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启高一 >

第20部分

重启高一-第20部分

小说: 重启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一样。”
  张谭肯定了朱丹丹的观点,然后指着梁伟:“梁伟,你以后少在我面前扯淡,懂吗?我口袋里没装骨头。下一次再搁我面前‘七个三八个四’,别怪我抽你了。”
  七个三八个四,是安微省地方的方言,大概就是指“屁事多”、“爱找茬”差不多的意思,说的时候,语气要凶狠一点,这样听起来比较有气势。
  张谭小时候就很羡慕那些小痞。子,要欺负人之前,张嘴就是:“你小子敢在我面前七个三八个四,想死是吧!”
  现在终于轮到他说别人了。
  其实张谭无所谓跟梁伟争斗什么,被损几句又如何,他并不在意。只不过妹子都为他出头了,他这时候,必须得表示表示。
  当然他的表示,比较粗暴。
  威胁不言而喻。
  仿佛一只鸭子被掐住了脖子,梁伟脸色涨红,梗着脖颈说:“什么叫跟你七个三八个四。”
  张谭重重一个鼻音:“嗯?”
  眼见张谭面色不善,梁伟的同桌赶紧把梁伟拉走了。
  梁伟嘴上骂骂咧咧,但是脚步却不慢,顺势回到了他自己的座位。气氛和谐的时候,他有胆子过来捋虎须,但是张谭真发火了,他就没胆子了。张谭连高二的学生都敢打,谁知道会不会抽到他身上。
  一场闹剧,匆匆散去。
  上课铃声也恰到好处的响起来。
  ……
  在高一五班闹剧进行时,高一年级组办公室,也有一场话剧正在进行。
  罗劲松夹着课本,一进办公室,看到余娜也回来了,就重重将书本摔在桌子上。
  “太不像话了!”
  刹那间,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都把目光对准了他。
  “怎么了,小罗?”戴着老花镜的中老年教师张善明,正捧着报纸阅读,听到动静,抬头问了问。
  他是高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老师,平时就喜欢看书读报。
  有人接茬,罗劲松立刻找到了感觉:“太不像话了,现在学生太不像话了!余娜老师,你要好好管管你们班的学生。”
  余娜有些莫名其妙:“罗老师,我们班学生怎么了?”
  “就是那个张谭,无法无天了,上我课的时候,他没一次抬过头,都趴在桌子上写……写什么狗屁小说,写什么《四大名捕震关东》,我警告他的时候,他还一脸无所谓的态度,像话吗,他以为他是谁,他以为自己是作家呢!可笑!”
  余娜脑海里瞬间闪现过张谭的影像,那是一个比较少年老成的学生,发型很像劳改犯:“罗老师,张谭怎么了,先别生气,能仔细说说吗?”
  罗劲松正准备继续数落张谭,戴着老花镜的张善明,忽然插话进来:“小罗,你刚刚说什么来着,四大名捕对吧?”
  “好像是这个名字吧,我没注意,他能写出来什么狗屁小说。”
  张善明点点头,在桌子上翻起来。
  罗劲松又转回头,继续跟余娜说:“在我的课上,忙他自己的事,他要是天才,我二话不说,随便他怎么搞。关键是他是天才吗,才考进双墩中学,就这垃圾水平,他凭什么不听课!说他他还无所谓,人渣都这样!”
  “罗老师,请克制一下。”余娜打断罗劲松,“您消消气,张谭的事,我会处理,如果他真的犯了错,我会处罚他,让他向您做检讨。不过,您也要注意一下,不要轻易给学生下结论,我还是相信,他们的本质都是好的。”
  罗劲松哼声嗤笑:“那是你年轻了,不知道有些学生都什么货色!我跟你说……”
  “说”字还没出口,张善明忽然重重的“咦”了一声,然后喊:“小罗,小罗,过来看看,是不是这篇。”
  “什么?张老师?”罗劲松半句话憋在肚子里,差点没噎着。
  “《四大名捕震关东》,你说的那个叫张谭的学生,他写的小说,我找着了一篇,你看看是不是。”张善明笑眯眯的说着,手里正举着一本杂志。
  封面“今古传奇”四个金黄大字。
  下面是红底白字“故事版”。


