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121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121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庸的眉头皱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也不知道那是个怎么样的人,配不配得上自己的三弟……
  “这混账东西!自己犯了臭毛病就算了,竟然还扯上蕴安!”霍大帅还在生气。
  “父亲息怒。”霍庸道:“现在,还是要想想……该拿二弟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把他绑回来,让他结婚!”霍大帅道。
  霍庸道:“父亲,真这么做的话,就是害了人家姑娘了。”
  “什么害了人家姑娘?嫁给我儿子,还委屈人家了?”霍大帅道。
  这年头有多少人日子过不下去?能嫁给他儿子,那是福气!
  霍庸也想到了这情况,而且嫁给霍英,哪怕不得霍英喜欢,某些女人恐怕也不会觉得受了委屈。
  至少他的妻子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就不会觉得受了委屈。
  毕竟她以夫为天。
  霍庸道:“就算不委屈那个姑娘,也委屈了二弟。”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霍大帅紧紧地盯着自己的长子。
  霍庸点了点头。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霍大帅问:“我说呢!霍英这家伙怎么一直不肯结婚,原来是有这个毛病!”
  霍庸:“……”其实喜欢男人的是蕴安……不过,他和霍英,肯定是要护好蕴安的。
  要不是蕴安,他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那时在国外,他不仅去混黑,去拼杀,甚至还沾了毒品……
  霍庸想了想才道:“在国外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你那时候为什么不说?”
  “为什么要说?”霍庸反问。
  霍大帅想到自己没怎么管过这几个儿子,一时间也没话说了,换作是他,这种情况肯定也是什么都不说的。
  但他心里就是憋闷:“你娘到底是怎么教你们的?”
  “我娘不教我们。”霍庸道。
  范珍珠是他的母亲,他会一辈子孝敬她,会好好保护他,但他有时候,对她也是有怨气的。
  当初他母亲带着他们生活在乡下的时候,他父亲其实是寄了钱回家的,当时若是他母亲拿出这钱来,让他和霍英读点书什么的,他们肯定就能明事理了,哪可能被父亲接回家的时候,什么都不懂?
  后来,明知道他父亲有很多仇敌,因为跟二姨太的矛盾,偏要带着他们离开霍家,以至于遭了绑架。
  等出国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一家子,竟然靠蕴安一个孩子赚钱。
  霍庸站得笔直,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倒是霍大帅有点尴尬,他那时候,也失职了。
  他的三个儿子,要不是运气好,兴许这会儿一个都没了。
  霍大帅道:“你既然早就知道,就给我讲讲,霍英这毛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霍庸道:“简单的很,就是他只会对着男人发情,对着女人的时候不行。”
  霍大帅:“……”
  “父亲,这事他已经改不好了,不用叫他回来。”
  “就算他改不好了,也要让他回来,不能让他带坏了蕴安!”
  “父亲,二弟说的是真话,三弟他也这样。”霍庸道。
  “什么?他们这是什么毛病?”霍大帅火大了。
  “没什么毛病,就是有点怕女人了。”霍庸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父亲要是担心他们绝后,可以把我的孩子过继给他们。”
  霍大帅看着自己儿子面无表情的样子,莫名地有些气闷,偏偏又无可奈何。
  霍大帅收到了霍英的信,正在气急败坏的时候,霍英却意气风发的。
  他把《传染》印刷成书,大肆售卖。
  霍英跟日本人的矛盾,就是《传染》这本书引起的,很多人都以为,他那被砸了的希望月报不会再刊登这本书,天幸也没胆子继续写,没想到他竟然大张旗鼓地把书出版了,还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宣传。
  印刷精美的《传染》一书,还只卖一毛钱,非常划算!
  霍英和日本人的矛盾闹得非常大,连带着《传染》这本书,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它突然开始出售……都不用宣传,就有无数人跑去购买。
  《留学》当初卖得虽火,却是怎么都赶不上《传染》这本书的。这会儿,甚至还有外地的商人一次买上几百本,打算带回家乡售卖。


第150章 违约
  某所大学。
  “你们听说了吗?《传染》出版了!”
  “刊登在希望月报上的《传染》?它不是还没完结吗?”
  “现在已经完结了!还已经开始出售!”
  “我也在报纸上看到了……我马上就去买!”
