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明 >

第86部分

篡明-第86部分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中国进攻日本的把柄,而这种畏惧在李辉占据长崎时得到了印证。
    德川家光在听说有大明的军队占领长崎之后,心情极为紧张,他以为这是大明军队前来复仇,下令九州岛全部大名不得进兵,以免挑起战事。
    当然,今村大名没有得到通知,好像是级别过于高,连幕府将军都没有听说过他。对此,今村大名一只耿耿于怀。
    面对发怒的明军将领,岩崎不敢多说,急忙捡起纸团向后退去,逃回江户向将军大人报告。
    王信也急忙派人向李辉汇报具体情况,让李辉马上定夺。
    “亲爱的王,我需要大量的日本萝卜,向巴达维亚贩卖,我希望你能给我提供方便。”沃顿船长耸耸肩,“这也是侯爷的意思。”
    “好吧!”王信点了点头,“飞云营,饱餐战饭,准备下乡!”
    李辉现在忙得焦头烂额,就在三天前,四月二十日,李辉组织军队发动了对石牌湾、夏港、利港、秦望山、九里山等地的战斗。所有军队全部出击,将江阴占领区进行扩大。
    这个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各地的城防士兵听到东山军的名头,干脆扔下武器,开城门等待投降,对于这些投降的兵士,李辉很大度的一挥手,将他们送到掘港水泥厂当劳工进行改造。
    占领完这些战略要点之后,李辉本想着将战果继续扩大,但由于在扬中一战伤亡过大,导致现在兵力不足,分派到各地防守的民团也已分派殆尽,李辉现在的情况就是无兵可派。
    “如此大好时机,咱们只能束手,唉!”李辉摇了摇头,“现在要是有十万精兵,我们就可以挥师攻略四方,唉!时不我待啊!”
    “大哥,练兵不如借兵!”高元华笑道,“现在郑成功正在厦门组织义军,咱们为何不去相邀,让他们趁机出兵,咱们也好从中渔利。”
    “这个……”李辉想了一会,“算了,各路义军的情况也不太好,陆谦走了么?咱们派到广东的人将信送到李成栋的手里了么?”
    “陆谦已经率领精干弟兄北上了,李成栋也传来消息,愿意和大哥共同举事,并且已经派遣代表前来。”贾敏说道,这还是在驻守镇江的时候由陆谦告知他的。
    “唉!也不知道程六现在怎样了。”李辉很郁闷的摇摇头,或许这小子已经死在半路了。
    程六怎么会那样容易的死掉?他现在正穿行在贵州大地上,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山地让他很是头疼。
    “唉!”他扔下竹木拐棍,坐在一片光秃秃的石头上,抬头仰望蓝天,从这里到云南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他看看脚底磨出的血泡,从旁边的草丛中薅过一根比较硬的茅草,刺破血泡,从燃尽的火堆里抓过一把草木灰敷上。
    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云南地界,此时已经是四月中旬,程六的脸色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黢黑,整个人更加精干。
    “请问,开远往哪里走?”程六见对面走过来一个土著,急忙问道。
    当时的云南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属于化外蛮荒之地,当地人的口音也和江南不尽相同,程六问了很多人,但是人家听不懂他的言语,他也听不懂人家的话,整个一两眼一抹黑,干瞪眼。
    “奶奶的,早知如此……”程六抓着头皮,脑袋上粘着的那个小辫实在太难受了,他趁众人不注意,干脆拔下来,塞进贴身的褡裢里。
    程六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
    “老乡,请问开远往哪里走?”程六拉住一个过往的老汉,急忙问道。
    “站住,干什么的!”几个一口陕西话的士兵斜刺里冲过来,“满酋的奸细,竟然混到这里来了!”
    “我是义军,义军!”程六急得大叫,“我真的是义军!”
    “是不是义军,先抓回营里在说!”两个兵丁手脚麻利的将程六捆起来,“快走!还要用爷们服侍你咋的!”
    程六无奈,只好被人五花大绑的走在前面,后面两个士兵端着长枪看着。
    就这样,一路翻山越岭,终于看到前面绿树掩映下一座座连城营寨,看来是到了军营了。
    “禀千总,抓了一个满清的探子!”两个士兵将程六向前一推,“就是这个,在镇上鬼鬼祟祟的打听咱们的地方,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哦?”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走过来,大热天里光着上身,手拿大蒲扇不停地摇晃,“你是探子?”
    “我不是,我要见你们大帅!”程六高喊起来,“我是江南的义军,奉我家侯爷之命,前来会见你们大帅的。”
    “哦?义军?你咋不说你是阎王老子呢?”大汉哈哈大笑,“推出去砍了!”
    “你们杀了我,一定会后悔的!”程六高声喊道。
    “老子从来不后悔。”大汉照着程六的脸就是一拳,“让你再叫!”
