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207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207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琼教导这两个学生,是很用心的,有些他不懂的地方,就跟他们一起探讨。
  而这,无疑让他的两个学生很感动,也很敬佩。
  他们来之前,很想见到穆琼的同时,也是有些担心的,就怕穆琼不好相处,毕竟……从穆琼对待穆永学的样子来看,他脾气很大。
  但穆琼实际上非常好相处,平易近人。
  这日教学结束,其中一人就道:“穆先生,你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你们觉得我是怎么样的?”穆琼笑问。
  “我们觉得你应该不好相处。”那说话的人道:“之前在北京教过你读书的老师,就说你不爱说话。”
  原主是在北京读过书的。
  因为穆永学不靠谱,他被迫读了小学。
  这年头的人读书都晚,学不出还会留级,在普通点的小学里,十七八岁的学生不少见,可偏偏,穆永学让他跟着他弟弟去读的小学,是一所很不错的小学——吕绮彤给自己孩子挑的学校,能差吗?
  在这样的好学校里,自然鲜少有一大把年纪还在读的。
  于是,原主就成了学校里年纪最大的学生之一,再加上还有个异母弟弟也在学校里读书,就总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
  原主对学校非常排斥,干脆就不理会任何人了,便是上课也不听,就只自己认真看书,学中学里的知识,毕竟小学教的,原主其实早就会了。
  而且那时候,原主还是惦记着想要考上北大预科班的。
  而正是原主这样的做法,让穆琼完全没有露馅——原主没有朋友,北京城里认识他的人对他的了解就是不爱理会人但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还一直看中学的书……
  这样一个人,能写出那样的小说来似乎也是正常的。
  这些人得知他如今的情况,一点都不会怀疑,只会强调一句,说他被穆永学耽搁了。
  那跟穆琼搭话的人,很快就把这些都跟穆琼说了。
  穆琼都快忘了穆永学了,但这时候听人说起,还是多关注了一下,甚至问了一句。
  然后就得知穆永学竟然有了吕绮彤以外的女人。
  穆永学和吕绮彤一直说他们是真爱,没想到这份真爱,竟然这么快就没了。
  穆琼觉得挺没意思的。
  见穆琼不感兴趣,那跟穆琼说话的人也不说了,转而说起了别的,倒是让穆琼了解了不少北京的情况。
  “穆先生,我母校的学生,一直想请你去母校给他们做个演讲,可惜两地相隔太远!”这人道。
  “我要是有空去北京,一定去。”穆琼道。
  穆琼每天教导两人学拼音,这两人又很努力,再加上他们国文说得好,不过四五日,他们就把拼音学全了,还巩固了一下。
  而这么学全之后,他们不免感慨:“穆先生,你想出来的这拼音,比之前的那拼音,要好用多了!”
  穆琼也是这么觉得的,这时候已经有了的拼音要是很好用,后来也不会改了!
  不过……“这拼音,不是我想出来的。”
  “不是穆先生想出来的,是谁想出来的?”那些人不解。
  穆琼道:“这拼音,是很多人一起想出来的,我不方便透露他们的身份。”
  那两人更不解了,但穆琼没有过多的解释,他们只能自己琢磨——莫非想出拼音来的人身份不对?
  穆琼这时候又道:“这拼音,你们推广的时候,不用写我的名字,直接以国家的名义推广就行。”这拼音不是他想出来的,他实在不好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说起来,要不是推广拼音,应该能改变现在各地语言不同的情况,他也不会厚着脸皮把东西拿出来。
  那两人虽然不解,但穆琼都这么说了,他们到底还是答应下来,然后少不得就觉得,穆琼实在是个无私的人。
  这两人从穆琼这里离开,就感慨起来:“我之前虽然崇拜穆先生,但总觉得他年纪还小,有些被过誉了,现在来了上海,真的见到他,才知道外面对他的评价,还是不够好。”
  另一个人也道:“我也这么觉得。穆先生写的书不去说他,就说他开办学校的事情,就让人敬佩。”
  他们两个这些日子只每天下午跟着穆琼学习,就趁着上午和晚上,好好逛了逛上海。
  而他们逛上海的时候,少不得听说了很多跟穆琼有关的消息,其中就包括穆琼办学校的事情。
  他们甚至特地去穆琼的学校看过,并且靠着身份进去参观了一番……看到那些孩子认真读书的样子,他们的心情都很复杂。
  要是这个世界上,多一些穆琼这样的人……
  他们想到这里,很快就苦笑起来。
  这个世界上,能这么无私的,有几个?
