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

第26部分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第26部分

小说: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底的某一天,封睿忽然开口。
  这一次,邱明泉罕见地没有问他,却笑吟吟地想了一下:“马钧定?”
  “聪明!”封睿欣慰地赞叹,果然,在他这些天的指点和有意识地教导下,邱明泉已经学会了判断和推测一些事情。
  就在今天,早上的新闻广播里,播出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
  ——全国最终确定了六个省会城市,再加上东申这个直辖市,同时正式开放国债全面交易了!
  不再偷偷摸摸不敢宣扬,从试点过渡到实行,这是整个央行做出的郑重决定,要求各大银行全面放开代理,鼓励流通,鼓励自由买卖了。
  绝大多数人听了就如同过耳云烟,可是在某些聪明人的耳朵里,这条新闻的意义,却是划时代的!
  放开国债交易的第一天,马钧定一大早就拎着一只不起眼的黑包,走进了静安区的工行营业网点。
  国债交易柜台刚刚扩大了面积,漂亮的红樱桃色木质的柜台、锃亮的铁栏杆,小张满脸笑容地坐在里面,柜台外,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
  “来买还是卖啊?多少张?”他微笑着问面前的顾客。
  东申市毕竟是全国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开放的城市,昨天国债买卖放开的新闻播出后,下班前,来买入国债的群众,就明显翻了几番。
  过去国债之所以不受欢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自由买卖和流通,谁家有点闲钱,也不敢去大量投资在这种“死钱”上,想想看,动不动就三年五年的期限,万一要急用钱却拿不出来,谁家受得了呢!
  这下好了,国家新闻都说了,随时可以买卖,需要用钱了,就能直接卖给银行,银行无条件收购,那还有什么顾虑?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国债利率可比银行存款的高了不少呢!
  马钧定排在队伍后面,细心的他发现了一件事:来排队的,都是买入的!没有人卖出。
  在隔壁的股票小市场里浸淫了两三年,马钧定虽然没有什么经济理论的底子,可在这方面的敏感度上,却比别人强了不少。
  和他想的一样,一旦意识到了国债是个抢手的好东西,所以短期内,一定是供小于求的。
  果然,现场来看,全都是拿着钱来买的,没有一个例外!
  正在他凝神思考的时候,忽然,柜台里的小张停下来,接了一个电话:“什么?价格上调?……嗯嗯,明白了,和股票一样随行就市。”
  他放下电话,转身在身后的小黑板上,就擦掉了103…103。5的即时行情。
  漂亮的板书重新写了上去,马钧定一直盯着,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果然,行情上涨了五毛钱,要104元了。
  ——随着购入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出售的人越少,整个东申市的行情,已经在上扬了!
  最前面的一位顾客就叫一嚷起来:“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轮到我们忽然涨价了?!”
  来买国债的这些人脑子都清楚得很,只有他一个拎不清在喋喋不休,马钧定着急,忍不住就大吼了一声。
  “别傻了,你现在耽误时间,一会儿还得涨!再说了,看这势头,你买的东西会接着涨价难道不是好事?!”
  这一下,那个人也不吭声了,都是聪明人,只是一时着急罢了,慌忙就掏钱购买完毕。
  轮到马钧定的时候,他把手里的大包往里面一放:“两万五千元,全部买入。”
  柜台里的小张吃了一惊,抬头看了他一眼,脱口而出:“哎呀,这么多!”
  他偷偷瞥了一眼柜台里面的保险箱,这样下去,怕是几十万元国债实物,今天不到下班就要售罄啊!
  他旁边一个女营业员隔着玻璃望了过来,好奇地问:“又来一个几万的?”
  马钧定一愣:“怎么,我这还不是最多的?”
  他这次来,是思前想后一整夜,还以为自己胆子已经够大了,原来还有更厉害的?
  小张笑了笑,忍不住骄傲地道:“今天早上一开门,就来了一个孩子,买了四万元国债走,价格比你们都低呢!”
  这一下,后面排队的人都炸开了锅,孩子?四万元?
  惊讶的、好奇的、热烈讨论的,乱成一团。
  “小同志,你不是唬人的吧?”有人叫了一声。
  小张笑眯眯地道:“你就当我唬人的,不要买就好啦。”
  这下,那人就不出声了,所有人心里都火热起来。
  马钧定刚刚拎着成交的几百张国债挤出人群,就听见身后一阵沮丧的惊叹声。
  小张起身又去接了一个电话,再回身时,小黑板上的行情,已经再度涨到了104。5元!
