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

第35部分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第35部分

小说: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又能说什么?”
  邱明泉长长叹息一声,又回到老话题了似乎:“好好好,我一定按照你的要求,用心接近他,总行了吧?”
  “争取一年内搞好关系。”
  “行。”
  “两年内登堂入室,能到我家去。”
  “这会儿又成你家了?不是‘我’家?”邱明泉吐槽。
  骑着车,好不容易才忍着酸痛骑到家,已经到了晚饭的点。和以往一样,他直接去了刘琴花家。
  一进门,两家人已经围坐在一起,就等他洗手吃饭了,邱明泉仔细一看,就发现了大家脸上有点奇异的神情。
  像是惊喜,又有点忐忑。
  “明泉啊,今儿区里来工作人员了。”刘琴花给他端过来一碗白饭,桌上四个菜分量都足,示意他一边吃一边说,“区里来人,这次是正式的文件,说是真的要开发这一片了,动员我们搬迁,给的条件挺好。”
  邱明泉不动声色地问:“什么条件?”
  刘爸爸接口道:“说是大概能给1500…1800元一平。我们这些房子真要是卖,也就是最多1000块了吧?”
  邱明泉沉吟一下,在心里迅速地和封睿合计了一下,不得不说,这个价格非常公允,这时的房屋大多是简单白墙,没有装修损耗。
  按照这个几乎翻倍的价格,其实已经考虑了搬家的成本,还给了相当大的新区发展的溢价。
  “很好啊,大家都应该很满意吧?”他问。
  刘琴花有点忐忑地道:“已经高得有点不能相信了。不过真的拿了钱,就得另外买房子,这……可就真的要分开了啊。”
  大杂院里虽然脏乱,可是这些邻居很多年都住在一起,有的亲眼看着邻居家的孩子出生、上学,甚至结婚生子,一时间说要各奔东西,难免有点心慌和不安。
  “对了,有没有说什么时候会动迁?”邱明泉想了想。
  邱爷爷闷头吃着饭,接了一句:“说是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找房子,补偿的钱,大概在年底到位。大概到明年春节后,希望大家搬走。”
  邱明泉点点头,这个时间点非常厚道和公允,而封睿和他提到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也就在年底。一旦年底过后,他手里的金钱即将面临新一轮的上涨,到时候再买房子,也是完全来得及。
  邱奶奶却有点愁眉紧锁:“我们家就那么十几平米的房子,拿了钱,到别处也就能换个二十平米,可是现在的房子,好像很少有这么小的吧?”
  邱明泉笑眯眯地给奶奶夹了一筷子豆角肉丝:“不急,我去找找看房源。刘婶啊,你们家怎么打算?”
  刘琴花叹了口气:“我和你叔叔商量了一下,打算买套小的,省下的钱存着给你东风哥将来娶媳妇,这眼见着,都二十多了。”
  刘东风脸顿时红了:“我不要,我才二十,还早着呢!”
  邱明泉笑嘻嘻地看着刘琴花:“刘婶啊,我觉得,您可千万别留着钱。依我的意思,能买多大就买多大,甚至可以借钱买套大的。”
  90年代初,东申市的房产价格随着改革开放的腾飞,已经逐渐开始了大城市应有的迹象,开始悄然涨价。
  这个时候留着钱,等来的不仅是再也买不到的房子,还有可能等来90年代初的高通胀,贬值异常严重!
  刘叔叔踌躇着道:“借钱买房?那可不行,家家都没有余钱,再说找人借钱,心里总有件事。”
  邱明泉耐心地解释:“叔叔,话不是这样说。我在报纸上都看到了,市中心的新小区房价都到了两千多元一平,以后只会越来越贵。我们普通人没办法发财,但是起码不能被这房价抛下车,叔叔您放心,借钱可以找银行,利息还可以抵御通胀呢。”
  刘叔和刘琴花呆呆地听着,不知道怎么,刘琴花就特愿意听邱明泉说这些,她长期做理发店小生意,天南地北的路过客人都常见,接受的新鲜事物也多些。
  再说了,邱家这娃可不是普通人。
  一年多前,他给儿子刘东风找了个给大款做保镖的任务,一下子就叫儿子的工资翻了三倍,虽然那多出来的钱都被儿子贴补了女儿生病的同事,可是那也是解了燃眉之急不是?
  更别提人家这又考上了市里的好高中了呢!
  刘琴花咬咬牙:“明泉说得对!动迁款加上家里的存款,再借点,干脆买两套,一套给东风娶媳妇留着。”
  邱明泉想了想,还是道:“刘婶,干脆买一套房子,剩下的钱就借点,在家附近的小区沿街买个商铺吧,您做美容美发店,一来不会埋没了您的好手艺;二来,沿街的商铺比住宅升值要快。”
  临街的商铺,在任何时候都不愁没有生意和租客,更何况,这还没有到经济腾飞的黄金时刻,一旦改革全面放开,私营经济如火如荼,这样的好地段的商铺,那可真是下金蛋的母鸡!
