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

第125部分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第125部分

小说: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坐在研究生楼的独立办公室里,郑源凯教授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大一学生。
  “你进来的时候,本届全系分数第一对吧?”
  邱明泉点点头,恭敬地回答:“高考时发挥得比平时好点,就考得还行。”
  郑教授凝神看着他:“我最近在带一个研究生课题组。你有没有兴趣进来学习一下?”
  邱明泉一怔:叫他这个大一的新生……进他的研究生课题组?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笑了笑:“我最近的课题研究是民营企业和国产品牌崛起的契机,怎么样,我听着你刚才的慷慨发言,挺有心得和想法啊。”
  看着邱明泉疑惑的脸色,他补充了一句:“我叫郑源凯。”
  “答应他答应他!”心里,封大总裁一迭声地叫,惊喜不已。
  邱明泉不明所以,但是立刻点头,谦逊又礼貌地站起身鞠了一躬:“谢谢郑教授,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跟在您的课题组里聆听教诲,也向师兄们多多学习,是我的荣幸!”
  ……
  离开研究生院的教学楼,封睿还在兴奋:“郑源凯啊!那可是郑源凯!我们还真走运,只是想随便怼怼杜强那个蠢货,没想到能吸引到郑源凯注意你!”
  邱明泉小心翼翼地:“那个……郑源凯是什么人?”
  封睿激动万分:“著名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者,学院派大拿啊!以后可是一言九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他说话,那可是有无数人倾听的!”
  封睿只知道这位老先生在理论界的鼎鼎大名,也知道他后来很快就成为了央行很多财经决策的智囊团之一,但是郑老教授的人生行程,他毕竟也不熟悉。
  ——他只记得郑源凯应该在这段时间任职于东申财经大学,可是具体的时间节点也记不太真切了,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奇缘!
  “可是我……现在才大一啊。”邱明泉有点迟疑,“跟在郑教授身边能做什么?”
  封睿恨铁不成钢地道:“谁要你真做什么!人家老先生爱才,觉得你有点天赋,你就乖乖地多看多听。郑老身边,那些入他门下的弟子,哪一个都不是庸才,这些人脉、资源,将来都是无穷无尽的财富!”
  邱明泉默默听着,忽然道:“封总,我还有件事不明白,请教一下?”
  封睿警惕地竖起耳朵:“嗯?”
  相处这些年,每次邱明泉客气又疏离地叫他“封总”时,就说明他在生气呢!
  “刚刚在走廊,你说我‘不检点、招蜂引蝶’是吧?我能不能请教一下,具体表现在哪?”
  封睿:“……哈哈哈,也没有,我就随口一说。”
  “……”
  “生气啦?你没有招蜂引蝶,是那个女生自己厚着脸皮扑上来的,你不用理她就好。”
  “……”
  “还生气啊?邱明泉你最近脾气很见长你知道吗?好了好了,也不能说那个女的厚脸皮,这是正常的人际交往。我偶然毒舌一下,又有什么上纲上线的?”
  ……
  东申财经大学这两年加大了投资力度,国家扶植的教育基金也比过去丰厚了许多,图书馆新建了两个,过去那种人挨人、人挤人在图书馆上晚自习的现象已经不太多见。
  邱明泉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看了三个钟头的书,这才回到了宿舍。
  他家在本地,封家那所留给他的小楼距离学校并不远,他本想走读,可是入学后才发现时间宝贵,晚上的时间浪费在回家往返上,的确可惜,也就和别人一样,在新生宿舍里正规地住了下来。
  宿舍里一间房住着七个男生,放着四张上下铺的床,其中一张的下铺空着,供大家堆放一些日常杂物,另外每人还有一个小柜子供上锁使用。
  虽然没有后世那种四人间甚至双人间条件舒适,但是大家热热闹闹的,倒也有趣。
  邱明泉的宿舍里,有三个男生是本地人,还有四个是来自全国各地。
  一进门,邱明泉下铺的四川小胖子方启正趴在床上,一双乌黑到看不见本来颜色的袜子正散发着熏天的臭气。
  一眼看见邱明泉,他就跳了起来,一口川音凑过来:“邱明泉,你今天是不是大出风头了!”
  邱明泉不动声色地推开他,强忍住鼻尖萦绕的脚臭:“什么?”
  “别装了!我下课跑得快,没看见你的英姿,听隔壁寝室的人说,你把学生会大四的师兄,那个叫杜强的给痛骂了一顿?”
  邱明泉摆摆手:“这是谣传。只是嘴皮子官司,没有痛骂吧?”
  封睿满意地在心里接口:“的确没有痛骂,只是单方面羞辱。”
  邱明泉:“……”
  对面上铺的一个本地男生孙康从蚊帐里探出头:“我也不信嘛,就明泉这老好人脾气,会骂人?”