  “我和你一起去。”
  “你们帮我也买一本。”
  ……
  某所寄宿制中学。
  “我刚才去老师的办公室; 听到老师说《传染》出版了!”
  “真的?我一直想看后面的!”
  “怎么办?我们要周六才能回家!”
  “我去跟老师请假,今天中午出去一趟买书; 你们有谁想要?”
  “我要!”“我也要!”“还有我!”
  ……
  《传染》这故事; 看着挺恐怖的,主角在寻找治病方法的同时,还要防着被人传染; 同时,他身边时不时的,就有人会被传染上……
  细致的描写和紧张的节奏,会让读者觉得自己的整颗心都被拽住了,而正是因为这样; 大家愈发想看。
  书店里购买《传染》的人越来越多,好在霍二少手笔很大; 总共印了五万册; 因而就算买的人再多,也不用担心拿不出书来卖。
  傅怀安一大早就去买书了,一口气买了五本,买了之后就带到了学校里; 除了自己看,也给自己的同学看。
  “这书太好看了!”
  “我觉得这书挺可怕的,看了这书之后,我特地把家里打扫了一遍。”
  “我也是; 我现在把指甲剪的干干净净的。”
  “我让我父母一定要注意卫生。”
  “越怕越想看……”
  同学们说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看; 但书太少,以至于很多人看不到。
  “我们找个人来念吧!”有人提议,大家纷纷赞同。
  最终,一个国文说的非常标准的人被推上台,开始念起《传染》没有在希望月报上刊登过的内容来。
  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
  念这部书的,可不止平安中学的学生,这会儿,就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念着。
  此时的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但《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故事,他们却也知道,而这,靠的是看戏,以及听说书先生说。
  这些书,尤其《西游记》,完全照着念,很多百姓其实是听不懂的,因而说书先生一般会照着自己的理解,用方言来解说。
  但近来楼玉宇写的书,还有天幸写的书,却不用这么麻烦,说书先生只要照着用方言念,大家就能听懂了。
  这会儿,茶馆里的人,就都在听说书先生念,有些人没钱或者舍不得花钱进茶馆喝茶,还在茶馆外头竖着耳朵听。
  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说书先生说完一段,停下喝茶的时候,人们更是热烈地讨论起来:“那些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一定不能救他们。”
  “不救也不行啊!这病传开去,咱们国家也遭殃。”
  “那就只给我们自己国家的人吃药,不给别人吃!”
  ……
  大家正议论着,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又说了起来。
  人们立刻就闭上了嘴巴,继续认真听。
  偶尔有人从外面进来,喊店小二泡茶打扰了他们,还会惹来他们所有人齐刷刷的瞪视。
  故事里,主角是研究出药物,把人救了的。
  里面还详细写了药物的制作方法之类,看得出来,作者对实验器材很了解。
  这些在茶馆里听说书先生读书的人,只觉得文里提到的显微镜细胞核之类的专有名词特别高大上,很有文化。
  而那些懂相关知识,或者干脆学医的人,却觉得天幸多半是个出国留过学,进过实验室的。
  如若不然,他哪能知道这些?
  而现在,他们看着小说,甚至都想去实验室试试了——也不知道他们照着来,能不能研究出西林来……
  如果穆琼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们不能。
  他上辈子写过一篇小说,叫《超级细菌》,而正是为了写好这篇小说,他特地去实验室待过,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学会的。
  他那时还特地了解了各种实验器材,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验知识,这会儿他写的时候,就用上了。
  但他文里写的制作西林的方法,跟实际上的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其实南辕北辙完全不同。
  真要按照他小说里写的去研究青霉素……怕是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
  不过,别人是不知道这些的。
  租界里的洋人医生,和某些懂相关知识的传教士,也是想要去做实验的人之一。
  不过,在去实验室之前,他们先买了很多书,寄回国内。
  这样一本书,他们觉得应该让他们国家的人看看。
  当然了,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很多人中文不好,这书不一定能看懂……
  “《传染》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已经全部翻译出来了,这些日子,我会将后面的内容翻译好。”一个早就在翻译这本书的传教士道:“我还要去找一找霍二少,见一见天幸……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在美国出版!”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觉得这部书应该会畅销。”
  “我也这么觉得,天幸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我们可以将他的另外一本书也翻译过去!”