  刘琴花心里一动:商铺……是啊,假如能盘一个店面,正正经经地摆上点画册,那里面的发型什么的,她都有自信做出来,而且,她就不信市里的那些女人不喜欢!
  刘叔看看自己老婆,就有点犹豫:这买商铺,哪里是他们这样的人买得起的?
  “借钱背债,这不好吧?万一亏了呢?万一没有生意……”他吭哧吭哧地道。
  刘琴花狠狠瞪了他一眼:“我就不信,我的手艺会没生意!”
  邱明泉看了看刘叔,心里一阵唏嘘。
  他还清楚记得,上辈子曾经在街头偶遇过刘琴花夫妻俩,刘叔所在的洗衣机厂效益不行,在后来被兼并重组过,一些非技术岗位的人员分流下岗,身为宣传干事的刘叔就不幸在其中。
  与其挣扎在那种效益低下的国营厂子里,熬好几年再下岗,还不如早早地壮士断腕,另谋出路。
  在到处都是机会的90年代初,只要稍微放开手脚,解放思路,何愁不能发家致富?
  吃完了饭,邱明泉郑重地把爷爷奶奶一起拉到床前,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那里面,有他所有股票的大概十分之一。这也是早就想好的,全部拿出来,他怕几十万巨款首先把两位老人吓死。
  “爷爷,奶奶,这里是五万多元的股票。”他坦然望着老人,这两年来,他一直有零打碎敲地告诉他们一些自己的动向,卖金笔、买股票,都有说过一些,算是给老人们一点准备。
  饶是这样,两位老人依旧瞠目结舌,陷入了震惊。
  “这……这都是你赚的?!”邱爷爷呆呆地望着那些股票,“价值五万?”
  “对,每一分钱都是我合法赚的。”邱明泉坚定地望着他们,“东风哥知道的,我跟着一位大叔买的,他就是那位大叔的保镖。不信您可以问问东风哥。”
  马钧定的事,正好成了挡箭牌,倒可以正好用在这里。
  两位老人踯躅着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还是满心不能置信:“这些股票能值钱?你该不会被骗了吧?”
  邱明泉笑了,认真地道:“放心吧,带我买股票的那个大叔,人家买了一百多万呢,整个东申市,不知道有多少有钱人都在买,很快股市放开,这些纸片会涨价的!”
  他故意夸大了股民的数量,两位老人本来就不懂这些,只听得云里雾里。
  邱奶奶茫然地看着他:“明泉,你说的都是真的?”
  五万元啊!够普通人家十年的工资,这孩子就闷声不响地挣了这么多钱,现在又换成了这些彩色的纸片?
  邱明泉收好了那些股票,笑嘻嘻地道:“放心吧,一定会涨的,到时候我们就卖了它们,正好换一套房子,我们住到市里去!”
  他早就想好了,这两年还在资本积累期,不敢乱花钱,一旦这次买房后,他就想办法在附近盘一个小卖部下来,叫两位老人彻底脱离拾荒的卑微,过上他前世做梦都想叫家人过的体面生活!
  正在这时,门口却传来了叩门声,一开门,刘琴花就走了进来。
  “明泉,我有一个想法。要不,我们两家的新房子买在一起吧!”她兴奋地道,她是真心舍不得两家人的情谊,而且越想越觉得邱明泉出的主意好。
  封睿在邱明泉心里“咦”一声:“你这个邻居,还真有眼光!”
  邱明泉赶紧让了她坐下,对她的提议自然也很同意,前世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刘家可是充满善意和怜悯,借过他家一笔钱的,这份情谊,他终生都难忘记。
  “好啊刘婶,就这么说定了。”他笑吟吟地点头,想了想,拿出了一张地图,“要不,咱们就在这一带看房子好不好?”
  封大总裁早就在他心里给他指定了一块地,一来离学校近;二来那里的地段好,将来升值潜力巨大。
  最重要的是,那片住宅区在封睿回家的半道上,假如没有意外,以后两人一起回家的机会就会大增。
  刘琴花定睛一看,就是一惊:“哎呦妈呀,这里可是市中心,房价好贵吧?”
  从这里的大杂院一下搬出去,就要看这么好的房子,她心里还有点严重的不适应。
  “刘婶,您的手艺这么好,就一定要接触高端点的人群。有钱的阿姨烫个头发愿意出五块甚至十块钱,您在这边永远只敢要两块,您想想,到底哪个划算?”