  邱明泉在寝室里人缘极好,平时不争不夺,为人友善又大方,时间一长,就算几个同学察觉不了他家财万贯,可是也都猜得到他家境宽裕。
  家境宽裕的人不少,可是邱明泉这样隔三岔五给大家带东西吃的同学,那就很受欢迎了不是?
  方启一拍大腿:“他们传得可玄乎了,说你说了滔滔不绝一大段话,镇得一堆人鼓掌!哈哈哈哈……”
  邱明泉摸了摸鼻子:“……是鼓掌了。”
  看着小胖子目瞪口呆的脸,他莞尔一笑,目光落到了他床上的一封信上:“还不看你的家书去?”
  方启笑嘻嘻的小胖脸立刻就垮了,神色郁郁地:“没啥好看的。我爸那个厂子从军工系统里脱离出来,改制成家电国企,自负盈亏呢。现在产品滞销,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他发着牢骚:“你们说,原先做军工的,现在忽然改制去搞家电,哪里打得过日本那些‘先锋’‘索尼’之类的牌子啊?又没经验、也没成熟技术。我爸做了一辈子技术员,现在一天到晚都愁死了,我妈发牢骚说,不如他辞职去摆小摊去呢。”
  邱明泉心里一动,川蜀之地,军工编制的前身……果然,封睿在他心里道:“国产家电,熬过这几年就好了,前途光明着呢!”
  邱明泉心里雪亮,就算是前世他见识少,但是川蜀之地那个著名到家喻户晓的国产彩电牌子,他也是知道的!
  封睿更是点点头:“对,1996年左右,国产家电才在长虹等一批品牌的带领下正式异军突起,现在嘛,恐怕正是难熬的转型期。”
  “你爸爸的厂子,叫川蜀长虹是吧?”他试探着问。
  方启一愣:“咦?我跟你说过吗?”
  邱明泉一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可千万别叫你爸爸辞职去摆地摊,一定要坚持留在厂里做研发。”
  方启愣愣地看着他:“为啥?”
  邱明泉淡淡道:“最多再过两年,市面上这些日系的家电,恐怕就要被国产牌子死死压住了。”
  另一个室友跳下床,去拿牙刷牙膏,有点不以为然:“哪有那么容易?也不看看街上高端货全是日货的天下。”
  邱明泉摇摇头:“小方,你自己都说了,你爸爸干了一辈子军工研究,现在转了民用研究,一开始摸不到市场套路很正常。但是他们连高精尖的军工产品都研发得出来,难道就搞不定一台彩电的电路?”
  他语气淡定,可是口气却毋庸置疑:“现在正是国产家电品牌崛起的前夜,可千万别叫你爸离开,不然以后绝对后悔莫及。”
  方启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邱明泉平时很少说这些,今天这样侃侃道来,忽然就有种运筹帷幄的气质显现出来。
  他忽然一拍脑袋:“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哎。不过也不用劝我啦,他虽然天天痛苦着,可是不知道多爱他那个厂子,恨不得把整个心都扑在上面!”
  对面上铺的孙康沉思了一下:“不是有点道理。”
  方启:“嗯?!”
  孙康严肃地道:“是‘很有’道理。”
  ……
  正要洗漱睡下,忽然,邱明泉宿舍里的固定电话就响了。
  他正在附近,随手接了起来:“您好,请问找哪位?”
  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却是张峰松。一听到是邱明泉接电话,他急忙道:“老板您好!有点事,想要和您商量,我已经在您学校北门外的‘书缘’咖啡厅了,您可否过来一下?”
  邱明泉知道张峰松这人靠谱,不是急事也不会这样找他,立刻回道:“好,我马上出来。你稍等。”
  不到十分钟,邱明泉已经步行出门,到了约定的咖啡厅。
  这两年,邱氏百货已经在张峰松的管理下,生意稳定,蒸蒸日上。邱明泉又要忙学业、又要忙股票,还要兼顾东方智慧电脑公司,家里的超市连锁生意早就全权放手,交由张峰松处理。
  张峰松也果然不负期望,这几年中,不仅将十几家超市的日常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年利润稳定增长。
  群众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先行一步的日常消费品生意,提供的现金流是极为稳定的。
  粗粗算下来,现在的邱氏百货已经发展到了全市二十家小型连锁店,交缴完各种税后,年净利润差不多能做到总计接近一百多万。
  而张峰松的年薪,也在去年涨到了十万元。
  张峰松对这个薪水,无疑是极为满意的。他刚刚二十八岁,毕业不过五六年,身边昔日的同学们一个个年薪都还不过五六千元,他的这份薪水,不仅在同学群中是头一份,更加给冯老师一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生活。
  而这一切,他从没傻到以为是自己多么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他比谁都脑筋清醒:虽然他也足够勤勉肯干,可是用这个薪水去请人,干得来的人多的是呢!这一切,都是眼前的小老板给的机会。
  “老板,这里这里。”一眼看见邱明泉进来,张峰松就急忙站起身迎了几步,又殷勤地帮邱明泉拉开座椅,“您坐!”