    程六想喊,发现已经有几颗牙齿松动了,嘴角也渗出血丝,这大汉的一拳力道十足,打得程六眼冒金星,险些就此晕厥。
    “龙三,过来一下!”不远处,一个人正在向大汉招手,大汉急忙跑过去,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将军,有什么事?”
    “你找人帮我把这封信给刘文秀刘将军送过去。”李定国说道,他今年二十八岁,相貌堂堂,端的一个美男子,一缕美髯随风飘洒,身穿黄金鱼鳞铠,大红披风,手中捏着一封信,交给龙三。
    “哎!”龙三应了一声,拔腿就要跑,被李定国叫回来,“刚才吵吵闹闹的,有什么事?”   
第二十五章 观星火(二)
    (求收求推)“没事,抓了一个满清的探子,他不承认,还说自己是江南的义军,是他们家主公派过来的,来找将军的。”
    “什么,江南的义军?”李定国一愣,“把他押过来,我要亲自审问。”
    “好!”龙三喊了一声,那两个士兵推着程六走到李定国跟前,抬腿踹了一脚,“跪下!”
    李定国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他看着眼前这个青年人,年龄与自己相若,但是面色黝黑,全身是伤,都是很明显的刀伤,从破衣服里露出来,再看手上,虎口处蘸满了老茧,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
    “那汉子,你从哪里来的,要做什么,从实招来!”李定国喝问道。
    “回将军大人,小的是江北四镇观察营百总程六,奉我家侯爷定边侯李辉之命前来云南,向李定国李大将军投送军情,共商反清复明大业。”程六现在嘴有点痛,说起话来味道变了很多。
    “哦?是江北四镇?何来江北四镇之说?”李定国很疑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啊!
    “江北四镇,乃是我家将军兴起之地。我家李将军讳仲卿,年方弱冠,以十九人成就基业,建义军,兴农桑,驱鞑虏,复衣冠。是江北百姓的恩人。”
    “哦,原来如此,你家将军手下拥兵多少,带甲几万?辖下民众又有几何?”李定国沉吟半晌,问道。
    “拥兵十万,带甲十千,民多如过江之鲫,占地阡陌千里。”程六对答如流。
    当然不是因为程六在短时间内古文水平大大提高,也不是吃了脑黄金脑黑金等特种补药,而是这些东西都是李辉事先给他写好的,他这一路已经背得十分熟稔。
    “既如此,来此何为?”李定国想了想,看来这个李辉还真是个人物,以十九人奠定基业,非比寻常啊!
    “我家将军通天文,晓地理,精于奇门遁甲,先天八卦。推演天象,得出大明中兴有望,各地义军将风起云涌,推翻满清,重复华夏朝纲。特来请将军共同举事,同兴义旗,共赴国难。将来事成,不失封侯之位。”面对李定国鹰一般的眼睛,程六毫不畏惧,侃侃而谈。
    “呵呵,你家将军真的有这般神通?”李定国哈哈一笑,“我只闻江浙一带有张煌言,郑成功等人兴兵讨虏,你家将军之名,未曾听过。”
    “这是我家将军写给将军的平南十策,请将军屈尊一观。”程六说着从贴身的衣服里拿出一个油纸包的小小信笺,双手呈上,李定国派人接过,拿在手里,正要撕开。
    “将军小心,莫中了奸人的计策!”亲兵按住李定国的手,提醒道。
    “无妨!”李定国哈哈一笑,不以为意,伸手将信件撕开,从里面抽出信笺,慢慢品读。
    “什么?广东李成栋反?怎么可能!”李定国大吃一惊,“金声恒反正,已成旧闻,那李成栋暴虐成性,屠嘉定,杀黎民,手上全是血,怎么他也会反正?真是一派胡言!”说着将信件扔在地上,“李辉狂徒,满纸荒唐。不过一虚名尔!”
    “这……”程六后背汗水涔涔,没想到啊没想到,刚才看李定国还对李将军兴高采烈,怎么这么快就变了脸色?他也开始埋怨李辉写什么不好,净把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写上去,被人贻笑大方。
    门外慌忙闯进一个斥候,单膝点地,双手持一份塘报,口中直叫“紧急军情。”
    李定国看了程六一眼,“报来!”
    “禀将军,现有广东李成栋,携广东总兵佟养甲于四月十五日在广州起事,反清复明,现已率领水陆军十五万,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向岭北进发!”
    李定国如遭雷击,呆呆的坐在位置上,半晌没有缓过神,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程六,似乎要把他穿透,程六被看得心里发毛,急忙低下头。末了,李定国叹了口气,“李仲卿料事如神,我不如也!来人,管待贵客!”
    程六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要拿我开刀呢。两个亲兵走上前来,拉着程六的手,“好兄弟,让你受惊了。来,兄弟我陪你压惊取乐去!”
