”
    高元华急忙将那些俘虏来的郑家军推过来,其中一个正是郑成功认识的游击将军刘义,便拉住他,问个究竟。
    刘义也不隐瞒,把施琅下令他们截击李辉的事情和盘托出,李辉听到这里,心头烈火又烧起来,从地上捡起鞭子又是没头没脑的一顿抽,直打得施琅抱着头不停地哀求。
    “**的不是什么施琅大将军吗?咋这个德行?装啊,接着装!”李辉一边打一边骂,郑成功不得不从后面把李辉抱住,阻止他的暴行。
    “贤弟,有话好说,消消气,消消气!”郑成功劝道,一转脸,喝过施琅,“施将军,刘义所说可是事实?”
    施琅摸摸还在流血的伤口,一双眼睛怨恨的看着李辉,又抬起头看看郑成功,点点头表示默认。郑成功抬腿就是一脚,正揣在施琅的腰上,施琅吃痛,跌倒在一边,眼睛仍没有离开李辉,目光变得更加阴鸷。
    “大哥,我有上将高元华,愿拨入郑家军部下,任你驱使。只要我杀了这施琅,为天下除一大害!”李辉愤然道。
    “尊侯(施琅表字)虽有错,但罪不至死。”郑成功苦笑一声,“贤弟大人不计小人过,看在愚兄的薄面上,就放过他吧!”
    “好吧!”李辉头脑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拎着鞭子来到施琅面前,用鞭杆指着施琅的脑袋,“小子,好好地给我听着,乖乖的伺候大木兄弟,若有贰心,我早晚取你首级!”言讫,将鞭子在空中挽了一个鞭花,“啪”的甩出一声脆响,如一个晴空霹雳般,震慑施琅愤怒的神经。
    郑成功看得目瞪口呆,见到李辉气也出了,人也打了,急忙一脚踹开施琅,施琅会意,连滚带爬的逃了,郑成功来到李辉面前,脸上带笑,“贤弟切莫生气,这都是愚兄平日管教手下无方,冲撞了兄弟,还请兄弟恕罪则个。”
    “大哥说哪里话?”李辉哈哈一笑,“不过是小惩大诫,也是为了尊侯兄好,省得他年轻气盛的闯出什么乱子。”
    郑成功一阵头晕,合着你在我的地盘打了我的人还说是替我教训属下,这理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他面上依旧带着微微淡笑,“兄台今晚就别走了,咱们兄弟正好促膝长谈,如何?”
    “这厦门城,我可进不得了。”李辉笑道,“这样吧,还请大哥去小弟的船上一聚,我船上有上好的厨子,正好尝尝他们的手艺。”
    “甚好!”郑成功踏上小船,“许久没好好吃一顿,嘴里淡出鸟来,这下可得了贤弟的便利了。”
    两个人上船,高元华急忙让钟紫怡准备晚饭,钟紫怡倒也争气,很快做出一桌典型的东瀛美食,李辉看着这些东西倒没了胃口,倒是这三个家伙吃得兴高采烈。
    “这鱼片切得也忒薄了些!”郑成功赞扬道,“好刀工!”
    “国公爷谬赞了。”钟紫怡垂首站在一边,听到有人赞扬她的厨艺,略略欠了欠身子,做了个福礼,以示感谢。
    李辉只挑熟的东西吃,幸好高元华端过来一坛子女儿红,这东西是出海远行必备之物,少了什么东西都不能少了这个。
    “来,贤弟,咱们走一个!”郑成功也是个豪饮之辈,和李辉连连举杯,喝得头重脚轻。
    相比现代的烈酒,古代由于蒸馏水平不过关,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