  马钧定原本打算回家,可这一下,竟然脚下一停,不想走了。
  半个月前,他已经正式从那个铁饭碗工厂辞职,原本就过得不舒心,等到下决定的时候,也就十分迅速。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那个男孩的话一直在他耳边萦绕,他对于国债的新闻,就格外上心。昨天从《新闻联播》里听到的第一时间,他就做出了决定。
  ——两万多元存款全部提出来,全数购入高息15%的国债的话,仅仅是利息,就能比存银行多两千元左右,快要抵得上他一年工资了,还有什么不值得扑上去的?
  来之前还有点忐忑,可是现场这节节攀升的价格,就如同给他打了一剂定心针。
  而且……他盯着那越来越长的国债队伍,心里不由浮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假如过几天还是这样火爆,岂不是就像股票一样,也能立刻卖出吗?!
  不回家里,在这蹲着,看看到底能涨到什么价位去?
  总不能涨上天吧,毕竟还有真正的利息作为约束呢!
  ……
  “总不能这样一直涨的,对吧?一旦买入价上涨,最后实得的利息率就降低了。”此时此刻,邱明泉已经好整以暇地,在隔壁的小饭店里喝着热乎乎的豆浆了。
  旁边,是熙熙攘攘的队伍,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可以瞧见里面大厅的国债行情。
  “没错,你学得很快嘛。”封睿随口称赞着,对于没有学过任何经济学常识的人来说,邱明泉此刻的理解力,已经叫人有点惊讶了,“涨到收益接近银行存款利息,就等于没有赚头了,自然会停止。”
  邱明泉眼睛里明亮的光芒一闪,自信满满地道:“当价格涨到109。1元时,买入国债的利息就已经等同于现在的一年期银行利息5。4%了。”
  封睿:“……”
  不太开心,有点累。
  过了一会,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心里算出了同样的数字:“你算得对,一元一次方程而已。”
  真是个变态!
  邱明泉想了想:“那么,价格会涨到109元吗?”
  封睿哼了哼:“第一天自然疯狂,会远超过109元。但是冷静下来,自然还要回归价值本身。”
  此时此刻,邱明泉已经猜到了今天一大早,封睿叫他全数购入的原因。
  不用去合淝市了,今天一天在这里守株待兔,就可以享受到这放开试点第一天的疯狂和热情!
  果然,到了下午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拥过来排队,邱明泉甚至在小饭店里,隔着门就听见一个人刚买完国债,就跑到隔壁的店里借电话。
  “快快,你把家里的3000元存款取了,立刻送过来!得再买点!”
  105、106……108、110元!
  邱明泉死死盯着行情板上的价格,这时的价格已经超出了109元的理论合理价值,他激动万分,腾地站了起来:“我们卖出吧!”
  封睿淡淡道:“不急。假如价值可以简单用理论值来衡量的话,那还有什么‘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一说呢?”
  上午用103元买的第一批人们,到了下午时就已经净赚了不少钱,终于有些人已经人心思动,面对着已经高出理论值的价格,开始卖出了!
  马钧定站在大厅外,眼巴巴地看着里面,心里就这样激烈交战着。
  而柜台里,小张也忙得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眼看着就要售罄的国库券,在下午已经开始回笼,前来卖出的增加了!
  可是,总体来看,还是供小于求,一次次起身,小张一次次重写着最新价,刚刚卖出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后悔不迭,现在的价格,已经到了112元了。
  疯狂啊,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债该有的价格,换句话说,现在用112元买入的话,一年后只能得到3元净利,只有不到3%的收益,远低于定存了!
  马钧定不停地踱着步,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冲到了另一边刚刚开辟的出售队伍里,紧张地咽了咽吐沫。
  “112元,全部售出!”他哑着嗓子,胆战心惊地把上午刚刚买的国债全部推了进去。
  ……
  他上午时就是大客户,现在当然又是焦点,他一出手,柜台里的女营业员就惊了一下:“哎,你不是上午刚买的?”
  马钧定尴尬地笑了笑:“是啊!允许吧?”
  小张赶紧探过头,使劲点头:“允许允许,流通是好事!”
  就在前几天,他们专门被拉去做了国债业务培训,来自人民银行的那位魏处长亲自给他们做了一个讲座,特意强调了几点,扭转了几点错误的偏见。
  一、欢迎随时买进卖出;
  二、不准提什么投机倒把;
  三、要向群众宣传,国家愿意看到更多的国债流通,而不是死水一潭!……
  刚刚成交,马钧定数着多出来的两千元钱,心里“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仅仅是几个小时,他手里的两万五千多元,就增加了两千整,抵得上他一年在工厂的工资了。
  果然辞职是对的,如今的东申市,遍地都是机会,人啊,就是不能头脑太死板啊!
