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启高一 >

第43部分

重启高一-第43部分

小说: 重启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在校外打造了一个金屋。这小日子过得,比在家里还消闲。
  “什么时候在外面租房子了,也不跟家里说声。”
  “开学没多久吧,事实上爸你去学校看过学生宿舍,就理解我为什么要出来租房子了,十二个人住一间,臭鞋臭袜子能熏死人。当初宿舍还是瓦房,下雨都漏雨。而且宿舍人太多,吵闹不安静,我没法写作。”
  张全顺顿时说不出话来,想想也是,写书最重要,人太吵怎么能写书。
  王国华打量了屋子一圈,啧啧称赞:“张谭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房间收拾的井井有条,暖气片、热水壶、洗衣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哎,这是吉他和手风琴?”
  “我报了学校的音乐班,学点音乐。”
  张全顺又是一阵惊讶:“你还学音乐了?”
  “嗯,兴趣。”
  王国华好奇的问:“学会了吗?”
  张谭随手拿起吉他,拨弄了几下,就是一段很熟悉的旋律,俄罗斯的《喀秋莎》。然后又换了手风琴来显摆,同样是《喀秋莎》,用手风琴弹奏出来的乐声,比吉他悠扬多了,一听就能听出来,这是经典的《喀秋莎》。
  “多才多艺!”王国华竖起了大拇指。
  张谭笑了笑:“爱好广泛而已。”
  “学这个音乐,要花不少时间吧?”张全顺问。
  “一周两个晚自习。”
  “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见张全顺并没有很反对,张谭打算跟父亲好好谈谈艺术生这个方向,不过现在不是合适时间,至少要先把合同签了。
  随后,大家就在屋子里,检查合同。
  煳南人民出版社没少出版通俗小说,因此合同都有范本,在范本的基础上稍微修改修改,就是一份条理清楚明细的合同了。
  张全顺看合同看得很仔细,每一条都争取问清楚,一来一回花了一个多小时,确保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条约,这才以张谭的监护人身份,在合同上签了字。随后又把户口本、身份证等影印文件,夹进了合同中。
  王国华随身带有单位的公章,盖上章,一式两份,正式生效。
  煳南人民出版社与张谭签署《四大名捕震关东》出版合同,合同规定,稿费以阶梯版税率计算,售出数字不足5万本,支付6%版税予以张谭作为稿费,售出数字超过5万本,支付10%版税作为稿费。
  同时,起印数字为1万本,以6%的版税率作为提前支付稿酬,加印后稿费补充到标准金额。
  也就是说,张谭这本《四大名捕震关东》交给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最少有一万本的版税收入进账,多卖多得。
  这和台弯出版有点不同,内地出版一般会提前支付一部分预期稿酬。
  收起合同,王国华伸手和张全顺握住:“合作愉快,等我回去后,出版社开会决定定价,第一时间会把稿费汇过来。”
  “好的,合作愉快。”
  ……
  签完合同,也就中午了。
  张谭带众人去了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田园饭店吃中饭。
  老板跟张谭很熟,打招呼很热情。
  “你经常来这里吃饭?”张全顺不明所以的问。
  张谭便说:“我在这里订了餐,一般中午和晚上都是在这吃。”
  “都在饭店吃……”张全顺无语了,这生活质量,亏他和谭明霞之前还担心张谭在学校营养跟不上呢,感情儿子吃得比谁都好。
  张谭蹭了蹭下巴:“毕竟我现在正在长身体。”
  张全顺也就是感慨一下,并未反对:“也对,长身体的时候,是应该吃好一点。”
  “人挣钱了,不就是为了衣食住行吗。老张,用张谭他们年轻人的说法,这个叫懂得享受生活。”王国华笑着说。
  “是啊,生活好了,的确没必要再委屈自己,该吃好就吃好。”张全顺赞同的点头,喝了口小酒,缅怀说,“哎呀,现在的生活真是一天天变好了,我们小时候,天天上河堤抬土,累个半死,吃还吃不饱,晚上睡觉时候,就想着能吃两大碗白米干饭多好。”
  王国华跟张全顺差不多年纪,也有当年的颇多感慨:“可不是吗,以前是真苦,碗里面连个油花子都看不见。就是平时多挖了点野菜叶子,还得先让家里养的两头猪吃饱了……别说,当时真羡慕大肥猪,能吃能喝能睡。”
  “养着两头猪?那王主任家当时过得还可以啊。”张谭说。
  “哪是我家养的,是帮生产队养的猪,过年杀猪就只能分点槽头肉(猪脖子肉),腌成腊肉,或者灌几根香肠。猪头肉猪蹄膀都被镇上肉联厂收购了,轻易吃不到的。”
  一顿饭就这样在忆苦思甜中结束。
  生活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但国家在进步,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这是非常明显的。吃过饭后,王国华和吴海匆忙走了,他们还得下午的赶火车。来得快,走得也快,挥一挥衣袖,带走一份合同。
  张谭的一颗心也落了地。
  终于出版简体了!


