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明 >

第188部分

篡明-第188部分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国姓爷,你想错了,我们此次不是去讨伐满清的,我们准备和满清达成和解,共同对付可恨的叛徒,上帝唾弃的异教尼德兰叛逆,而且我们的进攻目标则是该死的东山军。”
    “东山军?”郑成功愣了一下,“你们为何要去进攻东山军?须知东山军头目李辉是我的结拜兄弟要是识相的话,马上退出东海要不然当心郑某人不客气”
    “我亲爱的国姓爷,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博尔纳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东山军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且作战命令是西班牙帝国国王陛下亲自签发的,所以东山军只有死路,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死路一条。”
    “你”郑成功怒发冲冠,手扣在腰刀上,正准备拔出,却被站在身后的施琅一把堵住,施琅趴在郑成功的耳边轻语几句,郑成功脸上的怒气渐渐消退,一摆手,示意博尔纳特走开。
    “愿上帝保佑您”博尔纳特深深鞠躬,走下旗舰,向远处的西班牙舰队驶去。
    “放行”郑成功咬咬牙,下了这道命令,俄而觉得有些不妥,又转身道,“施琅,你率领本部人马跟在他们后面,观看战况如何,如果东山军吃紧,火速来报”
    “是”施琅应了一声,匆匆走下大船,登上小船,向自己本部船队驶去,心中却已早早的定下计策。
    “东山军,李仲卿”郑成功抬头看着风波云起的天,“别怪哥哥我狠心,我也是不得已为之。”
    ……
    南京,第一次开科取士正在南京和掘港两地同时举行,分别由黄宗羲和王夫之两人监场。
    尘封已久的南京贡院再次开启,举子们抱着棉被,拖着枕头,满怀希望的走进去,迎面遇上的是两长排东山军民团。
    “站住”士兵的脸拉得老长,“放下包袱,准备检查”
    举子一脸沮丧,无奈的放下身上的大小包裹,东山军士兵则蹲在地上,一个个解开,细细查找,连包袱都不放过。
    “衣服,脱下来”士兵检查完毕,喝令道。
    “为,为何?”举子一脸慌张,“本人苦读诗书多年,虽说不上是道德君子,但也颇知礼义廉耻,这夹带抄袭之事,断然不去做的”
    古孟子有“民贵君轻”之语,后唐太宗亦言之“载舟覆舟”之论。太宗临大典,执天下,抚四夷,开疆拓土,将士用命。然竖儒多非之。太宗闻之,抚掌笑曰:民心归朕,四方宾服。何惧区区儒生姑妄之言?
    《通鉴》太宗实录   
第五十章 开科取士(一)
    第五十章开科取士(一)
    (月票票,嘿嘿)“少废话”东山军士兵很粗暴的扯了一下举子的衣服,“这是国公爷的命令,你要不满,完全可以去那边的谏事盒中写信投诉。”士兵一伸手,从腰间摘下自己的士兵牌,“这是我的腰牌,东山军南京民团一营把总刘大山,东山军士兵号七四九二五,记得了么?”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举子连连摆手,“火速检查,在下还要进场答卷的”
    检查过衣服之后,刘大山终于确定这位举子并没有夹带小抄之类的****武器,示意放行,举子冲他一瞪眼,大步走进贡院,准备考试。
    虽然参加考试的人数众多,但是东山军士兵们本着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为每一位举子们服务,获得了举子们的一致声讨。
    随着叮叮当当的大钟敲响,考试开始了。
    考试的前两道题是作诗,但是选材却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和时事紧密相连。
    第一题:东山军狼山之战,正当紧要关头,青鸾现身,鸣啸三声,天下震动,以此为题,赋五言绝句一首。
    第二题:国朝新立,大明中兴,景象为之一新,百姓齐心协力,再振华夏雄风,请以此为题赋七言绝句一首。
    第三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以此为题,专论此语,做八股一篇。
    前三道题还比较符合举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至于一下的题目让大部分举子傻了眼。
    第四题:东山军坐镇江东,虎视天下,民心所向,天下归一。然当年项羽、王导、张士诚等亦曾占据江东,却大业未成,丧师失地,请问是何缘故?(三千字以上)