  邱明泉按照封睿的指点,循循善诱:“相信我,随着钱越来越多,以后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只会越来越升级。”
  刘琴花心里又是忐忑,又是意动,笑道:“那倒是!别说以后了,就算是解放前的十里洋场,女人们的钱都是最好赚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邱明泉鼓励着,“叔叔在厂里做宣传干事,书画都精通,以后您生意做大了,店面的设计、宣传单的印刷,他都能帮忙的,就怕到时候叫他去上班,他都不乐意了呢!”
  刘琴花被他说得哈哈大笑:“行,就这么办。我这就去跑跑看房源和商铺,你安心上学,等我消息吧!对了,你家想买多大的,我帮你们留意着?”
  邱明泉淡淡一笑:“八九十平米的我们也不嫌小,一百平米上下都行吧。”
  ……


第39章 电脑交易系统的诞生
  工行东申市分行的三层办公楼里; 深夜了; 依旧灯火通明。
  七八个人正坐在一起; 激烈地讨论着什么,魏清远坐在中间; 眉头紧锁。
  五月份时,他被正式任命为东申证券交易所筹备小组的组长,如今这么多天过去了; 筹备工作紧张而飞快地进行着,可是有些问题是首次遇到,就连他; 也满心茫然,无处借鉴。
  几天前; 他连同几个特意从海外华尔街归国的校友; 专门去了一趟新加坡; 回程时又绕道香港,去著名的港交所参观学习; 现在重新坐在这里; 依旧有些最后的不确定。
  上不上计算机系统?!
  观点分成了两派,从华尔街回来的两位学长强烈地要求一定要上; 说计算机虽然昂贵且没有普及; 可是将来一定会普及和成为大趋势。
  可国内的一些银行系统的人员; 则非常不同意——目前交易的股票只有两只,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小,靠着现行的口头竞价完全可以胜任。
  再说了; 上电脑竞价系统,价格有多昂贵啊!据大学专家组的预估,少说也得八十万到一百万之间,二来时间也来不及啊!
  其实魏清远比谁都清楚,反对的人心里,真正的顾虑在于:这玩意,会不会只是一个试验品,资本主义的尾巴毕竟是模棱两可的东西,现在大张旗鼓地搞起来,随时被叫停怎么办呢?……
  “燕京大学和浙河大学的计算机专家小组,已经到位半个月了,相关程序从无到有,也在摸索中。”魏清远终于举起手,示意大家稍微安静,“我们先叫专家做着,到最后用不用,我再找行长汇报请示。”
  抬手看看手表,已经深夜十一点多,刚刚解散了会议,魏清远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在身后接过电话,是继光中学的教导主任,和他以前是校友关系。
  “好的好的,明天一定准时到。”他客气地回应着,“你这么晚也没睡?”
  对面的教导主任兴致勃勃地笑着:“是啊,你上次建议在高一就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的事,我这边真的弄成了。校长挺有兴趣,说新学科、新事物可以试着搞起来,你明天来给他们报告的发言稿写长点,我也学学。”
  魏清远苦笑着道:“你这就是赶鸭子上架啊!行行,我晚上熬夜给你弄发言稿去。”
  ……继光中学,下午第三节 课的时间,小会议室里,整齐地端坐着高一的十几名新生。
  全都是入学成绩数理化均分最高的一批,来自四个平行班,最前面,赫然坐着邱明泉和封睿,韩立也在其中,向城的成绩只在尾巴,自然就没能参与进来。
  而1班的朱林,竟然也在其中,正坐在封睿身边,一进来,就目光不善地瞪了邱明泉一眼。
  不知道怎么,从军训过后,他就瞧这个什么年级第一的邱明泉不顺眼。
  来之前,这些尖子生已经被告知了原因——继光中学即将从这一届开始,成立最新最时髦的计算机兴趣小组,优先向数理化成绩好的学生抛出了橄榄枝。
  计算机这时候已经开始在一些特殊场合出现,但是依旧是极其昂贵和神秘的东西,对于高中生来说,更是稀罕而难以触及。
  魏清远在校领导的簇拥下走进会议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少年的眼睛。
  坐在发言台上,魏清远含笑扫视了一下学生们,忽然就是一愣。
  第一排的那个学生?!
  虽然已经有一两年没见,可是他还是一眼认出了邱明泉,过去那双漆黑明亮的眼睛依旧,可是脸上的轮廓分明,依稀有了明朗少年的模样,在人群中瞬间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邱明泉也明显认出了他,腼腆地向他微微一笑。
  魏清远落座后,教导主任亲自介绍了他,这才热情地带头鼓掌:“我知道大家对于计算机,都会有不少的疑问和兴趣,下面首先欢迎魏老师给我们做一个基础的报告,完了以后,再自由提问!”
  魏清远在掌声中清了清嗓子,按照拟好的稿件开始讲话,这是非官方的邀请,来听他报告的也就是高中生,他讲得自然就随意风趣,尽量深入浅出。
  渊博的知识,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