    程六一脸欣喜,口中连叫好,三个人出了大帐,自去娱乐。
    李定国坐在帐中,把李辉所写的“平南十策”仔仔细细的读了好几遍,这个李仲卿,还真是奇人,竟然让他说中了,看来非等闲之辈啊!
    “这个李仲卿,倒也有趣,有时间真的要去见见他。”李定国暗自揣摩,又把那封短短的书信看了几遍,“来人,大排筵宴,款待江北来的贵客!”
    此时,李成栋也拿着一封书信颠来倒去的看,署名同样是“维扬李仲卿”。
    “这个李仲卿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洞察一切?”李成栋指着书信上的一句“一介妇人,尚知亡国之痛;堂堂男儿,岂甘为贼前驱!”面色一冷,“他怎么知道赵妾自刎劝正之事?”
    “李辉此人,神鬼莫测。”佟养甲看了半天,“据说此人在狼山得青鸾之顾,又精于八卦易理,尝借来东风一日,杀退万余敌兵,江北民众皆呼之为神。”
    “此人想必不简单。”李成栋皱着眉头,“咱们究竟是要继续兵发赣州,还是依照李辉的计策,长驱直入,直进应天?”
    佟养甲也不知怎么办,只是将李辉送过来的地图拿过来仔细查看,“这李辉倒是个丹青国手。依照此地理图,我军行军打仗就方便了很多。”
    “是么?”李成栋拿过地图,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把李辉的书信拿过来仔细读了一遍,摸着光溜溜的脑袋,沉吟半晌。猛地一击桌子,“干了,传令分兵两路,一路进浙闽,一路乘船北上,直捣应天!”
    历史的蝴蝶轻轻地扇动了一下翅膀(历史的车轮已经被李辉折磨得进了精神病院),世界出现了极微小的改变。或许一场风暴正在酝酿(蝴蝶说,风暴来吧,吹死我吧,受不了了!)
    得知李成栋改变主意,发兵北上之后,李辉兴奋地跳了起来,奶奶的什么历史的车轮,什么亚马逊雨林的蝴蝶,都进精神病院吧!老子照样改变了历史!
    李辉手握拳头,兴奋地攥紧又松开,松开又攥紧,脑门上全是汗,连说话声都变得颤抖起来。
    “莹儿,我劝动了李成栋,历史因我而改变了!”李辉兴奋地大喊大叫,李莹只是一脸笑意的看着李辉,在她眼里,李辉并不是三军统帅,而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大哥,不要这样,你看你,满脑子都是汗。”李莹嗔怪道,拿着手帕轻轻地帮李辉擦汗。
    李辉一把抓住李莹的手,“莹儿,原来人还是很伟大的,我们可以改变历史!真的!”脸上尽是狂热之色。
    “对对对,你改变了历史,不过也不要乐成这个样子。”李莹轻轻拍了他一下,“其实,我也蛮高兴的。”
    “找王秀楚过来,李俊,所有人召开大会!我要抓紧扩兵,准备迎战!”李辉挥动拳头,大声喊道。
    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李成栋四月起兵,八月才出兵赣州,结果被清南赣巡抚刘武元,总兵高进库等人以奇兵杀败,自此以后一败涂地,退回广东,直到次年正月才进军南雄,再攻赣州,却一败涂地,他本人也在混战中堕马淹死。
    无论过程怎么进展,结局都是一样的。李成栋必死,并不是由于什么客观原因,而是因为主观问题。从四月起兵,到八月才领兵北上,配合金声恒和王得仁,这四个月都干什么了!
    李辉并不需要李成栋,如果李成栋真的成功了,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麻烦。他宁愿李成栋战死,毕竟嘉定几十万百姓的冤魂饶不过他。但是让这些军阀为我做一点事情,岂不是更好?
    在书信中,李辉极力催促李成栋马上率领精锐水师北上,到达长江流域与自己会合,共同逆江而上,进攻南京,李成栋也深以为然,派遣副手佟养甲率领水师三千余,战船三百余艘北上,相应李辉的号召。
    当李辉知道领兵带队的人是佟养甲之后,心里凉了半截,奶奶的空欢喜啊,这老小子可不是什么好鸟。然而面色上并无多大变化,他依旧悉心准备,调兵遣将,等待时机。
    这一天天高云淡,松州海面上突然出现一艘大船,上面坐着两个人,正在把酒言欢,仔细一看,竟然是李辉和张煌言。
    “苍水兄,等会到了银矿,你就知道什么是一本万利了。”李辉端起酒杯,“我费了好大劲才在这里抢了一块地盘的。”
    “仲卿兄劳苦功高,来来来,先干为敬!”张煌言一饮而尽,这段时间来已经把他弄得精神错乱,在上虞县平岗寨屯田自守,粮草难以为继,已经三个月不闻肉味了。
    “仲卿兄好手段,竟然拿下江阴重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