  这两人一边聊一边走,先给蔡兆炎发了一封电报说他们要回去了,然后当天晚上,就上了火车。
  这样虽然会很累,但他们可以早一点把拼音带回去!
  火车上很挤,坐着很不舒服,但这两人的心情,却一直很激动,闲暇之余,还不忘拿出拼音来看,默默背诵。
  蔡兆炎没有提前把拼音透露出去,是因为怕这东西不合用,最后白忙活一场平白被人笑话,拼音本身是不用保密的,他们也就大大方方地看着,结果火车里的人,都当他们在学外语,甚至还有人上来搭话,问他们学的是哪一门外语,让他们哭笑不得。
  这两人回北京之后,穆琼就轻松多了。
  但高盛希却一点都不轻松,甚至受到了来自国内的责难。
  日本国内,希望他能尽快把西林的制作方法拿到手。
  此外,他们还训斥了高盛希,觉得是高盛希不够谨慎,才让他们抢夺山西时做的种种事情泄露了出去。
  高盛希:“……”
  虽然他觉得《特务》这本书很熟悉,甚至在里面看到了跟自己做过的事情相似的情节,但这本书,真的是虚构的!
  他们拿下山东,靠的是枪,不是特务!
  他这样的特务,在当时做的主要的事情,其实是测绘地图打探消息之类。
  不过,就算高盛希这么说,别人也是不太相信的,至少日本国内,有些人就不信。
  他们有人觉得高盛希做得不够光明,应该要受到训斥,但也有人觉得高盛希做得很好,他们应该想办法培养更多的特务。
  当然了,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一致觉得,高盛希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尽快拿到西林的制作方法。
  “西林要是那么好拿,英法两国早就拿到手了!”高盛希忍不住道。
  英法两国就算因为打仗之类的原因,对霍英很宽容,但他知道,他们私底下,肯定是派了人去弄西林的。
  就算英法两国的政府没有这么做,英法两国的商人肯定也这么做了。
  但他们明显什么都没得到。
  上海是英法两国的地盘,他们早就知道西林的存在了,都没有弄到西林,他来了上海才几个月,又哪可能弄得到西林?
  高盛希想了想,最终给国内发电报,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他的国家可以和英法两国联合起来,向中国政府施压,让中国政府交出西林——现在中国是他们的同盟国,应当为战争多做贡献!
  高盛希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他们若是真的这么干了,再许诺一些利益,中国政府肯定会同意!当然了,政府虽然会同意,但霍家不一定同意。
  只是,日本方面,却是不想这么做的。
  毕竟真要这么做了,西林肯定不会只有日本知道,怕是英法两国,还有美国之类的其他同盟国,都能知道西林的制作方法。
  而他们想要独吞。
  高盛希的提议,并没有被通过,那边只是催促高盛希,让他尽快弄到西林。
  对此,高盛希只能听令。
  高盛希发愁的时候,霍英却是离开了上海。
  他有一笔大生意要做。
  从天幸那里得知俄国要爆发革命之后,他就让人收集了很多很多的粮食棉花,打算去俄国一趟。
  那些闹革命的人闹完之后,肯定缺各种物资,而他们抄了贵族的家,应该是不缺钱的……这时候,自然要快些过去,狠狠地赚他一笔。
  还有就是那些贵族了,闹起来之后,那些贵族肯定要逃命,他可以帮他们逃到中国,然后收取保护费!
  霍英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恨不得立刻出发才好,然后他就立刻出发了。


第230章 中毒
  霍英出发的时候; 已经十月了。
  上海连下了几场雨,气温降下来很多; 那些穿旗袍的女子; 就在旗袍外面加了披肩。
  穆琼发现,这时候的人的创新能力,真的很强。
  比如; 他对民国时期旗袍的印象,是很贴身的那种,很能秀身材,可实际上……旗袍出现才几个月而已,市面上就已经出现很多不一样的款式了。
  贴身的不贴身的; 盖袖的中袖的,就连领口; 民国的女人和裁缝; 也玩出很多花样来。
  不仅如此,一些老裁缝给人量身定制做旗袍的时候,竟然是用一整块的布裁剪缝合的……
  穆琼不得不承认,这样做出来的旗袍很好看; 但多少有点浪费布料……当然了,这时候的有钱人,也不在乎这么点布料。
  这个时代,女人能穿的衣服很少; 好看的更少,于是旗袍就越来越受欢迎了; 成了流行服装,这会儿上海这边家境好的女子,不管是胖的瘦的,都穿旗袍。
  而这时候大家穿旗袍,同样的也没有后世那么讲究。
  别的不说,这会儿天冷了,穆琼就看到他学校里的女老师,有人在旗袍里面配了裤子。
  这日,穆琼又去了岳朝郢那里。
  他早上要锻炼什么的,虽然起得早,但到岳家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八点多了,而他每次过去,韩禛都已经在了。
  穆琼今天过来的时候,就看到韩禛在翻译一本俄文书。
  穆琼向他点头示意,然后就拿出几本书来,开始自学。
  两人学到九点多,岳朝郢才起来。
  岳朝郢醒来后直接进了书房,就连早餐,都是让人端到书房里吃的。
  他在国外住了很多年,但饮食习惯并没有被国外同化,事实上,他跟出国前相比,更喜欢国内的清粥小菜了,并且每顿都要让人炒个绿叶蔬菜,就连早餐也不例外。
  这时节蔬菜不多,但岳朝郢喜欢,那总归是有的,他今天的早餐是一小碗粥,一个自家做的拳头大小的肉包子,还有一碟子凉拌毛毛菜,一碟子蒸咸菜,一碟子腐乳,以及一碟子炸花生。
  他一边吃,一边和穆琼说话:“听说霍二少去了俄国?”