  一转身,黑板上的行情又涨了五毛钱,马钧定和身边几个刚出手的人一起,都发出了一声意义分明的懊恼喟叹!
  早知道,再胆子大一点,晚一点出手就好了!……
  行情依旧在火爆,人们的情绪像是被彻底点燃。终于,在一片片惊叹和疯狂的气氛中,最新的价格飙升到了115元。
  “好了,差不多了。”小饭店里,封睿淡淡开口。
  出售的这边队伍中,因为行情的飙升,而再度变得人数稀少,邱明泉轻而易举地,就很快排到了前面。
  “四万一千元,全部卖出。”他的声音不大,淡定得好像在菜场买菜一样。
  ……
  可是现场本就人多口杂,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立刻就有人“嗷”的一嗓子叫了出来。
  “哎呀,看那个小孩,就是上午买得最多的那个吧!”
  “快看快看,他卖出了!”
  就有不少人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邱明泉头也不抬地填着交割单。
  “哎,小朋友,你家大人呢?”一位大妈东张西望地看看四周。
  邱明泉笑嘻嘻地把四百多张国债递进去,一本正经地道:“我家里人不想露面,说是怕人看见。”
  他这样一说,四周的客人倒是都信了几分:是啊,现在这疯狂的劲儿,保不准过几天国家觉得不对,又给关闭了,还是不要太招人耳目的好。
  “那咋就又卖了呢?不等明天,说不定更高呢?”
  邱明泉从柜台里接过一捆捆十元现钞,全部放在了大书包里,这才慢条斯理地道:“太高了,已经不合理了呀。”
  ……


第31章 火爆的国债
  人民银行东申市的分行总部; 魏清远和几位同事齐刷刷地坐在电话机前; 此起彼伏的铃声不断响起。
  最新的国债指导价由他们这边根据全市的综合行情; 再来给出,这一天中; 几位专业会计围在仅有的一台386型计算机前,配合着手里的算盘,算盘珠子都快打得发热了。
  “这不是办法啊。价格还在飙涨; 已经高出理论价太多了,是不是需要制止?”审计科的一位小领导坐不住了,忽然心慌慌地站了起来。
  “是啊; 这样的情形可不对,这是国债啊。这么乱七八糟的行情……”
  魏清远身边的一个副处长也忧心忡忡:“好几个点已经报上来说; 出现了上午买、下午卖的投机分子; 这……是不是不妥啊?”
  巩副行长看向了得意门生:“清远; 你怎么看?”
  “巩行长,我觉得; 完全不是问题。”魏清远站起身; 目光异常坚定,“请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实际上; 买入卖出是最好的润滑剂; 有什么不对呢?”
  他环视着四周的同事:“我们口口声声说,要促进流通、搞活国债,现在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流通; 为什么反而又害怕?疯狂不过是一时的,最终决定价格的,还是价值。要知道,国债不是股票,价格不会无止尽地涨的!”
  巩行长微不可察地露出一丝微笑,赞许地点点头:“我认为,小魏说的很好。大家少安毋躁,不要进行任何干涉,就相信市场的能力吧。”
  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又响了起来,一个人随手接起:“什么,卖出的越来越多?……好,知道了。”
  另一边,专业会计们紧张地录入着最新的网点数据,这次的国债价格计算程序是委托清华大学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同时辅以会计的部分手工计算。
  不一会儿,密集的敲击键盘声骤然停下:“巩行长!最新的数据显示,必须下调指导价了,买入在减少,供求平衡逆转了!”
  ……静安区,闸北区。
  所有的国债行情板上,终于出现了今天第一次的价格下跌。
  “啊,不能再买了吧?……在跌了!”敏锐的人们立刻就发现了端倪,少数人依旧在狠心买入,但大多数人开始观望。
  114,113!
  仅仅几分钟,价格已经在飞速跳水,越来越多的人坐不住了,开始加入到卖出的行列。
  邱明泉望着不远处的牌价,悄悄退后,消失在人潮之外。
  ——一大早第一批买入,在几乎最高点出手,不过半天时间,他早上带来的四万一千元,已经变成了四万五六,足足赚了四千七百多元!
  ……
  “你背后有人在盯梢。”就在邱明泉还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中时,封睿的一句话,就像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冰水。
  邱明泉悚然一惊,紧紧捂住了胸口的书包,正要扭头去看,封睿已经及时阻止了他:“不要回头,装作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