    第五题:淮左盐城,民风彪悍,不尊王化,若君为此地官长,当以何种手段教化百姓,发展农桑,兴国安邦?(五千字以上)
    第六题:平酋十策(八千字,多者不限)
    相比于后面的两道题,前面的吟诗作对不过就是一盘开胃菜,海一般的题量和极其具有深度的策论让很多举子瞬间抓掉了数十把头发。
    主持考试的黄宗羲看到题目也是微微皱眉,虽然他是开明派,但是也认为李辉现在就出了这种题目未免操之过急。
    “我朝开恩科,是要选拔人才。”王夫之坐在刚刚修好的掘港贡院中,看着李辉拟就的题目,微微捻起胡须,看着抓破脑袋的举子们,嘴角荡漾出一丝笑意。
    “至于这题目只是个形式,只要写出你心中所想,便可。”王夫之又补充了一句,“从今日午时到后日午时,三天时间,这三天时间里,东山军会为你们供应饭食和饮水。”
    举子们侧着耳朵听了半天,发现这老头说得是一堆废话,没有一句和考试搭边的,考场中顿时长吁短叹,毛笔摔得啪啪响。
    “杨凤,进来维持秩序”王夫之高高的坐在太师椅上,招呼站在门口的东山民团,“谁有不满,可以立刻离开”
    看着威武雄壮的东山军士兵走进来,闹得最凶的一个红衣汉子也低下头去,抓起毛笔在白纸上作答起来。
    很快到了晚上,热腾腾的牛肉羹端上来,大家一人一碗,吃得满嘴流油。
    王夫之也得不得不敬佩李辉的魄力,为了这次考试,专门从各地采购了小牛五十头,宰杀给这些举子们食用。
    第二天的早饭是红枣白米粥,每人鸡蛋一颗,中午是鸡腿盖饭,这也是李辉发明的,现在在各地卖得很火。
    三天的考试,一直保持高水平的伙食供给,最后一天中午破天荒的将交卷子的举子们集中到一起吃了一顿海鲜,把举子们新鲜得忘记了考试的失利,抄起筷子大快朵颐。
    “东山军吃的真好”一个胖子满嘴塞满了蟹肉,含混道,“来年我还来考”
    “没出息”坐得稍远的王夫之一筷子砸过去,“上进点”
    当然,但凡考试就会有零分,正如伟大的高考年年都会有零分作文一样,有些人在骗了一顿吃喝之后,扔下厚厚一沓白纸甩袖走人。
    更多的是在卷子上胡说八道的,正如平酋十策,有人写道:第一策:北上,第二策:南下,第三策:东进,第四……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王夫之专批第一二题,后面的题目交由黄宗羲,方以智,顾炎武,李辉,王秀楚几人分配,最后一题统一交与李辉批阅。
    李辉看着这些胡说八道的卷子,在上面画上一个大大的红叉,这也是永安帝亲批的:定国公李辉可以使用朱笔批阅试卷。
    在绝杀了百分之七十的试卷之后,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李辉的注意:卷中开宗明义的写道:若想平定胡虏,复我汉人江山,当用东山军不可。
    题目中很开放的设想联合郑成功,李定国等抗清将领,实行北上战略,首先攻克古都西安,夺回黄帝陵,以天子祭拜黄帝陵,昭告天下,必定会群雄并起,驱除鞑虏。之后遣上将分三路北上,一路攻山东,一路攻河南,一路进山西,最后在京师取齐,效仿当年徐达,朱元璋北征之策。
    李辉拍了拍桌子,虽然这个建议还过于幼稚,但是这个人的确敢想敢做,算得上是有思想的人。
    武举和术科同时进行武举主要考察武艺,体力,排兵布阵等学问,而术科分成:木匠,铁匠,泥水匠,瓦匠等十几个科目,但是参考的人并不多。
    考完之后的举子们都眼巴巴的盯着城门口,希望马上就张榜公布成绩,朝堂上也是争论不休。
    “我看,这状元之位,非曹威曹元豹不可”黄宗羲首先发难,“曹元豹文采卓然,论事有据,句句都是肺腑,才情出众,老夫建议当选曹元豹为状元”
    “我看当是张华张汉卿”王秀楚毫不示弱的站出来,“张汉卿为我朝献平酋十策,每一策都正中要害,尤以百姓疾苦论之,仁慈之心溢于言表,为官一任,自当尽心竭力,上报皇恩,下抚黎民,此方为能吏”
    “张汉卿虽论据有法,却不及曹元豹卓有文采,皇上,微臣以为……”黄宗旺自然不能看着自己这一派失礼,急忙抢前一步,大声说道。
    “你们不要吵了,这事还要看李爱卿的意思。”永安帝大袖一挥,“李爱卿,你意下如何?”
    “微臣以为……”李辉清清嗓子,看了一眼气冲冲的黄宗旺,左手从背后伸出,竖起中指,做了一个鄙视的动作。
    “曹元豹自负才名,定是骄狂,此等国之栋梁,不可使之一帆风顺,当重重的打击一下,让他收敛心思,低调做事,只有这样,此等骄狂骏马才可为我朝殚精竭虑。”李辉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黄宗旺顿时感觉没戏了,垂头丧气的退回文官班中,不再言语。
    “好毒的小子”黄宗羲看着李辉,暗叹一声,这小子明明句句都是为曹元豹着想,却又是句句打压,步步逼迫,好毒的手腕
    永安帝在上面听得也是连连点头,“好吧,这曹元豹暂时就屈尊作了榜眼吧至于这张汉卿,我看此人出身贫寒,还在掘港行乞要饭,如若作了状元,是不是会失了我朝的颜面?”