  穆琼道:“是的,昨天刚走。”
  岳朝郢道:“近来俄国乱得很,沙皇都自身难保,随时可能会发生动乱……他去做什么?”
  岳朝郢今年之所以会回国,就是因为俄国太乱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也是参加了的,而这个国家跟所有的其他的参战国一样,死了很多人。
  也正是这场战争,激化了这个国家本就非常尖锐的社会问题。
  今年3月8日那天,妇女们喊着“把战壕里的丈夫还给我们”走上街头抗议,接着又演化为工人起义和士兵哗变,最后,沙皇竟是不得不退位。
  而自那之后,俄国就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了。
  岳朝郢便是在这场革命之后回国的,回国之后,他还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来自俄国的消息。
  “越是乱世,越是能发财。”穆琼也不隐瞒。
  “可太乱了,兴许就要丢了命,前几个月,俄国的临时政府还开枪杀死了很多游行者,当时整条街,都被鲜血染红了……”岳朝郢说起这事,很是唏嘘。
  “老师,国内也不安全。”穆琼道。
  俄国那边是挺乱的,但说实话,他们的国家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甚至更加糟糕。
  人家有两个政府,而他们国家这会儿,却是各个军阀各自为政的,他就听傅蕴安说,他的父亲正在铸造他们山西独有的银元。
  岳朝郢听到穆琼这话,笑道:“这倒也是……我本来还想再为这个国家出出力的,可到底还是自私,到底还是不想死,然后就回来了。”
  “老师,你就算回来了,也可以继续出力……你可以去大学教书。”穆琼道。
  岳朝郢的学识是没话说的,他虽然没有国外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但穆琼觉得,他完全有能力当一个大学教授——他在欧洲和德国,都住过很多年,见识过很多东西,称得上是一个宝库,有很多知识可以教给别人。
  他甚至还懂好几门外语!
  穆琼现在除了跟着他学外交,就还在学俄语。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岳朝郢道:“我也不好坐吃山空,最好还是有点收入……”
  岳朝郢话说到一半,突然捂住肚子,冷汗直冒。
  岳朝郢年纪不大,不过五十来岁,放在现代还要好些年才退休,但他大概是常年在外奔波熬坏了身体,看着像是已经七十岁不说,身体状况也不好。
  “老师,你怎么了?”穆琼和韩禛纷纷询问。
  “没事,就是胃有点疼。”岳朝郢挥了挥手道,他有胃病,今天大概是吃多了,胃突然疼了起来……
  岳朝郢眉头紧皱。
  岳朝郢身体不好,时常生病,现在突然胃疼并不是什么让人惊讶地事情,但穆琼还是觉得有些不对。
  岳朝郢的脸色不知为何,竟是有点发黑,不仅如此,他的手也颤抖起来。
  傅蕴安是医生,穆琼时常在平安医院待着,见过各种症状的病人,为了写《特务》还专门了解过有毒的物质,岳朝郢这会儿的表现,他看着怎么像是砷中毒?
  砷中毒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接触了砷之后中毒。当然了,一般人没听过这种物质也不了解它,不过砒霜,估计所有人都听过。
  而砒霜之所以毒,就是因为里面含有砷。
  砷这种东西无色无味,在古代可是一种很好用的毒品,穆琼写《特务》的时候,就专门写过。
  穆琼并不敢确诊,但岳朝郢的状况很不好……“老师,我们马上去医院。”
  岳朝郢道:“不过是胃病,我躺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用不着去医院。”
  如果岳朝郢真是中毒,哪是卧床休息能好的?穆琼道:“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