第041章 早慧

  张谭,谭张,显然是真名和笔名的区别。
  《四大名捕震关东》,这个小说名字也错不了。
  很显然,《今古传奇·故事版》上刊载的《四大名捕震关东》,就是高一五班张谭同学的作品。
  张善明有些兴奋,他在双墩中学教了几十年书,自己也在几种刊物上,发表过一些作品,教学内容、随笔散文都有。但是印象中,学生就开始发表小说,张谭还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小余老师,你们班的张谭,是个有才华的学生。这篇《四大名捕震关东》我看了,文笔相当老练,小说写得很不错,《今古传奇》在国内通俗刊物中,销量是最好的,能在上面刊载,不容易。”
  “真的是张谭写的吗,感觉好神奇哦。”余娜也有些晕晕乎乎的。
  才被罗劲松吹风机似的灌输了一脑子,张谭坏学生的概念,这边又来了一个大反转,张谭竟然都发表小说作品了。
  发表小说,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人自古就尊崇文学,古代甚至文章写得好,直接就能去做官。
  余娜也不免会带上一些对作家的高看一眼。
  哪怕只是武侠小说。
  要知道,那些香巷、台弯武侠小说家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等等,都是风靡中国大江南北的名人,他们的作品被广泛改编成影视剧,影响力十分巨大。武侠文化,是功夫文化的延伸,几乎有成为国粹的势头。
  一恍惚之间,她的班上,就出了作家。
  而抱着对作家好奇的老师,不止一位两位,整个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好奇的凑过去,要一睹《今古传奇·故事版》为快。
  把罗劲松晾在了一边。
  罗劲松脸色不好看,十分不好看,阴沉着脸说:“不管这是不是张谭写的,不管他写小说好不好,都不能改变,他上课不听课的事实。余老师,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我希望你能严肃处理这件事。”
  “罗老师请放心,我会立刻找张谭,好好谈谈的。”余娜点头,事实上,她现在对张谭也是好奇死了,不找张谭聊一聊,总觉得心里面痒痒的。
  张善明老师却推了推老花镜,笑着说:“小余,要委婉的去说,不要挫了张谭同学的积极性,我们双墩中学每年教出来几百个学生,各行各业都有,就是作家没教出来过,千万别夭折了他的才华。”
  罗劲松不忿:“张老师,不能助涨学生不听课的气焰。”
  张善明好整以暇的反驳:“教书育人不要那么死板吗,现在国家教育体质,也被很多人讨论,我们究竟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教育要灵活化,还是继续刻板化。不论讨论结果是什么,通才也好,专才也好,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人才,对吧。”
  罗劲松还要分辩。
  但上课铃响了。
  张善明站起来,伸伸懒腰,没给他张嘴的机会:“行了,有机会再说吧,我要去上课了。”
  老师们陆续出去,罗劲松也夹着课本,一脸不爽的走出去,他也有课。
  余娜倒是没有课,见老师们都走出去了,她捡起桌上的《今古传奇·故事版》,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
  放学铃声一响,历史老师单超,就迫不及待的夹着书本离开,有时候他表现的比学生还要急着下课。
  早已经等在门外的余娜,趁机走进教室,找到张谭的方向:“张谭,到老师的办公室来一趟。”
  梁伟瞬间咧嘴笑起来,张谭你有麻烦了!
  张谭冲着余娜笑着点头,然后不等学生向外走,就大喊:“我被班主任请去喝茶,不知道得喝到几点,但是中午足球队训练,别忘了,吃过饭就去操场集合。朱冉,你先组织一下,明天就正式比赛了,都调整好状态。”
  梁伟笑着的表情,又阴沉下来。
  都被班主任找了,还在教室里装逼,不装逼能死啊!
  张谭听不见梁伟的内心os(内心独白),他交待过了之后,就在班级同学目送下,跟着余娜向办公室走去。
  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也没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就是很平常的心态。
  “明天班级足球队比赛?”余娜似乎并没有张谭想象中的严厉表情,反而很好奇的问了问足球队。
  “恩啊,明天跟高二三班踢比赛。”
  “有信心能赢吗?”
  “必胜!”张谭握拳表态。
  这时候,偶尔有高一、高二认识的学生,过来跟张谭打招呼,笑着点点头,或者问问“你怎么往相反走”,又或者认出来余娜是张谭的班主任,送过来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
  张谭也跟他们应付着笑了笑。
  余娜又是好奇的问:“你在学校认识不少人啊?”
  “恩啊,都是平时在操场上认识的,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学校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混熟挺容易的。”
  “感觉你特别早熟。”余娜思考着,给出了自己的感觉。
  “呃。”张谭砸吧砸吧嘴巴,说,“我觉得,用早慧来形容,比较好听一点,老师你觉得呢?”
  “早熟比早慧准确,早慧是说从小就很聪明……”
  张谭点头:“我从小就觉得我是天才。”
  余娜眨眨眼睛,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冷场。
  好在也走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老其他师都走光了。
  余娜示意张谭自己找椅子坐下,她坐到办公桌后面,咳了咳,瞬间恢复成严肃的老师形象:“张谭,知道我找你来,有什么事吗?”
  “呃,什么事?”
  “你先前不是说你会推测吗?”
  “啊?”张谭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余娜是说那天他跑去装病租房子时,开的一个玩笑,似乎她还对张谭的忽悠耿耿于怀:“呵呵,老师你还记得啊,俗话说算人不算己,我比较善于推断别人。”
  看见余娜脸色有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张谭心里一叹,不管是罗劲松也好,还是余娜也好,都是把他当作高中生。
  他自己面对老师,总以成年人的心态来对待,想要平等双方的地位。
  这也是他和罗劲松爆发冲突的一大原因,他还是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了,殊不知,他的身体只是高中生,应该做高中生该做的表现。起码,在没有营造出平等对话环境时候,该装嫩就得坚决装嫩。
  想到这里,张谭顿时收起玩世不恭的心态,诚恳,起码表面上诚恳的说:“老师我错了,我知道原因,数学课上,跟罗老师闹了一点不愉快。我已经深刻认识到我的错误了,请求老师给予原谅。”
  余娜这才缓和了脸色,将《今古传奇·故事版》拿出来:“张谭,老师知道你有才华,也有几次发现你上课的时候,低着头在写字。我以为你在记笔记,没想到你是在写小说,这上面的《四大名捕震关东》是你的写的吧?”
  看到《今古传奇·故事版》,张谭着实诧异了一下:“啊,老师你都知道啦?”