    “圣上此言,有失偏颇。”李辉呵呵一笑,也只有他敢这样和皇帝说话,“宋朝有状元吕蒙正,曾于路边行乞,食尽百家饭,吃过百般苦,金榜题名后不忘百姓,造福大宋,万民敬仰,千古流芳,宋帝也因此多了个‘明君’的雅号。微臣只想张汉卿出身贫贱,若侥幸成为本朝状元,当鼓舞天下贫家子以此人为榜样,精于学业。天下百姓,由此归心。到时候剿灭满酋,一统宇内自然轻松得多”
    永安帝皱皱眉,听了李辉的论调,拿起朱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一番,交给一个殿前侍卫,“可以贴出去了”
    在众人望眼欲穿的时候,皇榜贴出,皇榜很长,今年开科取士的数目是三百人,据说以后还会增加。
    没办法,东山军人手紧缺,便宜了这些举子们。
    曹威争着抢着往前挤,他知道自己做的不错,虽然今年的题和往年大大的不同,但自己有这个信心当状元。
    张华也在王倩挤,他也觉得自己答得很不错,按理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后面的《平酋十策》句句有理,条理清晰,自己都忍不住多读了几遍,想必应该可以位列三甲。
    “我中了,我中了”一个在二百五十名的举子乐得跳起来,“赐进士出身哈哈我可以当官了”这个举子如同范进中举般发足狂奔,兴奋地不能自已。
    没有人嘲笑他,相反大家纷纷向其拱手祝贺,但是正在狂奔的他那还顾得了这些繁文缛节?推开人群向远处奔去。
    张华被这个人推了一把,他差点被推了个趔趄,一旁的曹威也站在人群中跳脚看,不停地大声嚷嚷,“文广兄,帮我看看”
    挤在最前面的孙文广第一眼就看到了曹威的名字,眼睛顿时呆住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曹兄,恭喜恭喜”
    “恭喜个屁,老子排进三甲没?”
    “新科状元曹威”孙文广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来,同时向曹威一拱手,众人也顾不得看榜了,侧过头来去看曹威,纷纷拱手,“恭喜新科状元”
    张华也拱手行礼,曹威的脸上飞起得意的神采,放声大笑,“我是状元,他**的老子是状元哈哈”
    “状元公要请我们喝喜酒啊”一个句子打趣道。   
第五十章 开科取士(二)
    第五十章开科取士(二)
    “好今天有一位算一位,全都去凤临阁,都包在本状元身上了”曹威慷慨的一拔胸脯,“走”
    “好嘞”众人呼啦啦的跟在曹威的身后,向远处的凤临阁走去,留下张华一人,站在榜单前,看着别人中榜后满脸欣喜没中榜的垂头丧气低头走开,自己也焦急的在榜上寻觅,寻找姓张的人名。
    找了十几遍,张华终于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自己落榜了。
    “算了,明年再来”张华如此宽慰自己,但是他现在身上只剩下不到三两银子,恐怕还没出这南京城就会被饿死。
    “苍天,苍天奈何照尔不照我”张华仰对苍天,泪如雨下。
    当李辉得知皇帝没有按他的意思将张华列为状元,反而将其落榜之后,也是一惊,同时感到自己和永安帝朱慈烺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遥远了。
    李辉的脑子飞快的旋转,想着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后来想到,自己一味保举张华,会被永安帝认为有拉拢门生,结党营私之嫌。
    “咱们以后要更加谨慎了。”李辉对手下的亲信们叮嘱道,“现在皇帝已经不在咱们这一边了。”
    “操他**的小朱子得了失心疯么?别忘了可是咱们兄弟把他抬上皇位的”雷通骂骂咧咧,“把侍卫们召集起来,冲进皇宫,宰了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老雷,你要干什么?”李辉厉声道,“别忘了咱们是臣子你今天要是点兵冲进紫禁城,当心我砍你的脑袋”
    “**,大哥你也疯了?这小朱子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初要不是陆小哥把脑袋悬在裤腰带上把他从京师救出来,他怕是早就喂了野狗了”雷通气得脸通红,“你别拦着我,我一定要宰了这小子”
    “自古伴君如伴虎,凡是帝王,都是这个德行。”李辉说道,现在他也不敢火上浇油,万一惹得这帮领兵打仗的丘八们发起狂来,恐怕要造成一场血案。
    “咱们再看看,要是光昭继续这样执迷不悟的话,咱们再想办法。”李辉宽慰道,“大家都回去,管束军队,最近听说有士兵公然去‘东瀛之花’消费,一定要严加控制”
    “军中又没有军ji,不去东瀛之花怎么办,难不成去招惹老百姓?”雷通气不顺,说话也带着火气,顶撞起李辉来。
    “这东瀛之花再怎么说也是咱们东山军的产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