  邱明泉是不太习惯他如此恭敬的,但是封大总裁却一直很受用,也不准邱明泉太过客气:“他懂得做人,是他的运气。你只管大胆做出老板的样子,反倒能叫他心里安定。”
  张峰松知道邱明泉在学校有门禁,立刻开门见山地拿出了一份文件:“老板。您白天上课不带大哥大,我也不敢打扰您。今天有件事我得赶紧找您,看您的意思。”
  邱明泉接过那份文件,草草浏览了一遍,心里封大总裁“咦”了一声:“国豪电器的合作意向书?!”
  邱明泉小心翼翼地在心里问:“是不是那个……我们知道的国豪电器?”
  封睿草草看了一下文件中的公司所在地:“没错了,总部在燕京,崛起于近两年,除了那一家,还能有谁?”
  邱明泉心里吸了一口冷气。
  就算是前世再不了解商业,对于这个在全国开了无数家连锁店的家电零售巨头,他也是知道的!
  黄金地段,到处是他们的店铺,广播和电视里,时刻是“买电器、到国豪”的广告!
  张峰松又道:“老板,不止这一家呢。就在这两天内,除了这家国豪电器以外,还有咱们东申市本地的一家国营家电零售国营店,也上门来找我,也说是想和我们合作。”
  他笑道:“都说想在我们的连锁超市开辟一个专区,卖他们的电器。您说奇怪不奇怪,像是约好了的。”
  邱明泉沉吟一下:“那你的想法呢?不妨谈谈看。”
  张峰松精神一振:“我觉得完全可行!超市卖日用品利润率也是薄利。但是电器这个行业,我觉得现在需求很大!”
  邱明泉微笑不语。
  平时和封睿探讨时,他已经对一些基础的商业发展非常清楚。
  的确,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很多家电依旧是供不应求的,质量好的名牌更是稀缺产品。
  多年后,家电业陷入惨烈的价格大战、利润滑到谷底的那一幕,距离今天尚且还早。或者说,现在的国产家电业,不仅还没迎来黄金时期,甚至还没真正起飞。
  张峰松兴奋地搓了搓手:“比如说电视,现在家家都想淘汰黑白换彩色的。还有,洗衣机、电风扇、小收音机之类的,愿意买的人是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啊,甚至愿意买两三台电风扇呢!”
  他眼睛发亮:“这家国豪电器是民营的,我托燕京的同学查了一下,规模相当厉害,老板叫郑广豫,在燕京市做得风生水起,也是一个能人。我觉得,完全可以和他们合作,利润只会比小百货高,绝不会低!”
  他们邱氏百货在全市的二十家门店,都是房价没涨起来之前买的,他比谁都知道小老板的商铺家底。
  不仅仅数量多,在黄金地段,而且这几年已经全部还完了贷款,没有再背负高额的固定利息。
  邱明泉在心里迟疑着:“这家国豪电器,怎么会看上我的呢?”
  日后家电零售巨擘之一的国豪电器,主动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也……太奇幻了吧?
  “有什么受宠若惊的,这可是1993年,后来的几个巨头,现在还是小不点呢。”封睿懒洋洋指点,“我们手握二十家黄金沿街店面,燕京的企业要想拓展东申市的市场,不来找我们,又去找谁?”
  邱明泉在心里听着他的话,半晌后微微颔首:“另一家是国营的本地企业?”
  张峰松点头:“来谈的是他们的副经理,态度也非常诚恳。”
  邱明泉和封睿就有点兴趣缺缺。
  在今天,国营企业往往机制僵化,厂长经理一个个思想胆小,和他们合作,动不动就瞻前顾后,不敢做主和改革,实在是没有多大意思。
  他对张峰松淡淡道:“两家都见见吧,重点是国豪。对了,你先告诉他们一声,合作可以,我只接受一个模式。”
  张峰松恭敬地问:“什么模式?”
  邱明泉注视着张峰松,一字字提出要求:“我既不要定期付租金,也不要按件寄卖提成——我要入股他的股份。”
  在张峰松愕然不解的目光中,他微笑着站起身:“具体入股方式可以商量,不会叫他们吃亏。但是假如不允许入股,对不起,一切免谈。”
  ……
  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封睿赞许地笑:“学得挺快啊。现在入股,赶在国豪腾飞之前,拿到最原始的股权?”
  “是啊,我做得对吗?”邱明泉笑吟吟问。
  “不错,可以打9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