第087章 与众不同

  2002年的公历3月,合淝还飘了一场鹅毛大雪,将路面掩埋在皑皑的白雪下。
  张谭喜欢抱着吉他,坐在音乐教室里,当着六个同学的面前,弹唱那首经典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停靠在门口的中巴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双凤湖畔难舍的情结。”
  “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
  “忘记了窗外的北风凛冽,再一次把温柔和缠绵重叠……”
  吉他声陡然激昂起来,张谭的眉毛颤动着挑起,还有闲心逸致冲旁边露出崇拜眼神的女同学,调笑:“把耳朵捂起来,接下来的歌词有点少儿不宜。”
  女同学们就咯咯的捂着嘴娇笑。
  在娇笑声中,张谭干净的嗓音,拔高了许多个音阶:“是你的红唇粘住我的一切,是你的体贴让我再次热烈。是你的万种柔情融化冰雪,是你的甜言蜜语改变季节。”
  一曲歌罢。
  哗啦啦的掌声响起来,即便听众人很少,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热烈。女同学崇拜的不要不要的,男同学嫉妒的不要不要的。
  女同学甲手捧下巴,扮可爱状说:“谭哥,这真的是你自己写的歌吗,好厉害啊!”
  女同学乙手握粉拳:“真好听。”
  女同学丙有点儿小害羞:“歌好,吉他弹得好,唱得也好。”
  张谭感觉自己挺无耻的,竟然要在几个同学面前博取虚荣……不过,看到小女生崇拜的样子,真的挺过瘾。
  丫骨子里还是很傲娇的。
  “那什么,小试牛刀,随便写了写。”张谭毫不犹豫的承认了这首歌是他的原创,反正那谁刀郎也没办法从另一个世界冲过来告他。
  女同学丁发花痴的开玩笑说:“张谭你好帅,我感觉我已经爱上你了。”
  “唉,帅也是一种罪过的话,我已经罪无可恕了。”张谭说这话的时候,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和嘴唇,有点底气不足。
  他今年十六周岁了,嘴角的绒毛快要变成胡须了。
  加上这半年来的营养充足,个头猛蹿的同时,嘴角绒毛也越长越长,又有点舍不得刮掉。因为胡子是越刮越长还越硬,他不想小小年纪就得天天用刮胡刀刮胡泡什么的。虽然上辈子他胡子本就旺盛,有络腮胡的趋势,但现在能晚点刮胡子,还是应该晚点刮胡子。
  反正现在还小,接触的也都是豆芽菜,不指望能找到对象,形象也就没那么重要。
  况且他自信才华就足以征服任何女生了。
  再不济,嘴角这一圈黑乎乎的绒毛,还是可以扮深沉的。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嘴上有毛办事牢靠!
  这也是成熟的标志。
  ……
  这一段时间,张谭过得充实,除了胡子有损形象,一切都在朝向好的方向发展。
  繁体版《四大名捕震关东》在港台地区大卖三万两千本,前后印刷了三次,总共需要支付张谭税后五十三万多元新台币,按照汇率,折合人民币十三万六千多元。当然,鲜鲜文化那边还没把全部的书款收上来,所以稿费支付得拖延一阵子。
  在《今古传奇·武侠版》四月刊的截稿日期前,张谭终于是把第三部《毒手》的上篇六万字稿子寄了过去。稿费没涨,还是千字两百,能换一万多的稿费。仅靠在杂志上连载,就月入万元,其实已经很可以了。
  此外最渴望的简体版,也成功的签约了,煳南人民出版社已经为《四大名捕震关东》定价23。5元一本,起印一万本,按6%版税支付了一万四千一百元稿费,当然,这是税前,需要张谭自己去交税。
  张谭最讨厌的就是交税,交出去的都是血汗钱啊!
  而且,交完了税,老妈就会来电话催款,钱在张谭的口袋里还没捂热,就被要走了。老妈还美其名曰,是为张谭以后娶媳妇存的老婆本。
  “娶媳妇,有点早啊,法定结婚年龄是22周岁,还得再等6年。”
  “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见一位合适的,能让我心动的女生。”
  “上辈子交过几段短暂的男女关系,都没撑过一年,几个前女友,除了这双手,其她人长什么样子我都快忘记了。茫茫人海中,还会再相遇吗?即便是相遇了,恐怕也没什么好继续认识,人生是一道选择题,选择了一道也就意味着拒绝了另一道。”
  有时候,走路的时候,张谭就会胡思乱想一些有的没的。
  小燕子不是说了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雪后的阳光很好,但积雪融化时,气温格外的冷,冻手。
  张谭往教室赶去,路上,撞见了单独行走的刘璐瑶。
  “你好啊。”张谭双手插在口袋里,腋下夹着课本,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刘璐瑶也抬头露出好看的微笑:“天冷你还穿这么少啊。”
  “冷吗?”
  “你不冷?”
  “你看我像是很冷的样子吗?”张谭缩着脑袋反问。
  刘璐瑶不明所以:“你看上去就是很冷啊。”
  “是么。”张谭皱眉思考了一下,“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冷,不行,我得回去加件衣服,先走一步啊。”
  “哦。”
  被提醒的张谭,火线往回跑去,准去回出租房,在外套外面添加了一件羽绒背心。
  刘璐瑶站在主干道上,看着张谭跑步的背影,忽然觉得头顶的眼光,格外的明亮晴朗。张谭是一个很迷人的男生,虽然长得马马虎虎,但是身上有令人羡慕的才华,和不自觉让人觉得心安的气质。
  在同桌周程程的怂恿下,刘璐瑶给张谭写了情书,结果并不算意外,被拒绝了。但这并没有降低刘璐瑶对张谭的喜欢,反而更加觉得张谭比同龄的男生要优秀。那些小男生,就会一个劲的在她身边调皮捣蛋引起关注。
  可那些行为在她看来,真是幼稚到可笑。
  是真的可笑,不是指幽默。
  “幽默是属于张谭的。”刘璐瑶插在棉袄口袋里的手,握成了拳头。
  被拒绝后,每次遇见张谭,她都有些羞愧和尴尬,这是表白被拒绝的后遗症。不过张谭却很温和的包容了那些尴尬,像是没事人一般,点头笑笑或者挑眉打个招呼。偶尔说说话,都会让她觉得好好笑,好幽默。
  他与众不同。
  格外充满魅力。
  刘璐瑶心中有甜蜜的滋味,这是属于少女的心事:“原来喜欢一个人,是这么美好的感觉。”
  阳光洒落在她脸上,微笑荡漾。
  ——————————
  新的一周,求三江票和推荐票!