  ……
  这些人议论个不停,然后这本书,很快就在洋人的圈子里传开了。
  来上海的洋人,不见得都懂中文,但基本都懂英文,他们将翻译好的稿子抄写了几遍,然后就传阅起来。
  可惜的是,后半部分还没翻译好,于是这些人,就看不到完整的……他们都想去学中文了。
  《传染》这本书,热卖了好多天。
  一些不爱看书的,都会将这本书买下——这样有名的书,哪能不买?
  一些卖日货的店铺的掌柜,更是刻意买了这本书回来放在自家的柜台里,告诉别人他们是爱国的。
  而书买回来之后,便是那些不怎么看书的,少不得也会翻一翻,而他们看了之后……在这个没啥书看的年代,很多人这么一看,就入迷了。
  天幸一时间,又多了很多读者,上海这地儿,还到处都在讨论这本书。
  “要是真有西林这样的东西就好了!”
  “《我在百年后》这本书里,也提过西林……天幸几次三番地写,是不是真的有这东西?”
  “这书很好,就是后面竟然把日本人救了,让我不痛快。”
  “有什么好不痛快的?他们日本人要我们救,多痛快?”
  “文里不是说了吗?要什么人道主义。”
  “要是哪天我们的国家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
  ……
  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穆琼面前的桌上,也摆着一本《传染》。
  《传染》这本书的销量,远超他从前写的《留学》之类,可惜他一分钱都拿不到不说,还要自己花钱买……
  但他依然是高兴的。
  傅蕴安过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穆琼桌上的《传染》。
  “这本书你看完了吗?”傅蕴安问。
  “看完了。”穆琼笑着推荐自己的书:“蕴安,这本书你一定要看看,写的很好。”
  “我看过了。”傅蕴安笑道:“确实是一本好书,我很喜欢。”
  穆琼听到傅蕴安这么说,突然问:“那你是喜欢我写的书,还是天幸写的书?”
  傅蕴安愣了愣,道:“当然是你的。”其实他更喜欢《传染》,但年纪比自己小的情人,肯定是要哄着的。
  穆琼笑起来:“蕴安,其实你可以这样说,就说我喜欢天幸的书,但我更喜欢你。”
  傅蕴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会说话的吗?
  傅蕴安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一学怎么说情话。
  而这个时候,霍英又一次收到了来自自己父亲的电报。
  最近他父亲总给他发电报,而那些电报……全是骂他的。
  发电报不便宜……老头子真是钱多烧得慌!
  霍英压根就没把那些电报当回事,继续做事去了。
  他跟日本人明刀明枪干了一场之后,做事越来越顺利,现在国内很多爱国人士争相给他帮忙……
  就说最近日本人抢了他要的毛呢料还有羊毛原料,立刻就有人给他送来了一些。
  霍英原先是不怎么喜欢那些整天喊着要救国,要革命的人的,觉得他们太闹腾影响他赚钱,但这会儿,他突然觉得他们有点可爱。
  “《传染》这本书,我们加印一些,然后送到别的城市去卖。”
  “工厂那边让他们加把劲,多生产!”
  “两万件的毛呢军装,只是个开始而已!”
  ……
  霍英吩咐着手底下的人。
  他已经弄来可以制作毛呢料子的机器了,羊毛之类的原料也买了不少,两万件的毛呢军大衣,肯定是能生产出来的,就是时间上可能有点紧。
  “二少,那个订购毛呢军装的英国商人,他最近跟日本人走得很近……”一个属下皱着眉头有点担心:“如果他反悔,不要我们的军装了,我们的资金会周转不过来。”
  他们为了做这批军装,投进去不少钱,要是做出来了那个英国商人不要,这批货就砸在手上了——这军大衣都是照着欧美人的身材做的,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去穿,怕是会不合身。
  “没事,他们不会不要。”霍英笑起来。
  霍英把手下安抚好的时候,那个跟霍英签订了合约,还付了定金的英国商人,已经决定不要霍英做的那批货了。
  在日本方面愿意将他付给霍英的定金补偿给他,再以极低的价格卖一批毛呢军装给他的情况下,他到底还是选择了日本。
  毕竟他是一个商人。
  就算要提防点日本,也并不影响他跟日本人做生意,不是吗?更何况,日本生产出来的产品,论质量确实要比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好。
  要不是他的朋友游说,他之前是不会找中国人买军装的。
  在土肥原四郎的牵线下,这个英国商人跟日本的厂家签订了合约。
  他跟霍英签合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