第042章 世界观

  知易行难。
  张谭三十岁大叔的心里年龄,自然懂得很多道理。
  譬如在同学面前装比,是逼格很low的事;譬如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而不是采取对抗姿态;譬如为人应该更加谨守本分,不要做出轻浮轻佻的举动;再譬如应该借着重生的优势,抓紧时间赚钱,迎娶白富美,走上巅峰。
  只是,那样的张谭,张谭很难真的做到。
  在同学面前,不知不觉就会带上大人般的语气,心态根本无法跟他们处在一条线上。罗劲松抓他站起来的时候,他也试图缓和关系,但忽略了彼此身份的差距,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学生想要平起平坐,就等于在挑战老师的权威。
  说不两句,脾气就上来了,神马尊重老师,全丢到爪哇国去了。
  如果说社会是一款操作系统,个人是依附在操作系统上的软件。那么很显然,张谭已经是适应windows-10的软件,2001年的社会还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二者很难兼容。张谭只能在不断出错或出风头的同时,不断的给自己打上补丁。
  慢慢适应windows-98的环境。
  这种适应是艰难的。
  “事到如今,我已经无法再掩饰了。”
  张谭觉得够了,他委委屈屈的呆在双墩中学,实在是个错误的决定,实在是个没魄力的决定。在这里他就算再怎么自我安慰,再怎么在学生中找存在感,但他依然受制于学生这个身份,无法敞开自我。
  上课要听认真课,晚自习要认真看书,早晨还要做早操。
  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了无规律夜生活的现代人,忽然回到这样一个刻板的生活环境,还能悠然自得的过下去。
  如果不是为了掩饰重生这个秘密,如果不是无法立刻面对重生后的环境,如果不是想要找回学生时代的美好往事,如果不是想要安父母的心……“如果”太多了,这其实就是没有魄力的表现。
  早就该第一时间退学,出去打工也好,还是自己创业也好,都好过做个学生。
  张谭现在真的有些后悔了。
  “既然老师你已经发现了,我就没必要再掩盖我的光芒了,对,《四大名捕震关东》就是我写的。”
  指着《今古传奇·故事版》,张谭决定向余娜敞开自己的想法:“老师你知道吗,其实我在来双墩中学之前,犹豫过很长一段时间。我有自知之明,我不是念书这块料,倒不是怀疑自己的智商,而是没兴趣。”
  “而且让我像别人一样,埋头死读书,挣扎三年,我无法做到。我当时考虑过出去打工,我相信以我的本事,能够闯出一片天。甚至于从家里要点钱,开个烤肉串店铺,或者开个网吧,都是很好的选择,现在中国经济正在快速腾飞,加入wto之后,肯定会带来更多的机遇。”
  “这是个艰难的决定,我知道我可以赚大钱,我有超前的眼光和自信。但是我没有选择这么做,赚钱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我没必要选择一条俗事缠身的道路。我决定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我来双墩中学,就是思考,我要干什么。”
  余娜听得很认真,也很讶异,她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个十五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