第088章 育才书店

  上辈子,张谭跟时尚很难联系在一起,也跟不上80后、90后的流行文化,其实是比较俗气的这么一个人。他很想让自己幽默一点,为此还设计过不少桥段,诸如别人说什么话的时候,自己接什么样的话,会比较好笑。
  有时候社交场合,看到别人说了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前俯后仰,他回去后就会默默的学习,准备找机会,自己也施展一番。
  当然,通常的结果就是,他很自以为是的说了一个笑话,却换来大家的冷场。最后只好自己一个人强颜欢笑,装作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那种情况还蛮尴尬的。
  而越是找不准笑话的节奏,张谭就越是要去钻研怎么讲笑话,把网上的七八年前笑话,都翻出来,武装自己。
  殊不知过时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现在好了,老掉牙的笑话一点也不用担心过时,随手说一个,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存在。曾经得不到的幽默,现在踏踏实实的建立着,甚至在刘璐瑶这样的小姑娘心中,都快成为了幽默的代名词。
  如此吊的一个人。
  没理由不成为校园风云人物,影响整整一届的学生,然后成为双墩中学的一段传说。当日张谭一句随意的“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就在校园里被奉为经典口头禅,众人争相模仿,这已经是“哥早已不在江湖,江湖却依然流传着哥的传说”的境界了。
  现在。
  这位传说哥,正趴在出租屋里的桌子上,整理一份计划表。
  如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自当抖擞精神,更进一步。
  重生以来所学甚多,音乐、小说、书法、体育,还得抽时间上课,好在很多都是有上辈子的功底,耗费精力不大。
  上课时,政史地语英都学得不错,毕竟曾经寒窗苦读过,随着重新接触,原本忘得差不多了的内容,又渐渐的浮现了一些印象,总算不至于太差劲。唯独一门数学课,是真的忘得干干净净,现在学起来很费脑子。
  音乐他有充足的记忆,无非是谱曲稍微有点难度,吉他和手风琴偶尔练习不至于生涩即可;小说这个要下功夫,他记住的只是影视剧和原著的大概,文字内容要自己书写;书法上辈子就跟爷爷学过,捡起来也快得很,但想要练习出色就难了。
  体育方面,每周都要踢一场足球赛,打两场三对三的半场篮球,以及每晚坚持跑步。吃得好、锻炼足,身体发育才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